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政社关系是一个历史而常新的话题。政府购买社会组织公共服务为两者的关系探讨提供了新的领域。在这个领域中,依赖关系成为了描述两者关系的主流话语。解读这种主流话语的建构逻辑、阐释话语转向的发展趋势有利于深入了解两者关系的政治生态。话语体系的生成逻辑根源在于社会语言与社会实践的双向形塑,而作为话语体系的建构者的政府和受到话语体系影响的社会组织则成为了话语体系的利益相关者。为了实现话语转向,需要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掌握话语情境的变迁是进行话语转向的现实要求,了解话语建构模式的变化是进行话语转向的逻辑起点,解读话语形式是进行话语转向的基本要求,把握话语诉求是开展话语转向的终极目标。  相似文献   

2.
政府购买服务是服务供给模式的创新之举,独立而平等的合作双方是购买关系成功的前提。在我国服务购买的制度实践中,独具特色地形成了政社依赖关系。这种政社关系的发生机理主要体现在:历史维度的政治文化原因,现实层面的压力型体制模式,国际经验的"行政权社会化"的治理变革,心理效应中的关系强度影响合同绩效。这种政社依赖关系不利于合作绩效的提升,因此要从逻辑起点、发展方向、行动指南、合作形态等方面为政社关系指明应然路向。  相似文献   

3.
杨永伟  陆汉文 《求实》2017,(1):68-76
国外关于服务购买中政府与社会组织关系的研究经历了多元主义、法团主义、治理主义三种理论范式的转换。尽管三种范式各不相同、不断论争,但都得到国内学界的积极回应,成为解释我国服务购买中政府与社会组织关系的主流工具。这种将中国经验现象置于西方理论范式下的分析虽以中国为研究对象,但事实上属于主体缺席的研究,无法描绘出我国服务购买中政府与社会组织互动关系的复杂图像。循着"以中国为方法"的理论研究路径,从理解社会组织的性质差异、公共服务的性质差异以及政府与社会组织的目标差异三方面现实出发,提出我国服务购买中政府与社会组织关系研究的"三轨分析"新视角:政府、市场、公益三种逻辑分别从传统社会中分化出来,其力量格局决定了服务购买中政府与社会组织的关系性质与状态。  相似文献   

4.
肇始于20世纪70年代的新公共管理运动以市场化为导向,以重塑政府为目标。受西方国家民营化改革的影响,我国地方政府也开始探索公共服务市场化改革。作为公共服务民营化的中国特色制度探索,公共服务购买理应遵循合同制治理的指导原则。但官僚制在服务购买场域中有自身的价值体现:创设稳定的组织结构和提供规范的运行准则。官僚制的价值体现不容置疑,但服务购买的精神意蕴在于打破官僚制的束缚,所以官僚制的作用需要局限在:不僭越政府与社会组织的边界、不触犯审慎政治的美德和不违背权力共享的格局。唯此,方能有效推进服务购买的制度成效。  相似文献   

5.
政府购买服务中“政社合作”关系的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叶响裙 《新视野》2014,(3):29-33
  相似文献   

6.
肇始于20世纪70年代的新公共管理运动以市场化为导向,以重塑政府为目标。受西方国家民营化改革的影响,我国地方政府也开始探索公共服务市场化改革。作为公共服务民营化的中国特色制度探索,公共服务购买理应遵循合同制治理的指导原则。但官僚制在服务购买场域中有自身的价值体现:创设稳定的组织结构和提供规范的运行准则。官僚制的价值体现不容置疑,但服务购买的精神意蕴在于打破官僚制的束缚,所以官僚制的作用需要局限在:不僭越政府与社会组织的边界、不触犯审慎政治的美德和不违背权力共享的格局。唯此,方能有效推进服务购买的制度成效。  相似文献   

7.
党的十九大报告做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政治判断。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转化,我国的现代化进程进入后半段,这两个特征对我国的公共服务改革和制度化建设提出新的要求。作为满足公民服务需求和化解社会矛盾的重要途径,政府购买服务制度因其合作治理、共同生产的制度优势成为我国公共服务改革的模式选择。新时代对政府购买服务制度的制度设计、制度创新、制度绩效提出更高的要求,我国政府购买服务的制度化水平滞后于现代化进程,需要从语言范式、行动模式、改革策略等方面进行制度优化,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提供制度范本。  相似文献   

8.
《求实》2015,(10)
在政府购买公共服务的名义下,契约外包或合作治理的精神并未得到真正落实,反而陷入偏离情境之中。从社会组织身份属性的角度对政府购买偏离现象的内在逻辑进行分析,可以将政府购买公共服务的关系形态划分为依附性与伙伴式合作两种类型。在依附性合作关系的制约下,政府在选择承接公共服务购买项目的提供者时,往往以选择性缔约为制约条件,采取非竞争性而不是面向社会公开招募的方式,甚至很多社会组织就是为了承接服务而专门成立的。伙伴式合作关系下政府在选择公共服务购买的提供者时,采取的是公开招标方式,社会组织自愿投标参与,政府公开选择。然而,伙伴合作关系存在被依附型关系稀释的风险,目前政府与社会组织之间并未构建形成真正意义上的协作式伙伴关系,而是在嵌入了原有的关系规则下形成了非对称的依赖关系。政府并不是放松而是加强了对社会组织的管制,社会组织的力量仍然很弱小,"强政府、弱社会"的格局依然主导着我国政府与社会组织的双边关系。  相似文献   

9.
不合时宜的单一治理、日益壮大的社会组织、蓬勃发展的治理理论等,都在宣告——"合作共治"的政社关系将是其改革的最终归宿。合作共治的基础来源于理念的一致性、优势的互补性、合作的长期性。合作共治的类型包括项目型、替代型、互惠型的合作共治。"合作共治"作为政社关系范式变迁的新方向,是实现国家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第五个现代化"所必须的一种社会治理关系架构。  相似文献   

10.
政治家所治理的人是自由人,他们有权选择治理主体和治理方式。公共服务民营化以及蕴含于其中的合同制治理就是公民自由选择的治理方式,它遵循契约精神,有利于公共服务质量的提升。我国地方政府制度实践中的公共服务购买是合同制治理的重要形式,但科层制逻辑在服务购买场域中的稳定存在和重复再生也反映了我国政府所栖息于其中的政治生态。科层制治理对于公共服务购买产生了政府本位、治理逻辑错位等负面效应,如何解释这种现象的产生,就需要从逻辑主线、逻辑起点等方面进行逻辑建构。  相似文献   

11.
党的十九大报告做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政治判断。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转化,我国的现代化进程进入后半段,这两个特征对我国的公共服务改革和制度化建设提出新的要求。作为满足公民服务需求和化解社会矛盾的重要途径,政府购买服务制度因其合作治理、共同生产的制度优势成为我国公共服务改革的模式选择。新时代对政府购买服务制度的制度设计、制度创新、制度绩效提出更高的要求,我国政府购买服务的制度化水平滞后于现代化进程,需要从语言范式、行动模式、改革策略等方面进行制度优化,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提供制度范本。  相似文献   

12.
政府购买公共服务:研究进路与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发端于英美的政府购买公共服务已成为国内外理论界研究的热点。本文对政府购买公共服务的相关文献进行了梳理,从政府购买公共服务的内涵、购买范围、购买的基本模式及购买的动力等四个方面,勾勒了政府购买公共服务的基本理论框架。与西方最新的研究成果相比,我国学者们在政府购买中的竞争、政府的合同管理能力以及政府购买公共服务中的风险等热点问题上参与不足。国内研究应进一步加强基础理论与实证研究,建立本土的理论分析框架,提升本土理论的解释力,同时要加强与国际前沿理论的对接。  相似文献   

13.
经济高速发展与社会快速转型加剧了乡村、村企、官民、干群之间的利益博弈,由此引发的群众上访也日益增多。虽然多数群众上访缘于权益维护,但缠访、闹访的现象也不少,"职业访民"、地下产业链等现象更是将上访异化为敲诈,逼迫地方政府就范,导致基层社会陷入无序状态中。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作出了"全面依法治国"的战略部署,如何在法治轨道上协调利益关系、维护社会秩序的任务迫在眉睫。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在于推进政府转型,创新政社关系,通过信访社会化和法制化方式构建新的治理秩序。  相似文献   

14.
将“合作共治”的政社关系作为一种创新型策略提出来,既是为了适应制度环境变化、权力结构调整和组织使命趋同的现实需要,也是为了破除绝对权威崇拜、自身能力不足、警戒防范态度和法制保障滞后等制约因素的困扰。鉴于“合作共治”的政社关系并非自然生成,则需要从“合作共治”的前提——意识的培养、基础——互信的构建、核心——权责的明确、保障——法制的完善等四个维度对其实现路径进行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15.
政府购买服务是政府采购的一种创,新方式.实质上是“把竞争和其他私人部门制度安排引入公共服务部门”。我国政府向社会组织购买公共服务服务起步时间较晚.但发展迅速.在改革前沿地带购买服务已成为地方政府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如,一L海、北京、深圳等地较早开始探索运用公共服务外包转移政策.  相似文献   

16.
政社关系是影响公共治理失灵的关键因素,然而目前从政社关系视角研究公共治理失灵的成果不多。目前有关研究多以界定清晰的公共治理概念为基础,在未形成一致认同的概念大背景下,盲目定义易导致文章内容偏颇。基于此,可以从政社关系出发,对公共治理概念进行梳理,选取构成公共治理的四大核心要素,即行动者、关系、方式与目标,在四大基本要素叙述中分析政社关系是如何致使公共治理失灵的,并给出制度建设与公共精神培育并举、政府还权与社会承权并行、分工与协作并重等对策。  相似文献   

17.
<正>当性是政府与社会组织存在和行为运作所依赖的重要资源,而组织的正当性建构也是两类主体需要共同回应的命题。通过公共事务领域的合作治理,政府与社会组织之间形成了一种正当性"互益"关系,这成为组织正当性建构的重要路径。这种正当性"互益"关系的机理在于,一方面,社会组织参与公共事务治理提升了政府治理效能,并增进了公共行政的民主价值,从而实现了对政府正当性的增益;另一方面,政府与社会组织的合作实现了政府向社会组织政治、行政、法律以及社会等多个维度正当性的赋权,是政府对社会组织正当性的增益。同时,当前政府与社会组织间的正当性"互益"关系呈现为一种非对称性的相互依赖格局,因此建立在平等对话基础上的合作是深化两者正当性"互益"关系的重要进路。  相似文献   

18.
在市场经济制度化过程中,乡村社会集市场域中的关系并不是一种经济交换占支配地位的主导关系.从实践经验来看,无论是互惠交换,还是"经济人"、"道德人"及"社会人"的假设都不能完全从中理解这种复杂的日常生活活动,大多研究陷入一种要么是主观性的理解,要么是一种客观性的把握.因此,解读和解释集市场域中的日常生活关系,必须超越主客观的二元对立状况,更多地关照或着眼于集市场域之中个人的体验及主体性,发展出一套有关乡村交换活动的话语.文章从实践出发,通过对集市中个体经济性行动的考察,揭示了被建构的"实践亲属"主导着场城中的一切活动,处于一种支配性地位.无论是在社会交往过程中,还是在经济交换过程中,实践隶属已成为集市场城中的运作机制,维持看个体的利益及集市的正常运转.  相似文献   

19.
我国公共服务购买的制度探索是对西方国家新公共管理运动的制度回应。在服务购买的制度实践中,政社非对称依赖关系所带来的内部化购买行为形成了既定的制度性事实,并由此产生了公共服务悬浮化和社会组织行政化的负面效应。历史制度主义注重路径依赖和自我强化效应,从历史制度主义视角看,内部化购买现象的产生主要源于我国长期存在的国家建构社会的价值观、官僚制的组织嵌入和政治精英的政策选择。内嵌于强国家,弱社会的制度黏性,使政社关系的制度变迁呈现明显的路径依赖。囿于制度选择的路径依赖,历史制度主义提出渐进主义的改革模式,政府要在创新的允诺中进行调试,社会组织要作出适应性反应,寻求政社最佳合作模式。  相似文献   

20.
由于在就业机会、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和流动人口管理等方面的服务缺位,城乡结合部社区的发展转型面临困境。建立政府与社会组织的合作互动关系是破解城乡结合部社区发展困境的一种有益尝试。政府与社会组织的合作互动关系表现为通过社区管理主体、客体及管理方法的创新来变革基层治理方式,实现社区管理创新,同时也表现为满足社区内异质群体的不同利益诉求,改善城乡结合部社区公共服务供给滞后状况,提升社会管理和服务绩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