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茶者,雅称“茗”,自神农尝百草,遂有茶。在漫长的岁月里,中国人以茶为饮,演绎出许多故事。有人说:在政治家那里,茶是提倡廉洁、对抗奢侈之风的工具;  相似文献   

2.
邹进泰 《政策》2002,(4):30-30
类似京山“桥米”的尴尬并不是湖北所独有,外省一些知名的农业品牌也曾经在国际国内市场上败走麦城。如被称为“十大名茶”之首的西湖龙井茶,由于近年化肥农药施用过量,造成含铅量超标,一些欧洲国家纷纷退货。福建漳州的水仙历来以花期长、花香浓闻名天下,但由于一些花农急于求成、滥施化肥,使得花期缩短,花香趋淡,产品积压,花农因此蒙受重大损失。这些事例说明,营造一个农业品牌,往往要10多年甚至几十年,而葬送一个品牌,只要一年足可。  相似文献   

3.
享有全周人民“菜篮子”“果园子”之称的海南,是我国冬季“南菜北运”的重要供应基地。海南人坐守“菜篮子”却吃“高价菜”的事,时有发生。  相似文献   

4.
北菜村回汉青年携手奔小康曾被团中央授予“全国各族青年团结进步先进集体”荣誉称号的正阳县真阳镇北菜村团支部,从抓民族团结入手,把从事个体私营经济的回汉青年分行业组成8个“同业致富协会,”以“会”为媒,回汉“联姻”,使全村300多回汉青年携手共富奔小康从...  相似文献   

5.
我国是茶的故乡,对茶的利用和栽培已有几千年历史。世界各国种茶技术和饮茶习惯均传自中国。国内茶树约12O多种,其中名茶有10种,狮峰龙井为我国十大名茶之首。1988年9月在第27届世界优质食品评选会上,狮峰龙井获得最高荣誉的金棕榈奖,国外报刊誉为世界名茶王国中的“绿色皇后”。  相似文献   

6.
侗族人民为了生存繁衍,不断地进行摸索总结,发明创造,逐步形成具有本民族特色的传统医药。例如用糊米苛治疗重感冒和高烧,侗语称茶叶和内服药均为xeec,音“蔼”,称药材为tms,即“药”。而且,侗族对茶叶的称呼,与汉代杨雄著《方言》说“蜀西南人,谓茶曰蔼”和唐代陆羽作《茶经》  相似文献   

7.
古有陆羽在《茶经》中说到:“不羡黄金垒,不羡白玉杯,不羡朝人省,不羡暮人台,干羡万羡西江水,曾向竟陵城下来。”可见古人对于茶的喜欢。明代许次纾在《茶疏》中说:“茶滋于水,水借于器,汤成于火,四者相须,缺一则废。”这段话说明品茗必须做到水好、火足、具美。可见品茗者除讲究精茶、真水、活火,还讲究妙器,称“水为茶之母,壶为茶之父”。  相似文献   

8.
郑雯 《政策》2008,(9):27-29
随州曾都以华夏人文始祖炎帝神农故里而称“古”,以堪称世界第八大奇迹的战国古乐编钟而称“奇”,以大洪山、桐柏山、鸡鸣山等众多风景名胜区而称“美”,以正在崛起的中国专用汽车之都而称“新”……  相似文献   

9.
我曾在日本东京观赏正宗的“日本茶道”。在优美的乐曲声中,身着和服的茶女,手捧典雅的茶具,以舞蹈般的表演仪礼,向客人敬茶、献茶,真的让人感到这是一种难得的艺术享受。据介绍,日本茶道,源于中国杭州余杭区径山寺的“茶宴”,唐时由去日本留学的和尚传入,经过近千年的演化,始成今天的日本茶道。当时我想,我们杭州的龙井茶,是茶中的极品,中外闻名,何不发掘“茶宴”这一文化资源,创编“龙井茶道”,以弘扬我国古老悠久的茶文化呢!如今,这一愿望在位于西湖风篁岭上的龙井山园“茶文化村”里实现了。该园地处满觉陇和龙井之间,发掘龙井茶产地的…  相似文献   

10.
曹世河 《浙江人事》2007,(11):30-31
地处浙北、太湖西南岸的长兴县,与中国陶都宜兴山水相连,独特的历史文化和自然资源,孕育出闻名于世的“品茗三绝”——紫笋茶、金沙泉、紫砂壶。唐代,陆羽在长兴著作《茶经》,紫笋飘香、紫陶焕彩,文人墨客争趋一时之泽。北宋,长兴紫砂与宜兴齐名,时有“南窑”、“北陶”并驾之说,后几经沉浮,几番兴衰。当代,长兴紫砂承袭自身悠久的茶、陶文化,吸纳宜兴紫砂技艺,加快走上复兴之路。近年来,长兴紫砂这朵民间工艺奇葩重焕炫目光彩。  相似文献   

11.
《当代广西》2008,(7):16-17
[防城区情] 防城区地处广西南部,南濒北部湾,背靠十万大山,与越南山水相连,位于中国西南与东南两大经济区的接合部,是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前沿基点,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的核心地带,大西南地区出海通商走向世界的主门户、大窗口和交通枢纽。防城区位优势独特,自然资源丰富,是素有“植物界大熊猫”和“茶族皇后”之称的金花茶主要分布地,拥有锰、钛、铝、铁、锑、萤石、钾长石、晶石、石英砂和花岗岩等27种矿产资源。  相似文献   

12.
《今日浙江》2010,(7):F0004-F0004
嵊州地处浙江省东部,曹娥江上游,四面环山,四江汇聚,气候宜茶,是著名的“越剧之乡”、“茶叶之乡”。嵊州茶叶源于晋汉,名起唐代,宋时成为贡品,现已成为全国最大的龙井茶产地,越乡龙井占全国龙井茶产量的1/3。  相似文献   

13.
唐代饮茶风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饮茶的历史十分悠久,距今千多年前已经开始,或可追溯更远。“周礼”记周代祭祀用茶,“晏子春秋”记齐国晏婴“食茗菜”。《神农本草》称久服茶茗,“令人有力悦志”。人或以为神农时代就知道饮茶,恐未必如此。俗传神农氏尝百草,知药味。根据这传说推想神农氏已尝过茶,辨别了茶的性味,并不是毫无可能,只是这传说和记载,时代绵邈,难于考索,后人所述又不足深信。汉代以后,有关饮茶的记载量多而翔实,我们说饮茶历史悠久,可算“信而有徵”。魏晋南北朝时期,爱好饮茶的人已经不  相似文献   

14.
素菜浅谈     
素菜又叫“斋菜”、“素食”。它最早以“羹”为主,辅以茶点,是寺院款待施主的小吃。后来不断充实菜品,到了北魏,就初具规模了。我国人民自古就有素食的传统。古老的《诗经》中已有“肉食者鄙”、“野老献芹”等典故。但是,这仅是素菜的源头,还不是现在所讲的素菜。作为一个菜系,素菜只是在佛教传人我国以后才发展兴盛起来。所以,唐人颜师古在《匡谬正俗》中说:“案素食谓但食菜果饵之属,无酒肉也……  相似文献   

15.
《今日海南》2010,(2):31-31
三道镇位于保亭县西南部,与三亚市交一界,素有保亭“南大门”之称。学习实践活动开展以来,三道镇通过分析检查,明确“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打造绿色旅游强镇”的发展方向。在活动中强化基层组织建设,充分发挥资源和区位优势,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全力推进“大区小镇”(即大景区+风情小镇)建设,取得了初步成效。  相似文献   

16.
加入WTO,对县域经济从长远看是利大于弊,只要我们把握机遇,应对有方,就完全可以兴利除弊,借助“入世”的历史契机,推动孝昌县域经济的发展。  一、实施特色经济战略,调整农业结构,推进农业产业化。也就是要以增产、增效、增收为目的,以产业化为主要途径,着力构筑以农产品精深加工为主导、以畜牧业为中轴、以优质粮为基础的特色经济格局。  在结构调整方面,立足孝昌实际与加入WTO后的市场发展趋势,按照“东北林特药、西南粮油果、城郊抓蔬菜、全县抓养殖”的总体思路,着力发展粮、果、茶、鱼、菜、畜、禽等支柱产业,并…  相似文献   

17.
王硕 《福建乡土》2007,(4):18-21
怀安古邑今称怀安村,在南台岛西端,隶属仓山区建新镇,面积约20万平方米。远在宋太平兴国六年(981年),因福州郡守何允昭之奏而析闽县9乡置怀安县,归福州府管辖。怀安县治初设于芋原江北30里的荆溪镇桐口村,咸平二年(999年),移至城西北25里的南台岛怀安村,改“闽越亭”为县衙署。缘于该岛峰峦秀拔,有高广坦平之巨石冠于山巅,  相似文献   

18.
朋友,您是否在舞台上感受过南涧跳菜艺术团表演的“哑神之舞”给人带来的震撼和喜悦?如果您错过了机会也没关系,每年农历二月八,您可以亲临大理州南涧县公郎镇盖瓦洒村去体验。  相似文献   

19.
叶茂 《今日海南》2005,(3):45-45
朋友自家乡来,送我两小袋茶。“这是黎洞山明清茶”,朋友说,“别看它包装土气,但金玉其内,经行家品评,绝不亚于蒙山仙茶”。朋友神吹海聊,口若悬河,我微微点头,淡淡一笑,心里很乐。有朋自远方来,而且还带来乡土特产,怎能不乐呢。我没有特别嗜好,不是茶道行家,但名闻天下的西湖“龙井”,洞庭湖“君山银针”,玉泉山“仙人掌茶”等名茶,多少也眼见过、品尝过,至于四川蒙山的“雾钟”等茶,更是赫赫有名。乡土所产茶叶,以苦丁茶比较出名,这明清茶,我倒是闻所未闻,见所未见。闲聊之际,壶水已滚,我说:“来,品尝一下您带来的仙茶!”烫过盖碗茶具,放…  相似文献   

20.
刘隽 《两岸关系》2010,(10):55-55
10月16日,阿里山邹族南阳探亲之旅活动在河南省邓州市拉开帷幕,有着“台湾村”之称的邓州市张村镇上营村迎来了海峡对岸的同宗亲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