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张大海 《世纪桥》2011,(15):26-27
孙维世编剧并导演的大庆话剧早期代表作品《初升的太阳》,是一部结合斯坦尼戏剧体系中"体验艺术"原则创作的话剧作品。这种现实主义创作原则也应用在杨利民等大庆籍剧作家作品的舞台实践中。正因为有以现实主义和体验艺术为要求的大庆话剧实践,也才有新时期以来大庆话剧的新发展。  相似文献   

2.
一、三次大庆之行 大庆是60年代我国工业战线上的先进典型。在掀起“工业学大庆”运动前后,周恩来三次到大庆,在那里调查总结大庆的经验,探寻石油工业开发、建设和整个工业发展的道路,对大庆油田生产和“工业学大庆”运动起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1962年6月20日,周恩来亲自到大庆现场视  相似文献   

3.
<创业>是"文化大革命"中长春电影制片厂恢复创作后拍摄的一部故事片.这部影片以铁人王进喜为原型、以大庆石油工人艰苦奋斗的史实为素材,真实地再现了当年大庆创业时的艰难和石油工人的风貌.它的上映,不仅极大鼓舞了全国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的积极性,而且在邓小平对文艺领域"拨乱反正"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
万继耀 《奋斗》2014,(7):42-42
正距1978年邓小平同志视察黑龙江已36年了,回忆起小平同志的音容笑貌,仿佛就在眼前。1978年9月14日一大早儿,报社领导安排我去采访当时任中共中央副主席的邓小平同志视察黑龙江的整个过程。我非常兴奋,早就想亲眼目睹小平同志的风采,还能通过我的镜头把小平同志的状况告诉给全省的读者,很是令我自豪。我马上到花园邨宾馆报到。小平同志下榻在第一栋楼。当天,小平同志一行就赶赴大庆视察工作。我们都是坐专列去的,一共有四五节车厢。在  相似文献   

5.
盖如垠 《求是》2005,(22):37-38
建设哈(哈尔滨)大(大庆)齐(齐齐哈尔)工业走廊,是黑龙江省委、省政府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深入实施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的重大决策。省委、省政府领导对大庆寄予厚望,要求大庆成为哈大齐工业走廊的骨干和中坚,发挥支撑和带动作用。大庆作为国家首批确定的资源型城市转型的试点市,将认真搞好规划论证,立足比较优势,实现资源优化配置,推进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全力搞好哈大齐工业走廊大庆项目区建设,促进大庆城市经济转型。一、建设好哈大齐工业走廊大庆项目区,积极促进大庆市经济转型调整结构,推进经济转型,是大庆可持续发展面临的紧迫任务…  相似文献   

6.
崔永琦 《奋斗》2008,(5):13-16
大庆是一片富饶的土地,在一片荒原上开发出世界级的大油田,大庆是一片神奇的土地,在油田矿区中崛起了一座繁荣美丽,文明和谐的现代化新城。30年来,伴随着改革开放的春风,大庆作为中国最大的石油生产基地和重要的石化生产基地,开创了经济社会发展的崭新局面,城市建设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相似文献   

7.
姜万春 《奋斗》2011,(7):43-44
大庆是党的大庆,共和国的大庆,全国人民的大庆。大庆油田在长期开发建设实践中,始终坚持党的领导不动摇,发扬“两论”起家基本功,用党的最新理论成果指导油田勘探、开发和生产建设实践,创造了令世人瞩目的巨大物质财富和宝贵精神财富,为维护国家石油供给安全作出了重要贡献,走出了一条党领导建设社会主义工业企业的成功之路。  相似文献   

8.
孙永波 《奋斗》2010,(4):6-8
<正>2009年6月,胡锦涛总书记在大庆视察调研时指出:"我们需要大力弘扬大庆精神,努力做好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各项工作,把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继续推向前进。"2010年元旦,温家宝总理在大庆视察时指出:"在这片黑土地上,几代大庆人顽强拼搏,形成了一种战无不胜、攻无不克的精神,这就是大庆精神!今天,在国际金融危机的严重冲击面前,我们仍然需要这种精神,需要创新,需要拼搏,需要奋斗!"胡锦涛总书记和温家宝总理时隔半年相继来到大庆,高度褒扬大庆精神,都清楚地告诉我们,不能忘记大庆精神,越是在关键时期,越是在考验关头,越要光大这种精神。全省各级公安机关将通过深入学习和发扬大庆精神,进一步推动"三位一体"工作思路  相似文献   

9.
东北解放后,张闻天当时家在沈阳.在延安保育院长大的儿子虹生,已经8岁,此时,才来到父母身边.虹生见爸爸出门经常坐小汽车,自己也想坐,但爸爸总是不允许.有一次,虹生提  相似文献   

10.
贾超时 《奋斗》2008,(5):22-23
大庆,一个富含物质与精神的字眼。大庆人,一个善于创造奇迹的群体的代名词。49年。大庆把一部中国石油艰苦创业的历史画卷绘就得气势恢宏,镌刻古今。  相似文献   

11.
崔永琦 《奋斗》2006,(10):18-20
大庆,这个昔日一片荒原上开发建成的世界级的大油田,这个曾孕育出大庆精神、铁人精神的神奇的土地。如今已成为一座繁荣美丽,文明和谐的现代化新城。“绿色油化之都,天然百湖之城”,这是大庆人抒写的一张靓丽的城市名片,湖在城中,城在绿中。旧日的水泡子改造成了今日一汪汪清澈的、湖湖相连与嫩江相通的活水,水活了,树绿了,城新了,大庆人也更加地充满灵气。“我为大庆添魅力”,每个大庆人都把它视为责任与光荣,大庆跻身2006年度全国魅力城市评选。  相似文献   

12.
今年是内蒙古自治区成立50周年。为搞好“五十大庆”宣传活动,自治区50周年大庆筹备领导小组设立了大庆宣传文艺部,负责50周年大庆的各项宣传文艺筹备工作。目前此项工作运作良好,进展顺利。一、组织了力量,制定了方案。从95年下半年开始,自治区党委宣传部就积极组织力量,从宣传文化部门抽调人员,分别组成策划班子,进行50周年大庆宣传文艺筹备各项工作方案的设计策划,经过广泛调查研究,反复论证修改,不断充实、完善.形成了自治区50周年大庆宣传文艺工作的总体工作方案,为整个宣传文艺筹备工作的JIR利进行打下了良好基础。二…  相似文献   

13.
在创新宣传思想工作中弘扬大庆精神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付宇峰  李延芳 《奋斗》2007,(9):26-27
大庆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弘扬大庆精神是大庆和谐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我们在继承和发扬宣传思想工作优良传统的同时,围绕继承弘扬大庆精神铁人精神,着力在创新工作理念、工作方法、宣传载体等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和尝试.为实现大庆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强大精神动力。  相似文献   

14.
赵桂英  刘晓华 《世纪桥》2013,(3):64-65,76
大庆精神具有与时俱进的鲜明特点,是大庆油田与大庆市发展前行的不竭动力和源泉,是人本理念的时代观照。为弘扬和传承大庆精神,本文建议尽快推进"石油文化主题公园"的建设,构建大庆石油工业旅游的"根据地";尽快推进"工业遗产文化园区"的建设,使它成为城市公共空间的重要组成部分;规划建设以工业废品雕塑为主要景观的主题雕塑工园,给大庆的子孙万代留下一份精神遗产;尽快推进"石油景观带"项目规划落实,以参与的方式让新时代的大庆人和外来观光客,切实感受大庆精神的传承、创新与超越。  相似文献   

15.
李建梅 《企业党建》2012,(11):26-26
一、传承大庆精神,提升海外队伍战斗力 大庆精神、铁人精神是东方物探全体职工的思想基础,持续开展大庆精神、铁人精神的再学习、再教育,切实让大庆精神、铁人精神入脑、入心、入言、入行。按照“六必谈”要求,加强中方职工爱国主义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中方干部职工以身作则,感染和带动外籍雇员一起吃苦、一同奉献、一齐拼搏,将艰苦奋斗的精神传承在海外、发展在海外。  相似文献   

16.
王永春 《奋斗》2010,(7):42-43
<正>2010年,是大庆油田发展史上具有特殊意义的一年,它联接着50年的辉煌历史,也联接着百年油田的长远未来。站在这一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重要节点,如何贯彻落实中央指示要求,发扬大庆精神,继续艰苦创业,传承光荣历史,永续大庆辉煌,在新的历史时期,为国家石油战略安全和龙江经济社会发展做出新的贡献,是新时期大庆人肩负的重大历史使命。一、50年来,大庆油田始终与黑土地一  相似文献   

17.
贾超时 《奋斗》2008,(5):24-24
近年来,大庆市在推进可持续发展的进程中,全力培育和扶持民营企业的发展,使一大批民营企业迅速崛起,成为大庆接续产业发展的一支重要力量,其中,大庆大丰科技集团就是佼佼者之一。  相似文献   

18.
《世纪桥》2019,(12)
营商环境优劣是大庆能否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因素,是勇闯全面振兴"四条路"的重要切入点,是提高大庆城市综合实力和核心竞争力的重要体现。实现从量变到质变来打通"最后一公里",是当前突破大庆发展瓶颈的紧迫任务。本文以大庆市情及阶段性特征为依据,从"政治生态-放管服-红色文化"三个层面进行深度剖析,提出优化大庆营商环境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大庆石油会战不仅开发出中国第一大油田,更孕育形成了大庆精神。作为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庆精神一直是激励中国人民不畏艰难、勇往直前的宝贵精神财富。大庆精神促进了石油音乐的诞生,石油音乐成为传播大庆精神的重要载体。数以百计的石油音乐作品充分体现了大庆精神爱国、创业、求实、奉献的丰富内涵,为大庆精神的宣传和弘扬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在未来也必将会持续释放正能量,鞭策人们继往开来、不懈进取、再创佳绩。  相似文献   

20.
提及"唱、念、坐、打"四字,人们往往会自然而然地想到此乃京剧演员的四样看家本领.然而,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作为任何一位领导干部,若深得以上四功之奥妙,练就"唱、念、坐、打"的功夫,对其领导工作将大有好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