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以前,在我们鲁北的农村地区,家家户户盘着火炕,火炕最主要的功能就是冬季取暖。因为烧炕时通过做饭的锅灶,所以只要做饭烧水,炕就是热的。尽管室外天寒地冻、滴水成冰,但是屋里炕面、地面一起散发热量,仍然是温暖如春。我的童年及小学时代就是在火炕上度过的,火炕是我们家屋子里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盘火炕是十分有讲究的,也算是一门技术活儿。做饭的锅灶不与  相似文献   

2.
一种怪论     
蒋逢轩 《奋斗》2003,(9):55-55
“墙上挖的洞,栅栏门,与两邻家比缩进去10多米,两孔矮地面10多厘米的旧窑洞,一个比一个黑。一孔装杂物农具;一孔进门是炕,上面是光席,两床旧被子,靠里是锅灶……”这是马银录在驻村手记《向农民道歉》中对陕西省渭南县西固镇器休村一户农民居室的记载。  相似文献   

3.
中国民间传说中有“灶神”,俗称灶君、灶王爷,据说主管人间的饮食,那只是个美丽的传说。而现实生活中,有个被老百姓称为“炕神”的人,他义务为群众修炕、盘炕。“炕神”叫申荣才,今年62岁,是辽宁省辽中县新民屯镇新西村的一名普通农民党员。22年来,他为群众修炕、盘炕1500多铺,从未收过一分钱。一手绝活在北方,炕好不好烧是一件大事。除了做饭做菜炉灶得火旺之外,漫长的冬季全靠炕热来提高室温。但盘炕、修炕又绝对是一个脏活累活技术活,垒砖和泥,灰头土脸,给多少钱也没人愿意干。上世纪80年代初,申荣才家盖了3间新房,但炕却不好烧,老伴儿成…  相似文献   

4.
邻居     
上世纪70年代初,我与爱人领着两个上幼儿园的女儿搬到了长沙市樊西巷一栋四合院居住,一间半楼房,因无厨房,便在几家共用的厅堂一侧砌了个煤灶,藉此糊弄几口人的生活。这栋房子是原长沙一家医院的痔瘘科住院部,老旧的砖瓦无言地向人们诉说着岁月的沧桑,进门甬道旁住着一户人家,再走即见一长方形的天井,后面有两层木楼板房舍,上下共20多间,居住着包括我在内的12户人家。因为厅堂共用,居住在周边的几户人家就十分自然地各占一方,伴着墙壁垒起煤灶演奏起锅碗瓢盆交响曲来,做饭时,四口锅灶几乎同时油烟升腾,呛得人泪眼婆娑,咳嗽声此起彼伏。当时,…  相似文献   

5.
解放前,我父亲 7岁、伯父 9岁时祖父就去世了,本来就很穷的家更是雪上加霜。伯父 16岁那年被国民党抓了壮丁,他饥饿难忍,便乘机溜走了。乡丁到家里来抓人,没见到伯父便把我爹给抓了去,我爹当时才 14岁。伯父知道我爹老实、本份,给国民党当炮灰,只有死路一条,就寻到国民党部队把我爹换了出来,不久后伯父又逃走了。从此,两兄弟一直不敢回家,在外面躲到解放后才回来。   解放了,人民当家作主,穷人彻底翻身,过上了安定的日子。可我家还是贫困,两间住房是祖上用土坯垒造的,低矮、潮湿、阴暗。 1970年春末夏初的一个晚上,一场…  相似文献   

6.
正刘朝芬是一师十一团六连的一名普通女职工,她用自己辛勤的汗水,勤劳的双手闯出了一条依靠科技、勤劳致富的成功之路,她热心帮助身边的同事,成为团场职工群众致富的巾帼科技致富示范带头人,为团场职工勤劳致富作出了表率。1990年的春天,刘朝芬一家离开重庆老家来到新疆,那时候的生活十分艰苦,睡的床是红柳编的帘子,做饭的锅灶是三、两块土块砖垒起的,吃饭的时候全家人围着用砖支起的一块木板"桌子",凳子是  相似文献   

7.
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过程中,北京市郊区农民的两项小创造给了我深刻的印象。一个是昌平区农民发明的节能吊炕。北方农民冬天靠烧炕取暖。炕是土砌的,体积大,一般是一间房半间炕。灶眼在卧室外,点火后通过炕底的烟道将炕烧热。人睡在炕上,像烙饼似的,下热上冷,需要不断地翻身  相似文献   

8.
公社余大队当了三年的生产队长,一成不变的生活让我厌倦。为了过上更好的日子,我东拼西凑了2万元钱,在村里办起了一个冰糕厂。后来发现放录像挣钱,又开了录像厅。当时消费市场比较活跃,我又搞起了商贸,做副食、百货、家电等的批发……总之,什么不违法又能赚到钱,我就去做。1988年,国家开始征收个人收入调节税,而安徽个人收入调节税就是从我身上开征的。  相似文献   

9.
阿尔巴尼亚是世界上人均拥有碉堡数量最多的国家,有“碉堡王国”的美称。上世纪60年代初,作为欧洲“社会主义明灯”的阿尔巴尼亚曾在政治上既反美又反苏,同时与意大利、希腊、南斯拉夫等邻国也存在历吏宿怨或者领土纠纷,可说是国门之外,四望皆敌垒,令这个小小山国产生了强烈的危机意识。当时的领导人提出了“御敌于国门之外”的口号。  相似文献   

10.
垒积木     
贾处长五岁的女儿喜欢玩积木,但从来没有垒过一百层那么 高。贾处长就时常鼓励女儿;“如果你能垒过百层,我一定送你一个最喜欢的礼物。” 一天,贾处长下班回家,亲自下厨做了几样妻子女儿爱吃的莱,还取出多年的贵州茅台,这使娘俩特别纳闷。妻子开玩笑地说:“怎么,太阳从西边出来了!”女儿认真地说:“爸,看你高兴的样子,我还没垒过一百层呢!” 当,当,当……有人敲门,来者手拿大提包,进门便道:“贾厅长,恭贺,恭贺……” 妻子听到“贾厅长”三字后恍然大悟,可在感到欣慰的同时,心中不免也有几分担忧。 采人放下@走后,…  相似文献   

11.
麦子 《当代党员》2006,(9):65-66
到今天,妈妈离开我们已整整4年了。想念妈妈,想起许多事。 还记得,刚满6岁,我就闹着要上学。爸爸说我太小,过一年再说,可妈妈经不住我吵闹,翻箱倒柜找出一块素色花布,缝制了一个书包,我抢在手里就往学校跑,妈妈气喘吁吁在后面追。当时入学的方式很奇怪,除了问年龄,还有一个条件是,用自己的右手越过头顶摸左耳。不知是紧张还是我的手短,反正摸不着,急得眼泪都要掉下来了。一旁的妈妈又急又忍不住要笑,陪着校长说好话,校长笑了,就算通过了。尽管我到现在都纳闷,上学报名跟摸耳朵有什么关系,但妈妈当时焦急又忍俊不禁的样子,却留在了心里,总在我遇到难关时出现。  相似文献   

12.
<正>孩童时期起,我就无数次从父母与老朋友们谈话中听到“红岩村”这个名字,它已经深深地烙在了我的脑海里。虽然当时我并不太懂他们所谈的内容,但从他们激动的表情和兴致勃勃的情绪看,我猜想那里若不是一个很有趣又很好玩的地方,就一定是一个令人神往又非常重要的场所。  相似文献   

13.
杨德才,上世纪50年代出生在陕西省一个贫穷的小山村。家境虽然不宽裕,但家人还是咬牙供他读完了小学、初中和高中。当时,高中毕业生在农村可算得上是高学历了。由于当时取消了高考制度,因此做一名军人,成了当时年轻人的光荣追求。1974年,杨德才终于圆了自己的当兵梦,入伍来到解放军天津某部。组织上看他有文化,又憨厚老实,因此新兵连集训一结束,就把他留在了机关,分配在机关做生活管理服务工作。  相似文献   

14.
“政治交待”,是《邓小平文选》第三卷提出的一个醒目的而又崭新的重大命题,认真探讨这一命题,对于深入学习《邓小平文选》第三卷,是非常必要和有益的。一、邓小平政治交待的篇目《邓小平文选》第三卷中,哪些篇目属于政治交待的范围,确定的依据是什么,我认为应该考虑以下要素:第一、作者自己的说法。1989年5月31日,当时北京政治风波正处于酝酿升级之中,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集体果断决定:“现在换第三代。要真正建立起一个新的第三代领导。”以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298页。以下只注页数)为此,邓小平同李鹏、姚依林两位…  相似文献   

15.
1996年,在电影《长征》中,我第一次饰演毛主席。当时接这个戏是有压力的:太多演员都演过毛主席,并且得到老百姓的承认。作为一个后来者,如果没有自己的特色,观众不会认可。一开始从心理上就败了三分,那么就只能从戏上下工夫。  相似文献   

16.
南市食品街是我市结合危房改造,弘扬饮食文化而修建的大型仿古公共建筑。街内有全国各菜系饭馆,还有各地风味小吃店近百家。经过多年的发展,如今的南市食品街已经成为我市一处既有观赏价值,又可品尝多种佳肴的旅游景点。南市食品街建筑面积共4万平方米,两条十字街交叉,将食品街分为四个商业小区,每一小区除三层青砖混合结构外,十字街入口处还各有一座高25米的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的仿清牌楼,且每区建筑物外角屋顶都设有一座仿清式角亭。就是这样一个庞大复杂的建筑群,在当时比较艰苦的条件下,仅仅用了100天就修建完成了,这在当时来说全国都很罕见。  相似文献   

17.
听说采访孙凤霞,村委会里来了一屋子人,男女老少,炕上地下,挤得满满的,常常几个人同时回答记者的问题。而平日里风风火火、粗声大嗓的孙凤霞却显得怯生生的,红着脸缩在炕角。 质朴的情怀 孙凤霞是1995年开始担任清原满族自治县南山城镇西五里堡村党支部书记的。当时,西五里堡是县里重点治理整顿的后进村,村里财务管理混乱,外债十多万元。连村部的房子都要倒了,村民上访告状的不断。不要说村里的统筹款收不齐,就连农业税也没人交纳。前任村支书干了两个月,说啥也不干了。 群众的目光聚集到孙凤霞身上。  相似文献   

18.
<正>努热买买提是巴楚县色力布亚镇阿克墩结米村的小伙子,10年前的一个秋天,他来到三师四十八团三连拾棉花,拾花3个月一算账,除了吃喝还挣了5600块钱,他当时高兴得不行,坐上车就回家把钱交给了爸爸。第二年的开春他又来到了三连和承包大户马双喜签了管理棉花地的劳动合同。第一次见到努热买买提是在立夏  相似文献   

19.
司马牛 《实践》2008,(2):56-56
彭德怀同志在攀枝花三线建设工地工作时曾访问农家,面对一家农户三个女人只有一条裤子下不了炕的窘境,而公社干部全家在镇里住得好、穿得好的鲜明对比,压不住心中的火,严斥这个公社干部说:“公社里还有这样穷苦的老百姓,你这个当官的倒先富起来了,过上好日子了。这在国民党里做官可以,但在共产党里做官就不行!如果我们当官的自己先富起来了,而不去管那些穷人,这就违背了我们当年革命的宗旨,  相似文献   

20.
今年4月,江苏姜堰市张甸镇的两户人家因生活琐事结怨,西邻一怒之下捣毁了东邻的锅灶。东邻坚持说,锅灶乃供奉"灶神"之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