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自中国开展“东北边疆历史与现状系列研究”工程(简称“东北工程”),对东北地区高句丽遗址的实地考察和历史解释公开以来,就引起了韩国关注。而随着吉林集安市高句丽遗址申请“世界文化遗产”  相似文献   

2.
在中国国家博物馆举办的“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成果展”上,一方精美的青紫云石雕刻的辽砚“丹凤朝阳”吸引着京城各界人士的关注,并被中国文化部永久收藏。  相似文献   

3.
王星星 《和平与发展》2023,(6):134-153+158-159
韩国的“中国观”具体表现在其民族历史观、政治安全观、经济发展观、地缘政治观等层面。从韩国“中国观”嬗变的历史轨迹看,“事大主义”和“中国典范”是两大基本逻辑。其历史流变在认知维度上表现为“中共观”与“中国观”经历统一期、清晰期、模糊期的演变,在横向维度上体现为经贸发展、政治军事、意识形态和社会人文领域交错形成“远华”“近华”的二元对立变化,在纵向维度上呈现出从敌对到友好、再到有可能走向疏离的历史变迁。韩国“中国观”的建构与嬗变受其民族心理与意识形态、政治体制与经济架构、国内与国际定位、社会民意与舆情塑造以及中韩重大历史事件的影响。为有效塑造韩国积极的“中国观”,中国应推动双方共同在政治安全领域建立智库交流合作机制,在经贸领域建立人员定期交流沟通机制,在民族文化领域挖掘两国共有文化意涵、打造共同文化产业。  相似文献   

4.
“福”和中国的传统文化渊源深厚:中国人自古就祈福盼福、崇福尚福,对福有高度的心理认同感;“福”字是最古老的汉字之一,至今已有三千多年的历史;“福”字是“福、禄、寿、喜、财”五个中国人最喜  相似文献   

5.
在“文化大革命”的十年期间,由于极“左”思潮的影响,导致了中国政治上的混乱,经济上的破坏和社会的动荡不安,同时由于整个国家的注意力都集中在轰轰烈烈的国内运动上,我国的外交工作受到了极大的冲击政胶政策出现了较大的曲折。作为我国外交政策重要组成部分的海外华侨政策,一方面由于外交方针的变化发生了很大的波动,另一方面由于林彪、“四人帮”对国外侨务工作的干扰使“文革”期间我国的海外华侨政策出现许多严重的失误。一、1966-1969年:强调爱国,突出政治,“左”倾外交,使华侨工作意识形态化六十年代中后期,我国外交方…  相似文献   

6.
东正教是基督教三大教派之一,额尔古纳地区无论过去还是现在都是中国东正教徒分布最为集中的地区。该地区历史上一共建有21座东正教堂,但这些教堂在“文革”期间全部被毁。鉴于没有教堂这一事实,当代额尔古纳地区俄罗斯族的东正教活动主要是在其他形式的活动场所进行。这些场所包括居家的主室、山顶上的十字架、祈祷所和汉族民间信仰活动场所——龙王庙等,而每一种场所都对应有若干特定的活动。  相似文献   

7.
曹弘 《海内与海外》2003,(12):38-39
很久以前,腾冲便流传着“好座腾越州,十山九无头”(意为在腾冲境内的90多座山,均为空腹无顶的火山群遗迹)的民谣。在遥远而漫长的岁月里,经过地球整合过程的剧烈碰撞,被腾冲人喻为“母亲”的高黎贡神山,从此便高高地耸立在滇西。腾冲,由此而拥有了世界和中国最密集的火山群和地热温泉群;拥有了“物种基因库”和“天然植物园”的高黎贡山自然保护区;同时也造成了国家级的北海湿地保护区等神奇绝妙的自然景观。滇西腾冲,物华天宝,人杰地灵。是天公赋予了腾冲融自然奇观和悠久灿烂的历史文明于一体,可谓占尽天时、地利、人和。史料载,早在新石…  相似文献   

8.
我曾应邀为《中国大百科全书·外国历史》撰写了十多条有关越南近现代史的条目。当我在广州还没有看到这卷“外国历史”出版发行的时候,周佳荣先生在《明报月刊》上发表《梁启超与<越南亡国史>的关系——<中国大百科全书>勘误一则》的文章。他指出“外国历史”卷上说,潘佩珠“撰写了《越南亡国史》(口述,梁启超笔录)……等反法文章”是错的。《越南亡国史》的作者是潘佩珠而非梁启超,也不是潘、梁二人“共著”。最  相似文献   

9.
现代土耳其有四大政治文化遗产,即传统威权主义的军人政治遗产、伊斯兰政治文化遗产、凯末尔主义遗产和多党民主政治遗产.它们都在现代土耳其国内政治的发展变化中起独特作用.作为一个创造了悠久文明、曾经对世界历史产生了重大影响的国家,现代土耳其不可避免地会受到其历史文化遗产的影响,而现代土耳其的种种矛盾现象,正是这些历史文化遗产与现当代社会现实相互冲撞和冲突的产物.  相似文献   

10.
中国的改革开放伟业,被世界广泛认为是20世纪末最具“震动全球意义”的重大事件,是人类“值得骄傲”的巨大进步。值此人民共和国成立50周年之际,在世纪转换时期,从世界经济发展角度,回顾20年来这一伟大实践,抓住机遇加快发展,将使我们对中华民族的全面复兴更加充满信心。中国崛起于抓住机遇,推行渐进式的发展战略在人类历史发展长河中,中国有过光辉灿烂的历史。1500年前,中国的科学和技术、中国的生产率和收入,被认为是世界上最好的。尽管“欧洲超过作为世界最先进文明的中国是在16世纪左右的事”,但直到距今一个多…  相似文献   

11.
美国<国家利益>季刊主编欧文·哈理斯曾有一段名言: "多少年来.美国人一直很难理性地看待中国.他们总是在要么浪漫化中国,要么妖魔化中国之间剧烈摇摆."在冷战结束后,美国和西方对中国国家发展"历史方位"以及国际角色的认知发生了激剧的变化.梳理这些变化,对于我们把握国际形势和西方国家对华关系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中“非物质文化遗产”(Intangible Cuhural Heritage,简称ICH)的定义是:“各群体、团体,有时为个人视为其文化遗产的各种实践、表演、表现形式、知识和技能,及有关的工具、实物、工艺品和文化空间。各个群体和团体随着其所处环境、与自然界的相互关系和历史的条件不断使这种代代相传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创新,同时使他们自己具有一种认同感和历史感,从而促进文化多样性和人类创造力。  相似文献   

13.
关于俄罗斯远东中国移民问题的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中国移民最早出现在远东是19世纪70年代中叶,20世纪90年代中国移民在远东重新出现。随着中国移民的出现,“中国威胁论”等反华言论也逐渐在远东蔓延开来。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与前苏联解体后俄罗斯经济的持续滑坡所形成的鲜明对比,导致了俄罗斯人的失衡心理,这是远东“中国威胁论”产生的主要根源。此外,前苏联解体后,远东人口形势和地缘政治环境的变化、中俄两国人民血缘和文化的差异以及历史上的恩怨也是“中国威胁论”产生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4.
乐山大佛掀起你的盖头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有1200多年历史的乐山大佛与阿富汗巴米扬大立佛同为人类共有的珍贵遗产。乐山大佛高71米,是当今世界上最大的古代石刻佛像,巴米扬大佛高55米,是当今世界上第二大古代石刻佛像,两者并称“世界奇观”。同为文化遗产,巴米扬大佛已遭人为破坏,毁损无存,而乐山大佛却巍然屹立于东方,得到科学有效的保护。  相似文献   

15.
正莱州依山傍海,风光秀美,历史悠久,人文荟萃,自古就有"齐鲁之甲胜天下之名疆"的美誉,秦始皇、汉武帝、宋太祖等中国历史上名气最响的帝王都在莱州留下过足迹。莱州是胶东半岛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是全国百强县,同时进入"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两大国家战略,是远古文化的发祥地。莱州有着遍地开花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兼享中国书法之乡、武术之乡、黄金之都、玉雕之乡、月  相似文献   

16.
约翰逊政府侵略越南的战争冒险,不但在美国人民中同遭到规模空前的群众性的反对,而且在美国统治集团内部引起在美国历史上罕见的剧烈争吵。美帝国主义在越南南方进行的“特种战争”的彻底破产,使它自己面临在越南南方一败塗地的严重局面,是这场大争吵的直接  相似文献   

17.
●它和埃及金字塔、法国埃菲尔铁塔一样,同属世界级“文化瑰宝”。●石窟内的卢舍那大佛像被称为“东方的蒙娜丽莎”、“中国的维纳斯”。●联合国世界文化遗产专家站在石窟前情不自禁地赞叹:太美了!  相似文献   

18.
中国古代文献对今日本海的称谓有一个变化过程,即从先秦至隋唐的模糊称谓到元朝具有明确方位和海洋特征的“鲸海”、“东海”等称谓,“东海”之称一直沿用到19世纪末。“日本海”之称则在中日甲午战争后开始大量使用,这与当时国际局势特别是东北亚各国实力消长密切相关。中国古代文献有关“东海”的称谓出自中国中心的传统地理观念,无法成为此海域名称之争的直接依据,但对了解历史称谓的变化有重要的参考价值。有关这一问题的讨论应包括三个当事国;要充分尊重历史传统;注意反映海域特色;还应合理照顾有关各方的现实利益。  相似文献   

19.
雷英夫 《海内与海外》2005,(12):8-12,21
“文革”前夕,我三次得罪康生,康生欲置我于死地。关键时刻,是毛泽东、周恩来保护了我。十年“文革”结束之后,在为老干部平反冤假错案的时候,中央纪委书记黄克诚讲过这样一句话:“‘文革’期间,雷英夫是军队系统中第一个被关押的,也是被整得最惨的干部之一。”黄克诚是中纪委的书记,掌握冤假错案材料最多,也是我党党性最强的领导人之一,他这样说是有充分根据的。  相似文献   

20.
"民主和平论"剖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冷战结束以后 ,“中国威胁论”在美国持续升温。持此观点的人一直运用作为西方国际关系理论“铁律”的“民主和平论”来论证所谓“中国威胁”。文章认为 ,“民主和平论”及其演绎出的“中国威胁论” ,从本质上看是在宣扬一种历史上一直存在的“西优东劣”的“善恶对立”式的寓言。文章得出结论认为 ,依据“民主和平论”推断“中国威胁论” ,其自身恰恰体现出的是其反民主、反和平和对当今世界和平构成威胁的特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