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鸡非典型新城疫病毒与大肠埃希氏菌混合感染的诊治郑州郊区某养鸡户笼养罗曼褐壳蛋用鸡2600只,230日龄时发病,1周后产蛋率由85%下降到36%,死亡鸡由每天2~3只逐渐增加到20~30只,经诊断为非典型新城疫病毒与大肠埃希氏菌混合感染。临床症状鸡群产...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 ,鸡群发生混合感染的病例较多 ,尤其是春秋季节 ,天气变化异常 ,昼夜温差大 ,许多鸡场鸡舍环境受气候影响大 ,导致一些鸡群发病 ,多表现为呼吸道和消化道症状 ,死亡率不等 ,病期较长 ,有许多为鸡毒霉形体与大肠埃希氏菌混合感染。1 流行病学及发病特点不同品种和日龄的鸡均可发病 ,但从临床观察结果来看 ,肉仔鸡发病率相对较高。鸡群发病初期多表现为呼吸道症状 ,能听见个别鸡发出似口中含有水的“呼噜”声 ,夜间关灯后较清晰 ,白天较难发现。一般发病 1~ 2d不易引起注意。因此 ,当发现鸡群有呼吸道症状时 ,已发病 1~ 2d ,这时白…  相似文献   

3.
辽宁省庄河市青堆镇王某饲养本地雏鹅10 0 0只,饲养至2 2日龄时开始发病,每日死亡30~4 0只,1周内死亡2 6 0余只。临床症状 病鹅精神沉郁,缩颈离群,食欲废绝,鼻液增多,严重下痢,排黄白色混有气泡的稀便。个别病鹅出现神经症状,颈部扭转或后仰,全身抽搐或瘫痪,病程2~3d。剖检变化 全身肌肉暗红,胸腔和腹腔积有淡黄色液体;肺发生肝变;肝肿大,表面有灰白色坏死灶,胆囊肿大;肾肿大;肠黏膜肿胀、充血、出血,小肠内形成典型的香肠状凝固物。病原学检查病料采取与处理 无菌采取病、死雏鹅的肝、脾、肾等脏器,加生理盐水制成10 0 g/L的悬浮液,…  相似文献   

4.
蓝狐大肠埃希氏菌和链球菌混合感染的诊断徐春厚李兴亮1)吴凌倪宏波邵红(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动物科技学院密山158308)某养殖场有蓝狐480只,1996年9月先后有2只3月龄幼狐和8只成狐发病死亡,从死亡狐脏器中分离出两种细菌,初步鉴定为大肠埃希氏菌和...  相似文献   

5.
鸡大肠杆菌病是由致病性大肠埃希氏菌 (Escherichiacoli)引起鸡的一种细菌性疾病 ,近年已成为养鸡业主要疾病之一。目前对该病主要是利用抗菌药物进行预防和发病时的治疗 ,由于大肠埃希氏菌血清型繁多、且复杂 ,同时各地区血清型存在较大差异 ,给该病的防治带来很大困难。本试验对分离的 17株大肠埃希氏菌用氟哌酸等 11种药物进行药敏试验 ,旨在为大肠杆菌病的临床治疗提供用药参考。1 材料与方法1.1 试验用菌株  17株大肠埃希氏菌均从东北地区发病鸡场分离获得 ,并经生化试验鉴定 ,编号为 1— 17号。1.2 培养基 营养琼…  相似文献   

6.
1999年 68月 ,我园先后发生了 3例梅花鹿的急性死亡 ,其死前症状与尸体剖检病变基本一致 ,取 1例死亡鹿的病理材料送实验室作微生物培养 ,结果显示为普通变形杆菌和大肠埃希氏菌合并感染。药敏试验结果表明 :2株菌对氧哌嗪青霉素、福达欣、先锋必素敏感 ;对庆大霉素、妥布霉素、磺胺甲基异恶唑不敏感 ;大肠埃希氏菌对丁胺卡那霉素敏感而普通变形杆菌则中度敏感。根据药敏试验立即选取敏感药物进行治疗 ,该群梅花鹿未见再发生死亡。由于该病发病急、死亡快、常规抗菌药物治疗无效。1 临床症状3例死亡梅花鹿 ( 2雄 ,1雌 )均系成年 ,发病前无…  相似文献   

7.
鸽新城疫病毒与大肠埃希氏菌混合感染的诊断与防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 0 0年 7月初 ,河西某个体养鸽户饲养的4 0 0 0多只青年肉用鸽发生以神经症状和腹泻为主要特征的疫病。 7月下旬基本控制了疫情 ,其间发病率为 30 % ,死亡率为 2 5 %。鸽主称 :该鸽群仅在幼龄时用新城疫Ⅱ系疫苗进行过饮水免疫 ,未采取其他消毒预防措施。这次发病经流行病学调查、临床症状、病理剖检及实验室检验 ,确诊为鸽新城疫病毒与大肠埃希氏菌混合感染。1 临床症状发病鸽精神沉郁 ,食欲差或食欲废绝 ,闭目呆立或卧地不起 ,羽毛松乱 ,排黄绿或青绿色稀粪 ,张口呼吸。触诊嗉囊内有多量气体 ,口中有褐黄色水样或蛋清样液体。有的病鸽…  相似文献   

8.
用D-甘露糖敏感血凝特性(MSHA/MRHA)及聚合酶链反应(PCR)扩增2种方法对鸡大肠埃希氏菌菌毛进行分类,证明MSHA/MRHA具有方便、快速及较可靠的特点,但不太敏感;PCR则具有快速、敏感、准确、可靠的优点,用PCR对鸡大肠埃希氏菌进行分类是一种十分有效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9.
用碱裂解法提取分离的10株鸡源大肠埃希氏菌的质粒.结果多数大肠埃希氏菌菌株含有大质粒,分子量为50~230kb.这些大质粒可能含有毒力相关基因,与细菌的耐药性、大肠埃希氏菌素的产生及质粒的传递功能等有关.  相似文献   

10.
20 0 1年 2月 ,新乡市某动物园饲养的火鸡不断发生死亡 ,经临床观察、病理剖检和实验室检验 ,确诊为大肠埃希氏菌和新城疫病毒混合感染 ,经治疗全部治愈。1 发病情况该动物园共饲养成年、青年火鸡 15 6只 ,均在室外散养 ,2 0 0 1年 2月前后天气忽暖忽冷 ,饲养的火鸡开始出现发病与死亡 ,至来诊时已死亡 17只。据调查 ,近 2个多月该园火鸡群未注射新城疫疫苗。2 临床症状病鸡精神不振 ,羽毛松乱 ,双翅下垂 ,不愿走动 ,似昏睡状态 ,有的卧地不起 ,食欲减退或废绝 ,迅速消瘦 ;病火鸡粪便稀薄 ,呈灰白色或黄色 ,有的混有血液 ;部分病火鸡鸡冠…  相似文献   

11.
霉形体病和大肠杆菌病是禽类的常见传染病 ,饲养管理和疫病防制措施不当常可导致这两种病的发生。海拉尔市某饲养鹧鸪专业户养种鹧鸪 70 0余只 ,自繁自养商品鹧鸪 ,前三批鹧鸪生长发育良好。第 4批鹧鸪 90 0余只于 12日龄滴鼻免疫新城疫C3 0 疫苗 ,15日龄时部分鹧鸪精神沉郁 ,食欲下降 ,排稀粪 ,晚间闭灯后鹧鸪群有咳嗽、喷嚏现象 ;次日第 5批 9日龄鹧鸪 70 0余只出现同样症状 ,发病率 3 0 %以上。发病第 3d开始死亡 ,5d内两批鹧鸪共死亡 12 4只 ,死亡率 7.75 %。1 临床症状病鹧鸪精神沉郁 ,羽毛蓬乱 ,食欲减退 ,个别鹧鸪食欲废绝 ,咳嗽…  相似文献   

12.
对1日龄SPF鸡通过口服腔上囊提取液,4 d后剖杀称重及对腔上囊进行组织学检查.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鸡增重较快,腔上囊重无明显差别;组织学检查试验组鸡腔上囊发育较快,腔上囊淋巴滤泡增多、滤泡间隙变窄、滤泡皮髓质分界明显,其内充满大量淋巴细胞和网状内皮细胞.人工感染大肠埃希氏菌试验显示,腔上囊提取液能推迟感染鸡的死亡时间.结果显示,通过粘膜接种途径不会影响该物质的生物学功能.  相似文献   

13.
湖南省某鸡场新引进的罗曼蛋鸡发生了以呼吸道症状、拉稀和个别鸡有神经症状为特征的疾病。经流行病学调查、临床检查、病理剖检和实验室检查 ,诊断为鸡新城疫病毒、大肠埃希氏菌和霉形体混合感染1 发病情况1999年 5月 ,该鸡场先后从外地引进 2批罗曼雏鸡 60 0 0多只。这 2批鸡均在出壳当日注射马立克氏病疫苗 ,在 7日龄时用新城疫与传染性支气管炎二联疫苗滴鼻 ,18日龄注射自制的抗传染性腔上囊病卵黄抗体 ,2 4日龄时再次用上述二联苗免疫 ,40日龄用传染性腔上囊病疫苗免疫。 6月中旬这 2批鸡同时发病 ,主要表现呼吸道症状、拉稀、渴欲增…  相似文献   

14.
鸡大肠埃希氏菌病(Colibacillosis)是由大肠埃希氏菌(Escherichia coli.简称E.coli)的某些血清型所引起的鸡的一类疾病的总称。其中以幼雏和鸡胚感染率最高,危害最大。近年来,有关学者对本病作过研究,试验结果表明:雏鸡大肠埃希氏菌病发病率为30~69%,死亡率为42~75%,致死率高达90%;本病对7~20日龄雏鸡危害严重;致病性的血清型为O_1、O_2、O_(73)、O_(68)、O_(21)、O_(59)、O_(73)等。笔者1983年曾观察到由O_1引起的火鸡大肠埃希氏菌病。为摸清该病在贵州省的流行情况,并制定相应的防制措施,对本病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5.
大肠埃希氏菌引起蛋用鸡输卵管炎的诊治王福传张玉换(山西省农业科学院畜牧兽医研究所太原030032)在太原市南郊区一种鸡场发现鸡群爆发大肠埃希氏菌而引起的蛋用鸡输卵管炎的病例,经过消毒和治疗迅速使病情得到控制。1发病情况1997年3月,南郊区某种鸡场鸡...  相似文献   

16.
对分离的20株鸡源致病性大肠埃希氏菌进行药敏试验,筛选出13株耐氧氟沙星(OFL)的菌株,进行质粒提取、电泳和转化试验,获得1株由质粒介导的耐OFL多重耐药菌株.该菌株对参试的11种抗生素全部耐药,其中OFLMIC高于50μg/mL.该菌R质粒电泳可见6条带,转化大肠埃希氏菌DH5α在含20 μg/mL OFL的LB平板筛选得到转化子.该转化子含有原菌株中2.7×103b的质粒,获得原菌株部分耐药性.连续转化5次,均获得耐OFL的转化子,证实该菌株对OFL的耐药性由质粒介导.  相似文献   

17.
传染性腔上囊病 (Infectiousbursaldisease ,IBD)是由传染性腔上囊病病毒 (IBDV)引起的一种急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 ,主要危害雏鸡和青年育成鸡。该病自 196 2年在美国发现后 ,相继在英国、日本、中国、印度等 30多个国家和地区发生和流行 ,尤其在养禽业发达的国家更为严重。在我国 ,IBD自 1979年发现以来 ,在许多地区发生和流行。在甘肃省 ,2 0世纪 90年代初IBD呈暴发流行 ,给养鸡业造成了很大损失 ;自 1996年以来 ,该病的暴发流行虽得以控制 ,但散发和混合感染及非典型性流行时有发生。现阶段 ,混合感染或综合征已成为甘肃省鸡病发…  相似文献   

18.
产肠毒素性大肠埃希氏菌 (EnterotoxigenicEs cherichiacoli ,ETEC)是引起幼畜腹泻的主要病原菌。ETEC具有两类致病因子 :一类为肠毒素 ,另一类为黏着素 (或称定居因子 ) ,已知的黏着素有K88、K99、F4 1、F4 2 和 987P等。ETEC借助这些黏着素定居于宿主肠道黏膜的上皮细胞上 ,从而大量繁殖 ,产生大量肠毒素 ,由肠毒素造成肠黏膜上皮细胞的病理性变化 ,导致幼畜腹泻[1] 。ETEC产生两种肠毒素 :一种为耐热性肠毒素(ST) ,根据抗原性及宿主差异 ,ST又分为ST1(STa)和ST2 (STb)…  相似文献   

19.
致病性大肠埃希氏菌 (Escherichcoli)可引起家禽的胚胎死亡、脐炎、败血症、肉芽肿、卵黄性腹膜炎和全眼球炎等一系列疾病 ,对养禽业的健康发展造成了很大的威胁。目前对该病的预防多采用多价灭活疫苗或弱毒疫苗。由于致病性大肠埃希氏菌具有多种血清型 ,因此难以获得对各血清型都具保护力的疫苗。而应用相应血清型的菌株制备疫苗 ,可起到预防和控制本地区大肠杆菌病的作用。1 材料与方法1.1 培养基 伊红美蓝培养基、麦康凯培养基、三糖铁培养基、营养肉汤培养基、厌氧肉肝汤、改良沙氏培养基、马丁肉汤 ,均按常规方法配制…  相似文献   

20.
随着我国集约化养鸡业的发展,鸡大肠杆菌病的危害日显严重,给养鸡业造成重大的经济损失。临床上防治本病的主要方法是应用抗生素,使用药物虽可暂时控制本病,但由于长期大量使用抗生素,易产生新的耐药菌株,从而给疾病防治造成困难,同时还带来了饲养成本上升等不利影响,为此,探求新的防制方法乃成为养鸡业所必需。微生态制剂的研制为本病的防制开辟了新的途径。本试验研究了3株微生态菌对鸡致病性大肠埃希氏菌的体外拮抗作用。中图分类号 S858.312  收稿日期 1999-03-221 材料和方法1.1 菌种 嗜酸乳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