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贪贿犯罪死刑先废论的要害,不在于主张分阶段逐步废除死刑,而在于主张将贪贿犯罪死刑的废除放在较为优先的位置来考虑。其致命缺陷有两个:一是对普通暴力犯罪及财产犯罪危害性程度与贪贿犯罪危害性程度的高低作了颠倒性评价,在高估普通暴力犯罪以及财产犯罪危害性程度的同时,过分低估了贪贿犯罪的危害性程度,并错误地认为贪贿犯罪不会危及人的生命安全;二是事实上把贪贿犯罪人的生命权摆在了优越于其他普通财产犯罪人和暴力犯罪人的地位,折射了一种不平等的生命权利观。在我国腐败犯罪高发的形势下,优先废除贪贿犯罪死刑是一种脱离现实的不正确的刑事政策选择。在当前形势下,贪贿犯罪不能优先于盗窃罪等普通财产犯罪以及其他经济犯罪废除死刑,更不能优先于普通暴力犯罪废除或事实上废止死刑。  相似文献   

2.
食药监管领域的贪贿犯罪往往是贪贿犯罪的重灾区,时常存在"谁来监督监督者"的尴尬局面。同时该监管领域的贪贿犯罪人与检察机关之间由于信息不对称等原因,存在着博弈的关系。根据博弈论中的策略模型分析犯罪人和检察机关在采取策略时的不同成本收益分析,可以找出犯罪人进行犯罪的临界值,以分析犯罪成本、监察行为和犯罪收益等因素影响犯罪人从事贪贿犯罪的概率,探索食品监管领域贪贿犯罪发生的深层次原因,进而提出相应的防范对策。  相似文献   

3.
1997年《刑法》以数额为中心的定罪量刑标准缺乏社会适应性;各法定刑量刑幅度交叉现象严重;贪贿犯罪刑罚减免规定存在"宽严皆失"的弊端;生刑与死刑差距过大,资格剥夺措施一直缺位。《刑法修正案(九)》虽针对诸多问题作出了调整,但贪污与受贿的关系、终身监禁的落地实施等问题仍有待研究。为此,应降低贪贿入罪标准,扩大地方自由权,以无期徒刑重构终身监禁制度,厘清贪污受贿关系并严密刑罚裁量情节,废除贪贿犯罪刑罚减免制度。  相似文献   

4.
被判终身监禁的贪贿罪犯,在死缓考验期内能否减刑仍需由立法机关作出立法解释,以便统一认识。对判处终身监禁的贪贿罪犯,在无期徒刑执行期间内既不能减刑、假释,也不能暂予监外执行。对发生在《刑法修正案(九)》之前的贪贿犯罪行为,不再适用死刑立即执行而适用终身监禁,并不违背《刑法》第12条关于溯及力的规定。  相似文献   

5.
两高《关于办理贪贿刑事案件适用问题的解释》的出台是对贪贿犯罪在司法实践中争议问题的回应;值得肯定的是《解释》对贪贿犯罪明确完善了"概括数额+弹性情节"的定罪量刑标准,在职务类犯罪定罪量刑模式上也有了全国统一的标准。但在整体透视上,《解释》中仍存在着贪污、受贿定罪量刑数额的无差异化,单位受贿、单位行贿量刑标准不一,条款虚置等体系性阙如瑕疵等问题。虽然《解释》解释已经正式颁布,但其中存在的争议问题仍待解决。  相似文献   

6.
1997年《刑法》以数额为中心的定罪量刑标准缺乏社会适应性;各法定刑量刑幅度交叉现象严重;贪贿犯罪刑罚减免规定存在"宽严皆失"的弊端;生刑与死刑差距过大,资格剥夺措施一直缺位。《刑法修正案(九)》虽针对诸多问题作出了调整,但贪污与受贿的关系、终身监禁的落地实施等问题仍有待研究。为此,应降低贪贿入罪标准,扩大地方自由权,以无期徒刑重构终身监禁制度,厘清贪污受贿关系并严密刑罚裁量情节,废除贪贿犯罪刑罚减免制度。  相似文献   

7.
中国反贪贿实践与反贪贿高级检察官的培养构想薛东发生在政府机关、经济领域以及司法机关内部的腐败现象,是许多国家面临的一个共同问题。保持清正廉洁,打击贪污、贿赂等腐败现象是中国政府的一贯立场。在中国实行改革开放的经济政策,经济迅猛发展,各种经济活动日趋活...  相似文献   

8.
为有效打击贪腐类犯罪,《刑法修正案(九)》对贪腐犯罪进行了全面修订,重构了贪污贿赂犯罪的罪行体系,确立了数额加情节的定罪量刑模式;加大了对贪腐犯罪的处罚力度,增加适用罚金刑和对特大贪贿主体的终身监禁措施,扩大受贿罪的主体等等。但是仍然存在不足,如对于受贿罪中为他人谋取利益的规定和贪贿犯罪采用统一的定罪量刑标准以及贿赂罪的标的限定为财产性利益等方面急需进一步完善,唯有如此,方能更好的打击贪腐犯罪,更好的完成反腐使命。  相似文献   

9.
司法实践中,办理贪贿案件一度错误地运用“扣除法”进行数额认定,原因是对“赃款用于公务支出”情节的刑法意义存在模糊认识。基于犯罪构成理论和贪贿犯罪立法主旨的探讨,该情节属于犯罪既遂后赃款去向的内容,仅可作为酌定从轻的量刑情节。我国应建立被告人证明责任制度,在被告方辩解并提供证据证明有“赃款用于公务支出”情节时,法院应尝试运用优势证明标准,围绕证据“三性”综合全案进行具体分析认定。  相似文献   

10.
如何评价西汉前期的郡国制,是正确理解西汉前期兴起的关键因素。汉初时期的郡国制是汉初统治者的一次制度创新,"无为而治"的政治思想,也是经济自由主义思想,与汉初的郡国制相互融合、相互协调,共同推动了西汉前期经济社会的发展,才有西汉前期的兴起与强盛。  相似文献   

11.
慎刑是我国古代社会世轻世重刑事政策的重要内容,它的推行受了多重政治思想的影响。正是由于秦朝法家重刑主义思想的惨败、西汉初期黄老道家思想的推行、汉代以后儒家政治思想的一以贯之,统治者在刑罚的适用中才秉承了慎刑思想,进而建立起了容隐、怜老恤幼、死刑审核等慎刑制度。  相似文献   

12.
Vocabulary is the most rapid development of the language elements, the word is also the same with the time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he history of vocabulary, it is more scientific to study the language of Yan Danzi than "Ci Qi", "Wen Ci" and so on. A part of Yan Danzi's vocabulary is not found in the books of the pre-Qin Dynasty, but only after the Eastern Han Dynasty, and the other part of the vocabulary is found in the literature after the north and South Dynastie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he vocabulary history, Yan Danzi language time certainly do not belong to the Western Han Dynasty before should be finalized in Six Dynasties period.  相似文献   

13.
复仇行为的基础是西周以来的忠孝伦理观,复父之仇与复君之仇被认为是孝与忠的体现,因此受到表彰。先秦到两汉之际,中国的复仇伦理发生了重大的变化,开始由绝对主义向相对主义转变,国家本位代替了家族本位,强调忠高于孝,严禁向君主复仇。出现这种转变,是因为统一中央集权的建立,国家法制的逐渐完备,以及两汉经学争鸣的结果。  相似文献   

14.
相继出土的甘肃居延汉简、湖北江陵张家山汉简等竹简填补了对西汉初期法律制度研究的空白.近十年来,张家山汉简《二年律令》刑罚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对刑罚体系研究和具体刑名考证为内容的刑罚法律制度的研究,对刑罚适用一般原则和具体刑罚的适用原则为内容的刑罚适用方面的研究,以及汉初刑罚法律思想的研究.不足之处在于对刑罚的执行和刑罚的消灭制度研究不够;与同时期的其他简牍文献的比较研究尚且不够,并且对一些问题必须重新审视并考证研究.  相似文献   

15.
先秦时期孔孟的义利观只是局限在伦理道德范畴的讨论.西汉昭帝时的盐铁大会上,贤良文学与桑弘羊就义利关系展开了盐铁是否专卖的大辩论赋予了义利观新的特定的内涵.贤良文学以儒家义利之辩为准绳,打着国家导民于义的旗号,要求盐铁私营,实为工商业者利益的代言人,并非真为民请命,是以义之名行利之实.我们不能简单的把汉代儒家的义利观看作是先秦时期义利之辩的恢复或延续.  相似文献   

16.
诗体赋主要产生于西汉初期,作为汉赋中的一种体式,它兼有诗与赋两种特征.与同为汉赋的散体赋和骚体赋相比,诗体赋的特征主要表现在三方面语言上多四言整句;内容上多为咏物题材;表现手法上多以象托意.诗体赋的产生和发展脱离不了与先秦诗歌的关系,但真正作为诗体赋的滥觞,应当是屈原的<橘颂>和荀卿的<赋篇>五德,它们已经基本具备了诗体赋的三个特征.先秦帛书<相马经>文体类似于赋,对于研究汉代诗体赋的形成也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7.
暴秦的速亡,促使汉代统治者重新选择警政思想,由此出现警政思想的儒家化,并影响到整个封建社会。在警政职能和机构设置方面,汉承秦制,又略有区别。王国和豪强大族的存在,使中央政府对地方警政权力的控制力有所减弱;汉代的常规警政管理措施内容丰富,涉及面广,警政人员积累了较为丰富的管理经验。  相似文献   

18.
《六韬》是我国古代一部著名的兵书,成书于战国末期和西汉前期之间。到了宋代,此书被列为《武经七书》之一。从更深的层面来看,《六韬》是一部政治书,其政治内容的核心是民本思想。  相似文献   

19.
佛教自西汉末传入中国,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已出现兴盛的局面。女性出家在此时期遂成为普遍的社会现象,这是苦难的社会现实使然,又决定于妇女这一社会群体的生活特点,同时又有相应的社会风尚的因素在内。反过来,妇女出家的普遍对社会经济、社会生活又有着一定的影响,是认识这一时期历史变迁的重要方面。  相似文献   

20.
陈平、周勃都是秦末汉初刘邦集团的重要成员,为推翻秦朝、建立汉朝立下卓越功勋。早年,周勃曾诬陈平“盗嫂受金”,陈平不以为忤。刘邦去世之后,吕后用事,陈平、周勃捐弃前嫌,精诚团结,力撑危局,终于乘吕后去世之机,一举诛灭吕氏外戚势力,拥立文帝,共同维护了汉初统一局面,演绎了一幕汉代的“将相和”活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