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立三是中国工人运动的杰出领导人。他在贯彻中共中央的工人运动总方针的实践中,形成了他的工运思想,对新中国的工运理论起了奠基的作用。其中,工会要保护工人群众利益,是他工运思想中一个十分鲜明的观点。李立三在《公营企业贯彻公私兼顾的政策问题的几点意见》中提出:“工会是工人群众的组织,它所处的地位环境就不能不多关心工人的日常利益……才更便于对工人进行整体利益与长远利益的教育。”李立三曾经尖锐地指出:“共产党为什么要工会?如果为了进行生产,进行教育,那么工厂中行政组织已经很严密的一整套的进行生产的机构,也可以进行教…  相似文献   

2.
《工友》2006,(10):9-9
1923年2月,京汉铁路工人在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的领导下,高举反帝反封建的旗帜,为争取成立京汉铁路总工会和工人阶级的政治权利,举行了震惊世界的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即“二七”大罢工),使中国工人运动第一次高潮达到了顶点。“二七”大罢工是在中国人民反抗帝国主义和封建军阀的残酷统治,中国工人运动从要求改良生活的经济斗争转向争取自由的政治斗争的情况下发生的。北洋军阀武力阻挠京汉铁路总工会成立大会,是京汉铁路大罢工的导火线。  相似文献   

3.
今年 2月 7日是京汉铁路工人二七斗争 78周年纪念日。 1923年 2月,京汉铁路工人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高举“打倒帝国主义”、“打倒军阀”的旗帜,为争取成立京汉铁路总工会,与帝国主义豢养的封建军阀展开了殊死的斗争。这场斗争是中国第一次工运高潮的顶点,是中国工人运动从改良生活的经济斗争转变到争取自由的政治斗争的新阶段。 1922年,在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的直接帮助下,京汉铁路沿线的长辛店、郑州、江岸等 16个车站皆成立了工会,组织起工人 3万余人。 1922年 4月 9日,全路工会代表在长辛店举行了第一次京汉铁路总工会筹备会…  相似文献   

4.
1945年早春,在国民政府的陪都重庆,发生了震惊全国的“胡世合事件”。国民党特务田凯枪杀电力公司工人胡世合的消息传出后,广大人民尤其工人极为愤慨,社会舆论沸腾。在中共中央南方局的领导下,国统区迅猛掀起了反对特务暴行、争取人民民主的怒潮。这次以工人为主体包括各阶层人民参加的伟大斗争,沉重地打击了国民党顽固派,冲破了“雾压山城夜正寒”的恐怖,推动了工人运动和民主运动的高涨,有利于夺取抗战的最后胜利,从而在中国工运史上谱写了光辉的篇章。重庆在抗战时期,由于工矿企业发展迅速,城市人口急剧膨胀,而电力工业发展缓慢,造成了供电严重不足。国民党的特权阶层尤其是军、警、宪、特机关,悍然不顾电力不足,经常违章用电。这不仅给电力公司造成经济损失,而且也使电荒更为严重,直接危害正常的  相似文献   

5.
论建国前后刘少奇同志对我国工运理论的卓越贡献王永玺建国前后,即从1948年8月六次劳大召开至1951年12月全总党组第一次扩大会议,这期间既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各族人民推翻旧中国反动统治、建立新中国人民政权的伟大变革时期,又是全国工人运动走向统一和工会工...  相似文献   

6.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之初,百业待举、百废待兴。反映在工运领域,是如何保证党对工会的正确领导,保证工人阶级的领导地位,维护职工群众的合法权益,推动工会运动的健康发展。为此,李立三和他的战友们同心同德、勤奋工作。李立三对新中国工会事业的建树是多方面的,在劳动立法方面的建树尤为显著。一、李立三是新中国劳动立法的倡导者和推动者新中国诞生后,李立三同志主持全总工作并兼任国家劳动部长,他大力倡导新中国的劳动立法,借以确立工人阶级在这方面的地位和权利,保障职工群众的各种正当利益,并要求尽快制定和颁布全国统一的、有权威的劳动法规。李立三从我国的国情实际出发,提出了新中国劳动立法的客观根据: 第一,工人阶级必须随着全国人民政权的建立而确立自己的法律地位。1949年10月新中国建立。随着政权性质的根本改变,工人阶级的地位也随之发生了根本变化。但是,这种变化需要得到国家法律的确认和保护。李立三长期从事工人运动,非常熟悉旧中国工人群众恶劣的劳动状况和悲惨遭遇。旧中国“工人生活象牛马一样,因而没有劳动保护是不行的,而我们今天的劳动立法的基本精神就在于保护劳动人民的利益。”他积极主张,随  相似文献   

7.
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召开。大会强调指出,党在当前的中心任务是建立工会,发展职工运动。还提出要组织工人夜校和工会研究机构,以便在工会的直接领导下,推动工人运动的发展。大会闭幕后,毛泽东和另一位出席“一大”的代表何叔衡即回到长沙根据中央确定的方针,集中力量领导湖南地区的工人运动。争取湖南劳工会及其领袖黄爱、庞人铨的工作,就是毛泽东集中力量领导工人运动的一个十分精彩的片断。  相似文献   

8.
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中国共产党成立后,集中力量发展工人运动。党以劳动组合书记部为指导工人运动的专门机构,积极发动和组织工人群众为争取合法权利和自身利益进行斗争,很快在全国掀起了第一次罢工高潮。其中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是最为壮烈的一次。在党组织和劳动组织书...  相似文献   

9.
中国工人运动的新篇章──回忆延安工人学校丁金鹏,王初,许光甫,邵井蛙,杨长春,钟林,彭光伟延安工人学校成立于1939年3月。它是在党中央领导下,为抗日战争培养中国工人阶级干部创办的第一所"工人学校"。它的创立标志着我党对中国革命的领导阶级──中国工人...  相似文献   

10.
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的创立,开创了中国革命和工人运动的新纪元。党从成立之日起,即把工人运动作为党的核心问题。中共“一大”通过的中国共产党第一个决议,就是党指导工人运动的纲领性文件。决议主要讨论了开展工人运动中的各种问题,规定了党在工人运动中的方针、任务、政策、方法和要求;强调党的基本任务是成立产业工会或工厂工会,党要在工会里灌输阶级斗争的精神,应该警惕,勿使工会成为其他党派的玩物,要派党员到工会中参加工作。决议还要求迅速组织工人学校,开办学校的基本方针是提高工人的觉悟,使他们认识到成立工会的必要性,使学校逐渐变成工人政党的中心机构。决议详细  相似文献   

11.
中国工人运动的忠诚战士──张浩张浩(1897-1942)是我国民主革命时期工人运动的重要领导人之一,原名林育英(毓英),湖北黄冈人。他出生于手工染织工人家庭,1922年2月在武昌经林育南、恽代英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他一生大部分时间从事职工运动。张浩的...  相似文献   

12.
中国近代民主革命的伟大先行者孙中山先生,在长期革命斗争中所阐发的工人运动思想,是其民主革命学说的重要组成部分。他在辛亥革命前,就组织过工人组织,发动工人斗争,吸收工人参加武装起义,并提出节制资本的思想。五四运动之后,他在屡遭失败后终于逐步找到了联合共产党和依靠工农群众的正确道路。  相似文献   

13.
中国劳动协会是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后期出现在国民党统治区的一个劳工团体,隶属于国民党社会部。它于1935年2月成立,1949年11月解散,在中国的历史舞台上活动了14个春秋。在这14年间,它利用国民党所给予的合法权利来组织工人群众,进行保护工人日常利益的斗争。抗战爆发后,响应中国共产党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号召,与陕甘宁边区工会以及后来的解放区工会建立联系,发动工人起来进行抗战,致力于中国工人运动和工会运动的统一,粉碎了国民党反动派分裂中国工人阶级和工会运动的阴谋。与此同时,中国劳动协会的性质也发生了重大变化:从一个国民党控制的劳工团体,转变为中国共产党领导下,隶属于中华全国总工会的工人组织。是什么原因使这样一个规模庞大的组织发生如此巨大的质的转变呢?探讨这个问题,对于我们今天在四个现代化的建设中充分  相似文献   

14.
1926年10月至1927年7月,刘少奇同志在湖北生活、战斗了近10个月。当时,他是中华全国总工会副委员长兼湖北全省总工会秘书长,具体领导了湖北地区乃至全国的工人运动,是杰出的工人运动领袖。今年11月是刘少奇同志诞辰100周年,我们仅就他领导湖北工人...  相似文献   

15.
本文主要讲述和阐明的,是在解放战争转入战略反攻和建国前后周恩来关于工人运动和工会工作的重要讲话、指示。这期间,由于国际尤其国内形势急剧变化,工人运动和工会工作也随之需要调整、转轨和更新。正是在这一关键时期,周恩来曾多次会见工会代表,参加全总召开的工会工作会议,发表了深刻、精辟和富有远见的重要讲话,有力地推动了工人和工会向着解放和胜利的道路高歌猛进。  相似文献   

16.
《重庆工运》2006,(5):35-35
2006年5月24日下午。重庆市工人运动研究会第二次代表大会在工会大厦四楼会议室举行。市工人运动研究会会员单位代表以及部分论文作者共100余人参加了会议。  相似文献   

17.
刘少奇同志是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党和国家的卓越领导人之一,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理论家。他在领导中国工人运动的过程中,把马列主义关于工人运动的基本理论与中国工人运动的具体实际相结合,解决了许多中国工人运动中的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他的关于工人运...  相似文献   

18.
刘少奇同志是中国工人运动的杰出领袖。他在长期的革命生涯中,把马克思列宁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的实践相结合,不断总结中国工人运动的经验教训,撰写了十分丰富的有关中国工人运动的理论著述。在这些著述中,刘少奇对工会维护工人经济利益问题,作了系统、精辟的理论阐述...  相似文献   

19.
中国共产党成立后即在产业工人中建立党的组织,以领导产业工人运动。毛泽东、李立三、刘少奇等人在安源路矿创建了全国产业工人中的第一个党组织。安源党组织在领导和开展整个安源工运的历史进程中,发挥了党对工人阶级和工会组织的领导核心作用,卓有成效地开展了产业工人党组织的各项建设,引领安源路矿工人俱乐部的各项事业全面发展,最终率领数以万计的安源工人走上了中国革命的正确道路。通过近十年的探索和实践,党在产业工人中积累了较为丰富的、宝贵的建设发展的历史经验,至今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0.
工会与反腐败斗争蒋永清从工人运动发展史中,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马克思主义者一开始就特别注意抓反腐败的斗争,并提出了许多主张和措施。马克思主张,工人参加工会组织,互相帮助,以关心困难工人。同时,必须让工人监督会费和基金的使用。恩格斯也谈到"工会产生后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