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作为后发外源现代化国家,以社会主义为制度选择确立了现代化目标,但对自身发展道路的认识也有一个不断深化的过程。只有从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高度,才能正确解读中国现代化的历史追求和现实选择。  相似文献   

2.
人的现代化分为广义的现代化和狭义的现代化。广义的人的现代化是指整个人类状况的现代化,即适应社会现代化发展需要的整个人口素质的现代化和人的主体意识的现代化;狭义的人的现代化主要是指人的个体素质的现代化,即人的政治素质、思想素质、文化素质、心理素质、身体素质的现代化以及个体素质和社会现代化协调统一发展。无论是广义的人的现代化还是狭义的人的现代化,都必须依靠现代化的教育。人的现代化和现代化的教育是同一发展过程的两个方面,二者是辩证统一的。  相似文献   

3.
党的十六大明确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历史任务 ,并战略性地确定为中国实现现代化的新世纪初级目标 ,这就为中国通向现代化找寻到了一条切实之路。为了开创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 ,本文分别从“小康”的概念、目标内涵、出发点、落脚点和面临任务来看与现代化战略的相互关系。  相似文献   

4.
本文从大国发展与强国富民的角度,深入分析和阐述了为增强我国经济发展后劲和国际竞争力,尽快促进我国经济从大国走向强国、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必须着力深入研究和解决制约我国经济发展的一系列深层次矛盾和重大战略问题。在当前阶段,要围绕提升我国经济技术创新力和形成全球经济技术领导力,进一步深化经济技术创新及其路径的研究;要围绕提升内外需求协调力和国民经济国际竞争力,积极探索内外需求协调的体制机制选择与制度安排;要围绕形成和提升国家财富管理与掌控力、驾驭国际事务领导力,深入探索优化国家财富管理的战略与策略;要围绕提升我国文化软实力和文化影响力、感召力和领导力,抓紧深化包括文化体制在内的经济社会体制深层改革与发展的研究。  相似文献   

5.
面对中国社会的发展问题,邓小平同志以政治家的广阔视野和哲学家的敏锐眼界,站在时代的高度,立足于人类历史发展规律与中国国情统一的基础上,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对中国社会发展的目标和现代化实现途径进行了科学的定位及探索。新的时代特征和世界现代化的发展,尤其是世界的开放环境与文化交流趋势,赋予邓小平现代化理论与实践以丰富的内容。邓小平的现代化理论也就具有了相对孙中山、毛泽东的文化超越性特点。  相似文献   

6.
在经典社会主义看来,现代化和社会主义是社会发展的不同阶段;在传统社会主义体制下,造成了现代化与社会主义的分离,忽视了现代化对社会变革的推动;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过程中,我们通过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论、社会主义改革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论和社会主义本质论,实现了现代化与社会主义的动态统一。只有正确认识社会主义与现代化的关系,才能使中国社会发展体现出新的时代要求。  相似文献   

7.
十三五是经济新常态特征全面显现时期,也是区域经济格局重构期。从总量增势、发展阶段、动力转换等三个方面分析,陕西与北京、安徽等标兵差距仍在扩大,与内蒙古、广西等追兵差距却在缩小,前甩后追形势严峻。陕西应系统思维,在结构调整优化、质量效益提高、社会民生改善、创新成果转化等关键领域实施重点突破,为后续赶超积势蓄能。  相似文献   

8.
邓小平理论是一个完整的科学体系,而社会主义现代化是邓小平理论的主旋律.邓小平依据世界现代化进程的一般规律和中国的具体国情,提出了中国现代化发展理论.  相似文献   

9.
试论政治现代化的生态限度及其超越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政治现代化指政治结构在科技革命和市民革命的推动下所经历的由传统政治意识形态向适应现代工业文明或信息文明发展要求的政治意识形态的演变过程;政治现代化的实现有着多方面的生态限度。要实现对生态限度的超越以促进政治现代化,必须重塑政治——自然生态、政治——经济生态、政治——伦理生态以及政治——社会生态。  相似文献   

10.
人的现代化是社会现代化的重要内容,而自主创新是人的现代化的重要内容和表现形式。人的现代化既要受社会现代化的制约,同时也是个人自主选择的结果。在人的现代化过程中,主体可通过确立创新观念、接受现代教育、发展创新个性等方式实现自主超越。  相似文献   

11.
发展问题实质是实现现代化的问题。中国共产党人对发展本质的科学揭示,在世界众多的发展理论中独树一帜;中国共产党科学发展观的创新和确立,对中国现代化战略的转型和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目标的实现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新中国成立,为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探索创造了政治条件和外部环境。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奉行“一边倒”的外交政策,但与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联系并没有彻底断绝。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提出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求同存异”“两个中间地带”“一条线”等外交思想为新中国在艰难处境中赢得了战略机遇,使国民经济在新中国成立以后得到全面恢复和发展。但是,新中国对现代化道路的探索并不是一帆风顺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中国外交战略从“革命外交”向“和平外交”转型,韬光养晦成为新形势下外交工作的战略方针,党和国家工作重心调整到国内现代化建设上来。在复杂和严峻的国际环境中,中国共产党毫不动摇地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推动形成了多层次、多渠道、全方位对外开放新格局,推动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到富起来的伟大飞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以后,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和全球安全倡议等重要外交理念,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和构建国内国际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形成相互促进、相互保障的关系,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正在实现从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在构建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历史进程中,中国共产党在共同富裕、和平发展、互利共赢等方面交出了...  相似文献   

13.
现代化是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变的过程,具有整体性、主体性、革命性、相对性的特征。犯罪是反社会的严重危害行为、具有客观性、社会性、主体性、相对性的特征。现代化与犯罪不是互不相干的,而是有着十分密切的内在关联性。这种关联性有其深刻的社会根源、作用机制和现实表现。  相似文献   

14.
李正 《工会论坛》2002,8(5):76-76
我国要实现教育现代化 ,应当有三个层面上的要求 :一是要实现教育现代化 ;二是要使教育现代化规范化 ;三是要使教育现代化科学化  相似文献   

15.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目标,这是我们党对社会主义现代化、社会主义社会形态的最新认识,又是涉及到社会主义治理理念、国家制度体系、治理者治理能力等多个层面的现代化战略。其所体现的发展转型,将开启中国现代化的宏大思路和宏伟实践。在实现向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路径转换进程中,我们将面临许多非常复杂的课题。  相似文献   

16.
法律的现代化就是使社会生活中的法现代性因素不断增多,以真正体现现代社会生活中法的特征。实现法律的现代化,以现代化的法律促成并维护社会的转型,已成为中国法治建设的不归选择。民法现代化过程中的价值因素、形式因素和事实因素是密切相关、相互依赖的有机整体。自然法学为我们提供了民法现代化的价值目标,分析实证法学为我们提供了民法现代化的表现形式,社会学法学为我们提供了明了法律现实以及实现现代化的有效手段。宽容、综合、整体性应是我国民法现代化应有的态度。  相似文献   

17.
试论教育现代化与人的现代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的现代化是教育现代化与社会现代化的共同主体与目的。教育现代化是人的现代化实现的基础,有助于推动人的现代化。人的现代化则在作为教育现代化核心的同时,反作用于教育现代化并使其不断深化和拓展。  相似文献   

18.
中国的后发展效应及现代化的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和广大发展中国家一样 ,中国的现代化也属于后发型现代化 ,西方昌盛的物质文明触发了中国人追赶世界现代化潮流的激情。但在西方与东方强烈对抗中产生了深刻的社会矛盾与民族危机 ,使中国的现代化曲折艰难 ,走了不少弯路。究其原因 ,首先在于不能正确分析作为后发型现代化、作为社会主义国家 ,我们的后发优势与后发劣势是什么 ,如何依据优势与劣势在实践中抓住中国现代化的特点。一、后发效应在中国的表现我们除了具有后发国家一般有的优势与劣势外 ,还有自己突出的表现 :( 1 )社会主义的优越性。社会主义开辟了消灭阶级、消灭剥削制度 ,实…  相似文献   

19.
现代化的评价标准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指标体系的特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进程,已经成为当今中国人民的奋斗目标。因此,应该准确理解“现代化”涵义,把握现代化评价标准,确立符合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指标体系。  相似文献   

20.
中国共产党的现代化建设思想包含着实事求是、改革开放、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改善人民群众生活为目的等多方面的丰富内容。长期以来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党的现代化建设思想引领江苏人民以其创造性实践,不断推进江苏的小康和现代化建设进程,并在全国发挥着两个率先的作用。江苏的创造性实践,为丰富党的现代化建设思想作出了贡献,说明一国现代化有可能在某些地区率先实现;不同地区的现代化建设应选择不同的路径;必须统筹协调城乡、区域、群体之间利益的一体化发展道路;必须弘扬创业创新创优精神,为现代化建设输入源源不断的强大动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