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庞佳 《红岩春秋》2013,(5):74-76
1942年4月3日,话剧《屈原》在重庆国泰剧院首次上演,盛况空前。71年过去了,当年的演员和热心的观众大多已经作古,但我们依然能从收藏于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的《屈原》导演本、《屈原》演出海报和宣传广告、郭沫若《写完屈原之后》文稿等几件重要历史文物中,窥见那一段峥嵘岁月。  相似文献   

2.
周恩来与《新华日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华日报》是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在国民党统治区公开出版的唯一的大报。早在1937年,以周恩来为首的中共代表团同国民党政府进行国共合作抗日的谈判时,就决定要办《新华日报》,经过多方面的斗争和努力,1938年1月11日终于在汉口正式出版。1938年10月武汉沦陷,《新华日报》在周恩来的直接领导下,历经重重艰难险阻,辗转迁至重庆继续出版。在抗日战争时期,它始终高举团结与民主、进步的旗帜,动员与组织广大群众抗战,是党在国统区开展统战活动的一个前沿阵地。  相似文献   

3.
1945年重庆谈判期间,毛泽东在接见章汉夫等人时说,《新华日报》是报纸,但更是手榴弹,更是机关枪,因为它的目标也是所有武器的目标:坚持抗战,反对投降;坚持团结,反对分裂;坚持进步,反对倒退。毛泽东还说,《新华日报》同八路军、新四军一样,是我们党的又一支方面军。《新华日报》1938年1月11日创刊于武汉,1947年2月28日停刊,是中国共产党创办的第一张面向全国发行的机关报。华岗(1903-1972),浙江龙游人,1937年10月出狱后,在董必武的推荐下,参与筹办《新华日报》,出任第一任总编辑,成为“新华军”战士。  相似文献   

4.
1945年重庆谈判期间,毛泽东在接见章汉夫等人时说,<新华日报>是报纸,但更是手榴弹,更是机关枪,因为它的目标也是所有武器的目标:坚持抗战,反对投降;坚持团结,反对分裂;坚持进步,反对倒退.毛泽东还说,<新华日报>同八路军、新四军一样,是我们党的又一支方面军.<新华日报>1938年1月11日创刊于武汉,1947年2月28日停刊,是中国共产党创办的第一张面向全国发行的机关报.华岗(1903-1972),浙江龙游人,1937年10月出狱后,在董必武的推荐下,参与筹办<新华日报>,出任第一任总编辑,成为"新华军"战士.  相似文献   

5.
1949年,在解放南京、上海后,中央决策,命令刘邓大军入川解放重庆,解放西南。不久,中共中央西南局在湖南常德组成,邓小平、刘伯承、贺龙分任第一、第二、第三书记。那时,我是西南服务团新闻出版中队的一名普通战士,进军到湘西芦溪后,正在休整待命。一天.中队指导员雷勃同志召集大家传达上级命令:“准备出发,到重庆办报。”有同志问:“办什么报?”“新华日报!”场内立即沸腾起来。“新华日报是西南局的机关报,我们将在邓政委领导下工作。”同志们从心底发出欢呼声,充满着自豪感。1949年12月10日,《新华日报》在重庆创刊了,在办报的过程中,小  相似文献   

6.
徐行  张妍 《党史博采》2022,(8):26-31
<正>抗战时期,周恩来亲自领导创办了我党在国统区的第一张报纸——《新华日报》,他坚持正确的办报方针和灵活的办报方式,为该报在险恶的环境中生存和发展作出了卓越贡献。抗战时期,《新华日报》不但报道了大量中国军民英勇抗战的真实情况,周恩来还亲自为该报撰写文章,宣传党的抗日救国主张和统一战线政策,揭露国民党顽固派的阴谋。作为中共南方局的机关报,《新华日报》成为我们党在国统区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政治传播平台,在抗战中充分发挥出揭露日军侵略罪行、动员广大民众积极参加抗战、鼓舞中国军民斗志、团结爱国人士、维护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重要政治作用。  相似文献   

7.
正1938年春天,在鲁南发生了台儿庄战役。在战斗最危急的时刻,57名中国士兵组成敢死队,他们身穿日军军服,夜袭日军,夺回了至关重要的城内西北角阵地,为战役取得胜利奠定了基础。当年,敢死队的英勇事迹正是由我党的机关报《新华日报》首次报道,由记者陆诒深入到台儿庄前线采写。为此,陆诒还与敢死队队长王范堂结下了长达半个世纪的友谊。采访李宗仁将军陆诒,1911年生,字翼雏,上海人,抗战时期著名记者。  相似文献   

8.
1941年1月,震惊中外的“皖南事变”发生。国民党当局不允许《新华日报》报道事实真相,《新华日报》用开天窗的办法刊登周恩来的题词。1938年《新华日报》在武汉创刊后,深得广大后方军民的喜爱,争相订阅,发行量急剧上升。国民党的《中央日报》经指令性派订和免费赠阅,发行仅为万份左右。印刷条件落后、经费来源相对极少的新华日报竟很快发行到3万份,最高达5万份。面对这种冷酷的现实,国民党当局使出浑易解数来暗算《新华日报》,但他们费尽心机,仍无法战胜这份人民热爱的小小报纸。(一)1938年《新华日报》创刊,1939年5月蒋介石就…  相似文献   

9.
10.
父亲谢任甫,是原“重庆十大名医”之一。行医之前,他曾短暂担任旧重庆市政府小职员,一个偶然机会得以为《新华日报》在重庆出版助一臂之力。我自幼随父学医,多次听他绘声绘色谈起这段故事,颇多感触。现整理发表,以饕读者,并为史籍补白。  相似文献   

11.
抗日战争期间,陕甘宁边区和各敌后抗日根据地创办了大量报刊,中国共产党的机关报《新华日报》和《群众》周刊也在国统区公开出版,人民新闻事业有了巨大发展。但从第二次国共合作形成直到最后破裂的整个历史时期,新闻界两种不同力量之间,始终存在着复杂的又联合又斗争的局面。两个阵营报刊上围绕着抗战还是投降、团结还是分裂、进步还是倒退的斗争,贯穿了整个抗战时期;而在抗战胜利以后,双方报刊又在战争与和平、独裁与民主这些与中国命运攸关的重大问题上,展开了更加激烈的斗争。在这场斗争中出现了一个引人注目、耐人寻味的奇特现象,其间几次特别尖锐、影响深远的公开论战,都发生在《新华日报》和以“超党派”相标榜的《大公报》之间。  相似文献   

12.
《新华日报》是抗日战争时期和解放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在国民党统治区公开出版的惟一一家全国性党报。它1938年1月11日创刊于武汉,日军侵占武汉后,在重庆继续出版发行,直到1947年2月28日被国民党反动派强行停刊,报刊人员撤出重庆为止,历时9年1个月...  相似文献   

13.
1938年1月11日《新华日报》正式在武汉创刊,是抗战时期我党在国统区公开出版的第一张机关报,也是中国共产党的第一张大型日报。它由周恩来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亲自创办,并一直持续至1947年2月28日。至此,《新华日报》在国民党统治区共出版9年1个月又18天,前后发行了3231号。  相似文献   

14.
15.
一 第二次国共合作时期,虽然国民党允许中共的新闻媒体《新华日报》和大型政治理论刊物《群众》周刊在其统治区内公开出版发行,但从《新华日报》诞生的那一天起,就一直遭到国民党顽固派的种种迫害和压制,纸张封锁即是其中最毒辣的一手.国民党军统特务头子戴笠就曾多次对其部下说:"要公开查封《新华日报》和《群众》周刊是不好办的,不准商人卖纸给他们,不许经济部给他们分配纸张,他们就会自己关门."  相似文献   

16.
在抗日战争期间,受毛泽东的推崇而形成文件在全党通报的文章没几篇。除郭沫若的《屈原》和《甲申三百年祭》外,就只有民盟著名政治活动家张申府在1942年1月11日为纪念《新华日报》创刊四周年而作的《新华,新华,我看你生长、长大》这篇文章了。张申府在这篇文章中热情洋溢地称颂《新华日报》是“全国最好的报纸”,是“抗战的一个有力的精神武器”,“每一提起新华,我就联想到新中国,实在‘新华’就是新中国的象征”。不过张申府在赞扬《新华日报》的同时,也提出了自己的建议和希望。他希望“新华日报尽量扩充副刊,尽量发挥教育作用”;他说,《…  相似文献   

17.
<正>熊瑾玎,别名楚雄,1886年生于湖南长沙五美乡(今长沙县江背镇)。熊瑾玎少时贫苦,1918年加入新民学会,192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3年不幸被捕入狱,四年后被营救出狱。1938年1月出任《新华日报》总经理,1946年赴晋绥日报社工作。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中国红十字会副会长等职,1973年1月逝世。著有《徐特立老爷爷的故事》《革命老人徐特立》《熊瑾玎诗草》等。  相似文献   

18.
《湘潮》2016,(10)
正"屈子当年赋楚骚,手中握有杀人刀。艾萧太盛椒兰少,一跃冲向万里涛。"1961年秋,毛泽东赋诗《七绝·屈原》,刻画屈原的爱国情怀,揭示其檄文如匕、以死醒世的战斗精神。毛泽东推崇屈原,不仅专门写诗赞之、潜心研之,而且将其作品作为国礼赠送日本首相田中角荣等外国友人。毛泽东为何如此推崇屈原?研究中不难发现,她源于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更缘于两位巨人穿越两千多年的"神交"。。当年屈原虽遭流放,仍"长叹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而一代伟人毛泽东,从韶山走出来,"身无分文心忧天下",发出了  相似文献   

19.
1942年秋,党组织把我从云阳调到重庆《新华日报》当校对,当时只有18岁。调我到《新华日报》工作时,中共南方局组织部秘书于江震叮嘱我:到报社以后,除了当好校对外,还要利用报社的环境认真学习整风文件,努力提高思想水平,增强党性。我按照于江震的叮嘱,严格要求自己,在《新华日报》工作和生活了一年多时间。在这期间,我亲自聆听过南方局周恩来、董必武等领导同志的亲切教诲,提高了思想,增长了对党的认识。同时,生活在这个革命的集体里,对上下级和同志之间那种亲密无间、互相关心、互相帮助的情景,倍感温暖和鼓舞。由于形势和任务的需要,我于1943年底离开了报社到地方工作。光阴荏苒,尽管已经过去60多年了,但我对在《新华日报》工作的这段日子,对南方局周恩来、董必武和报社领导人章汉夫、潘梓年等同志的身影,对许多往事,至今还历历在目,十分鲜活,真是终生难忘啊!我从1938年入党时就订阅了重庆《新华日报》,从此它就成为了我学习文化和政治理论的教科书。在阅读《新华日报》时,常读到周恩来写的代论,说服力极强,非常喜爱,于是我就向引导我参加革命的指路人李唯请教,要求他告诉我关于周恩来的革命事迹。他对我说:“周恩来是我党的领导人,文武全才。他领导...  相似文献   

20.
《党建》1994,(12)
再现历史重塑伟人──观话剧《艰难时事》随着舞台上四扇大门的开合和平台的转动,人们又看到了20年前中美建交那段艰难时刻。形象逼真的毛泽东、周恩来、尼克松、斯诺不时引起观众的拍手叫好。这台戏,就是西安话剧团和甘肃话剧团联合演出的大型话剧《艰难时事》。这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