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美国和欧盟反倾销法若干比较与借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关于倾销的确定无论是中国、美国还是欧盟的反倾销法,都一致规定进口产品的出口价格低于正常价值即为倾销。如欧盟反倾销法规定、如果一种产品向共同体的出口价格低于该出口国正常贸易中的可比价格,该产品就被认为是倾销产品。可比价格是指产品的正常价值①。由此可见,在倾销的确定上,正常价值和出口价格的确定与比较其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美国反倾销法的倾销确定又叫“低于公平价值”的确定(LessThanFairValue,简写为LTFV),它是基于外国市场价值(即正常价值)与美国价格(即出口价格)比较的结果。确定外国市场价值的过程…  相似文献   

2.
一 倾销的概念界定1.国际经济法中的倾销概念“倾销(dumping)”的原意为“随意地、不负责地抛弃”,经济学上引申为在国际贸易中“以低于市场价格的方式大量抛售商品(诸如处理过剩产品或破坏竞争)”。1西方经济学家认为倾销是价格歧视的一种表现。虽然美国(1974年贸易法)对倾销的概念扩大理解为不仅包括国家市场之间的价格歧视行为,而且包括国际贸易中的“低于生产成本的销售”(Salesbelowproductiondost),2但是如果此类销售在一定合理期限内能收回全部成本,则不视为倾销。目前,在国际贸易中法律上的倾销概念普遍以《关税和贸易总协定》(以…  相似文献   

3.
WTO简介     
(一)世贸组织的起源及形成 1.概念。根据关税与贸易总协定乌拉圭回合达成的“建立世界贸易组织的协议”,1995年1月1日起“世界贸易组织”正式生效运转。1995年1月31日,世贸组织举行成立大会,取代1947年的关税与贸易总协定。世界贸易组织是多边贸易体系的法律基础和组织基础。它规定了主要的协定义务,以决定各缔约方政府如何制定和执行国内贸  相似文献   

4.
自本世纪初以来 ,经济学界将倾销行为定性为价格歧视行为 ,但有关倾销的国内与国际立法是有别于限制价格歧视的反垄断法或反不正当竞争法的专门法。鉴于一些反对反倾销法的观点 ,本文认为 :反倾销立法的根本宗旨在于保护进口国国内产业、维护进口国国家利益。国家通过对进口产品征收高额反倾销税 ,削弱进口产品价格竞争优势 ,迫使进口产品退出进口国市场。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应利用《保障措施协定》 ,参照《反倾销守则》 ,制定出一部适合中国实际的、完备的反倾销法 ,以保护中国的国内产业免受进口倾销产品的损害。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随着我国对外贸易的不断发展,我国出口产品在国外市场被指控为倾销的情况不断发生,从1979年欧共体对中国出口糖精发起的首例调查,到1994年7月美国对我甘氨酸提出指控,15年间,国外对中国提起反倾销案共达172件,涉及产品140余种(其中不包括墨西哥对我国十大类四千种商品进行的大规模反倾销调查).可见,反倾销措施已成为我国产品进入世界市场的法律障碍.本文拟从美国替代国模式入手,提出对策,这不仅具有法律理论意义,也具有外贸实践意义.一、美国反倾销法中的替代国模式美国关税法第731条规定:美国商务部决定某种或某类外国商品,正以或可能以低于“公平价格”在美国销售;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则决定,因为这些商品的进口,生产同类产品的美国工业是否受到“重大损害”,或者是否受到“损害威胁”,或者对这些工业的建立是否受到“重大阻碍”.如果以上两部门作出的决定都是肯定的话,便可作出倾销裁决,被诉商品也即构成了法律意义上的倾销.  相似文献   

6.
美国的“反倾销法”主要是针对外国出口商的不公正贸易行为,即:如果同样的商品在美国市场的销售价远低于其在国内市场或他国市场的销售价,则美国政府将依据“反倾销法”对被确认为倾销的商品征收惩罚性的高额关税。 美国确定和征收“反倾销税”的法律依据是1930年制定的《关税法》第731款,后于1979  相似文献   

7.
二战前的反倾销法以国内立法为主,对倾销采取敌视态度,并且非常不完善,各国反倾销法在体制、结构、原则等方面差异很大。二战后诞生的 G A T T首次规定了反倾销的国际规则, 先后制定了两个《反倾销守则》, 形成统一的 G A T T反倾销法律。此后, 美欧相继将其引入国内法。这时的美欧反倾销法已较完善,在国际反倾销法中具有重要的代表性,反映了强化反倾销法的趋势, 必定会阻碍国际贸易的正常发展  相似文献   

8.
略论反倾销法的特征及其基本原则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反倾销法具有两面性。正因为如此 ,世界上对反倾销法的认识还远未统一。本文认为反倾销法的调整对象已经超越了货物买卖双方的权利义务关系 ,就国际反倾销法而言 ,它属于国际经济法的范畴 ,其目标是抑制或避免贸易保护主义者滥用反倾销措施而对国际贸易产生的消极影响 ,就各国反倾销法而言 ,它属于经济行政法范畴 ,更具有保护本国产业和生产者利益的倾向 ,以维护正常的国内市场秩序。公平竞争原则 ,合理实施反倾销措施原则 ,给予发展中国家特殊待遇原则 ,透明度原则都是反倾销法的基本原则  相似文献   

9.
乌拉圭回合的反倾销法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解决国际反倾销规则中存在的一些重要问题,总协定缔约国经过复杂、困难的贸易谈判,最终于1994年形成了“乌拉圭回合”的《反倾销协议》,此协议与原“东京回合”的《反倾销守则》相比,主要在“倾销”、“损害”的认定,倾销与损害的因果关系,“代表国内某产业”申诉人的资格,立案调查——裁决程序,行政复审与司法审查等方面作了重大修改。此后,各国都根据这一协议,对本国反倾销法作了相应修改。  相似文献   

10.
张哲 《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07,9(3):224-224,F0003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在关税与贸易总协定(以下简称总协定)的主持下,工业品国际贸易自由化取得了长足的进展,它大大促进了国际贸易的发展.但是在人们乐道于此之时,多数国家对农产品生产和贸易却实行了保护主义的政策和措施,造成世界农业生产结构长期不合理,农产品国际贸易的正常格局被严重扭曲,市场价格频繁波动.本文旨在探讨世界农产品贸易保护主义逐步增强的根源所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