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唯物主义认为,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和源泉,人类社会是在矛盾运动中不断发展进步的。任何社会都有矛盾,矛盾无时不在、无处不有,它不可能按照人的意志削弱或下降,只能通过有效地工作去预防和化解,从而实现一个动态的稳定。公安机关作为社会管理的重要主体之一,在化解社会矛盾中承担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从公安工作的视角来看,日常的执法办案、  相似文献   

2.
论民事程序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一、必须妥善解决的社会矛盾人类社会是庞大而复杂的组织,充满着矛盾。没有矛盾,就没有社会,没有矛盾的妥善解决,就没有社会的发展和进步。毛泽东同志早就明确指出:“在我们的面前有两类社会矛盾,这就是敌我之间的矛盾和人民内部的矛盾”。而人民内部矛盾又是大量地普遍地存在着,特别是在基本上消灭了剥削阶级之后更是如此。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是人民国家的一项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3.
三、预防处置对策 (一)正确认识新时期人民内部矛盾,提高维护社会稳定的自觉性。加入世贸组织,必将促进我国改革开放事业的深化和发展,同时也会引起社会利益格局的变动和调整,使人民内部的各种差异和矛盾趋于复杂。中国必须抓住入世机遇加快发展。发展就是事物的矛盾运动,就会有差异和矛盾。所以,矛盾的存在是客观的、必然的,但必须控制在一定限度之内,并妥善地加以解决,整个社会才能实现稳定,改革才有基础,发展才有保证。因此江泽民同志指出: “正确处理新时期的人民内部矛盾,是一个涉及改革、发展、稳定的全局性问题。”  相似文献   

4.
实行农业合作化,解决了农村中資本主义和社会主义經济之間的矛盾以后,社員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之間的关系、社員和社員个人利益之間的关系,就成为农村現时而又突出的問題。这就是說,农业生产合作社內部有許許多多、大大小小不等同的矛盾,需要正确解决。笔者願就其中比較大的矛盾之一——“三角債”作一初步探討。  相似文献   

5.
毛泽东同志教导我们:“事物内部矛盾着的两方面,因为一定的条件而各向着和自己相反的方面转化了去,向着它的对立方面所处的地位转化了去。”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一文中,毛泽东同志又进一步的以矛盾相  相似文献   

6.
试论证据矛盾及矛盾分析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龙宗智 《中国法学》2007,1(4):94-103
证据矛盾普遍存在。包括证据内的矛盾与证据间的矛盾、证据与事实的矛盾、证据与情理的矛盾。这些矛盾可以区分为根本性矛盾与非根本性矛盾、冲突性矛盾与差异性矛盾等。矛盾产生的原因包括事物的多样性、信息不对称以及主客观双重局限。出现矛盾或者过于一致没有矛盾都有助于我们发现疑点避免错案,而解决矛盾的过程就是证明的过程。应对矛盾,需要有效地排除、合理地解释、充分地证明以及适当地容忍。在有矛盾时确定事实,应注意所认定的事实不存在与确凿事实与情理的矛盾,不存在不能合理解释,无法排除与解决的根本性矛盾。或者虽然存在证据矛盾,但证据体系足以建立内心确信,排除合理怀疑。  相似文献   

7.
法人 《法人》2004,(4):3-3
提到悖论,人们首先联想到的是矛盾。一种说法认为,经济学家把蛋糕做大,法学家把蛋糕分好,经济学家和法学家承担不同的社会角色。在现实生活中,由于研究的对象和方法论的不同,经济学家和法学家确实存在很多差异甚至有对立之处: 首先是思维方式的差别。经济学家和法学家看待社会问题的视角不一样,经济学家总是以效  相似文献   

8.
和谐视角下公私权力(利)配置的历史考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阎巍 《法学家》2007,(2):41-46
从哲学上讲,当一事物内部的矛盾得到很好的协调与解决从而使矛盾的同一性占据主导地位时,该事物便处于一种和谐的状态.在法治领域,公权力与私权利是一对既对立又统一的矛盾统一体,二者能否得到很好的协调,是决定法治领域乃至整个社会能否实现和谐状态的关键所在.那么,古今中外的和谐思想对这一问题的解决在理论和实践上有什么指导意义?法学领域应该如何贯彻和谐思想从而更好的为构建和谐社会服务?本文试图以公私权力(利)的配置为切入点,通过分析公私权力(利)配置的本土、外生资源以及政治基础.阐述和谐与法治的互动关系.  相似文献   

9.
关祥国 《山东审判》2012,(3):113-114
事物因对立存在而美丽,社会因对立存在而和谐。在法院工作了近五个年头之后,我突然有所感悟,并用之于观察和思考了现实中跟法律工作有关的一个有趣现象。在法院综合部门工作,朝夕相处、接触最多的人群自然就是广大的法官同事们。我发现他们的思想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理想主义,一类是现实主义。理想主义和现实主义的区分,不是体现在他们的行为上,而是体现在他们的思想观点上。首先存在一个法官地位从哪里来的问题。理想主义者认为,法官的地位应当来自于宪法、  相似文献   

10.
任何一种权力都有着自己的作用对象,否则,它就会失去自身的存在合理性,司法权也是如此。从一定意义上讲,司法权是为纠纷而存在的,只有在解决纠纷过程中司法权才能彰显自身的存在意义。 一、纠纷成为司法权对象的一般意义 有社会必有纠纷。纠纷是社会成员之间丧失均衡关系的状态,这里的社会均衡关系就是社会秩序,所以也可以说纠纷就是社会秩序产生的混乱产纠纷往往与无序相伴随,而与秩序相对立,“秩序意指在自然界与社会进程运转中存在着某种程度的一致性、连续性和确定性。另一方面,无序概念表明,普遍存在着无连续性、无规律性的…  相似文献   

11.
宪法应该具有稳定性,不论是中外法律学者还是非法学人士都认为这是理所当然的。那么,宪法为什么应该具有稳定性?本文试对此作一些粗浅分析。 一、哲学依据 从哲学角度来分析,辩证唯物主义哲学的基本观点告诉我们,任何事物内部部充满了矛盾,事物永远处于矛盾的运动当中,事物就是在矛盾的运动中得以存在和获得发展的。当前的矛盾解决  相似文献   

12.
随着社会转型时期不同经济成份、组织形式、分配方式、 生活方式的出现,人们的收入分配差距在逐渐扩大,公平与效率 的关系问题成为人们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人类历史上公平与 效率之间存在着对立和冲突,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两者 的矛盾依然存在,社会仍需在两者之间进行权衡和选择。在收入 分配中,国家能不能合理地处理矛盾,在两者间求得一种恰当的 并为社会公民所普遍接受和认可的平衡,使两者相互兼容并共 同增进,是作为社会公共权力机构--政府的重大责任。  相似文献   

13.
(一) 里弄調解委員会是采用批評和自我批評的方法解决民間纠紛的群众性組織,也是司法工作貫澈群众路綫的良好的組織形式。解放以来,通过各項运动,特別是一年来的全民整风运动,人民群众的觉悟大大提高,出現了相互尊重、和睦团結、鼓足干勁、多快好省地建設社会主义的新气象。但由于人們的思想意識的不同,觉悟的提高有快有慢,反映在具体事物上就必然有各种不同的看法。旧的矛盾解决了,新的矛盾又产生。这种矛盾是長期存在的。因此如何进一步发揮人民群众自己的力量来排解纠紛,处理人民內部矛盾,这是我們司法部門进一步发动群众、  相似文献   

14.
权利与义务之间的矛盾是社会阶级性在法律领域的独特表现。权利与义务的分裂决定了法的产生;权利与义务的统一推动法的发展;权利与义务的合一决定了法的消亡。社会主义社会的权利与义务还不能做到完全的统一,还存在着部分对立,宪法中的平等原则不包含立法平等,只是指司法平等和守法平等。  相似文献   

15.
随着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社会中的敌我矛盾虽然还是存在的,并且是主要的矛盾,但数量上是减少了,而另一方面,人民內部的矛盾则大量出現了。正确地認識、及时地調整和处理人民內部矛盾,对于实現总路綫,加速社会主义建設,有极其重要的意义。人民調解委員会是群众性的組織,是人民群众自我教育的机構,是处理人民內部矛盾的重要工具之一腥缦录阜矫娴淖饔?首先,它巩固与发展农村社会主义的經济基础——集体經济,促进农村生产力的发展。大家知道,物質資料的增長是  相似文献   

16.
消费信息不对称的法律规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消费信息不对称的本质是消费者与生产经营者的利益、个体利益与社会整体利益之间的对立、冲突。解决消费者与生产经营者的利益矛盾需要民法从权利的创设和合同制度的建立健全等方面做出努力。同时 ,解决个体利益与社会整体利益的对立和冲突需要经济法中的市场规制法有所作为。  相似文献   

17.
王海云 《中国律师》2000,(11):45-47
老百姓心目中的律师,就是在法庭上与公诉人和审判长对着“干”的人。“干”字不太准确,准确点讲,就是质证,辩论,或者对不公正的审判提出意见或抗议。这类律师就是指的刑事辩护律师。由于对着“干”,势必会产生矛盾,矛盾必然产生对立,甚至激化到脖粗脸红。为了叫个“真儿”,可能还要干到主管领导那里去,我可能更特别一点,常常干到中央。在我们国家,人们尤其有些执政者们往往把公、检、法视为嫡系,把律师视为杂牌军,存在着“偏心眼儿”,从而破坏了法庭上在正常的对立中达到统一后的司法公正。岂不知,没有律师在法庭上的对着干…  相似文献   

18.
刑事诉讼法治的困境与出路 --一个皮格马利翁效应的神话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陆而启 《法学家》2005,1(3):136-145
在社会现代化转型阶段,直面内在冲突和外在冲击的刑事司法存在着诉讼角色预期的左右为难和诉讼运行机制的艰难困境.在"折中"、"兼顾"、"相结合"或者多元化的思路指导下的刑事诉讼立法完善,即使排除普遍存在的"矛盾"达到逻辑论证的完美,也可能在实践中寸步难行,而且往往也能为各种理论错误和操作失误从内含各种对立的矛盾中"各取所需"寻找到借口.  相似文献   

19.
一、联合国维持和平是对传统的维持和平的方法的革新 国际社会与国内社会最显著的不同特点之一,就是它缺少象国内社会中的政府这样的政治性组织,因此,国家之间发生的矛盾和争端,只能由当事国自己或通过当事国同意的方法去解决,当矛盾无法自我调和时,战争或武力使用就成了解决国际利益冲突的常见手段。战争始终是困扰  相似文献   

20.
国家发展史表明,任何国家都有两种职能。正如马克思所指出的:“政府的监督劳动和全面干涉包括两方面:既包括执行由一切社会的性质产生的各种公共事务,又包括由政府同人民大众相对立而产生的各种特殊职能。”(《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5卷,第432页)这里的“公共事务”,也就是国家管理职能范围内的事务。“同人民大众相对立的特殊职能”,是指对人民大众实行镇压的职能。既然国家有两种职能,那是不是象有的人所说的那样需要修改马克思主义的国家定义呢?是不是象有的文章所说国家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