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上海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研究员倪正茂所写的近百万字《法哲学经纬》(下称倪著)一书最近由上海社科院出版社正式出版。该书由上海市马克思主义学术著作出版基金资助.全部以精装本印行。鉴于新中国成立以后尚未见以“法哲学”为名的政府法学专著出版,而长期以来法学界对是否应认可“法哲学”为独立的一门学科尚存歧见,在拜读了倪正茂的《法哲学经纬》之后,我不禁写下了本文的标题,并不揣谫陋予以评介。八十年代以来,我国法学界对“法哲学”之独立性问题,曾有过较为热烈的讨论。著名法学家、哲学家、中国辩证逻辑研究会主席傅秀重教…  相似文献   

2.
理论创新固然需要绞尽脑汁的艰苦思索,但其基础却在于通观博览中外古今千百个法律思想家的著作、理论、观点、并进行分析、综合、比较,然后从比较中得出自己的独到见解来。《法哲学经纬》正是这样做了。倪正茂先生上一位我非常敬仰的学者,他的近著《法哲学经纬》一书,以一个崭新的角度对古今中外的法哲学体系作了大胆的总结和批评,可以说是一部中国学术界前所未有的大作。此书不仅在中国,即使在世界的法哲学界也将会引起相应的注目和反响。日本·九州大学法学期教授,格回医广古乡中外,纵用掉问,剧该回流,分析比轻,如同全死田的活…  相似文献   

3.
本专题围绕“马克思主义法哲学与中国法制建设和法学发展研究”。这一主题,力求深入系统地理解马克思主义法哲学的基础理论、重大命题以及马克思主义法哲学在中国的理论发展与实践应用。既努力探索如何回到马克思原初的法哲学理论.又着重理解和阐释马克思主义法哲学之所以在当下“在场”的根本原因与“场中姿态”。 本专题无论是问题领域还是论述方式都务期鲜明而集中,它们主要是:《马克思主义法哲学中国化研究论纲》、《论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法哲学新发展的主体向度》、《“人本”法学思潮:马克思主义法哲学的新发展》、《价值概念辨析:马克思主义法律价值观的澄清》、《马克思对市民社会的解剖与人的解放理论》、《马克思主义法哲学与中国法学教育审思》凡六篇。  相似文献   

4.
<正> 武步云教授所著《马克思主义法哲学引论》(以下简称《引论》)已由陕西人民出版社1992年3月出版,可谓近些年来我国法理学园地里具有开拓性的新作。 对法律这一重要社会现象的哲学研究,从古希腊罗马就开始了,但在哲学和法学家著作中最早明确使用“法哲学”一词的,乃是近代德国大哲学家、法哲学家黑格尔,他的著名法理学著作就是《法哲学原理》。 马克思在对19世纪40年代德国司法实践和黑格尔唯心主义法哲学批判的基础上,在创立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同时创立了辩证唯物主义法哲学。无论在观点或内容的科学性上,是一切其他  相似文献   

5.
报刊评论     
法哲学经纬作者:倪正茂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6年6月出版定价:64.00元由上海市政协委员、九三社中央委员、市社科院法学所比较法室主任倪正茂研究员撰写的近百万字世著《法哲学经纬》于日前问世。这部书的出版获得了上海市马克思主义学术著作出版基金的全额资助,全部以精装本印行。纵观全书行云流水,结构严谨,新思异风泉涌迭出,且又严格尊循马列主义,给人以深刻印象。法哲学是理论法学的一个部门,是对重大的法理学门题进行拮理探计的学科,这是一个基础学科。《法哲学经纬》一书对法的发展规律作了深入研究。现行法学基础理论仅仅涉…  相似文献   

6.
文章对《法哲学论》一书在构建法哲学理论体系方面的研究成果作了简要评介 ,包括法哲学的学科定位、法哲学的内容和体系以及法哲学的逻辑起点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7.
法哲学是不是资产阶级法学的“独占品”?要不要建立马克思主义法哲学体系?如何建立马克思主义法哲学体系?这些都是当前法学界颇有争议的问题。继文正邦同志《应当开展马克思主义法哲学的研究》(载于《四川大学学报》1981年第1期)一文之后,傅季重同志又发表了《法律哲学研究的对象及其任务》(载于《法学》1982年第3期)。这两位同志都明确否定法哲学为资产阶级法学所“独有”之说,阐发了建立马克思主义法哲学体系的必要性,并对如何建立这门学科提出了很好的意见。我国法哲学研究和其他法学  相似文献   

8.
为法哲学申辩:法哲学研究提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为法的最高抽象形式的理论表达,法哲学首先是对人的一种关怀,它是从法的角度对人的现实存在的哲学理解和对人的理想性存在的终极关怀。因此,法哲学是一种人学。在法的理论体系中,法哲学无疑居于最高层次,成为法学的元理论。就功能而言,法哲学始终是针对法的现实(法的实践与理论)的一种理性批判。这种实践批判又必然导致法哲学在理论层面的自我批判。所以,批判性也就构成了法哲学的内在本性  相似文献   

9.
陈锐 《政法论丛》2014,(2):50-59
《晋书·则法志》是中国法律思想史上的一部重要著作,同时也是一部集中反映中国传统法哲学的经典作品.在法本体论问题上,《晋书·;刑法志》向我们介绍了一种“整体论”的法律观,即法律是一种复合物,呈“三位一体”结构,其权威也是建立在“复合型权威”基础之上.在法认识论问题上,《晋书·刑法志》叙述了晋代的人们在“法律科学化”方面所做的种种尝试.在法律方法论上,《晋书·刑法志》表达了尽理为法、奉法循理等科学的司法理念.《晋书·刑法志》中的法哲学是一种非常先进的法哲学.  相似文献   

10.
卡夫卡的《审判》从多个层面凸现了作家对法哲学的思考。对于《审判》中的乡下人来说,法的精神是自由意志,“法”的问题是一个语言问题。《审判》塑造了不道德的执法者,揭示了法律机构和法律制度的道德缺陷。在《审判》中的K看来,与其用激烈反抗的方式去排斥不道德的法律,不如以一种“非暴力”的方式去“守法”更能讽刺这样一个荒唐的生存现状。《审判》揭示了法的隐蔽性造成的不公正和证据背后的法律悲剧。  相似文献   

11.
<正> 这几年,我国法学界使用"法哲学"这个术语的人日渐增多。但是,法哲学一词有何涵义以及法哲学作为一个相对独立的学科,应当包括哪些内容还没有形成一致的意见。Ⅰ就近代的情况而言,资产阶级的法哲学来源于德国古典哲学。该学派的先驱者和奠基人G·W·莱布尼茨在《法学研究和讲授的新方法》(1667)一书中,最先使用"法哲学"一同。但法哲学当作一个理论体系,开端于把法看成先验道德法则的  相似文献   

12.
韦乐斯·约翰逊(Wallace Johnsoa),生于1932年。他曾在宾夕法尼亚大学东亚法律研究班随德克·卜德(Derk Bodde)等人学习中国古代法律。后来,他把《唐律疏议》全部译成英文,这在西方语言世界还是第一次。1979年,译者的第一卷《唐律名例律》出版。译著前的介绍由译者的哲学博士论文改写而成,《唐律中的法哲学》就是从中摘译的。这个介绍共分三章,第一章简述了唐代的立法概况和《唐律》中的法哲学;第二章详细论述了《名例律》中的一些内容;第三章叙述了唐律版本的历史,中日学者和西方学者研究《唐律》的概况及他的译著所采用的版本。此外,论文所引用的和书末所列的中日学者和西方学者研究《唐律》的论著,也有助于我们了解世界各国研究《唐律》的概况。  相似文献   

13.
迄今,马克思主义法哲学在中国已经历了三个时代:第一,清末民初中国近代知识分子对西方法学包括马克思主义法学的吸纳,其中含有对法哲学问题的初步思考,如梁启超在1902年所写的《法理学大家孟德斯鸠之学说》中就采用了日语的“法理学”名称,并于1904年在《新民丛报》第四卷第5—6期发表的《中国法理学发达史论》一文中主张法理学的研究对象不仅包括“法文”的解释,而且包括法文以外的法理研究,  相似文献   

14.
当代西方法哲学的认识论和方法论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当代西方法哲学的认识论和方法论信春鹰认识论与方法论问题,既是哲学的一个根本问题,也是各个部门科学的首要问题、德国著名哲学家迈纳在其所著《方法论导论》①一书中,援引了克里斯托夫·西格瓦特对方法论的定义:"方法论的任务是说明这样一种方法,凭借这种方法,从...  相似文献   

15.
《研究生法学》2010,25(1):1-1
在当代法学理论领域,英美法理学以其深厚的学术底蕴吸引着众多追随者。2009年深秋,若干有志于英美法哲学的博士生与硕士生追踵前贤,以英美法理学为研习对象,于中国政法大学研究生院成立“蓟门法哲学研习会”。“蓟门法哲学研习会”专心于英美法哲学学术传统内部之基本命题,深入其理论脉络,开展思想史阅读和专题研究等研习活动,并定期邀请国内研习英美法理学之先进做专题报告,开展学术交流。  相似文献   

16.
科学批判与法哲学的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我国法哲学研究的缺陷勿庸讳言,我国法哲学研究的总体水平还很低,显得非常粗糙、肤浅和不成熟。老实说,许多所谓“法哲学”研究,很少有甚至根本就没有什么真正的法哲学意味。这当然首先是因为我国的法哲学研究起步较晚,对于西方各国法哲学研究状况缺乏全面准确的了解,也缺乏真正科学的吸收。但同时,笔者认为我国法哲学研究落后的根本原因还在于,我们的许多学者是在尚未具备法哲学思维从而尚未真正进入法哲学领域,即是在对法哲学之科学本性盲然无知的情况下,进行“法哲学”研究的。这样的研究不可能不成为“隔靴搔痒”之举。由…  相似文献   

17.
法哲学的对象和性质论辩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法哲学的概念、对象和性质,无论是在国外或国内都颇多歧义,争论一直存在。但基本上可概分为“法哲学独立论”与“法哲学即法理学论”这两大系列观点之间的分歧和争论。作者赞同前论,认为法哲学是从哲学的角度和用哲学的方法来研究法律理论和实践问题的一门学科,它以法学世界观和方法论为研究对象;它既是应用哲学的一个门类,又是理论法学的一个分科,是介于哲学与法学之间并兼具二者属性的一门综合性、交叉性和边缘性学科。因此,同一般性(或专门)法的理论有所不同,自有其独立存在的意义和价值。而认为“法哲学即法理学论”是由于19世纪下半期以来,西方法哲学的对象发生了泛化、不同程度地把法哲学混同用于一般性法的理论,从而形成了法哲学与法理学趋同与合流的结果;它造成了对法哲学对象和内容的简单化、庸俗化,使其内涵和外延含混不清,对象和范围极不明确,具有极大的伸缩性和收纳度,内容十分庞杂甚至是包罗万象的。因此有必要对法哲学进行正名,廓清其概念、对象和性质,把泛化了的法哲学正本清源、还原归位。为此,作者引用了大量资料,从法学和哲学及其相结合上进行了论证,对一些置疑的观点进行了答辩,并阐述了法哲学在社会主义法学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同时还就应该怎样正确认?  相似文献   

18.
法哲学解说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下载免费PDF全文
法哲学的基本属性可以归纳为五个方面 :总体性 ,即法哲学是从总体的角度来研究法律世界 ;求实性 ,即法哲学要面向现实 ,从现实出发提出和解决法哲学问题 ;批判性 ,即法哲学对法律实践要进行反思和批判 ;分析性 ,即分析是法哲学的内在要求和重要功能 ;思想性 ,即法哲学追求的是法律的抽象思想。  相似文献   

19.
为了推进法哲学理论研究,1998年10月12日,上海市法学会、上海市哲学学会和上海大学法学院联合举办了上海市首届法哲学研讨会,50多位专家学者参加了这次研讨会。一、法哲学的学科定位第一种观点:法哲学是法学的分支,这是主流观点。学者们从方法论、历史发展...  相似文献   

20.
继沈宗灵教授的《现代西方法律哲学》(法律出版社1983年出版),吉林大学法律系年轻的副教授张文显的专著《当代西方法哲学》(吉林大学出版社,1087年7月第1版)已面世。该书从绪论、本体论、范畴论,价值论四个方面评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