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43 毫秒
1.
魏倩 《科技与法律》2014,(3):360-394
劳动者人格保护是现代劳动法上的重要内容。从以恢复劳动者之对等人格的集体劳动法律发展伊始,劳动者如何获得法律上"人"之对待,是促使劳动法发展演进的动力来源之一。我国劳动法上的劳动者人格研究甚少,基本停滞于"劳动者尊严"的保护原则宣誓上,其中,劳动者的健康隐私,在近年社会运动过程中获得了反歧视法上的保护。然而,无论是何种劳动者隐私,均属于劳动者人格权的范围,应当从劳动者人格权保护上予以正视。以日本劳动者人格保护中的健康隐私保护为例,其在实体法和判例法上的经验,可为我国劳动者人格保护问题的研究深入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
周长征 《现代法学》2012,34(1):103-111
《劳动法》采用了"劳动者"的概念,但并没有对"劳动者"的具体涵义作出解释。学界通常依照从属关系理论,将"劳动者"解释为包括农民工在内的所有工资劳动者。但是,如果联系立法时的语境来分析"劳动者"的权利体系,我们可以发现,《劳动法》中"劳动者"的真正原型是国有企业职工。"劳动者"原型的选择决定了我国劳动关系的法律调整机制,并且制约着劳动立法的实施效果。直到《劳动合同法》颁布,"劳动者"才开始具有农民工的某些特征。我国应当从市场经济体制发展的要求出发,以从属关系理论为指导,科学合理地确定"劳动者"的认定标准,并相应地对目前的劳动关系调整机制进行完善。  相似文献   

3.
劳动力是生产力三要素中最活跃的因素,但是我国劳动法律并未对劳动力的所有人"劳动者"给出明确的定义。劳动者含义和劳动关系的建立与劳动合同生效时间之间关系的模糊不清,不利于劳动者合法权益的保护。  相似文献   

4.
我国劳动法的目的是"为了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然而在实际执行中,人多岗位少的现状决定了实质上的劳资双方的不平等,导致了劳动者的合法权益无法真正得到实现。近年来损害低阶劳动者合法权益的案例时有发生,劳动法在当前这种人多岗位少的现状下究竟怎样才能切实维护低阶劳动者的合法权益,本文将结合有关案例探析我国劳动法对低阶劳动者的保护现状思考和探析。  相似文献   

5.
百姓呼声     
《江淮法治》2012,(9):50-51
劳动是光荣的,劳动者是美丽的,劳动者是创造事物创造价值的具体实施者。2012年5月1日,全世界劳动人民又迎来了属于他们的"五一"国际劳动节。这一天,对于每个劳动者来说,都有着不同寻常的意义。如何保障每位劳动者的合法权益,是全社会共同关注的问题,更是党和政府充分重视并千方百计解决的问题。在国际劳动节之际,本期"百姓呼声"栏目精心选登了一些群众的来电来信。  相似文献   

6.
高荷 《山东审判》2012,(1):102-103
一、关于劳动争议案件的几个典型问题(一)超过法定退休年龄的劳动者劳动关系的确认问题《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第21条规定:"劳动者到达法定退休年龄的,劳动合同终止。"如果达到法定退休年龄即理解为劳动者的主体资格即行丧失,那么对于劳动者来说是极不公平  相似文献   

7.
喻靖文 《法制与社会》2012,(33):164-165
针对我国目前顶岗实习大学生劳动者权益难以获得劳动法律保护的实际情况,本文从我国《宪法》、《劳动法》《劳动合同法》等法律规定以及相关法理视角分析,认为顶岗实习的大学生"学生"身份并不排斥"劳动者"身份,大学生顶岗实习关系具有劳动关系属性,将"顶岗实习"简单地视同"勤供俭学"而否认顶岗实习关系的劳动关系性质是错误的,顶岗实习大学生劳动者权益应当受法律保护。  相似文献   

8.
王珊珊 《法制与社会》2013,(23):245-246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得到快速的发展,可是为此做出重大贡献的劳动者的权益并没有得到应有的保护,特别是劳动者的心理健康问题迄今仍未得到应有重视。长期以来,我国立法在保护劳动者权益时,侧重于劳动者物质方面权益的保护,忽视了劳动者对人格权的追求。本文通过中美两国对劳动者精神性人格权保护的比较研究,找出两国的差异,希望对我国劳动者人格权的保护有所借鉴。  相似文献   

9.
劳动关系多元化与农民工非典型劳动者的法律保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和信息通讯技术的发展,劳动力市场和企业组织发生了很大变化。特别是全球金融危机导致了雇佣关系进一步多元化以及非典型劳动的迅速发展。在我国,农民工大多从事非典型劳动,因其不适用于劳动法,因而如何在多元化的劳动关系下保障其权利就成为十分重要的课题。以"从属性"为基准,判断农民工非典型劳动者的性质和法律地位,重新界定"劳动者"的范围,分层次对其进行法律保护是解决农民工劳动权保障问题的崭新路径。  相似文献   

10.
通过论述英美法系依附性劳动者理论,大陆法系从属性劳动者理论以及我国以劳动合同为纽带的劳动者理论中的劳动者本质,阐述了我国劳动者理论与司法实务的冲突。在司法实务中,要解决大量无书面劳动合同而存在事实劳动关系的问题,事实劳动关系成为劳动者理论的有益补充。我国劳动者理论应以从属劳动理论进行阐述,在制度上完善就业制度、劳动合同制度和劳动程序制度。  相似文献   

11.
论劳动法上的劳动者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李海明 《清华法学》2011,5(2):115-129
从计划体制到市场体制的改革中,制度化的"工人"逐渐弱化,契约化的"雇员"迅速强化,劳动者身份认定以"劳动关系"和"劳务关系"的区分步入司法实践,却出现了法律制度上的劳动者与社会观念上的劳动者错位的现象,劳动关系理论的偏差与劳动者理论的缺失凸显出来。从域外理论发展来看,无论从属性理论,还是独立合同人理论,均不拘泥于合同形式;无论经济上的从属性理论,还是半依附性理论,均着眼于探究劳动法上的劳动者,且不断纠正制度与观念之间的偏差,并有放宽劳动法上劳动者之趋向。深究从属性或依附性的逻辑可见劳动法上的劳动者本质为工人(产业受雇人)。厘定我国劳动者从属性理论,应该祛除合同理论的干扰,把握劳动者的本质,进而在具体的就业制度、劳动合同制度以及劳动程序制度中塑造劳动法上的劳动者。  相似文献   

12.
随着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过劳死"现象越来越困扰着当代劳动者,我们必须正视劳动者"过劳死"现象。本文指出它对社会具有的负面价值非常大,我国当前的紧迫任务是要采取措施防止"过劳死"现象的蔓延,因而从法律角度研究该课题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3.
李雄 《河北法学》2008,26(1):36-41
劳动者公平分享改革发展成果,既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项重要任务,也是新时期劳动者利益保护的价值取向和制度目标.劳动者公平分享改革发展成果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和制约,其关键是依法塑造劳动者公平分享改革发展成果的制度体系,并着力解决好三个主要问题:重构劳动者定义,依法赋予劳动者平等的主体地位;保护劳动者平等的就业权;改革并完善我国劳动报酬制度,保障劳动者平等的劳动报酬权.  相似文献   

14.
金海燕 《江淮法治》2013,(11):42-42
今年是我国劳动法公布施行的第18个年头。将法律规定与现实对照,一些早有明确规定的劳动者权益保护条款,在实际执行中却常常被削弱、变形甚至"忽略"。有哪些劳动者权益保护的条款被漠视或忽略了呢?某媒体曾提出的是劳动者加班费的合法权益和劳动者社会保障的合法权益。这两项权益在《劳动法》上都有明文规定,《劳动法》第四十四条规定,安排劳动者延长工作时间的,应当支付不低于工资的150%的工资报酬、休息日安排劳动者工作又不能安排补休的,应当支付不低于工资的  相似文献   

15.
退休年龄的确定关涉到劳动者劳动权和社会保障权的实现。目前我国退休年龄的规定存在男女退休年龄差距过大、退休年龄存在身份差别、退休年龄低于世界平均水平、养老金受领时长过长等问题,这些问题也导致了法律适用上的困惑。退休应当是劳动者的一项权利而非义务,退休与劳动权之间不应当有必然的排斥关系,劳动者劳动权不应因退休而受限制或者被剥夺,男女不同龄退休会导致女性社会保障权利的减损和对女性发展权的限制。退休年龄的科学确定,应当考虑政治因素、经济因素和社会因素等。我国未来立法应采取"渐进式"的方式合理延迟退休年龄,适当区分不同的人群适用不同的退休年龄制度,逐渐拉近男女退休年龄的差异,实行弹性退休制度作为对法定退休年龄的补充,以及实行更加开放的退休制度,从强制退休逐渐过渡到灵活退休。  相似文献   

16.
养老保险是社会保障体系的核心内容,它影响面大、社会性强,关系到一个国家的和谐与发展,涉及劳动者的基本生活需要。但是"未富先老"的状况对我国经济的发展和养老保险制度都是极大的挑战。本文从养老保险基金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出发,在指出问题的同时并分析原因,最后找出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17.
新《劳动合同法》自2008年1月1日起施行。制定该法的一个很重要的背景,就是近些年来我国的劳动领域出现了很多问题,最突出的就是劳动者的权益被侵犯,而且没有救济渠道,劳动合同法的一个宗旨就是要矫正这个问题。《劳动合同法》以人为本,旨在构建劳资和谐,这对于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该法在规范企业用工行为、遏制劳动合同短期化、提高劳动者稳定就业、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方面已经显现出法律威力。但是部分企业在趋利的心态下采取各种手法和借口来规避劳动合同法,利用种种借口"炒人"或用高违约金"留人",并采取公开或隐藏的手段抵制劳动合同法的贯彻实施。劳动者中也有部分人拒签劳动合同。对此,企业、政府、劳动者应该在认识到困难存在的前提下,从多方面着手,采取有效措施,以保证《劳动合同法》的顺利实施与不断完善。  相似文献   

18.
集体协商制度是协调劳动者与雇主之间利益,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的重要机制,其在我国的产生和发展已成为趋势。经过多年的探索和实践,尽管我国的工资集体协商制度已初见成效但也存在诸多问题。因此,规范企业的劳动规章制度并实现劳动者意思参与,可以尝试在企业内部实行劳动规章集体谈判制度。  相似文献   

19.
胡锦涛总书记深刻指出:"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人才问题是关系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关键问题,人才工作在党和国家工作全局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①进入新世纪新阶段,党中央、国务院作出了实施人才强国战略的重大决策,制定了《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人才强国战略已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一项基本战略。在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中,就发现了国家强盛安宁的秘密,曰"济济多士,文王以宁"。人才是各项事业发展的关键因素和决定因素,成为古今中外有识之士的共识。  相似文献   

20.
张启新 《检察风云》2008,(20):10-11
在任何市场经济国家,无论经济繁荣还是衰退时期,"劳动者"的劳动问题始终是一切社会问题的重中之重,因而以劳动问题为对象的劳动政策往往成为社会政策的代名词。劳动政策包括通过解决就业来解决劳动者的生存和收入保障的就业政策、确保劳动者权益的劳动条件和工资政策、以及为此而进行的劳资双方协调的劳资关系政策等等。随着为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