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去年在联合国成立四十周年纪念仪式上,各成员国一致通过了《国际和平宣言》,并确定一九八六年是“国际和平年”。这反映了世界人民的共同愿望。和平与发展是社会主义国家制定内外政策的原则和目标,从理论上来说,它又是社会主义本质的要求.建立在生产资料公有制基础上的社会主义社会的产生,是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变革.其根本目的,就是要消灭延续了数千年的阶级剥削和阶级压迫,使劳动者成为社会和国家的主  相似文献   

2.
千年盛会探讨新千年世界难题 国际社会企望蓝图早日成现实 举世瞩目的联合国千年首脑会 议9月6日至8日在纽约联 合国总部举行。在三天的会期中,与会的各国元首和政府首脑围绕“21世纪联合国的作用”这一中心主题,就在新形势下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促进国际社会均衡发展、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加强联合国作用等问题广泛交换了意见。国际舆论普遍认为,千年盛会有喜亦有忧。维护联合国权威是全体会员国的责任 本世纪人类两度饱受世界大战的痛苦和蹂躏催促了联合国的诞生。联合国是由主权国家组成、最具权威和最具代表性的国际组织…  相似文献   

3.
在联合国成立四十周年之际,本刊特请新中国第一次出席联合国会议的特派代表伍修权同志撰写了这篇回忆文章。文中就一九四五年国共合作时期中共派代表参加《联合国宪章》签字仪式,和一九五○年他代表中国发言控诉美国侵略等往事作了回忆。他并表示,作为中国的老外交官,希望联合国今后在维护世界和平等方面做出更大的贡献。  相似文献   

4.
《瞭望》1986,(1)
联合国确定一九八六年为国际和平年,在全世界范围内开展争取和维护和平的活动。中国人民需要和平,世界人民也需要和平。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两大课题,要发展必须有和平,因此中国人民拥护联合国的决定,愿同世界人民一道为维护世界和平而进行持久不懈的斗争。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以后,进行了三十多年的社会主义建设,在各方面都取得了光  相似文献   

5.
长崎专电八月初,禁止原子弹氢弹一九八五年世界大会和第一次世界城市市长和平团结会议在日本广岛和长崎举行。在纪念广岛和长崎遭受原子弹轰炸四十周年期间,在这两个原子弹受害地召开这样的国际会议,共同探讨反对核战争、维护世界和平问题,是一件具有深远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的大事。  相似文献   

6.
联合国专电 1945年10月,联合国在世界人民取得反法西斯战争全面胜利之后成立.《联合国宪章》开宗明义指出,这个由主权国家组成的世界组织的成立是“欲免后世再遭当代人类两度惨不堪言之战祸”.《宪章》的宗旨和原则反映了世界各国人民渴望和平的愿望.正是由于各国人民的共同努力和斗争,50年来世界未再发生大战.尽管局部冲突此起彼伏,国际和平与安全基本得以维护.  相似文献   

7.
联合国是当今世界上最具有代表性、最权威的政府间国际组织,也是最重要的国际论坛和开展多边外交的平台。60多年来,联合国在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促进国际合作方面作出了杰出的贡献。但是在后金融危机时代,联合国已经远远不能适应21世纪国际形势的新变化,  相似文献   

8.
纽约专电 今年九月十六日是第四十一届联合国大会开幕的日子,也是联合国确定的“国际和平日”。在这一天,一把象征着和平与合作精神的火炬将在联合国大厦前点燃。世界各国的运动员将高举这把火炬,绕地球接力长跑一周,途经包括中国在内的三十九个国家。火炬将于一九八六年十二月三十一日回到联合国,点燃起长明灯,宣告一九八六年国际和平年活动结束。 这将是举世注目的首次环球火炬接力长跑,是联合国国际和平年的一次重要活动。这一活动的发起人和组织者是个名叫大卫·格尔逊的美国人。不久前,  相似文献   

9.
《瞭望》2003,(2)
本刊驻联合国记者段吉勇报道:新的国际安全形势要求联合国在安全领域发挥更大作用,但伊拉克武器核查危机却使联合国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的作用面临重大考验。联合国初步经受住了考验,同时也显示,在新的历史时期,它在和平与安全领域仍将继续发挥无可替代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江涛 《党政论坛》2011,(14):37-37
联合国是当今世界上最具有代表性、最权威的政府间国际组织,也是最重要的国际论坛和开展多边外交的平台。60多年来,联合国在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促进国际合作方面作出了杰出的贡献。但是在后金融危机时代,联合国已经远远不能适应21世纪国际形势的新变化,出现大量“治理赤字”,势必进行改革。  相似文献   

11.
联合国专电 矗立在美国纽约东河之滨的联合国大厦度过了相对平静的春夏之后,又开始热闹起来。世界各国的代表纷纷前来这里,参加预定于8月24日开幕的裁军与发展之间关系国际会议。开这种会议,自联合国成立以来尚属首次。它反映了当今世界人民对解决裁军与发展两大问题的迫切要求以及通过裁军与发展来维护国际和平、促进世界各国进步和繁荣的强烈愿  相似文献   

12.
《学理论》2015,(33)
冷战后,两极格局瓦解,各种力量重新分化组合,这为联合国作用的发挥提供了机遇。基于此,中国对联合国的政策也随之发生了显著变化,尤其是在联合国维和问题上有了新的认识。中国参与联合国的维和行动,不同于冷战时期仅仅停留在态度的观望上,而是表现出一个循序渐进,从消极适应观望到积极实践参与的过程。这一变化向国际社会展示了中国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的决心。  相似文献   

13.
联合国专电 一九八六年作为国际和平年,将在人类保卫和平的历史上写下重要的一页。联合国要求各国人民在这一年“与联合国一起共同努力,捍卫和平和保障人类的未来”。 前不久,我们走访了国际和平年秘书处,会见了执行秘书奥斯托罗夫斯基。他的办公室设在联合国总部第三十二层楼上,墙上挂满了宣传和平的标语、招贴画,窗外的东河水波荡漾,缓缓地向远方流去,百里的长岛尽收眼底。国际和平年秘书处设  相似文献   

14.
联合国安理会于7月12日一致通过决议,要求国际刑事法院在从7月1日起的一年时间内,不时来自《国际刑事法院规约》缔约国以外国家的联合国维和人员展开调查或提出起诉。紧接着,安理会又一致通过了另外两项决议,分别延长联合国驻波黑特派团和联合国驻普雷维拉卡观察团的任期。这三项决议的通过,为美国与其他安理会成贝国之间围绕国际刑事法院豁免权问题所进行的斗争暂时划上了句号,联合国维和行动这艘航船终于避开了来自美国的威胁,在维护世界和平与国际安全的征途上继续前进。  相似文献   

15.
联合国专电 联合国新秘书长布特罗斯·加利于1992年1月1日正式上任,肩负起实施《联合国宪章》确立的维护世界和平及促进共同发展两大目标这一光荣而艰巨的使命。 加利是联合国历史上第6任秘书长,也是冷战时代结束后的第一任秘书长,担负着继往开来的重任。  相似文献   

16.
凌青 《瞭望》1985,(42)
这是我国前驻联合国常任代表凌青同志为本刊所写的文章。他对联合国在多边外交活动盛行的当代所起的作用进行了独到的评述。指出,联合国内目前的斗争是尖锐的,联合国内外的多边外交一定会更加活跃。他希望联合国能真正为维护世界和平、促进人类进步的事业发挥重大作用。  相似文献   

17.
李楠 《瞭望》1987,(10)
世界纷纷扰扰,人类为众多难题折磨。为了提醒世人注意,联合国逐年将一个问题作为国际活动年。去年是“国际和平年”,今年是“安置无家可归者国际年”(简称“国际住房年”)。 联合国秘书长在去年除夕发表的简短文告说,目前地球上有数百万人完全无家可归,因此把1987年作为这一问题的国际年是一项十分及时的决定。  相似文献   

18.
世界上185个国家的国王、王储、总统、主席、总理或他们的代表们参加为期3天的联合国成立50周年特别纪念会议,在10月24日午夜,以鼓掌方式通过了《联合国50周年纪念宣言》,结束了这一历史性会议.世界各国领导人对这次会议给予的重视和对《宣言》支持的一致性,表明冷战后世界人民对联合国报有新的期望.此次联合国特别会议取得最广泛的共识有三:一是肯定联合国的积极作用,各国领导人对联合国50年的历史评价,虽有不同,但都肯定联合国对人类的和平与发展作出了贡献,认为如果没有联合国,世界和平与发展会面临更多的困难;二是联合国面临着改革的重大任务,所有与会国家代表均认为,不改革联合国,就无法适应冷战后新的国际形势,改革是联合国为世界作出更大贡献的根本出路;三是联合国需要解决财政困难,联合国会员国都同意要设法按时交纳会费,从而保证联合  相似文献   

19.
国际青年年     
一九七九年十二月十七日联合国第三十四届大会决定将一九八五年定为“国际青年年”,确定国际青年年的主题是“参与、发展、和平”。选定一九八五年为国际青年年有重要意义。一九八五年适逢联合国促进青年和平理想,各国人民相互尊重与了解宣言发表二十周年。在当前世界面临迅速变革时期,在青年与面对青年的需要与愿望的社会之间,在习惯、态度、方法和概念上迫切需要一个真正变革。举办国际青年年,能唤起国际舆论,动员国际、区域、特别是国家、地方各级组织对社  相似文献   

20.
中国倡导的国际法治原则在新时代外交理念和实践中都有体现,并有丰富的内涵和鲜明的中国特色。它把扩大国际法、国际制度的代表性,实现实质正义与形式正义相统一,推动国际关系法治化同中国自身利益和发展相结合,以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同时,指明了一条建设国际法治的路径,即各国坚定维护以联合国为核心的国际体系,坚定维护以联合国宪章宗旨和原则等国际公认的国际法及国际原则。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中国将更加坚定建设国际法治的决心和信心,推动国际关系法治化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