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和谐社会的内涵及其实现途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涛  王晓斌 《唯实》2005,(6):34-35
一、和谐社会的提出标志着中国共产党执政能力的提高“和谐社会”的提出,不仅标志着中国共产党执政理念和思维的提升,更标志着中国共产党执政能力的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就是党提出和运用正确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和策略,领导制定和实施宪法和法律,采取科学的领导制度和领导方式,动员和组织人民依法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经济和文化事业,有效地治党治国治军、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本领。一个政党取得政权不容易,掌好政权尤其长期执政更不容易。执政能力能否不断提高,直接关系到执政党能否长期执政。建立和谐社会是建设现代化强国的必…  相似文献   

2.
在社会主义国家,执政党执政的合法性,从根本意义上讲,就是指执政党凭借其自身力量从国家和社会中所获得的领导基础和执政基础。在这里,合法性不仅仅体现为执政党从国家和社会中所获得的支持程度,而且体现为执政党领导与执政本身的领导的合理性、权力的合法性和治理的有效性。从政治学角度看,执政权威的合法性和合理性不管如何界定,其基本含义是人民对政治权威的依赖、认同和支持。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确立了  相似文献   

3.
执政能力是执政党执掌国家政权的能力,执政不仅包括执政党对国家政权的领导,还包括通过国家政权来实现对社会生活各方面及人民群众的领导。中国共产党的执政目的就是要通过自己的领导,带领全国人民完成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  相似文献   

4.
从中国共产党作为革命党与执政党的纵向比较和中国共产党作为执政党与西方执政党的横向比较中可以透视出中国共产党作为执政党的基本特征。这些基本特征是:在党内关系上强调党内民主,在党政关系上注重维护现政权,在党群关系上注重密切联系群众、但也出现了脱离群众的危险,在党法关系上注重维护法制,在党际关系上注重与八个民主党派的全面合作;重视意识形态的功能,与各个民主党派是友党关系,正在由直接执政向间接执政转型,既是中国的执政党也是中国的领导党,执掌所有国家权力,等等。  相似文献   

5.
无产阶级政党在领导无产阶级夺取政权,建立社会主义国家以后,其地位发生了由非执政到执政的变化。因此就产生了执政党如何正确领导社会主义国家的问题。长期以来,社会主义国家对执政党如何领导国家的认识都不够明确,实践中不可避免地出现了许多问题,我国也不例外。我国的社会主义政治体制始终以高度集权为特征。早在60年代,我党曾经认识到了我国执政党与国家关系中的以党代政、党政职责不分的弊端。针对这种状况,周恩来曾经指出:“党领导一切,是说党要管大政方针、政策、计划,是说党对各部门都可以领导,不是说一切事都要党去管。” (《周恩来选  相似文献   

6.
依法执政,是执政党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对治国执政思路的创新发展,是建设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工程的关键环节。如何实现依法执政事关执政党兴衰和我国法治事业成败。依法执政至少应包括以下五个方面:依法掌控国家权力,依法领导立法,依法支持行政,依法领导司法,带头遵守法律。  相似文献   

7.
政党政治框架下的执政公信力,是执政党掌握和行使国家公共权力,在治理国家、管理社会、服务人民的过程中赢得公众信任的力度。执政党执政公信力的强弱,直接反映的是公众对执政党的认同度和支持率。换一句话讲,执政党执政公信力强,公众对执政党的认同度就高,支持率就大;反之认同度就低,支持率就小。再进一步讲,如果执政党公信  相似文献   

8.
合法性是任何政治体系最为重要的政治资源。所谓合法性 ,是指政治体系具有能力形成并维护一种使其成员确信其现行政治制度对于该社会最为适当的信念。执政党的合法性 ,从根本意义上讲 ,就是指执政党凭借其自身力量从国家和社会中所获得的领导基础和执政基础。在这里合法性不仅仅指执政党从国家和社会中所获得的支持程度 ,而且体现为执政党领导与执政本身的领导的合理性、权力的合法性和治理的有效性。哈贝马斯说 :“任何一种政治系统 ,如果它不抓合法性 ,那么 ,它就不可能永久地保持住群众(对它所持有的)忠诚心。这也就是说 ,就无法永久地保…  相似文献   

9.
领导党和执政党是两个经常使用却未被明确区分辨别而常被混淆的两个不同概念。在西方国家,通过选举获胜而执掌政权的政党是执政党,在社会主义国家,通过革命获取政权,并为完成特定历史使命的政党,从严格意义上说是取得了执政地位的领导党。弄清领导党与执政党的不同涵义,对于正确理解社会主义国家为什么不能搞两党或多党轮流执政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0.
所谓执政能力,是指执政党在领导、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过程中表现出来的本领。共产党执政,就是领导和支持人民当家作主。因  相似文献   

11.
许丽丽 《求实》2006,(Z4):73
为谁执政,反映执政党的性质关系执政党的形象.中国共产党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始终认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国家的主人.我们党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党执政就是要领导和支持人民掌握国家的权力,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实现共同富裕,也就是执政为民.这也是我们党总结半个世纪以来治国理政的六条经验之一,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重点,是我党提高执政能力的落脚点和归宿.  相似文献   

12.
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研究与思考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执政能力是一个直接涉及党的思想理论、执政理念、执政主体、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等各个方面的综合概念,包含着丰富的内涵。作为执政党,必须形成以巩固执政地位为目标,以密切党同人民群众的联系为核心,以执政能力建设为重点的执政党建设新思路,从整体上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  相似文献   

13.
在现实中,对于执政和领导的关系,有一些党员领导干部将二者混为一谈,认为领导就是执政,执政就是领导。应该如何正确认识执政和领导的关系呢?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同时又是全国人民的领导核心。执政是党的领导在国家政权活动中的具体体现和实现形式。但是,执政和领导,既有联系,又  相似文献   

14.
在当前"抓住机遇,加快发展"的形势下,执政党应当直接执政,在实施过程中应该做到:执政党直接执政,党政职能上"分";执政党直接执政,党政职务上"兼";执政党直接执政,党政机构上"合";执政党直接执政,党政关系上"明"。  相似文献   

15.
对拓宽新时期执政资源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执政党要保持领导地位和执政地位,就必须获取强大的执政资源。加强执政党建设,也是一个使执政资源体系不断发展强大的过程。执政资源既包括阶级基础与群众基础这样的物质资源,也包括共同理想和共同信念这样的精神资源。但这些并不构成执政资源的全部,它必须在阶级和群众基础上形成自己的核心组织与机构,培养出可以信赖和依靠的人才,选出领导执政党和整个国家社会前进的领袖并自觉地以之为核心,并将共同理想和信念贯穿到整个体系以及体系成员。这里最为关键的两个问题是:一、制度的完善与创新。制度本身就是一种进行具体实施的资源,…  相似文献   

16.
在我们党取得全国政权成为执政党以后,党怎样才能对国家和社会实施正确有效的领导,始终是我们面临的一个重大的理论和实践问题,也是执政党建设的一个重大课题。解决好这个问题,关键是要完善党的领导体制,改进党的执政方式,不断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  相似文献   

17.
坚持依法执政所要解决的若干深层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当今世界上,一国的政治、经济、文化及社会的发展都与这个国家的执政党所采取的政治体制、治国方略和执政方式有很大关系。党的十六大强调“坚持依法执政,实施党对国家和社会的领导”。这标志着党的执政方式已由“以党代政”转到“依法执政”的正确轨道上来,从而为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提供了重要的政治前提和根本保证。所谓“依法执政”,是指在坚持共产党领导的前提下,执政党严格依照宪法和法律对国家事务进行治理。换言之,是说执政党必须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活动。根据党的十六大报告的精神,“依法执政”的基本原则是:党的领导主要是政治…  相似文献   

18.
廖龙辉 《求实》2006,2(2):22-24
深入比较中国共产党与西方执政党的特点,对于深化党的执政理论研究具有重要意义,作为执政党,它们都必须把国家和社会的发展置于优先位置,都担负着社会整合的功能,执政权也都有被“异化”的可能。两者的区别主要体现为:内生党和外生党、领导党和执政党、竞争型政党和合作型政党、“松散型”政党和“紧密型”政党、“部分执政型”政党和“全面执政型”政党,以及党与军队的关系等方面。  相似文献   

19.
廖龙辉 《探索》2005,4(6):33-35
比较研究中国共产党与西方执政党的特点,对于深化党的执政理论研究具有重要意义。作为执政党,它们都必须把国家和社会的发展置于优先位置,都担负着社会整合的功能,执政权也都有“异化”的可能。两者的区别主要体现为:内生党和外生党、领导党和执政党、竞争型政党和合作型政党、“松散型”政党和“紧密型”政党、“部分执政型”政党和“全面执政型”政党,以及党与军队的关系等方面。  相似文献   

20.
何芹 《学习论坛》2005,21(9):51-52
认清执政党的功能是加强执政党建设的基本要求,是增强执政意识、把握执政规律、提高执政能力、实现执政使命的立足点。从执政党的普遍功能和我们党的党情出发,党主要有十个方面的功能:执掌国家政权;代表人民利益;领导发展;社会整合;政策制定;政治录用;政治社会化;意识形态凝聚;保障稳定;自身建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