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中国作为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多年来积极推进腐败治理,加入了国际反腐败公约,并建立了与许多国家的反腐合作。中国的反腐不断取得了“新进展”,也得到了“国际透明组织”的认可。中国治理腐败具有三个方面突出的特点。中国反腐成绩斐然,特点鲜明,但治理腐败的方法,仍需与时俱进,不断创新。  相似文献   

2.
当代中国,腐败已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广泛领域,尤其是严重侵蚀到我们的党政机关和干部队伍,成为最突出的社会问题之一。对腐败,“如果我们掉以轻心,任其泛滥,就会葬送我们的党,葬送我们的人民政权,葬送我们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大业。”因此,我们必须抓紧惩治腐败。中国共产党在长期的反腐建廉实践中,探索出了一整套有效的适合中国国情的反腐建廉良策,其核心是邓小平所深入论证的法制化民主道路。从当代中国国情实际出发,有效地实施并进一步地完善这一理论,腐败必治,廉政必兴。   一、法制化民主的反腐建廉的选择依据   反腐建廉…  相似文献   

3.
丁佩华 《先锋队》2010,(8):59-61
2010年4月14日,俄总统新闻局称,俄罗斯总统梅德韦杰夫签署了关于国家反腐败战略和2010—2011年国家反腐败计划的法令。据悉,这份国家反腐战略文件,规定了俄中期国家反腐政策的主要方向及实施措施。  相似文献   

4.
《廉政瞭望》2008,(2):62-62
“透明国际”从一间办公室、一部电话做起,如今已在近100个国家设立了办事处,成为全球最著名的民间反腐机构。该机构近年来的调查显示,提起腐败,人们首先想到的就是亚洲和非洲的不发达国家,这实际上是一个认识误区。以德国为代表的欧洲所谓“廉政国家”,同样面临着严重的腐败问题;而以肯尼亚为代表的亚非国家,反腐工作已经初见成效。另外,“透明国际”还向全球各国发出呼吁:检举弊案的“反腐英雄”处境险恶,频频遭遇血腥暗杀,各国政府应加大力度保护腐败案检举者。  相似文献   

5.
邹德萍 《先锋队》2015,(3):26-28
刚刚过去的2014年,是我党历史上反腐败力度最大的一年,也是查处贪官最多的一年,既表明了共产党人与腐败“水火不容”和对腐败“零容忍”的决心,又回应了人民群众对查处各种腐败的关切。从反腐“关键词”即可看出去年反腐不平凡的轨迹。无论是反腐关键词,还是反腐新词,都彰显了中央反腐钢铁般的意志,壮士断腕的决心,也昭示了今年的反腐工作新动向。  相似文献   

6.
备忘录──三晋反腐山西日报记者杜天威腐败,共和国肌体上的一颗“毒瘤”,反对腐败,清除“毒瘤”,党心所向,民心所向。1993年中纪委召开的二次全会,吹响了华夏大地反腐的号角。随之,古老的三晋大地,也掀起了一场前所未有的反腐风暴。初战告捷1993年9月6...  相似文献   

7.
梁衡 《学习导报》2012,(23):58-58
官德一失,腐败即生。反腐,不仅是一个国家的课题,也是一个世界性的课题。这是经济快速发展与制度不完善的必经阶段。2011年岁末,国际反腐败监察组织“透明国际”对180个国家和地区的“清廉度”进行排名。名列榜首的仍旧是新西兰,已连续6年排名世界第一;中国排名第75位;  相似文献   

8.
随着一批又一批贪官的落马,有关专家对反腐的研究也越来越深入。一名研究反腐的专家曾做过这样的一个统计:在随机调查的100起腐败案件中,他综合分析后发现,任何一起腐败案件都离不开贿赂,贿赂成了腐败的“第一共性”。  相似文献   

9.
十八大之后腐败与反腐败呈现相持胶着状态,在“相持”中推进“反攻”已成为十八大后反腐的总趋势。经济腐败、政治腐败和作风腐败成为腐败在新形势下的主要形式和新的动向。重构反腐模式,坚持法治反腐;完善制度体系,坚持立法先行;整合反腐机构,重构权力配置;调动社会力量,坚持群众反腐等路径选择是反腐败斗争向纵深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夺取反腐最后胜利的核心策略。  相似文献   

10.
戮力反腐     
党的十八大强调对腐败保持“高压态势”,2012年11月15日,习近平当选中共中央总书记后,首次在媒体前亮相,他提到“打铁还需自身硬”,表露出反腐决心。两天后,习近平在十八届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一次集体学习时说:“大量事实告诉我们,腐败问题愈演愈烈,最终必然会亡党亡国!我们要警醒啊!”11月19日,中央纪委监察部机关召开全体党员干部大会。会上,新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纪委书记王岐山再次强调将反腐工作引向深入。  相似文献   

11.
2004年,中国反腐战绩卓著:反腐利剑直指省部级高官和一些“敏感”的权威部门;损害群众利益的“小腐败”得到有效治理;制度反腐发生了质的变化。2004年,世界各国亦高扬反腐大旗,不少政要沦为阶下囚。全世界正形成一股强大的力量,共同打击腐败。  相似文献   

12.
2004年,中国反腐战绩卓著:反腐利剑直指省部级高官和一些“敏感”的权威部门;损害群众利益的“小腐败”得到有效治理;制度反腐发生了质的变化。2004年,世界各国亦高扬反腐大旗,不少政要沦为阶下囚。全世界正形成一股强大的力量,共同打击腐败。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大量腐败案件被曝光,而且从某一个具体官员腐败“个案”逐渐过渡到一种群体的链状腐败串案”以及组织系统的网状腐败“窝案”。对此,中共央党校政法部政治学教研室主任刘春教授有过这样个基本判断:当腐败由个体变成群体,由局部向大范蔓延,由点向面扩展的时候,暴露出的是我们体制的心性缺陷和弊端。从运动反腐、权力反腐转向制度反腐据《中国纪检监察报》报道,2004年9月9日、10,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央纪委副书记何勇在中央纪、监察部召开的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座谈上强调,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是加强党的政能力建设的重…  相似文献   

14.
2004年,中国反腐战绩卓著:反腐利剑直指省部级高官和一些“敏感”的权威部门;损害群众利益的“小腐败”得到有效治理;制度反腐发生了质的变化。2004年,世界各国亦高扬反腐大旗,不少政要沦为阶下囚。全世界正形成一股强大的力量,共同打击腐败。  相似文献   

15.
竹立家 《廉政瞭望》2011,(21):44-45
近些年来,官员腐败案例屡见报端,是社会与媒体热议的一个基本话题,也是党和政府常抓不懈的一个重要领域。但不可否认,在社会舆论和相关反腐防腐法律法规的强大压力下,反腐防腐的形势仍不容乐观。检视近两年来的“权力腐败”案例可以知道,  相似文献   

16.
<正>作为一种社会现象,腐败的滋生和蔓延必然受到文化因素的影响,尤其是官本位思想的桎梏、人情文化暗藏的寻租空间、监督文化的“淡漠”以及价值失范等因素皆会成为腐败滋生的土壤,严重阻滞反腐工作的深入开展。在此背景下,亟须打造文化反腐“第二战场”。但审视文化反腐工作的实际状况,其深入性和有效性有待提升,仍须进一步加强廉洁教育工作,推动制度反腐和文化反腐有机结合,构建民众参与反腐工作机制,有效发挥文化反腐的“治本”效用,实现“不想腐”的工作目标。  相似文献   

17.
这几年每当逢年过节,老百姓当中就会流传着这么一句话:“廉不廉,看过年;洁不洁,看过节。”为此,全国各地把防止“节日腐败”提到了议事日程。据报载,2008年1月,春节来临之前,中共河南省纪委就向全省党员干部下发了“廉政口袋书”,书中包括了反腐政策和格言警句,以提醒干部在春节这个腐败易发期内严格律己;  相似文献   

18.
闫院平 《共产党人》2009,(14):34-35
腐败,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 反腐,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 从惩治腐败到构建惩防体系,从权力反腐到制度反腐,我们不难看出,中国共产党对反腐败的力度和决心。  相似文献   

19.
当前,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的提出和建立,既充分体现了我们党领导下的反腐败斗争的理论与实践成果,也充分体现了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中关于制度反腐、制度监督的核心理念,是制度反腐的一大创举。制度反腐本身就包含用制度反对和防止腐败的内容,但制度反腐却不同程度地存在着一些不尽如人意之处。存在的问题作为一种危害性行为,腐败严重地侵蚀着制度,腐败分子历来是利用我们制度的缝隙和漏洞而妄为的。腐败之风所以屡禁不止,腐败分子之所以前“腐”  相似文献   

20.
崔寅 《新湘评论》2010,(18):15-15
尽管由政治家、官僚和企业组成的“腐败三角”在日本一直是个热门话题,不过,日本在反腐问题上下了很大力气,形成了相对廉洁的政府运转体系。刑法制定了对公务员贪污腐败治罪的内容,《国家公务员管理法》、《国家公务员伦理法》和《国家公务员伦理规程》等法律法规成为防范腐败,规范国家公职人员行为的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