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十三五"时期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任务。工会工作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密不可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思路、理念、方法影响着工会改革。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工会要突出维权重点,找准切入点,做好职工的维权服务工作,助推改革,高度关注职工生产、生活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  相似文献   

2.
<正>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满足广大人民群众日益不断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践行党的宗旨和奋斗目标的具体实践。三农系统党员干部作为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主力军和先锋队,必须把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作为重大责任,着力提升五种能力,为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作出努力和贡献。一、提升顺势而为的能力农业农村作为打赢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战  相似文献   

3.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源于结构性改革,结构性改革是全球性课题,在国际国内都有许多共识。它的提出既有深刻的历史和现实背景,也有重要的内在逻辑。不仅是新的经济治理药方,而且是新时期重大的理论创新。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主要任务是:从供给侧发力,通过重大改革的推进来解决重大的结构性问题。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对"十三五"决胜阶段发展具有重大的战略作用。  相似文献   

4.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适应和引领中国经济发展新常态的重大创新和必然选择,是引领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但这项系统性的改革在战略和战术层面的推进又必然面临着各区域条件的影响和约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也因此而具有了区域空间属性。江西作为中部发展中地区,供给侧的结构优化亟待深入持续推进供给侧改革。为此,有必要全面认识江西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现实背景、总体框架以及重点和难点。  相似文献   

5.
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综合研判世界经济形势和我国经济发展新常态作出的科学判断和重大决策。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既是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内容、关键一环,也是农业自身发展问题倒逼下的客观要求。牢牢把握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内涵、背景、任务、核心、途径、目标等关键环节,有利于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更好推进,加快实现我国农业发展的战略转型。  相似文献   

6.
"十三五"规划把"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作为引领经济新常态的主线,必须从三个维度来正确把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理论维度来讲,中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不同于"里根经济学",体现出中国进行经济体制改革的自觉自主性;历史维度来讲,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特征在我国进行改革开放以来的各次改革中都有所体现;现实维度来讲,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遵循了五大发展理念,是经济新常态下引领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因此,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理论与实践的"双创新"。  相似文献   

7.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解决中长期经济问题的根本之道。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不仅是经济改革,更是政治改革,并非单纯地将国家调控从需求侧移向供给侧,而是在发展进入新常态下利用供给侧的变革去挖掘社会深层生产潜能,增强市场的供给水平,实现供需均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际上就是政府与市场关系的再调整,其终极目标是让市场在供给端的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故而,坚持市场导向,通过推进法治建设和政府改革、实行绩效问责和民主监督,推进政府供给侧的简政放权,实现供给行为的市场化,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根本诉求。  相似文献   

8.
社会各界对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理解和阐释必须紧紧抓住《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手段和着力点,全面深化改革才是终极目标。供给侧是一个复杂且丰富的体系,包含制度、生产组织方式和要素、物质产品和服务等供给品,以及政府、非政府组织、企业和家庭等供给主体。制度供给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源头,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核心和基础;生产组织方式和要素供给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中间环节,是制度的具体实现;物质产品与服务的优化和经济可持续稳定的增长是制度、生产组织方式以及要素供给的必然结果。  相似文献   

9.
旅游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旅游产业更好满足地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必然。弥勒市是一个旅游新兴城市,旅游产业已逐步发展成为该市的重要支柱产业。通过对加快弥勒市旅游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深入调查研究,提出提高旅游产业的供给质量、扩大中高端有效供给、提高全要素生产率的对策建议,以期促进弥勒市旅游产业优化升级,同时为云南其他县市的旅游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10.
当前世界经济增长态势不定、波动增大,而我国经济也由于外需缩小、产业结构失衡、人口老龄化和要素成本上升等经济问题的凸显,面临着经济增速下滑、金融风险增加以及经济持续性的平稳增长缺乏动力的情况。针对这样复杂局势,党中央以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为指导提出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本文分析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基础,为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角度认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11.
"十三五"规划提出把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作为主线,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侧重于"供给侧",实质上是为了实现"有效生产"。从马克思主义理论角度来讲,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归根结底是适应生产力的变革要求的,而非其它,所以必须从马克思生产力理论角度出发,深入分析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的"供给侧",逐步"去定势思维",转变经济发展的思路,最终实现提高"有效生产"的目的。  相似文献   

12.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我国经济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从这一重大判断可以看出,发展时代发生了变化,发展阶段发生了变化,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发生了变化,经济发展矛盾的主要方面也由需求侧转化为供给侧。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高供给质量,正是为了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新期待、新需要。从某种意义上讲,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为解决我国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而量身定做的,是化解社会主要矛盾的关键。  相似文献   

13.
国家"十三五"规划首次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作为五年规划的主线,是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后引领新常态的主线。本文从历史视角、理论视角和当前经济发展的客观需要,阐述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三大逻辑。从历史逻辑来看,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的历次改革都体现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特征;从理论逻辑来看,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体现了中国推进经济改革的自主性和自觉性,而非"里根经济学"的"中国版";从现实逻辑来看,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贯彻五大发展理念,引领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的必然选择,对中国跨越"中等收入陷阱"具有决定性意义。  相似文献   

14.
2016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的开局之年,也是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攻坚之年。推进供给侧改革是适应和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的重大创新和重大举措,是适应国际金融危机发生后综合国力竞争新形势的主动选择。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的关键时期,我们要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举措,助推全面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  相似文献   

15.
2017年中央一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培育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的若干意见》指出,我国农业的主要矛盾由总量不足转变为结构性矛盾,突出表现为阶段性供过于求和供给不足并存,矛盾的主要方面在供给侧。同时指出,必须顺应新形势新要求,坚持问题导向,调整工作重心,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培育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开创农业现代化建设新局面。  相似文献   

16.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我国经济领域由注重需求管理转变为注重供给管理的重大变革。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提出,推动了供给管理的理论创新、政策创新和实践创新。  相似文献   

17.
党的十九大报告要求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必须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坚持质量第一、效率优先。本文论证指出,基础性改革作为使资源配置能够发挥"决定性"作用的产权制度基石和微观基础层面的改革,以及在市场旁边"更好发挥作用"的政权体系的职能与架构合理化改革,是供给侧改革的根本支撑与配套。基于此,本文给出了以基础性改革促进供给侧改革战略方针的六大方面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要求正确认识、主动适应与积极引领。推进供给侧构性改革是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作出的重大抉择,也是认识、适应、引领经济新常态的重大创新与必然要求。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绕不过的关口,是推动经济稳中求进、稳中向好的历史性任务。要在全面理解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内涵的基础上,按照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有的放矢,精准推进,重点突破,确保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取得实效,赢得经济社会发展的主动权。  相似文献   

19.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我国全面深化改革战略布局下的进一步深化举措,是提升中国经济生产方式的重要手段。目前,从我国经济发展实际来看,最突出的矛盾是供需关系问题。非公有制经济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主体和重要基础,其经济规模、企业数量已经占中国经济绝大比重,非公有制经济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的重要作用不言而喻,只有非公有制企业积极应对参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才能取得真正实效。  相似文献   

20.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实施能够有效调控需求侧管理所无法改善的部分经济问题和矛盾,有助于保持供需两端平衡并提升供给效率。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紧迫任务主要着眼于去产能、去库存等紧迫性问题,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必须要以技术创新为导向。目前我国技术创新存在着创新投入和产出数量性指标增长迅速,但是质量却相对滞后,尚未完全改变落后的局面。对此,未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应该主要着眼于提升技术创新动力、完善技术创新环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