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胡聪 《学理论》2013,(23):132-133,136
司法鉴定程序缺陷极易引发暗箱操作,常常导致错鉴的产生,最终损害了司法权威。2013年1月1日起实行的《刑事诉讼法》修订了司法鉴定的某些程序性规定,在我国刑事领域鉴定程序的完善方面呈现出较多的亮点。然而,该法在鉴定人人身安全保障、鉴定人出庭质证、鉴定启动和救济以及鉴定过程中的监督等领域仍然存在诸多不尽如人意之处,需要进一步加以完善才能有效降低错鉴概率。  相似文献   

2.
刘佳 《学理论》2014,(2):87-88
在司法实践过程中,鉴定人出庭难问题一直存在,修订后刑事诉讼法为了进一步完善鉴定人出庭制度,解决司法实践中鉴定人出庭率低的现状,对鉴定人出庭、鉴定意见的质证、鉴定人拒不出庭的法律后果等问题都作了明确规定。但仍需进一步完善鉴定人出庭作证制度:完善落实鉴定人出庭作证保障机制;完善落实鉴定人拒绝出庭作证的处罚机制;建立专家证人出庭作证的审查机制。  相似文献   

3.
2013年通过的《刑事诉讼法修正案》(下称新刑诉法),正式将“鉴定意见”的称谓法定化,替代原先“鉴定结论”之用语,同时对鉴定人出庭作证、人身保障及专家辅助人等问题予以规范,具有重要的意义.新刑诉法从鉴定人出庭作证、鉴定人人身保护及确立专家辅助人制度三个方面对鉴定意见的审查判断作出具体规定,也让“鉴定意见”之表述实至名归.此次“鉴定意见”的确立,在具体层面可破除人们对于鉴定证据的盲从,促使我国刑事证据制度的完善.随着鉴定人出庭作证、专家辅助人制度等规定的具体落实,刑事诉讼双方的主体地位与平等对抗会得到进一步提升.  相似文献   

4.
鉴定结论是鉴定人运用科技进行实践的产物,每一个鉴定结论都包含鉴定人的主观认识活动,其科学的认识是产生正确鉴定结论的基础,而非科学的认识必然产生错误的鉴定结论。保障鉴定人认识活动的公正性,一方面必须完善管理规范和职业道德规范,另一方面必须建立规范鉴定行为的法律制度和"证实"与"证伪"的法律措施。只有这样才能使鉴定具有公正性,从而保障诉讼的公正与效率的实现。  相似文献   

5.
司法鉴定意见的风险,指的是当事人不满鉴定意见,并与鉴定机构或鉴定人员可能激发的矛盾纠纷。司法鉴定意见的风险具体表现为合法投诉与恶意投诉、无理纠缠与制造事端、涉鉴上访与非法上访。鉴定意见本身的不稳定性是风险产生的根本原因,鉴定意见在诉讼中的价值是风险产生的直接原因,当事人的欲求与疑惑是风险产生的关键原因,鉴定机构自身因素是风险产生的重要原因。司法鉴定意见风险的治理应强化当事人缔结合同的证据意识,落实鉴定人的出庭义务及当事人聘请专家辅助人的权利,依法惩处闹事者,完善鉴定人的问责机制,弱化社会鉴定机构的市场化趋势。  相似文献   

6.
鉴定意见是诉讼证据的一种法定形式,其审查、核实和认定工作涉及很强的专业性。鉴定瑕疵,是指鉴定人和鉴定机构进行司法鉴定,在鉴定程序、鉴定标准和技术规范的适用以及鉴定文书制作等方面不符合法律和鉴定规则等规定,但不影响鉴定意见的正确性和证据能力的情形。诉讼环节不同,鉴定瑕疵和鉴定错误的发现、补正和纠正的机制不同。  相似文献   

7.
宋卫华 《学理论》2014,(4):131-132
2013年1月1日颁布实施的新《刑事诉讼法》首次以法律的形式规定了鉴定人出庭作证制度,但刑事科学技术鉴定人从心理上尚未完全适应,出庭作证时可能出现种种问题,试图从鉴定人出庭作证法律要求、对鉴定人的积极意义以及鉴定人出庭作证的注意事项等几个方面进行一些积极有益的探索。  相似文献   

8.
鉴定人(控方鉴定人)出庭作证,要把《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的解释》第84条关于鉴定意见审查内容的规定作为作证回答内容的规范,把法律、司法解释、鉴定规则等作为回答的依据,从而保证作证的质量和效果,这也是以审判为中心的诉讼制度改革的要求。  相似文献   

9.
李苏林 《理论探索》2015,(2):119-123
提升科学证据在刑事审判中的运用水平要求做到:严格审查科学证据的证据能力,既要从关联性和合法性方面加以审查判断,还要注重审查鉴定"科学性"对证据能力的影响;严格审查科学证据的证明力,应坚持鉴定意见等科学证据并没有优先于普通证据的证明力、司法裁判者最终是否采信鉴定意见应当在判决书中说明理由的原则;确立科学证据的质证制度,包括确立科学证据的言词辩论原则,推行科学证据的庭前开示制度,建立和完善对科学证据的交叉询问制度;完善鉴定人出庭作证制度,包括明晰鉴定人出庭作证的条件,明确鉴定人不出庭作证的法律后果,完善对鉴定人的人身安全保护制度和出庭作证的经济补偿制度;健全专家辅助人制度,包括明确限定专家辅助人的资格,明确专家辅助人的诉讼地位和意见性质,明确规定专家辅助人的权利义务和诉讼责任。  相似文献   

10.
未经查证属实的一切证据均不能作为定案的依据。司法鉴定人出庭作证是审判机关查证鉴定意见是否属实的重要路径。司法鉴定人出庭作证的任务、出庭作证的证言规则及要求,是司法鉴定人出庭制度的重要内容。司法鉴定人出庭作证,除了宣读司法鉴定文书,接受质证主体、审判人员的交叉询问,并进行解释和说明外,必须严格遵守法庭证言规则和要求,依法、真实客观地提供法庭证言,因为从某种程度上讲,司法鉴定文书与司法鉴定人在法庭上的证言共同构成了有关鉴定意见的诉讼证据材料体系。  相似文献   

11.
在刑事诉讼中,警察鉴定人与警察证人具有不同的诉讼地位,警察鉴定人不可兼具双重诉讼地位。警察证人就有关案件部分实体事实和程序事实向法庭作出证词,证明警务行为的合法性和合理性,警察鉴定人从事科学实证活动,具有独立和超然的科学认知、中立于诉讼价值判断的地位。警察鉴定人出庭的目的就是自信地显明鉴定资格身份,表明鉴定人个人人格公正性的极可信赖,详细论证鉴定结论的前导原因并作出解释。  相似文献   

12.
鉴定意见作为法定证据形式之一,其合法性毋庸置疑,但其客观性和关联性同其他证据形式相比存在不可忽视的缺陷。鉴定意见不是案件事实直接产生的,也不是人对案件事实的直接感知,而是鉴定人在科学认知的基础上对案件中涉及的其他证据相关情况的判断,其与案件事实不存在直接的联系。鉴定意见在诉讼中应当是依附于其他证据的辅助性证明工具,而非独立的证据形式。这种重新定位还需加强法庭对证据的质证。  相似文献   

13.
司法鉴定人制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鉴定人在英美法系国家作为当事人的“专家证人”与证人共存于证人规则框架之下,在大陆法 系国家作为法官的“科学辅助人”被纳入准司法官员的范畴内,两大法系形成了各有利弊的鉴定人制度。我 国的鉴定人制度虽与它们不同,但在基本精神、法律性质等方面仍有相似之处,应在对两大法系鉴定人制度 和我国现行的鉴定人制度综合分析的基础上,根据人大常委会《决定》确立的思路,建构科学、合理、有效的 鉴定人制度。  相似文献   

14.
在我国,建立协议鉴定规则很有必要:与民事诉讼的本质相契合,弥补由法院指定专家证人或鉴定人的僵硬性,避免重复鉴定的发生.我国虽然建立了协议鉴定规则,但实践效果并不理想,这主要体现在:利用率较为低下,当事人鉴定协议后再次申请鉴定的比率非常高.完善我国的协议鉴定规则,需要确立诚信理念,强化法官的释明权,进一步完善其他相关规定.  相似文献   

15.
所谓鉴定人,是指由公安机关、检察院、人民法院指派或聘请,解决案件中某些专门性问题的具有专门知识和技能的自然人。由于历史渊源、文化背景、社会制度等的不同,导致了英美法系国家和大陆法系国家(包括中国)法律制度的差异。鉴定人制度作为诉讼法律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两大法系国家的法律规定中,其资格、地位、权利、义务等方面都有所不同。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各国之间政治、经济、文化之间交流与合作将更加密切,为了减少冲突,减少交易成本,批判地吸收和借鉴国外有关鉴定人制度方面的先进经验,完善我国的鉴定人制度已成为必须。本文拟以比较的方法介绍英美国家和中国有关鉴定人的主要法律制度,旨在从比较中能够得到一些启发。  相似文献   

16.
医患关系紧张医疗纠纷频发是医院当前面临的棘手问题。在处理医疗纠纷案件确定医患关系的性质时,相关的技术鉴定是重中之重。医疗纠纷案件技术鉴定人制度的不完善,在一定程度上导致和加剧了医患之间的紧张关系,从而使医疗技术鉴定证据无法起到应有的作用,不利于医疗纠纷得到妥善解决。原有制度不完善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宏观方面有时代背景的因素、整体司法体制的因素等;微观方面有鉴定人的独立性公正性问题、医疗纠纷鉴定的程序问题等等。因此,通过认真研究和完善医疗纠纷技术鉴定制度,进而减缓医患之间的紧张关系,提升技术鉴定的公信力,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7.
新《刑事诉讼法》第192条第2款规定:"公诉人、当事人和辩护人、诉讼代理人可以申请法庭通知有专门知识的人出庭,就鉴定人做出的鉴定意见提出意见。"专家出庭制度的设立有助于法官正确认定案件事实,做出公正裁决,也可以弥补当事人缺乏专业知识的不足,保障其合法权益。同时,在刑事诉讼中引入专家出庭制度,有助于提高诉讼效率,节约鉴定资源,提高鉴定质量,促进司法鉴定工作的规范化发展,提升司法公信力。  相似文献   

18.
2012年刑事诉讼法的修改,体现出强化证人、鉴定人出庭的立法亮点,特别是在出庭的必要条件、强制手段、证据效力和经济补偿等四个方面对证人、鉴定人做出了差异性的规定,体现出与以往规定的不同;但也正是这种差异性的规定,暴露出一些不足,为此,仍有必要从这四个方面加以完善.  相似文献   

19.
刑事司法鉴定是有一定风险的,在当前以审判为中心的刑事诉讼制度改革已付诸实践,证人、鉴定人和侦查人员出庭作证制度日臻完善,人民陪审员制度逐步试行,司法鉴定责任追究制度呼之欲出的形势下,应当建立有效运行的刑事司法鉴定管理体系,严格按照《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管理办法》等规章制度要求,严把准入门槛,并确保检材/样本的合法性和真实性、确保双方签订《鉴定事项确认书》、严管检材/样本流转的"保管链"、确保检验记录的"六性"、确保授权签字人的技术审核、规范鉴定文书档案的归档等方面进行严格把控,以保障刑事司法鉴定的合法性和客观性。  相似文献   

20.
朱墨时序是指印文与字迹形成的先后顺序。"朱"代表印文,"墨"指与印文形成交叠的字迹笔画。用"切开法"进行光敏印油、印泥印文和喷墨打印字迹、激光打印字迹、复印字迹的朱墨时序鉴定实验,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效果。实验证明,"切开法",所需器材简单,操作简便,准确率高,对鉴定人从业经验也没有很高要求,非常适合基层一线单位使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