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吕薇 《瞭望》2006,(23)
目前,国外高校招生录取模式大致分为:总分录取型、中学资料录取型与总分加中学资料录取型三种。美国:无统一高考,重综合实力美国是大学入学多样化的典范,没有全国统一的高考,仅有一项全国统一的水平测试(SAT)。SAT考试在上中学时就  相似文献   

2.
上海工大招生率先有重大突破 今年5月,由钱伟长任校长的上海工业大学率先宣布:上海工大今年起全方位改革高校招生制度,实行“面向社会、自主招生、择优录取”的招生办法。其主要内容是: ——提前单独招生,不再参加上海市高等学校入学统一考试。报名对象范围扩大,年龄不限,应届、历届及具有同等学历者均可。录取的主要依据为报名者当年高中文化会考,或参加由上海工大委托上海  相似文献   

3.
《学理论》2014,(35)
《国务院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提出语文、数学、外语实行统一高考,扭转片面应试教育倾向,外语(英语)测试将重点考查语言运用能力,突出英语作为语言的实际应用功能,《实施意见》从2017年在全国全面实施。对我国高考制度的改革、英语学习走出功利化误区提出应当首先考查基础知识与应试能力的全面提升;其次要以实际应用交流为主。  相似文献   

4.
《瞭望》1987,(33)
今年全国普通高校的招生录取工作正在进行。全国一千多所高校将从各地的227.5万考生中择优选拔出58.7万入学。 回顾高校招生恢复全国统一考试的近10年,国家和一些地方的教育部门,已在招生工作的一个重要环节——考试上,进行了不少改革的探索。比如,在形式上通过闭卷、开卷、口试、实验操作测试等多种体型的相互组合,做了许多可行性的改进试验。在内容上从过去以考查掌握知识为主逐步转向既考理解和掌握知识的水平,又考独立判断、分析、计算等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以及动手操作的能力。一些校、系在考试改革的探索中,还为筹建题库,积累了相当数量的试题以备选用。  相似文献   

5.
为了提高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干部的素质,沙市市委经济工作部于今年三月委托华中师范学院,为经济战线的政工干部举办政治理论函授大专班。这个班已经教育部同意,纳入湖北省一九八五年成人高等教育招生规划,经全省统一招生考试,按招生录取分数线录取一百三十八名。  相似文献   

6.
中外高校招生制度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敏 《民主》2006,(6):16-18
高校招生制度包括招生政策、选拔形式、入学考试、录取方式等方面,它是高校招生的目的、方针和实施办法的总称,是各个国家教育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一、我国高校招生制度(一)我国大陆高校招生我国大陆高校招生制度进行了多次改革,基本上形成了比较稳定的高校统一招生制度。1、高校招生机构设置。我国大陆各个省市都设有招生、毕业生就业委员会,由其制订招生、就业政策,协调各方关系。同时在各个省市设立教育考试院,在教委的领导下组织统一的高校招生考试,制订具体的招生录取办法。各区县教育局设招生办,负责处理本区县的考生报名和组织考试…  相似文献   

7.
李振广 《党政论坛》2012,(20):43-43
“大学指定科目考试”,实际上就是台湾的“高考”。 台湾的“高考”起初并非“大学指定科目考试”,而是所谓的大学联考——从1954年开始实施的“台湾高等院校联合招生考试制度”。这一考试制度的主要特点是,所有大学部用统一也是唯一的考试方式招生,考生在成绩张榜后填报志愿,随后各校择优录取。  相似文献   

8.
自1978年实行改革以后,中国的高考制度就没有进行过革命性改革。面对社会各界对现行高考制度的批评,从本质上分析,“高考”不是问题,“统一高考”是个问题,统一高考制度有五大软肋。一是一年只有一次选择的机会。不管是过去的统一考试、国家命题,还是现在的统一考试、分省命题,由于我们的一个省、一个市就相当于欧洲的一个国家,搞全国统一考试,则在短时间中要集中庞大的政府资源,政府的许多正常工作,如公安、交通、学校等都要受其影响。因此一年只能考一次,没有办法搞两次、三次……即使搞两次也不可能是实质性的,一些地区推出的春季高考逐…  相似文献   

9.
人们希望选拔人才的渠道更多一些,招生更公平一些,高等教育的发展更理性一些一年一度的高考马上又要开场了。今年全国的考生人数首次突破1000万,人们对高考的关注度,如同入夏后的天气,正在迅速升温。1977年,“文革”十年后我国高校首次恢复招生考试,至今已经30年。自主招生、面试招生、3+X、分省命题等新名  相似文献   

10.
《瞭望》2006,(23)
一年一度的全国高等学校统一考试来临,绷紧了莘莘学子的神经,牵扯着无数家长的挂念,倾注着全社会的关注。6月7日、 8日两天时间,全国将有950万报名考生进入高考考场,而今年全国高校计划招生达530万人,两个数字均创下新的历史纪录。从数字对比看,今年的高校录取率明显超过50%,平均不  相似文献   

11.
粉碎"四人帮"以后,教育部于1977年6月29日在太原召开了第一次全国高等学校招生工作座谈会。会议虽然在落实1972年周恩来关于高等学校招生指示精神方面有所进展,但是,由于"两个凡是"阴云的笼罩,会议结果仍然突破不了"文革"时期实行的不合理招生规定。  相似文献   

12.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和司法部7月15日联合发布公告:国家将对初任法官、检察官和取得律师资格实行统一考试制度。今年将不再进行律师资格考试和两院分别对初任法官和初任检察官的内部考试,三者全部纳入明年1月举办的首次国家统一司法考试。考试实施办法由司法部会同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共同制订,由司法部负责具体实施。 这一纸公告,不足500字,却传递出一个重要的信息:我国将从制  相似文献   

13.
对现行选拔方法的几点思考(续) 乱收费与取消考试难道真无关系? 最近两年,中小学乱收费成为社会热点问题之一,也成为人们对改变招生办法不满的原因之一。有人辩解说:“乱收费并不是改变招生办法导致的,不要把两件事搅在一起。”这话只说对了一半。 乱收费不完全是由于招生办法“改革”导致的。国家财力对教育投入长期不足,加之物价上涨,使学校本来就困难的经济状况雪上加霜,这是引发乱收费的一个客观原因。但乱收费与新的选拔入学办法也并非没有关系。招生实行统考时,分数线根据招生人数划定,学生有权上学,学校则无权硬要“赞助”,因而学校即便经济再困难也不敢在招生时打主意。现在不同了,无论是评选三好生还是特长生,权力均在校方。虽然标准不少,但都是软性的,比考试那一招硬容易通融得多。于是,“权、钱、势”才有了同学校进行交易的可能,于是“优  相似文献   

14.
研究生收费势在必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4年全国研究生招生考试已告一段落,来自教育部的消息称,今年全国将招收研究生33万名,同比增长22%,创历史新高。针对研究生教育将全面收费的说法,国务院学位办公室表示,研究生教育全面收费乃大势所趋,预计大范围展开试点为时不远。  相似文献   

15.
一、高考制度的特点我国于1952年开始实行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制度,除1958年曾实行过单独招生或联合招生,以及"文革"期间的推荐选拔制度外,基  相似文献   

16.
每年一度的普通高校统一招生考试历来被公认是一项全国性的“大考”,今年又是高考时间提前到6月份的第一年。5月8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出高考将如期举行的信息后,处在非典疫情重灾区的北京,人们关注的许多相关问题终于有了明确的答案。  相似文献   

17.
吕型伟 《党政论坛》2009,(12):36-36
1977年9月,教育部根据邓小平同志的提议,决定恢复中断十一年的高考。仓促之间,“文革”后的第一次高考,采取了每省单独考试招生的方式,全国1000多万人涌进考场,27万余人被录取。  相似文献   

18.
《瞭望》2003,(Z1)
中国特色的国家公务员制度不断完善。坚持“凡进必考”的考试录用制度,1998年到2001年共考试录用公务员67万多人。竞争上岗在全国范围内逐步推开,截止到2000年底,全国共有5万个机关单位、35万个职位实行了竞争上岗。公务员考核、回避、轮岗、培训、辞职辞退等制度全面推行。  相似文献   

19.
北京科技经营管理学院(前身为中国科技经营管理大学),是经国家教育部批准,具有独立颁发学历文凭资格的民办普通高校,自1985年成立以来,经历了18年办学实践。2001年以前学校的主要办学形式是自考和文凭考试试点,2001年经教育部与北京市教委批准,具有举办高职专科学历教育的资格,面向全国参加高等院校统一招生,学校建设进入了一个  相似文献   

20.
正"教育在国家软实力的竞争中意义重大,因为教育是文化输出的媒介和载体,肩负着启迪人、培养人的使命"。瞩目高考改革招生考试制度改革是教育综合改革的"牛鼻子"。被誉为"继1977年恢复高考之后,最具有革命意义的一次改革"中,十八届三中全会的《决定》明确写有"推进考试招生制度改革,探索招生和考试相对分离、学生考试多次选择、学校依法自主招生、专业机构组织实施、政府宏观管理、社会参与监督的运行机制,从根本上解决一考定终身的弊端"、"逐步推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