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伊朗拒绝停止核活动1月10日,伊朗重启核燃料研究活动,引起国际社会高度关切,并随即进行积极斡旋。6月初,欧盟负责安全与外交事务的高级代表索拉纳向伊方递交了美、俄、中、英、法、德共同提出的旨在解决伊朗核问题的六国新方案,该方案包括一揽子旨在要求伊朗暂停铀浓缩活动的鼓励性和惩罚性措施。随后,  相似文献   

2.
域外传真     
美国否认想以武力解决伊朗核危机4月2日,美国常驻联合国代表博尔顿在卡塔尔表示,华盛顿正在努力以和平方式解决伊朗核危机,同时他否认了外界对美国想以武力方式解决该问题的猜测。此前,博尔顿在柏林参加了美、俄、中、英、法、德六国就伊朗核问题举行的磋商。他在与卡塔尔领导人举行会谈后对媒体强调了卡塔尔作为安理会非常任理事国在地区事务中的重要性和影响力。他说,伊朗核计划影响到了海湾地区的安全,使一些国家感到不安。博尔顿还认为安理会应该介入伊朗核危机问题的解决,他说:“伊朗过去是、现在依然是对世界和平的威胁,因此有必要让…  相似文献   

3.
伊朗核问题一直是世人关注的热点问题,美国无人机定点清除伊朗少将苏莱曼尼,使这一问题更为突显。本文围绕美国和伊朗关系的曲折发展,叙述了伊朗核问题的起源以及伊朗坚持发展核技术的原因。由于担心伊朗趁机发展核武器,经过相关国家的共同努力,2015年7月,美、伊、英、法、俄、中、德7国共同签订了《伊朗核问题全面协议》。特朗普入主白宫后,指责伊核协议不能完全阻止伊朗成为核国家,美单方面退出了伊核协议,并对伊朗"极限施压",伊朗则全力抗击。苏莱曼尼事件使美伊关系面临直接军事对抗的危险,伊朗全面停止履行伊核协议,使协议名存实亡。针对伊核问题面临的困境以及发展的前景,通过外交和政治谈判解决伊核问题十分紧迫,相关各国均需为世界和平做出努力。  相似文献   

4.
11月29日,美国白宫发言人麦克莱伦表示,美国对英、法、德三国与伊朗达成协议并促成伊朗停止浓缩铀活动表示赞赏和欢迎。近来,伊朗核问题成为国际社会关注的焦点之一。伊朗的核计划开始于20世纪50年代后期,它的核技术主要从当时与其关系密切的美国及西方国家引进,90年代初,伊朗开始与俄罗斯商谈恢复修建有关核电站问题。伊、俄核合作引起美国的不满。美曾多次指责伊朗以“和平利用核能”为掩护秘密发展核武器,并一直对其采取“遏制”政策。“9·11”事件之后,美国将伊朗列为三个“邪恶轴心”国的态度更趋强硬。美国对伊朗强硬有诸多因素。首…  相似文献   

5.
军事     
3月3日,伊朗最高国家安全委员会秘书拉里贾尼化奥地利维也纳开始同代表欧盟参与伊朗核问题谈判的英、法、德三国外长举行会谈。但会议未能达成一致。  相似文献   

6.
2006年6月1日,在奥地利首都维也纳,安理会五个常任理事国美、俄、中、英、法以及德国达成了一项关于伊朗核问题的重要协议,协议提出了在伊朗中止铀浓缩的情况下将向伊朗提供一揽子优惠方案。同时提出,如果伊朗拒绝放弃铀浓缩计划,安理会将采取必要措施对伊朗进行惩罚。这是世界  相似文献   

7.
2005年伊始,美国政府再度就伊朗核问题向伊政府施压。1月17日, 情美国总统布什称美国不排除对伊朗实施军事行动的可能;18日,新任美国国务卿赖斯称伊朗是“美国需要重点对付的国家”。美国的恐吓引起伊朗的 英强烈反应:19日,伊朗外交部发言人阿塞菲以书面声明的形式称伊朗将有力反击一切敌对行动。刚刚趋于缓和的伊朗核危机再次成为国际社会关注 雄的焦点。 阿 核危机一波三折 伊朗核问题由来已久。说起来,伊朗的核技术还“得益”于美国。早 在20世纪50年代,当时的伊朗巴列维王朝与美国关系密切,两国在1957 拉 年便签署了“和平利用…  相似文献   

8.
一新中国成立后 ,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 ,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作出了有益的探索 ,中国的政治和战略地位得到大大提高 ,成为“世界五大力量”之一 (1970年美国前总统尼克松语 )。但中国的综合国力依然落后 ,直到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以后 ,改革开放使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综合国力课题组的专家们曾花费三年的时间 ,对美、日、法、英、德、俄、中七国综合国力进行评估。据评估所得出的结论 ,中国的综合国力虽位居七国之尾 ,约为美国的 1/ 4 ,法、英、德的 1/ 2 ,俄罗…  相似文献   

9.
《时事报告》2006,(2):7-8
新闻事实:8月8日,伊朗宣布重新启动铀转化活动,同时拒绝了欧盟提出的关于解决伊朗核问题的一揽子提议。欧盟、美国不久前先后发出警告,称如果伊朗不停止铀转化活动,就将把核问题提交安理会,伊朗表示不会因此退却。国际原子能机构于9月24日通过了欧盟提出的关于伊朗核问题的决议。但伊朗认为它是“不合法的和不能接受的”。伊朗坚称其核活动是为了发电,并表示决不放弃和平利用核能的合法权利。目前,美国正在加紧活动,要各国支持将伊朗核问题提交安理会。  相似文献   

10.
钱文荣 《时事报告》2013,(11):44-45
今年7月以来,美俄两国在斯诺登和叙利亚问题上的频繁“交锋”可谓着实赚足了国际社会的眼球。7月,出现斯诺登事件。8月6日,奥巴马以俄罗斯给予斯诺登临时避难许可为由,取消原定在二十国集团峰会召开前夕举行的美俄首脑会晤,并在9日宣布“暂停”美俄关系。8月31日,奥巴马还在就对叙利亚采取军事行动寻求国会的授权。9月14日,美俄就达成了有关销毁叙利亚化学武器的共识,为叙利亚免遭美国军事打击创造了条件。  相似文献   

11.
美国希望通过外交手段解决伊朗核问题,但必要时不惜动用武力,以英法德为代表的欧盟国家的立场虽不及美国强硬,但要求伊朗完全中止和铀浓缩有关的活动,发展中国家希望伊朗核问题能在国际原子能机构理事会框架内得到解决。  相似文献   

12.
编读往来     
《时事报告》2013,(2):57-57
第1期的《2012年国际形势盘点》一文,对过去一年的国际形势进行了解读,值得一读。2012年,世界确实发生了重大变化:美俄法日韩等国确定了未来几年新的领导人,这将影响未来世界的发展;世界经济增速放缓,欧盟仍未摆脱欧债危机;西亚北非仍未稳定,叙利亚问题短期内难以解决;伊朗和朝鲜的核问题依然无解,地区热点问题增多;我周边形势复杂,问题与麻烦明显增多,外交面临严峻挑战。  相似文献   

13.
“轻轻说,但要手握大棒”,这是美国前总统罗斯福的一句名言。但现在应改为:恶狠狠地说,还要挥舞制裁大棒。这已成为美对外政策的真实写照。“制裁”一词,现已不折不扣地成为美外交的“口头禅”。近来,这一政策在伊朗核问题上体现尤为充分。布什多次警告,如果伊朗不执行安理会第1696号决议,等待伊朗的必将是严重的后果。美副国务卿伯恩斯表示,美将推动安理会通过新的决议对伊朗实施制裁。其实,从1979年伊朗爆发伊斯兰革命至今,美国就一直在对伊朗进行制裁,两国至今还没有建立外交关系。但以消除核武器威胁为由头,动员西方国家特别是整个国际…  相似文献   

14.
《天津政协公报》2003,(1):45-48
1840年第一次鸦片战争,使近代中国进入饱受凌辱的时代。随后西方列强纷纷沓至,强占中国土地开辟租界。一时间,中国领土上出现了大大小小的“国中之国”。从1860年到1903年英、法、美、德、日、俄、意、奥、比等九国相继在天津设立租  相似文献   

15.
《时事报告》2009,(2):14-23
奥巴马执政后,美国外交新战略可以简单地概括为“一个中心、两场战争、三个重点,”即以重振美国经济为中心,尽快从伊拉克战争和阿富汗战争脱身,重点解决巴以问题、朝鲜核问题和伊朗核问题。而在施行外交新政的过程中,大家最为关注的无疑是,美国会如何调整日趋复杂和微妙的大国关系,以恢复美国受损的道义威信和巩固“一超”的领导地位。美俄关系会重启吗?美日关系还是美国外交政策的基石吗?美欧关系是更亲密了还是分歧加大了?美中关系有何变化?  相似文献   

16.
4月6日,美国公布了新版《核态势报告》;两天后,美俄在捷克首都布拉格,签署了削减进攻性战略武器条约,两国核武库要“减肥”1/3;4月12日至13日,包括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在内的47国领导人来到华盛顿,参加核安全峰会。一时间,“核去核从”再次成为全球瞩目的焦点。  相似文献   

17.
随着伊拉克战争告一段落,朝鲜核问题再度突出,而且正在变得日趋复杂。美国和朝鲜相继采取一系列针锋相对的对抗措施,使朝鲜半岛的紧张局势再度加剧。国际社会为此展开了紧张的斡旋。8月1日,韩国宣布,朝鲜已经同意举行由中、朝、美、韩、日、俄参加的有关朝核问题的六方会谈。联合国秘书长安南当天也通过其发言人发表声明,对就朝鲜核问题举行由朝鲜、美国、中国、日本、韩国和俄罗斯六国参加的多边会谈表示欢迎。  相似文献   

18.
一、国际贸易中技术贸易呈加速发展趋势近20年来,国际贸易发展最重要的特征就是技术贸易的加速发展。1975—1985年,美、英、法、德、日5国技术出口额平均增长了73.1%,而1985—1995年,技术出口额平均增长353%,是前10年技术出口额增长的5倍。在世界技术贸易中,发达国家占80%,而美、英、德、法、日5国又占发达国家技术贸易的90%以上,仅美国就占了世界技术贸易额的1/3以上。国际技术贸易快速增长的根本  相似文献   

19.
袁原 《思想工作》2007,(6):40-41
美国国务卿康多莉扎·赖斯5月14日开始访问俄罗斯。美国国务院发言人肖恩·麦科马克说,访俄两天里,赖斯和俄罗斯领导人将商谈多个议题,包括“伊朗、科索沃、巴以关系和(美在欧洲部署)导弹防御系统”等等问题。  相似文献   

20.
最近一段时间,核问题引起国际社会普遍关注。就在世界各国为伊朗核问题头痛不已时,朝鲜突然宣布,要试射能够装载核武器的远程导弹。7月5日,恰逢美国独立纪念日、布什总统60岁大寿的“双喜临门”之际,朝鲜向日本海连续发射了7枚导弹,给山姆大叔送上一份“隆重的贺礼”。一时间,国际舆论大哗,朝鲜核危机一下子抢了伊朗核危机的风头。朝、伊两国你方唱罢我登场,令美国顾此失彼,疲于应付;国际社会来回斡旋,也忙得不可开交。“核危机”似乎成了当今世界的头号大事。核危机频频发生冷战结束后,全球核裁军一度呈现良好势头,美俄裁减核武器谈判取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