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桠溪镇位于高淳县东部,地处苏皖交界,镇域面积150平方公里,人口6.3万,下辖22个行政村。境内丘陵连绵、山青水秀,享有“金陵天然氧吧”美誉,2010年获得全国首个“国际慢城”称号。多年来,桠溪镇按照高淳县委、县政府“生态立县”战略部署,坚持生态立镇,协调推进生态保护、经济发展、民生改善、都市农业和新农村建设,始终做到...  相似文献   

2.
《思想工作》2007,(11):44-44
一是加强队伍建设.社区成立了2支史艺队和2支秧歌队. 二是充分利用海镇文化广场举办各种文体活动,采取寓教于乐的形式,在镇文化广场共举办了九场晚会。其中6月28日至7月2日在海流图文化广场举办了“海流图镇第二届社区文化艺术节”晚会,观看群众达2万人。此外.9月23日至26日,在镇文化广场举办“海镇第二届草原文化节”晚会,以实际事例,为今年开展创建生态文明镇发挥示范作用.从而为今年的生态文明镇建设打好舆论基础,使群众从中切身体会到创建生态文明镇的好处.使镇文化广场在精神文明建设中发挥了应有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李俊 《前进》2011,(2):28-30
平鲁区地处晋、陕、蒙三角地带,国土总面积2314平方公里,辖2镇11乡,共有286个行政村、23万人。早在“十一五”前,我们就从实际出发,提出并展开“一城十镇百村”城乡一体化建设。多年来,我们着眼于转型,把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摆上战略位置,以“一城十镇百村”为架构,强力推进城乡布局、基础设施、产业发展、就业与社会保障、社会事业、生态“六个一·体化建设”,闯出资源型区域城乡一体化建设“整体联动”模式,促进了全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相似文献   

4.
路翀 《群众》2011,(12):67-67
建设新型城镇,是万石发挥城镇优势、实现跨越新发展的迫切要求。面对诸多制约因素以及周边竞相发展的压力,我们提出“生态立镇、工业强镇、农业富镇、市场兴镇、和谐稳镇”的发展战略,力求把万石打造成“四大功能区统筹发展、一二三产业齐头并进”的宜兴北部科学发展特色门户镇,争取在全市率先建成幸福镇、基本实现现代化。  相似文献   

5.
俞杏楠 《群众》2013,(10):53-54
近年来,吴中区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建设生态文明的战略部署,围绕“山水苏州、人文吴中”目标定位,坚持“发展保护两相宜、质量效益双提升”发展理念,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政绩观、保护观、发展观,坚持生态立区,努力走出一条具有江南水韵特色的生态文明建设之路,先后荣获“全国生态示范区”、“国家级生态区”称号,2012年被国家环保部列为全国生态文明建设试点地区。  相似文献   

6.
黄毅  彭昌伶 《当代广西》2011,(23):58-59
近年来,金城江区以建设“幸福河池”为目标,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大力实施“工业强区”、“农业稳区”、“商旅活区”、“生态立区”、“和谐兴区”战略,打造广西新型有色金属深加工基地、桂西北区域性综合物流基地、特色农副产品深加工基地和广西红色生态旅游名区,奋力建设河池首善之区,推进“富民强区”新跨越,为建设富裕、文明、和谐的新金城江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7.
《精神文明导刊》2004,(4):37-39
江阴市在文明村镇创建活动过程中,始终坚持以民为本,把群众的利益放在第一位,诚心诚意为群众办实事,尽心竭力为群众解难事,坚持不懈为群众办好事,使创建工作与群众的实际需要形成“共振”,实现了从“一二三”家庭读书工程到“一二三”文明创建示范点建设的新跨越,再到“三区一学”文明创建工程的新创举,形成了点、线、面循序推进统筹发展的创建态势,把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推上了一个新台阶。目前,江阴市已建成全国创建文明村镇工作先进村1个;江苏省文明镇12个、文明村17个;无锡市文明镇12个、文明村39个;江阴市文明镇14个、文明村100个。  相似文献   

8.
《精神文明导刊》2013,(12):29-30
近年来,山东省胶州市围绕全面提升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水平,加快推进生态文明一体化、乡风道德系统化、文化惠民长效化、社会管理民本化,全力创建乡村文明家园。一、推进生态文明一体化,全面改善乡村环境面貌。一是全力治脏。建立农村环境长效管理机制,搭建“户集、村收、镇运、市处理”体系,实施“门前六包”责任管理,在全市811个村建立近3000人的村级保洁员队伍,投放垃圾箱2.3万个,城乡环卫一体化实现全覆盖。目前,全市有3个镇办创建成省级环境优美镇,7个镇办被评为国家级生态镇。二是着力治污。突出燃煤、扬尘、尾气、废气、危化企业等治理重点。推进环保物联网总量控制及排污权交易云计算平台项目建设,实现物联网、云计算、总量控制、排污权交易等高新技术整合应用,推动经济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三是大力治水。  相似文献   

9.
进化 《今日浙江》2008,(4):52-52
进化镇是萧山区的区域大镇、人口大镇、资源大镇,是浙江省历史文化名镇,有“青梅之乡”之美誉,蕴藏着巨大的发展潜力和活力。近年来,该镇党委政府依托其独特的生态优势,努力打造进化生态文明的金名片,在立足生态、做美环境上动足了脑子、下足了功夫。  相似文献   

10.
《今日海南》2010,(10):I0001-I0002
澄迈县牢牢把握加快发展这个主题,按照"三县一地"(生态现代化建设县、新型工业县、休闲旅游县和热带高效农业示范基地)的经济社会发展战略,充分发挥丰富的特色资源优势、良好的产业基础优势、毗邻省会海口的区位优势,因地制宜建立三大经济产业功能区,发展六大产业体系,打造“一都二中心三区四镇”产业发展格局,实现产业兴县、产业强县,用产业支撑国际旅游岛建设。  相似文献   

11.
李俊 《前进》2009,(10):45-47
平鲁区地处晋西北黄土高原,是晋陕蒙三省五县的金三角地带,总面积2314平方公里。全区有2镇11乡20万人口,其中农业人口16万。早在2004年,我们依据本地实际,提出并展开“一城十镇百村”建设。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后,我们紧紧围绕“富民优先、教育优先、生态优先、环保优先”的发展思路,大力实施“新型工业化、特色城镇化、农业产业化”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12.
王凌 《政协天地》2012,(12):62-64,66
透堡镇地处福建省连江县东北部,与罗源县毗连,背靠“炉峰”,前临罗源湾,是一个历史悠久、文物丰富,风景秀丽的古镇。它既是第一批省级历史文化名镇,又是福建省定革命老区基点镇。现在申报“国家级生态乡镇”也已通过初选。“文化透堡”,“红色透堡”,“生态透堡”——被称为透堡“三绝”。  相似文献   

13.
发展浙江特色的生态循环农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景淼 《今日浙江》2010,(16):32-33
建设生态文明,农业是重要基础,必然要求农业经济活动与生态环境建设融为一体,探索一条可持续发展的路子,实现农业的经济、社会、生态效益的有机统一和最大化。同时,发展生态循环农业,是落实生态文明建设部署的内在要求。“十二五”时期,浙江要把发展生态循环农业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以粮食生产功能区和现代农业园区“两区”建设为主平台,重点实施好“四项工程”。  相似文献   

14.
日前,湖南省文明委制定《关于深入开展农村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意见》,对农村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作出部署。一是突出搞好“四项教育”。广泛开展形势政策教育、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民主法制教育和实用技术教育,提高农民文明素质,加快增收致富步伐。二是广泛开展文明村镇创建活动。以乡镇所在地的村、历史文化和生态文化名村名镇为重点,开展小康生态文明村镇“、和美家庭、和睦邻里、和谐村镇”和星级农户创建活动,搞好“湘西生态民俗文明走廊”“、湘东革命老区精神文明建设示范片”等连片创建。三是着力抓好城乡共建活…  相似文献   

15.
吴卫国 《群众》2014,(1):44-45
高淳作为全国唯一国际慢城、全省首个国家生态县,近年来以建设“美丽中国”示范区为新动力,不断赋予生态立区发展战略以新的目标内涵和实践举措,在积极探索生态与产业偕行、环境与民生共进、特色与优势彰显的绿色发展之路中,使“美丽中国”画卷在阁际慢城、江南圣地展现出特有的风采一、塑造“四美”形态-深化生态立区战略的新成效  相似文献   

16.
既要金山银山,更要绿水青山。随着“三区两带”发展战略的加快实施、“生态型山水森林城”建设的稳步推进,昭平县把经济发展的“列车”全面引向绿色的“生态经济快车道”,勾勒出了一幅“绿色、生态、富裕昭平”的美好画卷。  相似文献   

17.
《当代广西》2012,(4):16-17
“全国文明城市”是综合评价城市现代化建设水平的最高荣誉,是城市整体实力和综合竞争力的重要体现,每3年复评一次。在2011年12月举行的全国精神文明建设工作表彰大会上,中央文明委隆重表彰了第三批全国文明城市(区)、文明村镇、文明单位。在获得保留“全国文明城市”称号的23个城市(区)当中,南宁市榜上有名。  相似文献   

18.
《当代广西》2011,(23):2-F0002
2011年,金城江区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深入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促进广西经济社会发展的若干意见》和国家新一轮西部大开发战略决策,围绕加快推进“富民强区”新跨越,加大改革创新和开放合作力度,大力实施“工业强区”、“农业稳区”、“商旅活区”、“生态立区”、“和谐兴区”战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农业产业化建设步伐;  相似文献   

19.
常杰敏 《人大建设》2013,(12):23-23
建设“人文李店、幸福李店、生态李店、魅力李店”,努力打造农业综合改革试点乡镇、推动镇域经济科学发展……如今,社旗县南部商贸区域中心镇——李店镇已进入发展快车道。面对新形势、新任务,在镇人大主席团的组织下,辖区人大代表积极行动起来,全力推动李店镇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0.
《民主与法制》2008,(19):F0003-F0003
浙江台州三门县健跳镇位于浙东黄金海岸线中段,镇域面积146平方公里,其中海域面积57平方公里,辖33个行政村,总人口3.5万。近年来,镇党委、政府坚持实施“生态立镇、工业强镇、港口兴镇、海洋富镇”四大战略,“着力开发健跳港经济板块,突出建设华东电力城”。2003年被省政府列为“浙江省重点渔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