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经济转型的同时,政府对国民经济运行的干预和管理、调控方式也在转型,形成了有别于西方经济学的宏观调控的实践和概念。中国宏观调控与经典西方宏观经济理论中定义的宏观经济政策存在诸多的不同,在目标设定、手段选择方面,中国宏观调控表现出明显的差异性和特殊性。这表明,中国宏观调控是基于中国经济转型的实践和理论创新。  相似文献   

2.
与西方主流经济学理论的认知框架不同,在中国特色宏观调控的实践中,我国政府始终强调结构优化是宏观调控的目标之一,这也引起了理论界争议。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论是澄清这一争议并建立清晰认知的哲学基础。宏观调控作为政府对市场经济的干预措施,必然要反映中国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客观要求。中国国民经济具有显著的结构化特征,即二元经济结构特征、制度化的结构特征和区域结构差异,这决定了结构优化成为宏观调控目标设定上的合理化选择。从历史经验和实践反思来看,推动国民经济协调发展,宏观结构优化应当成为国家战略、经济政策和宏观调控的总体取向。在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的背景下,结构问题的表现更为复杂,宏观调控应该继续笃定结构优化不放松。  相似文献   

3.
2004年,宏观调控毫无疑问是中国经济的热点词汇。上半年,中央政府在实施宏观调控方面,采用经济、法律和行政手段上三管齐下,  相似文献   

4.
刘秀光 《长白学刊》2010,(5):100-104
房地产市场一般是竞争性市场,但由于中国房地产市场的特殊性,使该市场具有非竞争性特征,并且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垄断或“垄断化企图”。由此产生了房地产市场失灵以及政府不断实施宏观调控而房价持续上涨的“宏观调控悖论”。解决房地产市场失灵和纠正“宏观调控悖论”的政策思路是,在对房地产市场的特征准确定位的基础上,保持宏观调控与强化政府规制相结合。  相似文献   

5.
引子回首2004年,中国经济事件的重中之重当推始于当年春末夏初的宏观调控。而对宏观调控的看法也有两种不同观点。一种观点认为,宏观调控很有必要,非常及时。正因为中央政府及时采取调控措施,将一些已经明显偏热的行业降温,才使我们又一次避免了经济的大起大落,这也为中国经济的长期持续稳定发展打下了良好基础。另一种观点则认为,此番宏观调控其实没有必要,既然我们搞的是市场经济,那么,企业投不投资,往哪些行业投资,都是企业自己的事情,政府没有必要站出来干预。政府动不动就出手,还叫什么市场经济?实际上,中国国情决定了本轮宏观调控的意…  相似文献   

6.
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经济形势分析与预测》课题组提交的春季报告认为,2000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将达7.5%左右,宏观经济增长将有可能继续保持较快的速度。根据预测,如果国际环境渐趋平衡的走势不出现大的反复,中国宏观调控继续以积极的财政政策为基础,各项宏观调控措施协调配套,进一步积极扩大内需,影响中国宏观经济增长的通货紧缩趋势在今年将进一步得到  相似文献   

7.
如果把宏观调控说成是政府干预经济运行,这是误读。这也正是讨论同一个问题产生分歧的原因。在中国,人们常常把宏观经济管理,也就是宏观调控,和政府对经济活动的微观干预混为一谈。对于经济运行而言,政府对宏观经济  相似文献   

8.
2003年中国经济的宏观调控政策取向如何,成为众人最为关注的问题.国家信息中心经济预测部的专家根据2003年国内外经济运行环境变化方向和当前中国政治、经济、社会多方面因素综合分析,结论为"经济稳定,政策稳定将是2003年中国宏观政策的主基调",即宏观调控政策总体上保持连续性和稳定性,仅可能作局部的微调.  相似文献   

9.
2004年下半年始,中国政府实施了控制信贷 货币供应总量、严格土地管理等一系列宏观调控政 策,以抑制房地产市场投资过热之势,使房地产市 场不仅成为宏观调控的焦点,而且成为中国最受关 注的经济热点。  相似文献   

10.
2008年10月26日,受国务院委托,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在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五次会议上作《国务院关于加强金融宏观调控情况的报告》。此时,源自美国华尔街的全球金融风暴正愈演愈烈,风暴之下中国金融宏观调控如何前行备受关注。  相似文献   

11.
《小康》2020,(3)
正面对主要由有效需求不足所引起的经济下行压力,中国应毫不犹豫地启动逆周期的宏观调控。中国的宏观调控通常能够将"危"转化为"机",即利用经济下行的机会,将项目库中成熟的项目推向社会。中央经济工作会议2019年12月10日至12日在北京举行。会议总结2019年经济工作,分析当前经济形势,部署2020年经济工作。当前中国经  相似文献   

12.
国民经济在制度创新与宏观调控中保持良好发展态势──中国经济94回顾与95展望复旦大学经济研究中心副主任陆德明1994年过去了。1994年是中国的宏观改革和宏观调控年,国民经济在制度创新和紧缩政策下全面快速发展,既积累了经验教训,也留下了不少问题和难点...  相似文献   

13.
在学习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过程中,我们进一步认识到计划和市场是覆盖全社会的调节国民经济的两种手段。对于宏观调控,目前人们往往注意金融、财政、经济法规等调控手段,而忽视计划调控在宏观调控中的重要作用。有人甚至认为,现在实行市场经济,根本不需要运用计划调控手段来进行宏观调控,担心强调计划调控手段在宏观调控中的作用,会使市场g济走回过去传统计划经济体制的老路子上去。究竟怎样认识计划调控在宏观调控中的地位和作用,下面谈点初步认识和看法。一、计划是宏观调控中一种直要的调控手段市场的积极主动…  相似文献   

14.
秦交锋 《半月谈》2004,(23):14-17
2004年可谓中国的“宏观调控年”,针对前一段时期经济运行中出现的诸多新问题,新矛盾,中央站在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高度,及时,有效地采取了多项举措,宏观调控取得阶段性成果,宏观调控到底给经济社会,百姓生活带来哪些变化?它有哪些特点需要关注?未来还将破解怎样的难题?为此,本刊特推出——  相似文献   

15.
李远夫 《小康》2004,(8):59-60
稍加考察,我们不难发现,中国 的这一轮宏观调控与以往真是大有不 同。有关的争论至今不绝于耳:从去年 即已开始的经济是否"过热",到中央 调控的力度和方向;从加息之争,到未 来中国经济"软着陆"还是"硬着 陆"……宏观经济环境前所未有的 复杂,宏观调控下的民营企业再次成 为政府、经济界以及企业界等各方关 注和热议的话题。有人说,民营企业可 能成为宏观调控的"牺牲品";也有人 说,这是中央和地方政府在进行利益 博弈。 为此,本刊记者专访了中共中央 党校经济学部主任王东京教授和光大 金融研究所首席经济学家高善文先生, 请他们分别分析了地方政府和民营企 业在宏观调控中的各自表现--  相似文献   

16.
由于经济运行有着巨大的惯性,以及去年二季度经济增长基数比较低的原因,预计今年二季度经济增长速度还会比较高。但随着中央各项宏观调控措施的逐步到位,下半年经济运行将趋向平稳,投资行为也可能更加理性化。对于中央此次采取的宏观调控措施,绝不能简单理解为就是控制和紧缩的政策。中国经济没有出现全面过热的局面,因此没有必要也不应当采取全面紧缩的宏观调控政策。况且,这次宏观调控的办法是以经济手段为主、以有关法律为依据的,只是辅之以必要的行政措施。  相似文献   

17.
一个政府的成功宏观调控,不仅需要依托良好的微观规制基础,还需要吸收社会专业精英人士参与决策,适时根据宏观形势的变化进行正确抉择。只有这样,宏观调控才能保证整体经济平稳快速健康发展。中国大陆与澳门行政特区之间,在经济上存在许多可以相互借鉴、相互学习之处。  相似文献   

18.
王诚 《人民论坛》2010,(12):246-247
一个政府的成功宏观调控,不仅需要依托良好的微观规制基础,还需要吸收社会专业精英人士参与决策,适时根据宏观形势的变化进行正确抉择。只有这样,宏观调控才能保证整体经济平稳快速健康发展。中国大陆与澳门行政特区之间,在经济上存在许多可以相互借鉴、相互学习之处。  相似文献   

19.
<正>2010年年中,棋至中盘,2010年宏观经济走势和宏观调控走向,此时此刻格外引人注目。国务院总理温家宝6月19日到20日在广西视察时表示,当前中国经济正向宏观调控的预期方向发展,回升向好的势头进一步巩固,但面临的形势仍然复杂。  相似文献   

20.
’94宏观调控下的中国房地产业方劲松1994年中国的改革被称做是整体推进,重点突破,是很关键的一年。国家吸取前几年盲目上项目、追求高速度,而后又劳师动众来整顿、治理的教训,决定对各产业发展规模和速度实行宏观调控,加强管理和监督。1994年初,《人民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