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沙孟海     
《今日浙江》2014,(22):60-60
沙孟海,出生于浙江鄞县(现宁波市鄞州区)塘溪沙村的名医书香之家,被书坛推为20世纪十大书家之一,其书法熔冶碑帖,雄浑刚健,气势磅礴,尤擅长榜书大字,有“海内榜书,沙翁第一”之誉。其父沙孝能为一位儒医,酷爱书画,多有收藏,行医之余常舞文弄墨。  相似文献   

2.
我把刷在墙上、电线杆上、公交车站牌以至过街天桥栏上的广告叫野广告. 在京郊某镇短短一条街上,就有白灰刷的"榜书"大字四条野广告,东西对面、南北两头各写一条:"××换热式淋浴器接在暖气上,专利产品,××(本县名)经销:电话××××××".比墙上关于"计划生育是基本国策"的标语还要醒目.  相似文献   

3.
张百成是写榜书的,在中国,乃至在世界都是出了名的。 几年前,我在天津采访,目睹了他表演写榜书的情景,当其挥运之时,硕大的笔锋和着他的长髯一起舞动,那种人书合一的精彩场面,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转眼数年过去,当时他写的"随意圆融"四个大字,仍然跃动在面前。  相似文献   

4.
在杭州市灵隐寺正殿匾额上那雄浑厚重、刚健有力的“大雄宝殿”4个大字,就是由全国著名书法家,被人誉为书坛泰斗的沙孟海所写。沙孟海(1900—1992),浙江鄞县人。他出身书香门第,自幼酷爱书法篆刻,临习《集王羲之书圣教  相似文献   

5.
形象的历史     
东升 《小康》2018,(10)
正佛教石窟供养人是佛教石窟艺术宝库的真正缔造者,石窟中的供养人造像既是"系统的艺术",又是"形象的历史"。佛教徒为了表示虔诚信教,时时供养,把自己的像画在佛像的下边或左右,手奉香炉或香花,列队恭敬或席地跪礼拜,榜书姓名、官职等。这种为出资开窟造像的施主所画的功德画就是供养人画像。莫高窟供养人画像很有特点。  相似文献   

6.
李静 《小康》2006,(1):100-101
看到这个题目,您是否有点惊诧?想起了黑道白道?以如此江湖字眼形容一位艺术家,您一定觉得不妥,别急,听我细细道来。徐谷庆,原名徐国庆,1963年生,19岁从沙孟海先生学习书法,20岁毕业于杭州大学法律系,之后曾在金华、衢州两地中级人民法院工作。1990年弃政从艺,弘扬沙孟海书法艺术,倡导艺术创作产业化。2003年,外交部长李肇星亲自发函邀他来京创作书法作品。2004年移居北京,现为北京拉拉美术馆馆长,全国书画院书画创作交流协会研究鉴定中心副主任。作为已故书法大师沙孟海先生的关门弟子,徐谷庆秉承了大师的书法神韵,造诣很深,中国兰亭笔会会…  相似文献   

7.
沙孟海轶事     
沙孟海轶事徐秉令这是一代书法家传奇故事。1992年10月10日10时10分,中国书坛上的一颗巨星在这个奇特时刻陨落了,93岁高龄的沙孟海先生与世长辞。就在同一时刻,从北京飞往杭州的波音737客机降落在停机坪上,心急火燎赶来看望病危中的沙孟海的四弟沙文...  相似文献   

8.
<正>禾千禾千,原名王辛年,山东淄博人,是近年来活跃于京津、齐鲁的书法艺术家之一,曾入选"中国百名书画名家"之列,其书法艺术长于汉隶,作品尤以楹联、榜书著名。禾千现为济南陆军学院荣誉教授、北京青云书画院院长,除开办书法讲座传播书法艺术之外,笔耕不辍,相继创作了行、楷、草、隶、篆各式字体、诗词曲赋联各种内容的书法作品数百幅,先后被中国革命历史博物馆、中国美  相似文献   

9.
书画展厅     
《楚天主人》2011,(9):58-59
韩忠学省十届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现为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中国文化管理学会副会长,中国红十字基金会荣誉副会长,中国艺术家协会常务副会长,中国榜书艺术研究会理事,上海榜书研究会名誉会长,湖北省  相似文献   

10.
佚名 《台声》2014,(2):96-99
我结识金中海先生已有20多年,只知其精通《易经》,乐于助人,随着交往的深入,知其不喜自夸,但感之美德高尚,书法精湛,善写榜书。当今书坛,大家云集,各领风骚,金中海先生在古稀之年跻身中国书坛之林,以大器晚成的后期积累,独具匠心的题材设计,别出心裁的艺术创意,大胆创新榜书的传统书法,以笔静纸动的颠覆思维,将“剑”、“虎”、“佛”、“神”字一笔直达8米和“福”字作品连续5次荣获世界纪录证书,  相似文献   

11.
易靖茗  程朔 《台声》2014,(3):52-59
●举办“情系两岸——赵昌林百幅榜书作品展” ●赠送大型陶瓷板画《锦绣中华山河图》 ●拜会台湾文化艺术团体和艺术大师 ●与《台湾商报》签订新闻交流合约 ●拜会连战、吴伯雄等台湾政界知名人士  相似文献   

12.
他是一位著名书法家,尤其是所擅长的榜书,他的书法作品寓奇巧于稚拙之间,含俊美于平正之中。貌似质朴,内含空灵,工而不极,简而多姿。形式十分丰富,长短、广狭、奇正、错落,凡此种种,兼而有之。尤见作品力透纸背、骨力中藏,甚为书法爱好者称道。  相似文献   

13.
张平 《今日中国论坛》2011,(Z1):102-105
浸淫书道四十余年,青年时期连获三次全国书法大赛特等奖;热衷于社会公益事业,身体力行地提倡呼吁传统书法的重要性,其雄强老辣的书风为业界称道与推崇——这就是中国书协会员、中国书法研究院副院长、北京书法学校教授徐子久。徐子久,字寿松,号白发书翁,1948年出生于浙江省仙居县。师承沙孟海先  相似文献   

14.
《台声》2015,(22)
<正>黄强艺术简历黄强,甘肃灵台人,毕业于河北大学工艺美术学院,现居北京,曾为人民美术出版社编辑,现为中国书画艺术研究院理事、中国榜书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书画篆刻家协会秘书长、岳飞文化研究中心主任。漫画、书法、国画作品被中央电视台和《人民日报》《南方周末》《读者》等全国100多家报刊发表和介绍。出版有《中国人不可不知的影响世界的68则管理寓言》《政协委员履职记》等。  相似文献   

15.
曹建平     
《今日浙江》2016,(7):60-60
曹建平是一位在书法艺术创作上笃行远足之人,是一位颇有思想和内涵的书家。作品曾获第三届中国书坛中青年百强榜第三名、第四届中国书法兰亭奖佳作奖、2012群星璀璨·全国群众美术书法摄影优秀作品展金奖、第五届浙江省中青年书法篆刻展“陆维钊奖”、第六届浙江省中青年书法篆刻展金奖、“沙孟海奖”第七届全浙大展金奖等,获诗赞曰:“书家自古业余多,逸少闲来玩白鹅。更赖人生书一卷,铸成健笔写嵯峨。”  相似文献   

16.
朱关田(1944年生)原中国书法家协会副主席浙江美院1963年在全国首次招收书法本科生,至1979年又首次招收书法研究生,朱关田在本科生中年龄最小,读研究生时又最年长,横跨这两个首次的,除他之外,还未见第二人。关田兄在读书时立志学术,在唐代书法史研究上独树一帜,著作宏富,又对个案研究如颜真卿等用力甚勤。其治史重考据究材料,在书学界以此独标一格。是考据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近年来的大手笔,是费数年之功编成多卷本《沙孟海全集》,为当代书法史提供了一份详实可靠的系统文献依据。这  相似文献   

17.
《北京观察》2007,(11):1-1
了解和反映社情民意,是人民政协履行职能的重要基础和关键环节。十届市政协反映社情民意的信息工作坚持"为政协委员履行职责服务、为党政机关科学决策服务、为人民群众反映意见服务"的宗旨,不断向"深(有深度)、重(分量重)、新(有新意)"拓展。五年来,市政协努力发挥信息工作"短、平、快"  相似文献   

18.
不同地区的公众"官瘾"状况有何不同?人们对于官本位的认识和评判又有哪些差异?人民论坛调研基地在东部(广东、浙江)、中部(河南、湖南)、西部(陕西、四川)地区随机发放了书面问卷共3000份,回收有效问卷2823份,其中东部地区941份、中部地区997份、西部地区885份。当问及"面临以下职场机会,您会优先选择哪个"时,选择"党政机关公  相似文献   

19.
从书史上看,清代碑学本源于北方,以北京为中心。当时碑派大家大多集中于北京,后来随着海派的崛起和文化中心的南移碑学中心也随之向南方转移,并形成以上海为中心的碑学集群。如蒲华、吴昌硕、沈曾植、李瑞清、曾熙、康有为、沙孟海清末民初皆鬻书海上。20世纪50年代后,随着沈尹默帖派势力的大增,上海失去作为近代碑学大本营的中心地位,  相似文献   

20.
《浙江人事》2009,(1):34-35
朱关田先生是当代著名的学者和书法家、篆刻家,也是当代书法史研究的学术权威。他是我国第一代书法篆刻专业的本科生和六十年代硕士研究生,早在中国美术学院(原浙江美术学院)就读时,朱关田先生在潘天寿、陆维钊、诸乐三、沙孟海等大师的指导下,就确立了隋唐书法史论的研究方向,20多年来一直做着艰苦乏味的资料收集、史料梳理等基础学术工作,在默默无闻的研究中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