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致富先修路     
正眼看着姑嫂城村一天天发展起来,村民的小日子一天天好起来,老赵又有了新想法———要想富,先修路。2005年,赵洪波决定开始动工修村里的主路。可等到修路工程动工了,老赵才发现,原来最大的难题还不是缺钱。修路施工时,牵扯到十四五户村民的院子。老赵起早贪黑地做他们的思想工作:"第一,路修好了,最受益的是你们这条街;第二,你的房子会升值;第三,院墙由村里给你们统一砌……"这番话,老赵不知说了几百遍,嘴皮子都磨破了。  相似文献   

2.
"村官难当",在基层,是村官不是村官的都这样说.天水市北道区委组织部多次到农村调查,发现的问题令人震惊:许多村干部由于自身素质、工作能力等原因,解决不了村级工作中日益复杂的问题和矛盾;不少村干部因工作压力大、待遇低,纷纷弃"官"不做;有的村甚至好几年找不出一个村支书,有的村由为数不多的几名党员轮流"坐庄",致使村级工作陷于瘫痪.  相似文献   

3.
<正>"以前,我们村上办公条件差,村干部自己都不乐意到村部来,老百姓更是不来,有事就在村干部家商量。自从村上的办公楼盖好后,办公、开会有地方不说,我们村干部也有‘面子’了。"喀左县一位村干部深有感触地说。打响改造危旧村级组织活动场所"歼灭战"近年来,喀左县不断加大投入力度,把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建设摆上重要日程,在全县开始了一场改造危旧狭小村级组织活动场所"歼灭战"。  相似文献   

4.
4月30日早晨,天下着雨.8点刚过,陆坝村的几百名团员青年就齐唰唰地来到村会议室,参加村里举办的"庆‘五·一'、迎‘五·四'"活动,连在外打工的小青年都回来了.大家欢聚一堂,竞赛竞猜,热闹非凡.村支书帅学术趁此鼓励青年人加强政治思想和专业技能学习,积极追求进步.现场的气氛深深感染了所有人.青年朋友们告诉记者,在陆坝村,每年都要举办很多次类似的活动,这些活动让村干部与群众之间加深了理解,全村人心更齐了,劲更足了.每次只要通知搞活动,村民们会一个都不少地准时赶来,他们说:陆坝村人信任团结务实、廉洁奉公的村领导班子,这里的干部就像"吸铁石",有无穷的吸引力和凝聚力.  相似文献   

5.
<正>当年,村集体数千万资金不知去向,几任支部书记明争暗斗,1000多人的小村2000多人次上访……如今,村干部吃饭欠了72元钱,第二天就被通报批评;村党支部给全村通煤气货比三家就为给村民省钱;10年的"上访风"戛然而止……这样的变化就发生在山西省晋城市刘家川村。变化怎么来的?"从严治党,管好村干部。"一位村干部说。"腐败村"重建党支部山西省晋城市城区北石店镇刘家川村毗邻大型煤企晋煤集团,交通便利,水清土沃,2006年以前一直是当地的富裕村。然而,由于  相似文献   

6.
正"既然说把钱留下是为了村上的公益事业,又为什么以这种方式打到几个村干部的账户?钱也没有交到村上,反而自己偷偷取出来用了?"青川县纪委抽调办案干部李佳伟略带气愤地说。今年5月,青川县纪委对该县桥楼乡八角村虚报冒领公益林生态补偿资金一  相似文献   

7.
《实践》2014,(2)
<正>通辽市嘎查村"532"工作法的成功探索,创新了新时期党领导下的村级事务决策管理的自治机制,发展了更加广泛、更加充分、更加健全的人民民主,促进了农村牧区经济社会的和谐稳定发展。关于"532"工作法,奈曼旗八仙筒镇迈吉干筒村做了20多年村干部的李书记是这样说的:"以前老百姓对村干部工作不清楚,对村干部有抵触情绪。有了‘532’后,村级事务老百姓都知情了、参与了,现在大事小事  相似文献   

8.
正村集体从负债7万多元,到拥有了自己的产业并实现年收入30万元、再到50多万元,这是一个村子从贫穷到富裕的跨越;从入村帮扶时村民们说"你们肯定是雄赳赳来,灰溜溜走",到拉着王永军的手说:"感谢组织派来好干部!""我们希望王书记一直留在这里!"这是一幕干部群众从生分到亲如家人的生动写照;从连续4年没有村选党支部书记、开个党员会人都来不齐,到村干部举着输液瓶子参加"两委"班子会、带着村民搞发展,这是基层  相似文献   

9.
妍妍 《党建》2007,(12)
编辑同志:日前,笔者在村干部会上亲耳听到这样一句质询:"新农村建设的许多惠民工程,都是选择基础较好的村进行试点,我们这些基础较差的村,啥时候能盼来雪中送炭。"据了解,这样的质询在农村非常普遍。  相似文献   

10.
会川镇位于渭源县西南部,距县城35公里,是"212"甘川国道和"316"福兰国道的交汇处.全镇有15个村、6710户、30119人,是渭源县四大集镇之一.镇内市场活跃,商贾云集,洋芋、中药材等产品交易量很大.1999年,全镇大口径财政收入169万多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380元.但在1997年以前,这里的群众还靠"扶贫、救济"过日子.提起这几年的变化,村干部和群众都说:"多亏有一个狠抓农村支部建设,一心为咱老百姓办实事的镇党委!"  相似文献   

11.
正不知什么时候起,火阳村群众把袁玉波从"袁组长"叫成了"烟组长"。"烟组长"不抽烟,他是惠水县烟草专卖局(分公司)的业务骨干。到岗度镇火阳村驻村帮扶,袁玉波大多时间都待在村民的烟地里,"烟组长"的叫法因此而来。火阳村里几百亩烟地和现在的秋冬种田土,袁玉波能准确地知道哪块地是谁家的。2016年4月,袁玉波被惠水县烟草专卖局(分公司)选派作为驻村干部。火阳村是个烤烟大村,县委组织部便专  相似文献   

12.
正"现在,喝水不用人挑,煮饭不用柴烧,走路不脏鞋,办事不用跑,这些都离不开村干部的辛勤付出。"思南县关中坝街道红石梁村村民袁子顺高兴地说。2017年,红石梁村人均纯收入达9300元,村党支部被铜仁市委、思南县委表彰为先进基层党组织。村党支部书记袁子玖介绍,红石梁村以"美丽乡村"行动为抓手,创新实施党建强村、产业兴村、"三治"治村、文旅富村、生态美村"五  相似文献   

13.
正"2020年我村玉米、花生大丰收,肉牛交易额创新高……"锦州市义县桑土营子村,大喇叭里播报着喜讯,大爷大妈们听得喜笑颜开。就在几年前,桑土营子村还是贫困村,村民们常常愁容满面。近几年来,这里发生了什么?百姓的内心都有怎样的变化呢?"以前村党组织缺乏凝聚力,党员归属感不强。"老党员肖广义说。2018年,县里派来了驻村工作队,第一书记王璇从村干部和党员抓起,从返乡创业人员、退伍军人中发现优秀人才,在村民中培育致富带头人,先后将7人纳入村级后备干部管理,大大激发了党支部的活力。  相似文献   

14.
您好,马克思     
正马克思是我认识的第一个外国人。记不清几岁了,我到村大队部里去,有人指着墙上的一个大胡子说,他叫马克思。从此,我执拗地认为,外国人都是大胡子。上了初中,我懵懵懂懂地背诵了马克思的名言:"在科学上没有平坦的大道,只有不畏劳苦沿着陡峭山路攀登的人,才有希望到达光辉的顶点。""在科学的入口处,正像在地狱的入口处一样,必须提出这样的要求——这里必须根绝一切犹豫,这里任何怯弱都无济于事。"我  相似文献   

15.
正走进清原满族自治县枸乃甸乡朱家堡村一组,100多栋整齐划一的大棚格外引人注目,村民们正高兴地拎着篮子在大棚里摘草莓,享受着丰收带来的喜悦。说到这儿,不能不提"头雁型"村干部庞国华,她就是清原县委实施"头雁领飞"工程的直接受益者,也正是通过她的引领和带动,全组人都走上了富裕之路。"头雁领飞"工程是清原县以培养"头雁型"村干部、"头雁型"党员和农村实用人才为目标的县委书记党建项目,是解决村级带头人"双带"能力不强、村级后备干部"源头活水"不足、特色产业发展不好的党建示范工程。工  相似文献   

16.
<正>他目光长远,有胆识,办事公道,能力强,带领一方百姓走上了"工业立村、农业富民、第三产业创收"的致富路;他一心一意谋发展,以身作则,带领村干部脚踏实地地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村民们都说:"有他当家,我们的日子越过越好。可他太辛苦了……"而他却说——15年前,六间房村是全镇出了名的穷村、乱村:没有村部,没有一条像样的街道,也没有一家称得上规模的企业;村民上访不断,村"两委"班子频繁更换。百废待兴之际,陈长发当选村党支部书记。他向大家表态:"我当这个支书,决不混日子!一定让大家尽早过上村强民富的好日子!"话虽不长,却让全村人眼前一亮。  相似文献   

17.
<正>水城县将全县310个村合并为201个,对村干部实行"职业化管理",实现村干部基本工作在村、驻村干部真正住村、老百姓办事不出村,获得广泛点赞。"我们推行村官职业化管理的目的,就是要把全县2000多名村干部当乡干部用起来,把基层的组织作用真正发挥起来,全面夯实‘中国凉都·生态水城’建设的基层基础。"六盘水市委常委、水城县委书记张志祥到县里每一个村调研,都要反复强调村官职业化管理的目的和意义。  相似文献   

18.
几年的工夫,新立村变了.群众说,新立村变就变在村干部现在像个干部样了.村干部说,新立村变就变在镇里给我们派来个曲书记.村党总支书记曲加双说,新立村变就变在风气正了.  相似文献   

19.
<正>近日,笔者得知乡里有几个村干部提出辞职,准备去外地务工,颇感意外。在与一些村干部的交流中,他们道出了"弃官不做"的真实原因。一是随着农村改革的深入进行,村干部肩上的责任可以说是越来越重了。"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不仅适用于乡镇干部,更适用于村干部。乡镇各个部门分派下来的工作都得靠他们去完成,压力可想而知;而在工作中一旦出现了差错,村干部往往还会成为"受气包"和"替罪羊"。二是村干部的待遇比  相似文献   

20.
正深秋的一个星期六,清晨的浓雾还未消散,天柱县赖洞村精准扶贫驻村工作组的驻村干部就开始了一天忙碌的工作:看望贫困群众、到穷"亲戚"家探访、修筑防洪河堤、帮助果农摘果、请文艺队进村……村民们都说:"精准扶贫驻村工作组进驻我们村后,实实在地做了很多事,让群众得实惠、农村得发展,是我们的‘贴心人’。"2015年3月,根据统一部署,谭必伟、粟多庆、吴展煌、张汉勇等同志组成扶贫工作组到赖洞村开展扶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