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卢卡奇一生都在致力于“回到马克思” ,而本体论的重建则是他回到马克思的途径。但他早期在“回归”中“偏离”了马克思主义 ,而晚期在“回归”中“发展”了马克思主义  相似文献   

2.
无产阶级革命家、中国工人运动的杰出领袖李立三,离开我们已经22年了。关于他的死因,中共中央在他的悼词中说是“含冤去世”:“文化大革命”中人们传说是“自杀’的;而他的战友、身边工作人员以及亲属,都不相信他会自杀。因为他们了解他。是他,发动和领导了安源路矿工人大罢工,而被敌人悬赏600光洋;是他,作为上海“三罢”总指挥,上海总工会委员长,在领导“五卅”运动中,险遭毒手;是她,作为中共临时中央政治局常委,最早提出组织南昌起义,战斗中“险些中弹牺牲”;是他,被陈云誉为“坦克车”,身先士卒,出生入死;  相似文献   

3.
吕春 《世纪风采》2009,(3):21-24
在史无前例的“文化大革命”中,粟裕是一位基本上没有受到冲击的开国大将。他不是元帅却进人军委常委。这在开国将帅中是仅有的。“文革”期间谁保护了他?他对“文化大革命”的态度是怎样的?他与林彪、“四人帮”集团是如何相处的?他在晚年为党为国为军队都做了哪些工作?  相似文献   

4.
美国总统肯尼迪最近在他的一年一度的“经济咨文”中吹嘘了一番美国经济的“进展”。并表示他“看不出一九六三年会有战后的第五次衰退来打断我们的进展。”但是,就在他大事吹嘘成绩的时候,他却提出了一个大规模减税以刺激  相似文献   

5.
涤生 《党史纵横》2006,(8):9-13
陈毅“对文化大革命”是不理解的。他是老帅中态度比较明朗的一个,也是较早对“文化大革命”中种种极“左”做法进行抵制和斗争的一个。陈毅“在文化大革命”中曾发表过一篇态度十分鲜明、观点十分尖锐的演讲,集中反映了他当时的政治观点和对“文化大革命”的看法,展现了他高尚  相似文献   

6.
他成功地主持申办“襄樊学院”,改写了我市无本科院校的历史; 他巧妙地实施“联合办学”,盘活了政府和国企两大教育资源,缓解了市民瞩目的“入学难”; 他力主“中考五统一”,净化了纷争不息、散乱如麻的招生市场; 他倡议“对口扶贫援建”,加快了山区“普九”进程; 有人说他“不会吸烟,不会喝酒,不会唱歌,不会跳舞,只会工作,不划算”。然而他的同事、他的部下、全市中小学教师拥护爱戴他。一位青年干部动情地说:“在我十几年的频繁岗位调换中,还未遇见过这样的好领导。”一位老干部说:“现在像他  相似文献   

7.
某副局长到赌博风盛行的某乡检查工作。当接待者劝他参赌时,他欣然应允道:“好吧,我就入乡随俗了!”于是便与赌徒们“打成一片”了。 如此“入乡随俗”,在现实生活中并不少见。时下“入乡随俗”已经成了某些党员干部搞不正之风的托辞。他  相似文献   

8.
他没有本钱、没有技术、没有文化,从“小混混”成为翻云覆雨的黑老大。他崇尚所有黑恶分子的“颜色哲学”——“暴力的黑色”和“色情的黄色”。他叫罗辉文,忠县一个黑社会头目,在打黑除恶中,他栽了,等待他的是灰色的高墙。  相似文献   

9.
周恩来是20世纪最伟大、最杰出的政治家之一。在半个多世纪的政治生涯中,周恩来受到了国内外的高度评价。但是,由于他在“文化大革命”处境十分艰难的情况下,说了一些违心的话,做了一些违心的事,使一些人对他产生了误解。如何看待“文化大革命”中的周恩来?笔者认为,周恩来在“文化大革命”中的所作所为,不是他胆小怕事、软弱可欺;也不是他盲目愚忠、推波助澜;更不是他留恋名位、明哲保身。要探讨周恩来在“文化大革命”中的历史作为,必须从他在特殊历史时期表现出来的特殊的政治家品格中寻求答案。众所周知,“文化大革命”是中…  相似文献   

10.
在岳池县,有一支闻名川北的交通“铁军”,刘顺才就是这支“铁军”的领头雁——大队长。为了这支队伍的建设,他不知付出了多少艰辛,洒下了多少汗水。 他坚持做到“学济”活动事必躬亲。1997年2月,他在带领干警进行封闭式训练中,  相似文献   

11.
“中”是天下之本。王艮继承了传统的中庸思想,把中与和结合起来,把“和”看成是实现“中”的目的。他“以自然为宗”,认为顺其自然就是“中”;他强调积极用世,但又主张出处要当量,动静适宜才是“中”;他提出人欲合理的观念,但又讲私欲的危害,所以无私无妄才是“中”;他还强调“巧中”,认为只有“止于至善”,才能真正达到“中”的境界。  相似文献   

12.
肖思科 《党史博览》2000,(8):13-21,,34,
他给占据人类五分之一的人民奠基了伟大的事,他去了…… 彭真,20世纪中国革命灿烂的星河里,一颗闪亮而又不该抹去神秘色彩的巨星。 他是党和国家领导人中少有的从白区走出来的领导者之一;他是经历了两番入狱的胜利者之一;他还是两次没“入阁”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班底.却活跃在政坛,被人们称为“准常要”,并以自己特有的影响,被整个民族所尊重的“元老”之一。 关于他,党和国家的文献中有许多的“定义”。 在他的名字背后,有一系列的传奇经历。  相似文献   

13.
刚毅、坚强、快乐,羌族儿女的性格在他身上得到充分体现。 在抗震救灾和灾后重建中,他实现了人生价值的“三级跳”:“火线提拔”村主任、“火线入党”、成功竞选村支书。  相似文献   

14.
荀况是先秦诸子百家中很有影响的代表人物。郭沫若说他是:“先秦诸子中最后一位大师,他不仅集了儒家的大成,而且可以说集了百家的大成的”。他虽然是继孔丘、孟轲之后的一位儒家大师,但其哲学思想、法律思想已不同于孔、孟。他将儒家所推崇的“礼义”,“仁政”和法家所倡导的“法治”都进行了修正改造,并且提出了以“礼”为主,“礼”“法”结合的新理论,成为儒法合流的先行者,“隆礼重法”思想是他政治法律思想中的一个基本特点。  相似文献   

15.
他,是一个执著的人,在华西这艘“建筑航母”上,他辛勤耕耘,几十年如一日从事着党建、思想政治工作,无怨无悔。他,是一个快乐的人,从创造“深圳速度”到塑造“爱我华西”的企业文化,从国内一座座丰碑式的建筑到海外扬名的工程,他见证了华西的历练,他与华西一同成长,他从奉献中获得快乐。他以他的言行为“爱我华西”的企业文化做了最完美的诠释。  相似文献   

16.
在话剧界素有“一人手面”之称的项交,因为在电影《南征北战》、《在烈火中永生》中成功地刻画了“张军长”和“徐鹏飞”两个国民党的少将.从而名声大振。“文革”中,无知的造反派为打倒他,竟说“他演国民党这么像,因为他是国民党”。究学生投笔学鲁迅,一篇杂文招来囚禁之若,他从此走上一条革命道路。项堃是山东德州人,四五岁时失去双亲成了孤儿,跟舅舅生活在一起。北伐军打到济南时,门岁的地考入济南师范学校。在这里,他阅读了巴尔扎克、托尔斯泰、莫泊桑、叶善秦树、鲁迅等人的作品。这些大师的思想对他人生观、价值观、文艺观…  相似文献   

17.
许正 《党史纵横》2007,(2):32-35
耿飙,中国人民解放军的著名将领。《毛泽东选集》中多次提到的“杨(得志)、罗(瑞卿)、耿兵团”的“耿”指的就是他。耿飙的一生充满传奇色彩,在重要历史关头,他屡担大任,特别是1976年粉碎“四人帮”的行动中,他奉命成功地完成了对中央人民广播台的控制,为彻底粉碎“四人帮”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相似文献   

18.
1996年 ,张玉国同志担任了天镇县信用联社总稽核。熟悉张玉国同志的人都知道 ,他身上常携带着一个笔记本 ,在笔记本的首页上 ,有他自己书写的一句话 :“慎思守志除弊事 ,留得清廉在人间。”这正是他生活和工作的真实写照。负责稽核纪检工作之初 ,张玉国审时度势 ,首先建立了稽核审计机构 ,增配了精通业务的人员任专职稽核员 ,并在全县17个信用社配备了兼职审计稽核员。几年来 ,他始终坚持在制度制定中狠抓一个“准”字 ,执行中坚持一个“严”字 ,落实中提出一个“细”字 ,工作中讲求一个“廉”字 ,尤其是对业务经营和离任人员的稽核 ,…  相似文献   

19.
有人说他是中国的空军之最。是的,在抗美援朝对敌空战中,他创造了中国空军击落敌机的数量之最;有人说他是“双料王牌”飞行员,是“王牌之王”。是的,世界上各国空军有个共识,击落敌机3—4架就被封为“王牌”飞行员,他却在抗美援朝的对敌空战中先后击落了敌机7架,击伤2架,这一战绩在中国的空军史上是空前绝后的…… 他就是中国空军无人不知,在抗美援朝战争中无人不晓的中国第一代飞行员的代表——赵宝桐。  相似文献   

20.
何立波 《党史博采》2011,(11):31-35
开国上将陈锡联戎马一生,历经百战。是我军著名的战将之一。在长期革命战争中,敢打善打硬仗、恶仗,常能出奇制胜,在关键时刻发挥关键作用。他参加红军时年仅14岁,但他作战勇敢,被称作“小钢炮”。李先念曾称赞他“打仗数第一”。抗日战争中。陈锡联历率部首战阳明堡、夜袭旧关镇、设伏响堂铺、鏖兵狮垴山、破袭平汉路,在一系列战役战斗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被指战员们誉为“赵子龙”。作为能征善战的将军。毛泽东习惯称他“司令”,邓小平说他“心胸开阔,肚量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