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学理论》2015,(35)
中国现代化建设进入了新的阶段,中共十八大为中国现代化之路提供了新的思路。为了加快中国现代化建设,需要吸收本土优秀的思想资源。作为中国传统社会主导思想的传统儒学对中国现代社会仍产生重要的影响,因此中国现代化建设需要利用传统儒学的优秀政治思想资源。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这四个层面对传统儒学政治思想与中国现代社会理念的关系进行深入思考,进而探讨传统儒学政治思想对当代中国现代化建设的价值。  相似文献   

2.
充分认识加强新时期公安文化建设是发展先进文化、改进公安思想政治工作、树立人民警察良好形象的必需,对于与时俱进地开辟新时期公安文化建设之路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确立公安文化建设是“从优待警”的思想定位。软硬件双管齐下加强民警文化基础教育,培养增强民警文化素养,利用“窗口”展示良好风貌,是塑造人民警察新形象的重要措施之一。  相似文献   

3.
《学理论》2015,(24)
在一个国家的发展进程中,传统文化对其政治文化的发展有着潜移默化而又深远的影响。道教作为中国土生土长的宗教,对于历朝历代的政治文化都有着不可磨灭的作用,老子"无为而治"的思想,在今日仍有深远的借鉴意义。在多元文化并存的今天,老子的"无为"思想在今日的政治文化中又可以得到怎样新的解读,传统文化在当下时代又怎样重新散发它的魅力。本文将探索老子"无为"思想对当代政治文化构建的启示。  相似文献   

4.
在中国思想史中,自新文化运动以来的文化发展历程是透视新思想、挖掘传统与现代梗阻、锻造文化自信的重要研究场域。作为鲜明文化发展标志的新文化运动是中国人以民族为基点,打开人文精神畅想的开端时期;而就中国人自身精神力量的塑造,以此发展而来的中国文化自我形象更是以凝聚具体历史的方式,固化了人文精神的时代价值,并不断昭示着文化自信当代树立的应有话题。因此,关注文化发展中发挥着至关重要、超越传统的新观点、新方法、新追求,在面向未来的角度,挖掘具体历史凝聚的具体精神,以人文精神为主语继续探索文化自信的现代内涵是本文的重要议题。  相似文献   

5.
冯洋洋 《学理论》2011,(19):51-52
安东尼奥.葛兰西被公认为是西方马克思主义的早期主要代表人物之一,其"市民社会"概念既不同于黑格尔的市民社会,也不同于马克思具有经济基础意义的市民社会,而是归入了上层建筑范畴。他在对"市民社会"作独特理解的基础上,阐释了无产阶级必须掌握意识形态"文化领导权"、加强"阵地战"的建设以及重视"有机知识分子"思想。其"市民社会"理论对当前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具有重大的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6.
占丽琴 《学理论》2013,(33):371-373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中国高等教育得到蓬勃发展,大学生群体备受关注,高校历来重视适应社会发展需要做好对大学生培养教育工作。尤其是在市场经济不断发展过程中利益问题凸显,当代大学生也不同程度上受利益问题困扰,大学生对利益问题处理不当的事例时有发生。因此对大学生进行义利观教育成为高校教育不可或缺的内容。在指出当代大学生义利观的现状特点基础上,探析当代大学生义利观教育的重要性,提出一些大学生义利观可行性培育路径。  相似文献   

7.
正网络文化作为互联网发展衍生出的新生代产物,成功进入人们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作为信息技术发展的表现之一,网络文化在21世纪以来已经取得了爆炸性发展。网络文化对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产生了较大的影响,这种影响需要正视和加强应对。一、网络文化的含义与特征虽然网络文化伴随着互联网的产生就有迹可寻,但是学术界对网络文化的定义并没有形成统一的认识。  相似文献   

8.
跨世纪的文化建设,是我国胜利走向21世纪战略任务的一部分。在我国经济、政治体制的变革和转轨过程中,文化建设的重要性突出地显现出来。我国当代文化建设面临许多崭新课题。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搞好当代文化建设,要求我们深入了解文化的内涵,同时结合时代特点,搞好理想、道德建设,提高全民族素质。当代文化建设,必须弘扬传统文化,同时要注入时代精神,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一、深刻理解文化内涵文化,是人类文明的积淀,是社会进步的动力和标志。文化现象的出现,标志着人类意识已经跨越了人与动物的界限。文化,通过知识…  相似文献   

9.
郑海波  李吉芳 《学理论》2013,(23):281-282
在学校文化建设中,不容忽视学生的反学校文化现象。反学校文化应引起我们反思当前学校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应建设什么样的学校文化。反学校文化折射出学校文化的凝聚力不足,当前学校文化并非是所有学生的"精神家园",新时期学校文化建设应从不同层面建设整合型的学校文化。  相似文献   

10.
中国的文化建设要以马克思主义文化观为指导,应遵循文化发展的客观规律。要深刻认识文化的本质与特征,找准文化发展的正确定位,将文化的意识形态属性放在首位,挖掘中华民族的文化底蕴,彰显时代性与民族性。  相似文献   

11.
《学理论》2018,(10)
高兹的生态社会主义诞生于西方生态危机爆发、西方绿党成立和生态社会主义产生的社会历史背景下,奠基于存在主义、马克思主义以及法兰克福学派社会批判等理论。他认为,树立人、自然、社会三者统一的整体观是构建生态社会主义的前提;资本主义由于受经济理性的制约不可能承担起生态重建的任务,所以生态重建的最佳选择是先进的社会主义。基于此,高兹提出了"生产得更少、生活得更好"的价值理念和生活方式,对于当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2.
张萌  黄彦军 《学理论》2012,(17):161-162
毛泽东的文化思想所阐述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是一笔宝贵的财富,对我国当前进行文化软实力建设发挥了重要的指导意义和借鉴作用.与此同时,我们也要处理好各种文化倾向之间的关系,使之更加利于我国文化的繁荣和发展.  相似文献   

13.
《学理论》2015,(13)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灵魂和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是一个国家的身份和标志,积淀着这个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展现着这个国家最独特的时代魅力。公安文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接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根脉,经历了公安斗争实践的锤炼,在人民警察精神的培育、塑造、传承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已经成为公安事业不断发展进步的力量源泉。因此,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公安文化建设,对于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繁荣,对于推动公安队伍建设创新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姜吉星 《学理论》2012,(12):8-9
义利观是关于道德原则与利益,权利与义务等一系列问题的统称,是中国传统道德文化的重要范畴。在中国思想史上儒家义利观以其主导地位,在人们心中建立起了根深蒂固而又影响广泛的义利观念。社会主义义利观是社会主义条件下的新型义利观,在继承儒家义利观优秀传统的同时又进行了必要的理论改造和扬弃,对社会主义道德建设起到了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5.
二十余年的实践证明,中国的企业文化建设,吸收西方发达国家的系统理论和成功经验是必要的,但决不能移植照搬,而应该深深扎根于中国传统文化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土壤之中,因为优秀的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才是中国企业文化之树得以成长的肥沃土地。  相似文献   

16.
孟子继承和发展了孔子"仁学"思想,并把这种思想从人类社会生活领域拓展到了生态方面,形成了以"天人合一"思想为核心的生态伦理观。在物质丰富的当今社会,无论是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要求、生态严重破坏和环境重度污染的警示亦或是生态伦理道德的制约,都迫切要求人们不能再盲目追求以牺牲生态和环境为代价的经济增长。党的十八大报告着重强调了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可以看出,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刻不容缓。本文旨在从孟子的生态伦理观出发,探究孟子生态伦理观对当今生态文明建设的启示。  相似文献   

17.
万希平 《求知》2010,(10):14-15
<正>生态危机在今天已经是一个世界性难题,寻求造成生态危机的真正根源和解决办法已经成为时下理论界及各国政府关注的一个热点问题。作为20世纪西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新发展,生态马克思主义以揭露生态环境危机的形成根源、探寻解决生态危机的办法为己任,一跃成为当今西方马克思主义最引人关注的理论之一。  相似文献   

18.
面对正在走向复兴的当代儒学,马克思主义只有走与儒学融通的道路才能最终保证自身作为中国文化主体的合法性。马克思主义与儒学具有相互融通的理论品质,表现为二者具有共同的实践品质、共同的价值取向与共同的社会理想。马克思主义与儒学的融通进程必须由马克思主义主动开启,必须扎根于当代中国的现实生活世界,必须重新确立儒学在中国文化中的主体地位,必须回溯孔子儒学的文化宗旨并以之解决当代中国的现实问题,必须把儒学引入国民教育体系之中。  相似文献   

19.
《大学》作为儒家经典著作之一,蕴含着丰富的廉洁思想,对当代大学生廉洁教育的开展具有指导意义和实践价值。《大学》中的"内圣"主要指内修向度的廉洁修身,是当代大学生廉洁教育的基本要求;"以义为利"的价值观念是大学生实现廉洁行为的关键,是内修与外行的桥梁;"外王"主要指外行向度的廉洁修身实践,是大学生实现廉洁行为的过程和路径。  相似文献   

20.
《学理论》2015,(30)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分别从国家层面、社会层面、个人层面对公民的日常行为做出规范。文章以此为切入点,探讨了儒家思想对当下中国共产党路线、方针、政策制定的启示意义。儒家思想以"仁爱"作为本源,试图构建一个超越差等之爱,实现一体之仁的社会,并形成了"仁—义—礼—智—信"的基本理论架构。文章还借用"中国正义论"的观念来说明社会主义核心观在社会层面的规定正是对传统"正义论"的复归。此外,儒家的修身、诚信等观念也为当下的一些理论提供了理论根基。当前,中国正处在时代转型的大潮中,经济的发展、文化的多元、西方价值观的融合,改革过程中出现的道德失范行为等都呼唤复兴传统文化、立足文化根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