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农村流氓恶势力违法犯罪活动有逐步发展恶化的趋势,有些地方已经很严重,不但是危害农村社会治安的一大痼疾,而且对农村的社会稳定、经济发展和政权稳固都构成严重威胁。本文针对农村流氓恶势力违法犯罪活动的特点,提出打防对策,以期使农村流氓恶势力无存身立足之地。  相似文献   

2.
黄生成 《前沿》2012,(16):86-87
农村文化建设之所以在农村经济建设中具有重要的作用,首先是因为像其他一切经济主体一样,农村经济主体在经济活动中既理性地追求利益最大化,又受社会文化条件的约束.农民的经济行为和经济活动从来就不是一个纯粹独立的领域,它受社会的包围和约束,只是社会的一个“次集合体”.除此以外,农村经济活动之所以受社会文化约束,还有一个更重要的原因,那就是每一个“嵌入”社会结构之中的人,都必然要经历一个社会化的过程.  相似文献   

3.
江西省南昌市西湖区委统战部、区民盟总支近年来以“同心·烛光行动”活动为平台,通过开展社会服务活动、履行参政议政职能,关心农村教师、关爱农村儿童、关注农村教育,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湖北省枝江市在全市农村扎实开展党员建区设岗活动,为农村党组织和党员联系服务群众、破解农村社会管理难题探索出一条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5.
考察硇洲岛屿A村广场舞活动的实践过程发现,广场舞活动的开展对推进人口输出型岛屿农村社区改善人际关系,营造公共生活,提升村庄治理水平,繁荣村落公共文化具有重要意义。不过,A村广场舞活动也存在时间与农活时间冲突、没有固定的场地、设备落后且无人专门人士打理等问题,为此,政府(村委会)有必要加大宣传力度、加强部门支持和加快专门人员培养等,以更好地发挥A村广场舞活动对培育农村社会资本的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6.
近几年来,农村犯罪逐步向有组织、有计划、有预谋的团伙(集团)化演化发展,且涉及成员多,活动范围广,社会危害性大。有的犯罪团伙已演变成一股横行乡里、称霸一方、欺压民众、无恶不作的“黑社会势力”,严  相似文献   

7.
杨团  李振刚 《学习与实践》2008,(10):107-118
本文以四个农村合作组织为案例,从组织的缘起和演化、组织结构与功能、活动内容与成效等三方面对其进行了比较分析,提出综合性农协应该是未来中国农村合作组织发展的方向,同时指出农村合作组织的发展需要有外生机制和内生机制的共同推动,尤其是政府对农村合作组织的社会政策支持是第一位的。  相似文献   

8.
马依群  张文斌 《公安学刊》2007,(1):22-24,47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必然要求。但城乡差距是我国社会发展面临的一大问题,已成为影响社会稳定的基本原因之一。因此,有必要从城乡差距以及农村对社会政治稳定的影响出发,去探讨公安机关在新农村建设中的定位与作用。公安机关应当成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法治原则的践行者、合法权益的保护者和村民自治的服务者。公安机关一要积极化解、处置农村矛盾纠纷,发挥维护农村社会稳定的作用;二要有效打击农村地区的违法犯罪活动,发挥对农村社会面的管理作用;三要利用基层公安工作贴近农民的优势,发挥桥梁和纽带作用;四要以法治为核心,充分发挥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保障作用。  相似文献   

9.
社会组织参与农村社会治理有助于提升社会治理效能,契合了国家推动社会组织积极参与乡村振兴的要求。与外源型和内生型社会组织不同,外源内生型社会组织主要由村庄外部主体动员成立,由村内精英运行,具有参与农村社会治理的优势,但因缺乏外部资源的持续性输入,导致很多外源内生型社会组织运行困难。本文以运行较好的一个外源内生型社会组织陕西省T村老年协会为个案,探讨外源内生型社会组织参与农村社会治理的机理。研究发现,通过一定的组织行为,外源内生型社会组织可以形成参与农村社会治理的各项机制,如与其他治理组织互相嵌入的组织机制,政府资助、社会捐赠与用者付费相结合的多元化筹资机制,定期活动串联重塑村庄节奏的链接机制,规范活动程序与采取预防措施的风险防范机制,以声誉、信任和互惠为关键因素巩固集体行动领导力的领导机制,从而保障外源内生型社会组织有效参与农村社会治理,助力乡村振兴。  相似文献   

10.
简论农村精神文明的载体建设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彭幸国 《前沿》2003,(5):74-75
在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中 ,载体建设是重要而且关键的环节。为了搞好农村精神文明建设 ,必须抓好四大载体建设 :以星级文明家庭为载体 ,组织开展创建“十星级”文明农户活动 ;以创建文明村为载体 ,建设村级文化阵地 ,改造村容村貌 ;以创建文明城镇活动为载体 ,以城带乡 ,成区、成片地推动农村精神文明建设 ;以帮建活动为载体 ,组织社会力量共建农村精神文明  相似文献   

11.
当前,农村地区社会邪恶势力活动猖獗,已经成为危及基层政权建设的“毒瘤”,直接影响了人民群众的安全感和治安大局的稳定。笔者结合“严打”夏季攻势收集的资料,就农村地区社会邪恶势力状况作一粗浅的探讨。 一、农村地区社会邪恶势力的概念和特征 笔者认为,农村地区的社会邪恶势力是指利用暴力以及暴力威胁等手段,称霸一方、欺压百姓、为非作歹、践踏法律的犯罪势力。从其总的行为特征看,既具备流氓、抢劫、敲诈勒索等个案犯  相似文献   

12.
所谓农村城市化,是指农村转变为城市(包括市镇、城镇)的形成过程(见《人民日报》1994年12月30日第5版)。主要表现在:农业经济活动的比重逐步下降,非农业经济活动的比重逐步上升;乡村人口比重逐步降低,城市人口比重逐步上升;城市型的社会生活方式不断强化,乡村型的社会生活方式不断淡化。我国在推进农村城市化、加快小城镇建设的同时,也遇到  相似文献   

13.
改革开放以后,农村社会在经历了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行、土地改革的实施和农业税的废除后,逐渐由"熟人社会"向"半熟人社会"转变。在这个转变中,法律与社会的关系也发生了微妙的变化,法律逐渐成为规范社会的主要力量。但是,法律并没有在任何由其规范的社会环境内实现法律秩序,周口平坟事件就是一个典型的例证。影响农村法律秩序的形成有内在和外在因素,政府在行政活动中应充分考虑到各种内外因素。  相似文献   

14.
农业经营体制改革降低了农民组织化程度,农村社会文化建设需要实现农民再组织化。采用推演和实证方法研究发现,农民组织化与农村社会文化建设存在互动关联关系。但农户承包经营解体了农村最基层组织,村民自治性组织功能扭曲,社区服务组织覆盖率低,群众性社会组织培育缓慢,农村留守群体中缺乏社会文化带头人。农村社会组织发展滞后约束农村社会文化建设,为此应以各类合作经济为纽带促进农民生产活动组织化,以群团组织职能延伸推进农民社会活动组织化,以各类社区组织发展带动农村社区文化建设,并实施农村新型组织带头人培育工程。  相似文献   

15.
第一条为了规范农村教育集资活动,保障和推动农村义务教育的实施,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第五十九条的规定,制定本办法。第二条本办法所称农村教育集资是指乡、民族乡、镇人民政府为兴办农村教育事业,实现义务教育的目标,经县级人民政府批准,向在本行政区域内的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公民个人,非经常性的筹集专项用于实施义务教育学校的危房改造和修缮、新建校舍所需资金的活动。  相似文献   

16.
《北京观察》2007,(10):14-15
近日来,民进北京市委开展多种以参政议政、服务社会为主题的活动。他们走出去开阔了眼界和思路,为今后的调研工作打好基础;他们下基层,为农村教育和农村文化提高质量和品味,在这些活动中,民进市委展示出了民主党派参政议政的风采。  相似文献   

17.
搞好对农村民间信仰活动的管理,关系到农村社会的稳定和经济的发展.做好这一工作,首先要客观地分析与认识民间信仰的特征,正确认识民间信仰的社会功能.要采取有效措施,加强对农村民间信仰的科学管理.  相似文献   

18.
<正>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化,近年来农村宅基地、承包地、经营活动纠纷和邻里纠纷日益增多,矛盾越来越突出,严重影响了农村社会安定。罗田县司法局认真分析了农村社会发展的这些新形势、新情况,自觉把司法行政工作纳入维护社会稳定的大格局中,按照依法治村的新要求,创新基层司法服务  相似文献   

19.
抓好农村宗教工作的三个重要环节李广谦在新的形势下,如何根据农村特点认真贯彻党的宗教政策,团结、教育、引导农村广大信教群众依法开展正常的宗教活动,走爱国爱教“三自”道路;为维护社会稳定出力,为经济建设服务,为社会公益事业作贡献,这是我们做农村宗教工作的...  相似文献   

20.
农村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农村各项工作的重要保证,是推动农村发展、实现农村和谐的力量源泉。当前,我国农村社会正处于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农村群众的思想观念发生了一些变化。产生了许多亟待解决的新问题。我们应依据农村社会的热点、难点以及一些农民深层次的思想问题的实际,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快速发展农村经济为基础和中心,以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和民主法制建设为切入点,以全面推进农村文化建设为重点,开展农村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为实现农村社会和谐提供精神动力和思想保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