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珍重自己     
人最可贵的是自己看得起自己。天地悠悠,每人都有一定的位置,如果你不能轰轰烈烈、惊天动地,也不必强求! 心理学上有这样一条定理:人的满意程度等于实际所得与期望值之比。有的人对自己期望太高,总想成为郭沫若、华罗庚或者李嘉诚,达到一种完美和至高无上的境界,但又感到心有余而力不足,于是烦恼,于是沮丧,于是自暴自弃。其实,你不必因为别人有你没有而自卑,别  相似文献   

2.
何谓礼貌?从浅处来说,就是待人客气点儿,此乃个人的处事习惯;往深处讲,它体现着人的品行,是伦理的基础,是安定的条件,是人能够感觉到自己是人的前提。别人对你不礼貌的时候,你觉得别人没有把你当人看;你对别人不礼貌的时候,别人觉得你没把别人当人看;这时,礼貌伤及的是人的自尊。别人对你不礼貌的时候,别人没把自己当人;而你对别人不礼貌的时候,你也没把自己当人:这时,礼貌体现的是人的自爱。自尊与自爱是人的美德,美德往往脆弱,易受伤害。即如“礼貌”,恃财可以自傲,恃权可以自傲,恃貌可以自傲,恃强可以自傲,恃才…  相似文献   

3.
《廉政瞭望》2010,(23):30-31
“你见过我这样没房没车,不敢生病,老了也不靠谱的中产么?” “有房我也不是中产,我有压得喘不过气的房贷和永远都涨不上去的工资。” “有房有车我就中产么?我天天都在焦虑,我精神上严重不中产。”  相似文献   

4.
也许,你正为失恋而痛不欲生;也许,你正为孩子的学习不好而大发雷霆;也许,你正为自己付出过多、得到太少而抑郁苦闷。然而,“远去”的恋人不会因为你的痛苦而有所回头;孩子的成绩不会因为你的“雷霆大怒”  相似文献   

5.
认识你自己     
古希腊雅典娜神庙的门楣上刻着一条神谕:“认识你自己。”它庄严地向人类昭示,人对自我的认识,是人的基本职责。 这条神谕倾注着智慧之神对人类的关切、理解和同情,也揭示了人对自身认识的艰难和经受挫折、付出代价的必然性。在古希腊俄狄浦斯解答斯芬克斯之迷的传说中,就有那些因不知自己是谁的懵懵懂懂的人们被斯芬克斯撕得粉碎并被吞食的悲剧。“认识你自己!”是人类痛苦、迷惘的慨叹和对智慧的向往、赞美和肯定。人对自我的认识、把握是一个永恒的谜语,人需要解答这个谜语,而且可以得到正确的答案。 认识自我是哲学探究的一个极高目标,在各种不同  相似文献   

6.
<正>中产者的自我否定"你见过我这样没房没车,不敢生病,老了也不靠谱的中产么?""有房我也不是中产,我有压得喘不过气的房贷和永远都涨不上去的工资。""有房有车我就中产么?我天天都在焦虑,我精神上严重不中产。"不久前,《中国新闻周刊》委托调查公司在北京、上海、广州、沈阳、武汉等10个城市,对1658名个人月收入在各地处于中等水平以上的常住居民进行的调查显示,有近七成的人不认同自己是中产。  相似文献   

7.
《新湘评论》2014,(22):41-41
从力学角度来看,伤人就是伤己,你给别人一拳,别人也在用同样的力量反击你“一拳”,因为作用力等于反作用力。从心理角度来看,伤人就是伤己,你伤害了别人,必然在别人心里产生仇恨,那仇恨之火,随时都有可能泼向你,伤着你。  相似文献   

8.
王晓河 《前线》2013,(1):84-84
《论语·公冶长》篇中有这么一句话:子日,“已矣乎,吾未见能见其过而内自讼者也。”按现在的话来理解,就是孔子说,算了吧,我没看到过能察觉自己的过错并在内心与自己打官司作斗争的人。孔子周游列国,见识广矣,然而不曾得识自讼之人,可见自讼是一种高尚的境界和美德。  相似文献   

9.
看轻自己     
生活中自傲的人很多,真正能看轻自己的人不多。有的人有了一丁点成绩,就怕他人不知道,常常躺在功劳簿上睡大觉;有的人过于自信,不把他人当回事,以为自己什么都好,别人什么也不行,常常自我陶醉,止步不前。从这个意义上说,看轻自己并不是自轻自贱,而是求进的动力,是把取得的成绩当作起点。生活中凡能够看轻自己的人,不为成功所醉,不为别人的赞扬所昏,更不会目中无人,忘乎所以。他们用审视的目光看自己的不足,更加谦逊地去修炼自己,使自己的羽毛更加丰满,然后展翅高飞,尽展才华。看轻别人容易,看轻自己困难。学会看轻自己是件不容易的事。你先…  相似文献   

10.
认识自己     
王尧 《前线》1993,(16)
人认识自己应该不难。两三岁孩子也能迅速从一群人的照片中找出自己那个小面孔。这无疑是镜子的功劳。人在甚至连铜镜还没发明之前就已经认识自己了。战国时有个叫列精于高的士人,有一次衣冠楚楚去见国王,侍者奉承他“公姣且丽”,他不自信,“窥于井,粲然恶丈夫之状也!”从“窥于井”到铜镜再到玻璃水银镜,人们认识自己的手段日益进步,但是却日益不能认识自己的真  相似文献   

11.
认识自己     
老子说 :“自知为明。”苏格拉底说 :“你要认识自己。”东西方哲人两千多年前说的话竟然如此相似 ,可见“认识自己”是何等重要!社会上每一个人都要正确地认识自己。对一般人来说 ,认识自己 ,首先要正确地认识自己的长处。因为这关系到每个人在人生的道路上作出的选择是否正确。正确的选择可以确立一种自信。人的一生是在不断地作出选择的一生 ,而缺乏自信 ,便什么事也干不成。但认识自己 ,最难的还在于清醒地认识自己的短处。权越大、位越高、名越噪 ,认识自己的短处就越难 ,古今中外这样的例子多的是。即使是普通人 ,要正确认识自己的短…  相似文献   

12.
有则掌故叫"母猪过河".说一头母猪带着九头小猪过河,临行前清点一遍,包括自己共十头.过了河,环顾四周,再三清点,却只是九头,急得母猪哭了起来.其实,母猪的错误只是没把自己加进去.恕我不敬,一些腐败分子也常犯类似的错误:不把自己加进去.  相似文献   

13.
亮出你自己     
你常常感叹你的青春岁月,想做的都留在了梦幻的档案里,不想做的却让你每天忙忙碌碌,风雨兼程。你只能一个人对着灰蒙蒙的天空发呆,一个人对着厚厚的日历歇斯底里……你想诅咒生活、社会和一切人,可是你又发现,你的诅咒没有理由。于是,我明白,真正诅咒的是你自己。失去自己,才是天下最大的不幸;失去自己,才是人生最大的陷井。你小心翼翼,诚惶诚恐,想让所有人满意,但事实上,却恰恰毁灭了你自己。朋友,在纷繁复杂的世界面前,勇敢地亮出你自己,说你想说的话,何惧一路阴风冷雨;做你想做的事,何惧痛苦孤独伴随终生。赤橙黄绿青蓝紫,你该有自己的天空和色彩。记住,相信自己,创造自己,永远比证明自己重要。你应该像流水,像星星,像露珠,在属于你的时间和地点,毫不顾忌地亮出你自己,那样,世界才会更广阔,社会才会更斑澜。责编:知行  相似文献   

14.
为了使自己经常保持一种宁静泰然的心境,一点精神上的寄托是很需要的。所谓寄托,完全是属于灵魂深处的东西,它是你精神上的一片私人的园地,是你灵魂的一个小小的避风港,是你躲避世俗牵挂的保垒,是你可以在那里找到自己和自己的心灵、和自己心灵恳谈的一个秘密的花园。会处理生活的人,一定懂得这样给自己安排一片  相似文献   

15.
正印度空军副参谋长德奥因枪支走火不慎击伤自己,目前正在新德里军队医院接受治疗。据报道,这场意外发生在德奥的办公室,当时他从外面回来,准备把佩枪放在办公桌上,手枪突然走火击中他的腿。目前,印度空军尚未就此事发表任何声明,但网上却炸锅了。印度网民称,"没打到敌人,却伤了自己。真是个勇敢的  相似文献   

16.
心语     
小时候我盼长大,而长大了我又羡慕孩童的天真,羡慕孩童的单纯,人就是这样,你羡慕我而我又羡慕你,你羡慕我独具风格儿,羡慕我高兴,羡慕我快乐而我又羡慕你无忧无虑,可是每个人却都有自已一段难念的经,每个人都有自己或多或少的苦衷。很多人都以为自己所走的路是天下最难走的路,可哪条路上没坎坷,哪条路上没障碍,哪条路上不洒有主人的泪水、汗水和血水。每  相似文献   

17.
正我们常发现生活中有许多固执的人。需要注意的是,固执不同于偏执。适当的固执,为人平添一份可爱的"原则美",而偏执往往容易把人生打成死结,伤害自己,也伤害他人。右面是一个检查偏执程度的小测试,快扫描二维码,来检查一下你的情绪是否"过了火"!  相似文献   

18.
王凡 《党史纵横》2005,(11):11-14
毛泽东说:"王医生,你代表我去看看林彪同志……"/走进林彪的卧室,王鹤滨被眼前的情景惊呆了:林彪两眼,死死盯着从屋顶上垂下来的纸条/强烈的视觉印象,使他推断林彪有精神上的症状/可是林彪为什么自己为自己开处方  相似文献   

19.
自责式批评。班主任的批评要体现出对学生的爱心,也只有让学生得到爱的体验时,他才能从内心深处接受你的批评,进而改正自己的缺点。自责式批评不仅体现了对学生的关爱,更能维护学生的自尊。如教师在批评时使用“都怪我工作做得不细,没及时提醒你。你基础不差,凭你聪明的脑瓜,不甘落后的性格,若能在纪律方面严格要求自己,学习上认真勤奋,那么,  相似文献   

20.
中国有句老话叫“医不自治,鉴不自照”,是说每个人在对待自己时很难做到准确公正;西方也有句老话说“为什么看见你弟兄眼中有刺,却不想自己眼中有梁木呢?”是说每个人看别人往往看得清楚,看自己就不容易了。其实,上面两句简言之,就是我们常说的另一句老话:“当局者迷,旁观者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