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爱国主义是对国家的深厚情感,是国家、民族的精神支柱和凝聚力。中华民族在五千多年的历史进程中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爱国主义有着鲜明的时代特点,它总是随着时代的前进和历史的进步而不断地丰富内容。当代,爱国主义和社会主义在本质上是一致的,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本质要求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精神所在和内在动力。  相似文献   

2.
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华民族是富有爱国主义光荣传统的伟大民族。爱国主义是动员和鼓舞中国人民团结奋斗的一面旗帜,是推动我国社会历史前进的巨大力量,是各族人民共同的精神支柱。现在,我国人民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党的基本路线指引下,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努力建设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继承和发扬爱国主义传统,对于振奋民族精神,凝聚全民族力量,团结全国各族人民,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中华民族  相似文献   

3.
"九一八"事变爆发后,东北抗日联军孤悬敌后,英勇战斗,为挽救民族危亡,实现民族独立发挥了中流砥柱的作用。东北抗联将士以国家、民族利益为重,自觉践行爱国情怀,联合一切爱国力量,充分彰显民族精神,实现了目标、工具、力量、精神上的高度统一,谱写了一曲气壮山河的爱国主义英雄史诗。东北抗联精神是中华民族最宝贵的精神财富之一,为今天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鲜活样板和力量源泉。  相似文献   

4.
抗美援朝战争锻造了伟大的抗美援朝精神,这一精神彰显了中华民族“站起来”的磅礴威力,永远是中国人民奋勇前进的不竭动力。抗美援朝精神是爱国主义精神、革命英雄主义精神、革命乐观主义精神、革命忠诚精神和国际主义精神的内在统一。新时代继承和弘扬抗美援朝精神在历史、文化、实践等方面的价值,可以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强大精神动力。  相似文献   

5.
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就其主流和本质来说,是中国一代又一代的志士仁人和人民群众发扬爱国主义传统,为救亡图存和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英勇奋斗的历史。中华民族的复兴都离不开中国精神的推动和中国人民的支持。中国精神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征程中激发出人民群众的巨大力量,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前进。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探索出一条中国特色的革命、建设、改革道路,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学习"四史",弘扬中国精神,探索中国道路,凝聚中国力量,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  相似文献   

6.
<正> 爱国主义思想是贯穿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始终的一条红线。把握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必须紧紧抓住和领会邓小平的爱国主义思想。 一、邓小平的爱国主义思想源于中华民族的爱国主义传统,是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  相似文献   

7.
五四精神与民族振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振兴中华民族,是五四运动的最根本动因和最终目的。纪念五四运动,就是为了发扬五四精神,振兴中华民族。而要振兴中华民族,第一必须发扬爱国主义,虚心学习外国的一切长处;第二必须发扬民主精神,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第三必须发扬科学精神,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第四必须进一步解放思想,继续打破那些不合乎当代实际的旧思想的禁锢;第五必须反对言行不一、理论与实际相脱节的现象,扎扎实实地为建设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而奋斗  相似文献   

8.
中国精神是兴国强国之魂,也是打赢抗疫战争的磅礴之力。其中,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是成功抗击疫情的精神支柱,爱国主义、伟大创造精神、伟大奋斗精神、伟大团结和伟大梦想精神都各自发挥了重大作用;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伟大时代精神是成功抗击疫情的锐利武器,具体表现在医疗科研攻关、公共卫生体系、社会基层治理、宣传思想工作各个方面,同时在抗疫斗争具体的历史条件下,形成了伟大抗疫精神又一重要内涵。新时代新征程,我们要大力继承和弘扬在抗疫斗争中彰显出来的伟大中国精神,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不竭力量源泉。  相似文献   

9.
新中国60年,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不断得到弘扬与培育。建国初期和过渡时期,中华民族精神的弘扬与培育表现为继承传统革命精神和培育建设精神的统一,从而体现出民族精神由现代向当代的历史转型。在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时期,中华民族精神的弘扬与培育处于一种理性和非理性的张力状态中,从而表现为中华民族精神的曲折发展。在改革开放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时期,中华民族精神的弘扬与培育得到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处于一种文化自觉状态,尽管受市场经济负面因素和经济全球化的挑战,但在总体上是不断得到创新与发展的。  相似文献   

10.
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文明中所创造的宝贵财富。民族文化传统作为爱国主义的基础,爱国主义作为民族文化传统的一部分,二者如此和谐的辩证统一,形成了当代爱国主义的崭新特点。在新的历史时期,大力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不仅是为爱国主义培根固本,而且是中国人民实践当代爱国主义——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11.
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是千百年来指引中华民族不屈不挠、前仆后继抗击外来侵略的伟大旗帜和不竭精神动力。1932年爆发的“一·二八”淞沪抗战,中国军民所表现出来的为捍卫民族独立而奋起抗争的悲壮之举,就是这种伟大爱国主义精神的生动写照。中国军队冲破阻力,浴血奋战。在爱国主义的伟大旗帜下,绘织了中国抗战的悲壮历史图景。上海民众毁家纾难、同仇敌忾,全力支援前线,组织抗日义勇军开展抗日总同盟罢工,谱写了中华民族万众一心、团结御侮的惊天战歌。中国共产党旗帜鲜明,坚决抗日,发表宣言,号召武装反抗日本帝国主义进攻上海,主张建立武装的工农兵革命军事委员会,领导抗日民族战线,始终坚持组织、支持和领导上海人民开展抗日救国运动。正是由于爱国主义伟大旗帜的指引,中国军队才演绎了“以血肉之躯,与敌重兵利器相激荡,卒能连挫凶锋,屹然不动”的悲壮图景;正是由于爱国主义伟大旗帜的指引,上海民众才谱写了“莫不同仇敌、万众一心、团结御侮、全力支援前线抗敌”的伟大战歌。淞沪抗战充分显示了中华民族不畏强暴,坚不可摧的伟力,雄辩地证明了帝国主义不能征服中国,也永远不能灭亡中国的历史真谛。现在,全国人民正在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领导下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基本实现现代化,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而进行新的伟大长征,爱国主义仍是鼓舞我们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一面旗帜,是我们的事业取得成功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12.
弘扬爱国主义精神,是世界各国精神文明中的一个永恒话题。如果我们把中华民族的爱国主义精神放在世界历史中去考察,那么就不难发现,中华民族的爱国主义精神源远流长,在中国传统文明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其内容博大精深,其内涵十分丰富。几千年来,正是这种延绵不断的爱国主义精神,激励着中国各族人民世世代代自强不息,使中华民族能够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同时鼓舞着中国各族人民创造出无与  相似文献   

13.
爱国主义和社会主义,作为当代凝聚中华民族,动员、鼓舞广大人民群众团结奋斗的一面旗帜,推动中国社会发展进步的伟大精神动力,在本质上是一致的。爱国主义体现在社会主义运动之中,社会主义为爱国主义提供发展方向,增添了新的内容,是当代爱国主义的主题。爱国主义与社会主义相互渗透、相互促进、相互补充。爱国主义所追求的民族独立、人民民主、社会的解放与进步要靠社会主义来保证,民族的团结,国家的统一、  相似文献   

14.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主导价值观主要包括: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以及社会主义荣辱观等基本内容。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主导价值观,一要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宣传和教育;二要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构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三要培育文明道德风尚,发挥先进典型的示范作用。  相似文献   

15.
新时代爱国主义精神基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时空坐标,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爱国思想、中华民族爱国主义传统、中国共产党所领导的国家建设实践。新时代爱国主义精神的主题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本质是爱国、爱党、爱社会主义相统一,根基是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情怀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新时代培育爱国主义精神必须牢牢抓住树立并弘扬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文化观这一认知基础,把握住爱国主义教育这一基石,坚持在开放包容的国际视野和爱国主义实践中理性爱国。  相似文献   

16.
爱国主义教育历来是党的思想政治工作和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最近,中共中央转发、中宣部拟定的《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中指出:“爱国主义是动员和鼓舞中国人民团结奋斗的一面旗帜,是推动我国社会历史前进的巨大力量,是各族人民共同的精神支柱”。因此,在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中,切实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对于振奋民族精神,凝聚全民族力量,团结全国各族人民,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中华民族的振兴而奋斗,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7.
为纪念鸦片战争150周年,6月1日中央党校以“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坚定社会主义方向”为主题召开理论讨论会。会议由王聚武同志主持,邢贲思副校长作了“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爱国主义传统”的讲话,6位同志在会上作了专题发言。 一、在新的历史时期里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爱国主义传统 邢贲思同志在讲话中指出,爆发于150年前的鸦片战争是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用武力扩张经济势力借以奴役中国人民的一次侵略战争,是中国人民的一次反侵略的正义战争。  相似文献   

18.
雷锋精神是中华民族悠久的道德传统中一朵亮丽的奇葩,是中华民族特有的爱国主义精神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具体表现.雷锋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为公为民的奉献精神和投身民族振兴的忠义精神是自觉的爱国主义意识,是高尚的爱国主义.当前从爱国主义视阈下准确把握雷锋精神对社会和个人的德育价值,对于进一步弘扬雷锋精神,努力培育的爱国主义精神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9.
1919年爆发的五四运动,揭开了中国历史新的一页,成为旧民主主义革命发展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折点。它与救亡图存的时代精神紧密结合,谱写了中华民族爱国主义的壮丽诗篇。在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推向二十一世纪的今天,我们弘扬五四运动的爱国义精神,迎接新世纪科技革命和知识经济  相似文献   

20.
邓小平领导中国人民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他第一个提出先"建立小康社会",然后在建国100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他开辟改革开放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奠定了正确发展方向的历史基础;创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之基的邓小平理论,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奠定了正确指导思想的历史基础;始终坚持和发展而尚未完全明确其概念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奠定了根本制度的历史基础;规划未来中国发展宏伟愿景,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奠定了正确战略目标的历史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