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陈红  梁丽萍 《理论探索》2005,(4):138-140
依法治国和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要求公民具备与之相适应的法律素质。当前,我国公民的法律知识比较贫乏,权利意识淡薄,普遍缺乏对法的信仰。因此,应着重从培养公民的法律信仰、提升公民的权利意识、完善司法制度和进一步做好普法工作入手,来增强公民的法律素质。  相似文献   

2.
对党政机关工作人员经济犯罪严重状况的滋生点、特征、根源、危害性等进行深层分析,认为它是一个体制性问题。提出治理经济犯罪要采取行为前的法律制约,行为中的法律监督,行为后的法律查处,要严格执行,并通过政治体制改革在权力结构中建立起法治的制衡机制。  相似文献   

3.
当前农村基层一些人法律素质较差,已严重制约了农村基层民主建设的发展.因此,必须想方设法提高公民法律素质,以推动农村民主建设的进程.  相似文献   

4.
检察:执法公正的保证高建元检察机关是国家法律监督机关。检察机关通过行使检察权与监督权,柯击各种犯罪活动,保证法律的公正实施,保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顺利进行。从最高人民检察院得悉:去年1至11月,检察机关在反腐败“十争中,共立案侦查各种经济犯罪空件5...  相似文献   

5.
在碰触到不符合正义本质的国家法律时,苏格拉底与安提戈涅做出了不同选择,前者服从,后者以死抗拒,显现出公民对国家法律所持的截然不同的态度.在建设法治国家的过程中,遵守法律、维护法的安定性是现代社会公民对国家的第一要务,但正当性接受亦是确立法治本质中的核心要素,二者不可偏废.  相似文献   

6.
经济犯罪在我国已经呈现高发态势,但一直难以有效地遏制其发展,究其原因主要还是经济犯罪发现难和取证难,而取证又是打击经济犯罪中的难中之难。取证一直困扰着经济犯罪侦查。采取诸如加强经侦队伍证据思想体系建设,抓住经济犯罪的自身特点,采取一般与特殊手段相结合的侦查方法,能提高打击经济犯罪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7.
政务公开制度是确保公民知情权得以实现的主要制度安排,而我国现阶段的政务公开制度建设,不论在立法还是在实践操作层面都尚存在诸多问题。如何正视并探索适当的方法来解决这些问题正是确保公民知情权落到实处的关键所在。为此,应从观念更新、法律保障及制度完善三方面采取措施加以改进,包括培养公民的现代权利意识和观念;确立知情权的宪法基本权利地位,以《条例》协调地方政府信息公开立法,完善公民知情权的法律保障体系;加强新闻发布制度,进一步完善救济制度,规范电子政务的建设。  相似文献   

8.
《学理论》2016,(1)
法制教育是普及公民法律知识、培养个人法律观念的主要途径。国家通过法制教育让每一个公民了解法律内容,培养公民规范的社会参与意识,帮助公民树立正确的法律信仰。法制教育对每一个公民都具有深刻的意义。大学生作为新一代重要群体,在法制教育上必须着重加强。  相似文献   

9.
大数据时代,数据警务建设对公安院校经侦专业人才培养提出了新要求,也对公安院校经侦专业教学改革和课程体系重构指明了新方向。经济基础知识的宽度和深度极大地影响着民警透析经济犯罪现象、洞察经济犯罪风险、防控经济犯罪的实战能力。经济基础课程在经侦专业课程体系中不可或缺,但目前在公安院校课程建设中却较为薄弱,需要明确课程目标,优化课程体系,深化课程内容,创新混合式教学法,同时坚持突出课程内涵特色建设。  相似文献   

10.
任何事物的发展过程都不可能避免矛盾和冲突,对公民进行法治教育是我国现代化法治建设的重要过程,同样会存在矛盾和冲突。其中,影响公民法治教育的观念冲突主要有:传统道德观、传统法律观与公民法治观念的冲突。为此,必须加强对公民进行法治观念的培养。  相似文献   

11.
基层政府官员的法律认知依然陈旧,法律国家主义和工具主义色彩浓厚,缺乏公民意识,与依法治国、建设法治政府的要求仍不相适应。应当从增强自我审查意识、增强为民服务意识、明确现代法治政府的正确定位、树立和培养公民意识等方面加以改进和提高。  相似文献   

12.
张思雅 《学理论》2013,(24):25-26
法治发展与公民教育存在着休戚与共的关联,法制建设对于公民教育的法律地位的保证有着直接明确的影响;而公民教育对于法制建设又有着反作用,为民主法治发展奠定优越的发展环境。从我国的法制建设发展历程不难看出,经过五次宪法的修改,最终在我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新时期的迫切要求下,公民教育随着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建设的不断完善有了一个长足发展。公民教育的深入发展,也为新时期社会主义民主和法治发展创造了更有利的公民社会环境。  相似文献   

13.
公安机关办理经济犯罪案件如何把握好量与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依法打击经济犯罪 ,为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 ,要准确把握好经济犯罪的量和度的关系。具体而言 :必须全力维护国家经济安全和社会政治稳定 ;必须注重打击的社会效应 ,摆正政策与法律的关系 ;严禁插手经济纠纷 ;积极办好行政执法机关移送的案件  相似文献   

14.
随着我国铁路体制改革步伐的不断加快和新的铁路运输体制的逐步建立,铁路经济犯罪案件侦查工作任务越来越重,面临的挑战也越来越大。铁路公安经侦部门机构设置不健全,配套法律制度不完备,人员配备不得力,装备设施落后等诸多问题表明,铁路经济案件侦查工作远远不能满足当前打击铁路经济犯罪的需要。因此,如何改革铁路公安经侦工作机制,从根本上解决我国铁路经济犯罪案件侦查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已显得尤为迫切。  相似文献   

15.
长期以来,人们认为在美国等法治化程度较高的国家中不需要对公民进行专门的法治教育。事实并非如此。美国的公民法治教育不仅嵌入国家的法律制度中,也建设了一些独具特色的法治教育载体,并通过媒体和严格的执法来传播法治理念,  相似文献   

16.
刍论公民的法律至上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丁军 《理论导刊》2005,(9):32-33
法律至上观是近现代社会法治发展的必然产物。由于受传统法律文化的影响,我国公民的法律至上观尚未完全确立,随着中国法治化进程的加快,公民的法律至上观成为必然要求。公民法律至上观的形成和发展主要依赖于体现“法律至上”原则的法律制度,这种法律制度的特征应是:法律高于任何社会规范、法律高于其他任何社会势力、法律高于权力;同时,为了保证公民的法律至上观的确立和实现,要做到以宪法观念为核心、服从法律、信仰法律、民间规范服从法律规范。  相似文献   

17.
登记手册一直是海关监管加工贸易的重要工具,但在实物流和资金流的流转过程中会引起经济行为的变化,甚至会引发经济犯罪。为遏止经济犯罪的发生和发展,行政部门必须强化行政监管,公安机关应加强业务培训,提高经侦民警发现和甄别经济犯罪的能力,并且要充分调动社会各界大胆检举揭发经济犯罪的积极性,从而为经济建设保驾护航,维护良好的市场经济秩序。  相似文献   

18.
颜世颀 《理论探索》2011,(6):120-122,126
政治权利是保障公民参与政治决策过程的权利,它的实现需要具备一定的条件:合格的公民是其个体基础,独立的公民社会是其社会基础,健全的法律制度是其制度基础。但在我国,由于缺乏相应的公民素质,公民社会组织相对脆弱,法律制度方面还存在诸多障碍,难以充分实现公民政治权利。充分实现公民政治权利,应培育具有相应文化和技能的合格公民;发展各种民间组织,培育独立的公民社会;从法律上健全各种制度,确保公民真正享有政治权利。  相似文献   

19.
当下公民道德建设所面临的主要问题是公民道德人格的缺失。本文就此问题提出建构"道德主体"制度体系的设想,认为道德主体是社会主体在道德建设领域的体现,道德主体制度建构不仅仅是道德问题,更是法律问题和政治问题。道德选择权是一种保障公民参与社会道德建设的法律权利,是道德主体地位的基本权利表现。道德选择权的制度建构实现了道德建设的法律制度支撑,形成了市场经济条件下道德建设与法治建设的互动与协调发展,展现了道德建设"自律"与"他律"相结合的具体制度设想。  相似文献   

20.
理论百科     
名词解释公民意识:公民,作为政治概念,最早产生于古希腊民主城邦时代。在现代社会,这一概念反映了两层关系:一是个人与国家之间的关系,成为某一国公民意味着享有该国法律所赋予的权利,同时也负有该国规定的义务;二是公民之间的关系,即公民在法律面前平等、相互尊重、相互依存的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