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莫斯科专电 7月开始,苏联进入了休假季节,然而首都莫斯科的“政治热”并未因休假季节的到来而有所减退。7月25日和26日,苏联共产党举行了中央全会。8月2日和3日,以俄罗斯联邦副总统、俄共中央委员鲁茨科伊为首的部分俄共党员在莫斯科开会,宣布成立“俄罗斯共产党人民主党”。8月4日,俄罗斯联邦总统叶利钦颁布的“非党化”命令开始生效。8月6日,拥有800多万党员的俄罗斯联邦共产党也召开了中央全会。鉴于俄共是苏共的骨干和主力,而叶利钦  相似文献   

2.
莫斯科专电 停顿相当一段时间的苏美对话,随着美国国务卿詹姆斯·贝克首次访问莫斯科,现在重又拉开了帷幕。 贝克5月10日和11日应邀对苏联进行了正式访问,同苏联外长谢瓦尔德纳泽举行多次会谈,这是布什总统上任以来第一次美苏外长会晤。贝克在会见戈尔巴乔夫时转交了布什的信件。世界舆论普遍关注这  相似文献   

3.
6月30日,胡锦涛主席飞往莫斯科,开始他欧亚之行的重要访问。当晚,在轻松友好的气氛中胡锦涛和夫人刘永清出席了俄罗斯总统普京和夫人在位于莫斯科郊外新奥加廖夫的总统别墅举行的家宴。这是中俄首脑自今年5月9日在莫斯科共同庆祝二战胜利60周年以来,时隔一个多月后的再次会晤,也是胡锦涛主席第二次正式访问俄罗斯。中俄首脑此次聚首是两国间一件大事,双方政府高度重视,并作了充分准备。会晤期间,胡锦涛主席与普  相似文献   

4.
日内瓦专电 美国国务卿舒尔茨与苏联外长谢瓦尔德纳泽5月11日和12日在日内瓦再次举行会谈,为两国首脑5月底在莫斯科会晤作最后准备。 美国总统里根和苏联领导人戈尔巴乔夫去年12月在华盛顿签署中导条约以来,人们一直期待美苏两国能在裁军领域迈出新的步子,在莫斯科会晤时能签署一项新的裁军条约,把两国拥有的庞大的战略核武器各削减50%。但由于存在着严重分歧和相互猜疑,两国外长就削减战略核武器所进行的谈判停滞不前。双方都不得不承认,在莫斯科首脑会晤前和会晤期间难以就削减  相似文献   

5.
《瞭望》2002,(23)
·事件· 5月24日,俄罗斯总统普京和正在莫斯科访问的美国总统布什签署了《关于削减进攻性战略力量条约》。布什是23日抵莫斯科,对俄进行了3天访问。 代号为“金色眼镜蛇”的泰国、美国和新加坡3国年度多兵种联合军事演习28日在泰国东南沿海春武里府梭桃邑军事基地结束。 北约19个成员国和俄罗斯的领导人28日在罗马聚首会晤,并签署了关于建立北约—俄罗斯理事会的《罗马宣言》。  相似文献   

6.
《侨园》2003,(4)
自5月8日起,俄罗斯民航暂停往来中国大陆、香港和台湾的航班以来,那些依靠向中国旅游团组提供导游服务的华人旅游公司。马上没有了客源,不少旅游公司不得不解散。中餐在莫斯科一直享有不错的口碑,经济效益可观。各种类型的中餐馆在莫斯科一度达到百余家之多。其中,一部分是具有相当规模和高档次的酒楼。这些饭店不仅面对广大的俄国百姓、莫斯科华人,也为从中国来的大型旅游团提供餐饮服务。但自从今年3—4月份刮起“非典”风之后,莫斯科中餐馆行业犹如遭遇了寒流一般。  相似文献   

7.
“上海五国”机制到上海合作组织的发展过程,是当代国际关系中一次重要的外交实践 5月30日,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首次议长会晤在莫斯科举行,各国议长共同签署了《联合声明》。上海合作组织机制建设走出重要一步。加强议会合作,协调各国  相似文献   

8.
在俄罗斯远东萨哈林岛进行土建施工的辽宁省第二建筑工程公司的140名员工永远忘不了这一刻——莫斯科时间1995年5月27日17时5分(北京时间5月28日凌晨1时),这一刻萨哈林北部发生了里氏7.5级的强烈地震。这场地震至今还像恶梦一样萦绕在赴国外施工人员的脑际,人们惊恐地度过了一个“黑色”的星期天。  相似文献   

9.
莫斯科专电 自从苏联部长会议主席雷日科夫5月24日对苏联议会提出向可调节的市场经济过渡的方案后,苏联议员、经济学家和各界人士争议鹊起,意见纷纭。随之刮起的抢购风,猛烈地扫荡着本来就不丰富的消费品市场。6月13日,苏联最高苏维埃经过多日激烈的讨论终于通过决议,认为向市场经济过渡  相似文献   

10.
莫斯科专电独联体10个国家首脑5月14日在莫斯科举行会议。最后,除土库曼斯坦以外的9国首脑达成了成立独联体国家第一个常设行政机构——协调协商委员会和执行秘书处的协议,并签署了一项同意成立独联体经济联盟的宣言。这被认为是独联体加强经济合作的重大事件,叶利钦总统甚至称这是独联体活动中的“转折点”。关于成立经济联盟的宣言称,将在独联体国家范围内建立统一的市场,使商品、服务、资金、劳动力等在共同的经济空间  相似文献   

11.
8年多的战争几乎使阿富汗与外界隔绝了,进入喀布尔仅剩下两条空中通道:喀布尔——莫斯科和喀布尔——新德里。6月26日,由苏联飞行员驾驶的阿富汗航空公司的客机,把我们从新德里送进了阿富汗。这是苏联按政治解决阿富汗问题的日内瓦协议于5月15日开始从阿富汗撤军后,中国记者第一次到喀布尔访问。  相似文献   

12.
莫斯科专电 莫斯科天气阴霾,浓雾弥漫。美国国务卿舒尔茨凑巧在这个时候来到莫斯科,于22日和23日同苏联外长谢瓦尔德纳泽举行了会谈。 根据今年9月苏美外长华盛顿会谈达成的协议,这次两国外长的使命是:最后敲定苏美消除中程导弹和中短程导弹条约(以下简称“中导条约”)文本,为两国首脑今秋会晤签署这一条约作准备,并就战略核武器、太空军备和其他问题进行讨论。 这次莫斯科会谈的结果怎样?23日晚两国外长分  相似文献   

13.
越南当局5月25日宣布,它从6月开始到年底将从柬埔寨撤出5万军队,并撤出越军司令部,将剩下的越军置于金边“最高军事指挥部”的领导之下。人们注意到,这个新的“部分撤军”决定,是越南当局在它的外长阮基石前些天同苏联高级官员在莫斯科磋  相似文献   

14.
独联体集体安全条约成员国六国总统5月14日在莫斯科召开理事会会议,并通过决议将“独联体集体安全条约”改组为“独联体集体安全条约组织”。这个独联体框架内的集体安全机制将如何应对世界地缘政治形势的变化成为舆论关注的焦点。  相似文献   

15.
李楠 《瞭望》1988,(22)
苏联领导人戈尔巴乔夫和美国总统里根5月29日到6月2日在莫斯科第四次会晤,离他们第三次华盛顿会晤还不到半年。 这次苏美两国首脑会晤的主要议题是讨论把两国战略核武器削减一半的问题。这一问题在雷克雅未克第二次会晤时提出。在华盛顿会晤时,双方同意争取尽早拟定裁减战略核武器条约,以便今年上半年再度会晤时签署。  相似文献   

16.
美国总统布什5月23日抵 达莫斯科开始对俄罗斯 进行为期4天的访问。这是他入主白宫以来首次访问俄罗斯,也是他与俄总统普京第5次握手。到本刊截稿的24日,虽然双方的会晤仍在进行中,但从中可以看到布什与普京显然要由此为众说纷纭的美俄两国关系的现状定一个基调,并为其未来发展勾勒一幅蓝图。  相似文献   

17.
《瞭望》2002,(52)
5月24日,俄罗斯总统普京和美国总统布什在莫斯科签署了《关于削减进攻性战略力量条 约》。条约规定,2012年12月31日前,双方将各自的核弹头削减到1700至2200枚,每一 方可在限定的弹头总数内自行决定进攻性战略武器的组成及结构。  相似文献   

18.
从5月26日至6月5日,国家主席胡锦涛对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和蒙古进行国事访问,并出席在莫斯科举行的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元首第三次会晤、在圣彼得堡举行的建市300周年庆典和在法国埃维昂举行的南北领导人非正式对话会议。从俄罗斯的“英雄城市”圣彼得堡到法国的“矿泉水城”埃维昂,这次访问历时11天,横跨欧亚大陆,是胡锦  相似文献   

19.
莫斯科专电 苏联首届人民代表大会于6月9日在莫斯科克里姆林宫大会堂落下帷幕。这次持续了十多天的大会,犹如刚入初夏的莫斯科天气一样,忽而闪电雷鸣,大雨倾盆,忽而乌云消散,旭日当空。鉴于会议讨论的是事关国家命运的重大问题,与会代表  相似文献   

20.
国际要闻     
《瞭望》1996,(24)
俄同车臣反政府武装达成停火协议 由俄罗斯总统叶利钦和车臣非法武装领导人扬达尔比耶夫分别率领的代表团5月27日在莫斯科达成停火协议。根据协议,自6月1日起,在车臣实现全面停火和停止一切军事行动,自协议签署之日起两周内释放所有被扣战俘和人质。停火协议签署后,叶利钦28日对车臣进行了闪电式访问,并于当天返回莫斯科。但在停火协议执行的第一天,俄联邦部队在车臣遭到非法武装12次袭击。 车臣危机爆发于1991年,当时任该共和国“总统”的杜达耶夫同俄联邦闹分裂,俄当局为维护联邦统一,于1994年底出兵车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