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997年8月19日,原贵州大学、贵州农学院、贵州高等艺术专科学校、贵州省农业管理干部学院合并组建为一所全省学科门类最多、规模最大的大学——贵州大学。新的贵州大学的组建,翻开了贵州教育史上崭新的一页。这是省委、省政府和上级教育主管部门遵循邓小平理论,坚持“三个面向”,建设有特色的一流地方综合性大学,深化贵州高等教育体制改革作出的重大决策。  相似文献   

2.
7月7日 ,贵州大学与广东山川集团公司共建“贵大高科技股份公司”协议签订。此举标志着贵州大学高科技产业建设和发展新模式的创立 ,开创了贵州高校和科研所与大企业集团合作的先河。贵州大学高科技股份公司由贵州大学和广东山川集团公司、香港润丰投资公司共同投资组建 ,其中广东山川集团公司和香港润丰投资公司共同入资1400万元 ,贵州大学以最新研究成果、科技成果无形资产作价600万元。该公司以生物制药和精细化工产业化为主 ,贵州大学精细化工研究中心作为该公司科技依托 ,广东山川集团公司每年投资300万元 ,由贵州大学精细…  相似文献   

3.
2005年9月8日,无论对于贵州大学,贵州教育界,还是整个贵州,都是一个值得记住的日子。这一天,贵州大学经教育部、财政部、国家发改委批准正式进入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大学的行列。这个日子,毫无疑问地成为贵州大学百年发展史上划时代的一笔,也毫无疑问地成为贵州高等教育发展史上标志性的日子。这个日子,给整个贵州带来的不仅仅只是写在人们脸上的喜悦,似乎更是贵大人肩头上沉甸甸的责任和注入心头的一股力量。  相似文献   

4.
付松  蒋叶俊 《当代贵州》2011,(28):24-24
科技创新始终是贵州紫金发展的坚定信念,也是保证贵州紫金不断壮大的动力之源。  相似文献   

5.
《当代贵州》2009,(22):41-41
以“生态文明与小康社会建设”为主题的“中国(贵州)首届村官论坛”于2009年11月7日至8日在贵州省赫章县召开。会议由中共贵州省委当代贵州杂志社、贵州大学中国试验区研究中心主办,中共赫章县委、赫章县人民政府承办,晚晴杂志社、法制生活报社、当代贵州网协办。  相似文献   

6.
2013年,全省科技工作着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在环境营造、产业转型升级、引领企业科技创新和人才聚集等方面取得显著成就。近日,由省科技厅会同贵州省科协、贵州日报、当代贵州、贵州广播电视台、金黔在线、贵阳日报、科技日报社贵州记者站评选的“2013年贵州十大科技事件”揭晓。  相似文献   

7.
姚远 《当代贵州》2014,(28):16-17
正2014年9月12日,贵州大学科技园、贵州师范大学科技园入选第十批国家大学科技园。贵州首次实现国家大学科技园"零"的突破。17日,贵州省科技资源服务平台投入运营,并遴选出首批科技型小巨人企业19家,科技型小巨人成长企业70家。这些企业将获得资金支持开展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这是最近发生的关于"创新驱动"的贵州新故事。创新驱动,这既  相似文献   

8.
创新驱动增强科技创新能力“十三五”期间,贵州以大数据为引领的区域科技创新战略成效明显,具体有哪些科技创新发展的经验和成绩?  相似文献   

9.
11月24日,由中共贵州省委当代贵州杂志社、贵州省建设厅,贵州大学中国试验区研究中心主办的“中国·贵州首届现代城市建设与可持续发展县、市长论坛”在贵阳花溪举行。中共贵州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王晓东,贵州省政协副主席刘也强、李金顺以及省委组织部、省委宣传部、省发改委等单位领导出席了论坛。  相似文献   

10.
由省委宣传部主办、贵州大学承办的“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研讨会,7月19日在贵州大学举行。省委副书记王富玉到会作重要讲话,省委常委、贵州大学党委书记龙超云,省政协副主席李金顺,老同志何仁仲出席会议。一百多名专家学者和理论工作者出席会议。王富玉在讲话中强调,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研究,要紧密结合贵州  相似文献   

11.
王远柏 《当代贵州》2023,(26):50-51
<正>黄明进在科研这条道路上已经走过十余载,成果丰硕,有效助力贵州中药材产业发展,让贵州的中药材产业之花开得更加灿烂。短发干练,为人亲和,热情爱笑,这是黄明进给人的第一印象。不过,一旦投入科研工作,黄明进立刻收起笑容,变得一脸严肃:“科研工作马虎不得。”身为贵州大学石斛研究院院长,黄明进在科研这条道路上已经走过十余载,成果丰硕,有效助力贵州中药材产业发展。“科研无止境,我会继续努力走下去,让贵州的中药材产业之花开得更加灿烂。”  相似文献   

12.
徐元芳 《当代贵州》2023,(Z1):86-87
<正>近年来,贵州开放大学致力于构建贵州全民终身学习教育体系,持续拓展和扩大开放教育、社区教育、老年教育、继续教育等方面的优质教学资源供给,不断推进学习型社会建设。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党的二十大报告从“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强化现代化建设人才支撑”的高度,对“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作出专门部署,强调要“推进教育数字化,建设全民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学习型大国”。为适应新时代新形势新要求,2022年底,贵州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了《贵州开放大学综合改革方案》,贵州开放大学如何彰显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教育的价值追求,  相似文献   

13.
《红岩春秋》2014,(11):58-58
石柱自治县科技工作紧紧围绕“科学发展、富民兴石”总任务,按照“基础在农业,重点在工业,覆盖各行各业”的总要求,不断探索科技创新,取得了显著成效。自2007年,连续6年被国家科技部评为“全国科技进步考核先进县”;连续6年荣获“全市科技工作优秀区县”。  相似文献   

14.
《当代贵州》2014,(18):I0001-I0001
“十一五”以来,省委、省政府进一步明确了贵州要充分利用其独特的自然生态条件,走绿色生态、优势特色、高质高效的农业产业化发展之路。在科技的强力支撑下,贵州生态农业产业化发展取得明显成效。全省农业增加值由2001年的274.26亿元提高到2013年的1029.05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由2001年的1411元增长到2013年的5434元。本刊编辑部通过采访调查,特别遴选出贵州科技支撑生态农业发展十大亮点事件,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5.
我和贵州有缘。我岳父是上个世纪浙江大学的教授,抗战时期随浙江大学西迁到贵州湄潭办学。老人家今年98岁,今年暑假还去了湄潭。半个多世纪后我也从浙江大学来到贵州,也在大学工作。虽然东西部发展有差距,但今天办学条件比起当年还是好得多。国家对西部大开发的重视和支持给贵州大学发展带来了很好的机会。2004年底,教育部和贵州省签约共建贵州大学,2005年9月贵州大学正式进入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行列,迎来了发展的新时期,这一点在进入2006年后表现得尤为明显。岁月如梭,到贵州工作已是第五个年头。这五年里工作一年比一年忙,它不是碌碌…  相似文献   

16.
袁航 《当代贵州》2023,(Z4):21-22
<正>从“贵漂”学子到“贵定”专家,王锦荣在贵州已整整20年。他扎根贵州,致力于高质量的教学和科研工作,立志为贵州培养高素质数学人才。贡献者·事迹王锦荣,贵州大学数学与统计学院院长。从一名“贵漂”学子成长为“贵定”专家,坚守教学科研一线,为西部地区数学教育培养了一批优秀数学人才,是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连续6年入选全球高被引科学家,连续9年入选中国高被引学者。获评省五一劳动奖章、省最美科技工作者、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等。  相似文献   

17.
<正>为贵州培育更多新质生产力云南、贵州发展各有优势、各有特色、各有所长,互学互鉴、互利合作的空间广阔。本次学习考察,不仅收获了做好贵州科技创新工作的启发,也感受到了更加强烈的责任感、紧迫感和压力感。当前,贵州正处于厚积薄发、加快转型发展的关键时期,为科技创新提供了广阔舞台。首届贵州科技节的举办,彰显出贵州全面加强科技创新的坚定决心和广纳天下科技人才的鲜明态度。我们必须更加奋发有为,聚焦科技创新、成果转化、造福人民,努力把科技创新的“最大变量”变为高质量发展的“最大增量”,为贵州赶超跨越培育更多新质生产力。下一步,  相似文献   

18.
2012年11月10日下午,由中共贵州省委讲师团、省社科联主办,贵州省区域经济研究会、贵州民族大学传媒学院承办的贵州产业论坛第三期·2012年贵州省社会科学学术年会第九分会场“贵州省文化旅游产业集聚发展研讨会”在省委讲师团举行。来自省委宣传部、省委讲师团、省社科联、省委党史研究室、省发改委、省统计局、省旅游局、省信息中心、省区域经济研究会、贵州大学、贵州民族大学等单位的25名领导和专家学者齐聚一堂,为建设文化旅游产业集聚区和文化旅游发展创新区建言献策。  相似文献   

19.
<正>贵州公安交警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统筹发展和安全两件大事,紧紧围绕“十四五”贵州省道路交通安全规划,不断深化交管改革、推进协同共治、强化科技应用,为全省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国发〔2022〕2号文件提出,畅通贵州对内对外开放通道。贵州公安交警在省委、省政府和省公安厅党委坚强领导下,以事故预防“减量控大”为牵引,奋力推动交通管理大步前行,全力做好防风险、保安全、保畅通、促改革、惠民生各项工作,  相似文献   

20.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党的十四大以来,我省科技事业得到了较大发展,科技队伍不断壮大,并形成了布局较为合理、门类比较齐全、具有贵州特色的科研、开发与科技管理服务体系,为贵州经济的振兴、社会的进步作出了积极的贡献,一大批出类拔萃的科技人员脱颖而出。目前,全省有35人获“国家级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称号,有63人获“贵州省有突出贡献优秀专家”称号,有787人获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589人获贵州省政府特殊津贴。全省科技投入逐年增长,“八五”期间财政对科技投入比“七五”期间增长51.52%,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1996…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