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山东诸城先售后股的改制模式在部分地区得到推广,不少企业通过改制转化为股份合作制企业,资金矛盾在一定程度上得到缓解,职工对企业的关切度得到加强,走上了良性发展的道路。但也有一批企业改制后效益进一步滑坡,亏损进一步加大,改制未能将这些企业从困境中解脱出来,反而引发出一些管理上的新矛盾。“股而不灵”原因何在呢?带着这个问题,我们对部分改制后运行状况较差的企业进行了跟踪调查。  相似文献   

2.
一、企业改制──减负增效、完善配套1、企业改制要尊重职工的利益企业改制必须维护广大职工的合法权益,决不能不管职工有无出路就砸职工饭碗,把职工推出门外了事.要把职工的安置作为关系改革成就的大事和企业改制的基本前提来抓。呼市回民区的一建工程公司作为产权制度改革的一个试点,区委区政府首先出台了相关政策,搞好宣传工作,使职工明确企业改制的必要性及职工的利益如何,后经职工的投票,确定实行股份合作制,企业领导带头认购股份.注入新资本后,激发了企业活力,也增强了职工对企业资产的关切度。因此,企业要对职工、社会…  相似文献   

3.
消息人士透露,就企业负责人增量持股、清产核资、财务审计和资产评估、维护职工利益等方面问题,国务院国资委制定了《关于进一步规范国有企业改制工作有关问题的通知》并有望本月出台。国资委副主任王瑞祥指出,要将厂务公开的范围进一步向改制企业、合资企业、上市公司拓展。国  相似文献   

4.
赵春刚 《山西政报》2012,(Z2):91-92
近年来,随着国企改革的不断深入,企业内部一些深层次的矛盾和问题逐步显现,关闭破产企业职工安置、企业改制职工身份转换等问题引发的信访案件呈较快增长势头。对此,我们务必要保持清醒的头脑,进一步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不断完善工作机制,改进工作方式,转变工作作风,提高工作水平,坚持不懈地把信访工作抓紧抓实抓好,确保及时有效的化解各类矛盾,维护好企业和职工的利益。  相似文献   

5.
国企不规范改制遭遇五大质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华网最近的一项调查结果显示:国企改制,成为公众近期反应最强烈的社会矛盾之一。本刊记者对一些因改制而纠纷不断的国企调研后发现,不规范改制引发了众多职工的不满,留下了诸多“后遗症”,以至“余震不断”。  相似文献   

6.
阮震 《学习与实践》2006,(12):56-58
国有企业改制之所以较难于推进是因为制度变迁内核中包含经济利益的不和谐。政府应该针对当前国企改制中存在的突出矛盾和主要障碍,以和谐作为指导推进国企改制工作的核心价值,以维护国企职工合法权益为改制的前提条件,在和谐氛围中完成改制目标,在公平条件下提升改制成效。  相似文献   

7.
作为经济体制改革中心环节的企业改革工作,经过不断推进,已经取得了重大进展和明显成效,促进了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但是,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化,引发出来的矛盾和问题也日益增多。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决定》指出:“坚持统筹兼顾,协调好改革进程中的各种利益关系。”并提出了完善、规范改革的一系列指导原则。我们要根据《决定》这一新的要求,正确处理企业改制中引发的矛盾和问题,完善规范企业改革。从调查情况看,企业改制中存在的矛盾和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公有资产流失。一是资产评估、界定、审核环节中的显性流失。由于部分企业有…  相似文献   

8.
企业的改制,往往会带来一些利益纠纷,维护职工的合法权益显得极为迫切。因而,工会主席作为企业职工的代言人,为了履行职责而被打击报复的事情也时有发生,他们在维护别人的合法权益时自己的权益该怎样保护?  相似文献   

9.
《辽宁人大》2006,(5):30-31
企业改制是国企改革的一个重要内容,但很多地方的企业改制在取得进展的同时,由于认识不清、措施不实、片面追求政绩,在维护职工权益方面暴露出一些问题。“政策宣传不到位、重大事宜不公开、操作程序不规范、经济补偿不落实”的现象在一些企业不同程度地存在着,侵害了职工的经济权益、民主政治权益和精神文化权益。针对改制企业在保障职工合法权益方面存在的问题,本刊邀请部分人大代表展开研讨。  相似文献   

10.
当前,随着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步伐的加快、企业改革的深入发展、职工中利益格局—调整力度的逐步加大,企业中一些深层次矛盾日益显现并比较集中地反映出来,职工群体性事件时而发生。这种情况的出现和发展已经成为影响企业发展的突出因素。如何在新世纪深化改革过程中做好思想政治工作,是我们政工干部必须着力解决的一个主要课题。一、思想政治工作的内容要以职工关心的利益调整为重点任何一项改革都是利益关系、利益格局的重新调整。通过改革,调整国家、企业与职工个人之间的利益,以利于国强民富。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我们企业所开展的…  相似文献   

11.
企业改制本是国家深化改革的重要形式之一,然而在不少地方却走了样。一些握有实权的人利用这难得的机遇,大做文章,从而使企业改革违背初衷。走向反面。 当前,国有、集体企业改制正在全国如火如荼地展开,通过改制,盘活了大量的闲置资产,搞活了不少近乎瘫痪亦或已倒闭的企业,也使工人们有了出路。然而,在企业改制过程中,国有资产流失、银行贷款烂帐、工人利益受损等现象屡见不鲜,严重影响了企业改制工作的开展。当前的不良现象主要有以下几种:一 股份制,偷梁换柱。股份制是企业改制的一个重要形式,旨在让职工参股,以增强职工的…  相似文献   

12.
随着企业改革的不断深入,职工中各种各样的矛盾、利益、观念的碰撞也越来越突出,这些矛盾和问题若处理不当,职工就会背上思想包袱,出现消极情绪,最终影响企业的发展。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必须找准这些症结,做到对症下药。当前影响企业思想政治工作效果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13.
(一 )国有小企业改革的主要问题1.国有小企业改制后企业存在形式问题。在改制实践中 ,地方政府和企业往往只重视采取何种形式改革 ,比如破产、拍卖、重组等等 ,对改制后企业的存在形式研究不多 ,规范不够。这是国有小企业转制效果不明显的主要原因之一。2 .股份合作制问题。股份合作制与生产社会化、经济市场化之间存在着诸多矛盾。 (1)股份合作制企业遵循全员入股 ,股权平等 ,同股同利 ,利益共享 ,风险共担的原则 ,实际上构成了新的意义上的“大锅饭” ,追求平等往往牺牲效率和效益。 (2 )股份合作制企业可以设董事会作为企业的经营决策机…  相似文献   

14.
李翊均  陆俊尧 《传承》2012,(14):22-23
和谐企业建设中存在用工不规范、职工合法权益保护不足、企业劳动执法不力等问题。企业思想政治工作是解决这些问题的重要方式。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可以发挥舆论引导、情绪宣泄、矛盾化解和维权助手作用,引导职工正确认识和解决问题,保持心理健康,有效化解矛盾,依法维护自身合法权益,从而促进和谐企业建设。  相似文献   

15.
国家有关领导最近强调指出,要重视研究职工持股会问题。 这位领导指出,职工持股会已有几年的试点经验,大多数试点都有明显的积极作用。职工通过持股会向本企业投资就可以把国有企业改制为股份制企业;股份制企业的职工持股会,可以把职工的利益与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我国虽然出现了经济持续发展,社会稳定进步的良好局面,但是经济和社会生活中也出现了不少新情况、新问题。一方面,作为人民内部矛盾尖锐激烈表现形式的群体性事件时有发生,比如:国有企业职工下岗增多出现不稳定情况;企业改制中卖企业风使群众产生不满情绪;农民负担过重“反弹”现象屡见不鲜;少数干部腐败使干群矛盾激化;人民内部不同利益群体之间形成各种矛盾;流动人口对社会治安构成威胁。另一方面,一些别有用心的人特别是敌对分子利用人民内部矛盾扩大事端,比如,有组织犯罪对社会正常秩序造成破坏;李洪志与我争夺思…  相似文献   

17.
马丹葵 《桂海论丛》2005,(Z1):47-48
国有企业改制是党中央工作的重点,是目前政府工作的难点,更是法律界、企业界和百姓关心的热点.企业改制是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政策性强、法律关系复杂,改制能否顺利进行、改制成功与否直接关系到国有资产的增值、企业自身的发展、职工个人的利益;改制涉及面广、各方利益相互交错,如果处理不好就有可能造成社会动荡,妨碍经济的发展,影响中国的投资环境.为此,本文就国企改制的问题进行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18.
《内蒙古政报》2006,(2):25-28
《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关于规范国有企业改制工作意见的通知》(国办发(2003]96号)印发以来,各地区、各有关部门加强组织领导,认真贯彻落实,规范国有企业改制工作取得了重大进展。但在实际工作中还存在改制方案不完善、审批不严格。清产核资、财务审计、资产评估和产权转让不规范,对维护职工合法权益重视不够等问题。为确保国有企业改制工作健康发展,防止国有资产流失,维护职工合法权益,现就进一步规范国有企业改制工作提出以下意见:  相似文献   

19.
《江西政报》2006,(2):9-12
《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关于规范国有企业改制工作意见的通知》(国办发[2003]96号)印发以来,各地区、各有关部门加强组织领导,认真贯彻落实,规范国有企业改制工作取得了重大进展。但在实际工作中还存在改制方案不完善、审批不严格,清产核资、财务审计、资产评估和产权转让不规范,对维护职工合法权益重视不够等问题。为确保国有企业改制工作健康发展,防止国有资产流失,维护职工合法权益,现就进一步规范国有企业改制工作提出以下意见:  相似文献   

20.
要做好新形势下的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必须从企业内外两方面查找原因,寻求对策。 从企业内部因素讲,应注意加强以下四方面的工作: 一、保留必要的党务政工机构和人员,保证思想政治工作的正常开展。企业进行公司制改造后,追求利益最大化的企业目标更加突出,职工与企业命运和利益也更加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企业管理机构设置更加科学严谨,人员更加精干高效。但部分企业不能正确认识和处理经济建设与思想政治工作的关系,在企业改制过程中,视政工人员为闲人,一味压缩政工机构和人员,甚至取消政工机构,致使思想政治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