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弘扬优良历史文化传统,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中国人民近一个多世纪以来矢志追求的奋斗目标,也是中国青年运动近百年来的基本主题.近现代以来中国革命的传统在青年中以继承、断裂、改造、新生的模式不断得到强化;实现中国富强、民主的现代化目标是一代又一代青年的共同追求,并成为中国青年集体记忆的现代性特征.从民主主义革命到社会主义建设,从"新青年"到改革开放的一代,从单一政治斗争模式的青年运动到以青年文化为主体的青年运动多元格局,中国青年和青年运动的历史风格和时代内涵不断发生重大转变.  相似文献   

2.
洪流 《人民公安》2007,(7):44-45
固特异飞艇点燃了一代代西方人对天空的憧憬,如今这个“蓝色大精灵”载着近一个世纪的故事来到中国,延续传奇。  相似文献   

3.
代与代的差别代与代之间的不同特征,经常是通过给每一代以一个名称来描绘的。第二次世界大战对日本人的精神和生活方式的影响是如此之大,以致于造成了不同的新一代。这些代的名称有:战时的一代、战后的一代和没有战争经历的一代。每一个名称表示的是人们渡过青年时代的时期,这也有助于识识人他的态度和  相似文献   

4.
瑞安是永嘉学派的重要发源地,"义利并举"、"重商惠工"的事功学说给一代又一代瑞安创业者注入了文化动力。瑞安近现代工商业发达,实业报国的精神影响深远,1916年李毓蒙发明了中国第一台弹棉机,1926年创办了中国第一家乳品加工厂。改革开放以来,瑞安市场经济起步早、发展快、机制活,成为民  相似文献   

5.
新跨越:当代中国农村青年报告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引言】今天的中国 ,农民 ,既是一个耳熟能详的称谓 ,又是一个难以说清的群体。我国的改革始于农村。20多年过去了 ,广大的农村变了模样 ,当今的农民也不再是人们心目中原来的形象。特别是那些在伟大变革20年中成长起来的新一代农村青年 ,更是以崭新的面貌出现在我们面前 :他们是中国农村迄今为止最有文化的一代 ;他们是眼界开阔、见识最广的一代 ;他们是向往富裕与文明并奋力以求的一代 ;他们是追求知识与科技 ,对未来充满憧憬的一代……当代农村青年是正在中国厚重的土地上进行伟大而艰难跨越的幸运一代。他们是我们这个几乎每个人都…  相似文献   

6.
“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高尔基说的这话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人,这里面也包括我。这句话小学的时候就已经背得滚瓜烂熟,可到了高尔基的祖国——俄罗斯以后,才慢慢开始懂得这句话深层次的含义,而近,我在俄罗斯见到一个广告画(见图),我对这句话有了一个更新的诠释。  相似文献   

7.
雾峰林家在台湾无人不知无人不晓,而在大陆则很少有人知道,对这个家族惊天地泣鬼神、满门忠烈的悲壮故事更是知之甚少。假如说一个家族出一个民族英雄已经是了不起的话,那么这个家族出了一代又一代的民族英雄、一代又一代在台湾历史上数得着的著名人物,恐怕在中国历史上也不多见。《雾峰林家——台湾第一家族绝世传奇》近期在大陆出版,向更多的民众揭开了这一家族的神秘面纱。  相似文献   

8.
<正>中国共产党自诞生以来,在近百年的时间内,为国家独立、民族复兴和人民幸福,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谱写了气吞山河的壮丽史诗。在这个过程中,一代又一代共产党人挥洒热血、燃烧青春、奉献自我,只为坚守入党时的那颗初心"。艰难困苦,玉汝于成"。这是一切伟大事业的必然逻辑,也是无数共产党人坚守初心、诠释初心的真实写照。初心就是对信仰的忠诚之心。  相似文献   

9.
《创造》2018,(7)
正7月3日至4日,全国组织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出席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关键在党,关键在人,归根到底在培养造就一代又一代可靠接班人。这是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百年大计。"时隔五年再次召开的全国组织工作会议上,关于如何把握好"人"这个"关键",习近  相似文献   

10.
鲁薇 《北京观察》2011,(10):44-45
今年夏天在伦敦街头开始的火焰,最终演变为英国近三十年来最严重的一次骚乱。在英国首相卡梅伦眼里,骚乱事件是“绝对的犯罪行为”,必须严厉打击。可是,一向以保守、拘谨、绅士闻名的英国人,为什么一下会染上无政府主义的狂躁症?为什么会产生一代“虚无主义凶猛青少年”?为什么会形成一个多阶层都参与的社会危机?  相似文献   

11.
《X一代管理袖珍指南》一书的作者布鲁斯·图尔甘指出,与流行的看法相反,X一代并不是糟糕的雇员。那些愿意稍微迁就一下他们做事方法的经理,会发现他们工作努力,有创造性,而且卓有成就。图尔甘是一个专门研究X一代的学术团体的负责人,他自己也是X一代中的一员。他列举了5种对X一代的误解。误解一:X一代是不忠诚的。图尔甘认为,他们并非不忠诚,但他们的确很机警。他说:“在X一代逐渐成长的过程中,所有重要的社会机构———学校、城市、政府、大企业、宗教团体———都出现了衰退。”X一代在企业界缩减规模的时候加入了劳…  相似文献   

12.
一个世代价值观的形成绝非是偶发现象,任何一个世代都是社会、经济、政治等集体运作下的产物。活跃在二十世纪的几个世代为本世纪创造了什么样的风潮?在这个世代交替的世纪末里,不管是跃居权力核心的“婴儿潮”一代,还是社会中坚的X一代,或是社会新兵的Y一代,以及是即将兴风作浪的Z一代,认清自我存在的本质是相当重要的。第二次世界大战后1946年出生的一代,被称为“婴儿潮”一代,但对于下两个世代———X一代与Y一代的分野,则因为每个国家国情的发展不一,因而在时间上有些小的差距。一般来说,1964年以后出生的,生…  相似文献   

13.
今年台湾流行一个新名词:“新新人类”。据说是一位日本作家首先创造“新人类”一词,意指出生于1965年以后的一代。近年来,岛内有人称更年轻一代,也就是1975年以后出生的一代为“新新人类”。10年一代,向后推移,都是泛指今天的青少年。  相似文献   

14.
学而无恐     
何嗣平 《传承》2004,(1):39
六十多年前,毛泽东同志曾经告诫人们:“我们队伍里边有一种恐慌,不是经济恐慌,也不是政治恐慌,而是本领恐慌。过去学的本领只有一点点,今天用一些,明天用一些,渐渐告罄了……学习本领,这是我们许多干部所迫切需要的。”毛泽东同志的告诫今天读来仍有很强的针对性。要克服本领恐慌,途径只有一条,那就是学习学习再学习。程门立雪、秉烛而学、凿壁借光这些古人好学精神激励着一代又一代后人。时代车轮驶到今天,社会发展可谓一日千里,信息化、数字化已融入我们生活中每一个角落,新知识层出不穷。有专家指出,近三十年产生的知识量是过去两千年知…  相似文献   

15.
邢光龙 《群众》2018,(12):15-16
回顾中国共产党近百年的厚重历史,一代又一代共产党人始终坚守马克思主义的信仰之心、牢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使命之心、一切为了人民的赤子之心。可以说,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就是一部不断实现初心和使命的历史。无论是惊涛骇浪中的力挽狂澜、艰苦卓绝中的百折不挠,还是严峻考验中的伟大创造,党的初心都有忠实而清晰的体现。  相似文献   

16.
周健森 《传承》2010,(31):59-61
<正>"我爱北京天安门,天安门上太阳升,伟大领袖毛主席,指引我们向前进。"这是一首只有28个字的儿童歌曲,却传唱了近40年,成为漫长岁月中成长起来的每一代中国人共有的童年记忆。每当提起天安门,人们的脑海中总会自然地回荡起那段轻快上口的旋律。天安门、太阳、毛主席、前进——这些带有鲜明时代印记的符号,凝固着一个国家的成长与情感。  相似文献   

17.
王高亮 《前沿》2012,(10):31-32
民族精神是维系和凝聚一个民族的精神纽带,对一个民族的生存和发展起着精神支柱、精神动力的作用。毛泽东民族精神思想是在继承中华民族优良传统基础上,运用马克思主义同中国革命和建设经验相结合过程中不断形成和发展的,激发了一代又一代大学生为振兴中华而奋斗,对当代大学生具有重要的时代意义和启迪。  相似文献   

18.
有调查显示,六成人考博是为了找到更好的工作。2009年7月18i3的《中国青年报》用了一个疑问句做标题:“博士一代不如一代?”标题后面的这个问号,大有深意。报道还引用了某研究院首席研究员的“直言”:“我没有量化的数据,但我对自己的学生有一代不如一代的感觉。”  相似文献   

19.
十几年来,“东风”卡车在国产卡车技术上通过学习、引进、吸收、创新、发展,在技术创新和新技术应用方面始终走在行业的前面,在“改进一代、开发一代、预研一代”的理念指导下,不断推出新品,大力开拓卡车市场,至今已累计开发出东风车近50个系列1300多种车型,全方位地丰富了中国卡车市场,满足了不同用户的消费需求。在中国卡车行业从幼稚迈向成熟的发展历程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领航作用。  相似文献   

20.
江苏扬州,滚滚长江在这里洞开心扉,哺育了一代又一代勤劳智慧的儿女。于海洲就是其中之一。1970年,江苏省扬州市,21岁的于海洲走马上任,当上了扬州弹簧总厂的厂长。有着"少帅厂长"之称的于海洲,凭着一腔热血,用道德与真诚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创建高起点、高速度、高效益的扬州弹簧厂。他从零开始将该厂发展成为拥有近亿元资产的企业。1984年,由于种种原因,他被迫离开自己一手创建的国有扬州弹簧总厂。1994年,于海洲经营的扬州海龙公司一跃成为扬州最大的民营企业,资产达到3000万,名列江苏省企业综合指标50强的第26位;1995年,他来到河南这块热土,投资3000万元在济源创建了北方冶炼公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