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以茶散郁气;以茶驱睡气;以茶养生气;以茶除病气;以茶利礼仁;以茶表敬意;以茶尝滋味;以茶养身体;以茶可行道;以茶可养志。茶有“十德”@刘贞德  相似文献   

2.
茶联赏趣     
茶,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占有重要席位;茶联,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的一朵绮丽奇葩,古往今来有不少脍炙人口的佳联妙好。福建武夷山风景区有一条茶联曰:九曲夷山采雀舌,一溪话水煮龙图。游者饱览武夷奇峰秀水,歇足品茶货联,自然流连忘返。而在泉州市的一茶联更是别致...  相似文献   

3.
对相同条件下饲养的6 月龄剑河白香猪和黑香猪的血液生理指标进行测定。结果表明,同月龄白、黑香猪红细胞数,白细胞数,血红蛋白含量,白细胞分类计数,各项指标差异均不显著( P> 0 .05) ;不同性别间的白香猪、黑香猪各指标差异也不显著( P> 0 .05) 。  相似文献   

4.
我国为世界产茶大国,茶类丰富,名茶繁多,久负盛名的有下列10种:龙井茶“茶中之美数龙井”。它产于浙江杭州西湖附近的山中,以龙井村狮子峰所产最佳,素有:“色翠、香郁、味醇、形美”四绝之称,外形扁平挺直,像一片兰花瓣,色泽翠绿,香气清高。碧螺春“洞庭碧螺春,茶香百里醉。”它产于江苏吴县湖水相映、茶果间作的太湖洞庭山,兼有茶香果味之美。黄山毛峰黄山毛峰产于我国安徽秀丽的黄山之中,成茶外形细嫩扁曲,多毫有峰,色泽油润光滑,冲泡杯中雾气绕顶,滋味醇甜,鲜香持久。君山银针它产于湖南烟波浩渺的洞庭湖中青螺岛,色…  相似文献   

5.
在文人的观念中,佳人与茶的关系状态如相依的唇齿。茶,养活了清香之红袖,红袖又滋润了清香之茶,茶与红袖,仿佛缺一不可。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为了宣传本地种茶历史悠久,许多地方的政府官员,甚至是茶界知名的、有贡献的专家学者,根据民间传说,把孔明奉为“茶祖”。在一次普洱茶国际学术研讨会上,主办方的专家把传说当成了科学,“准确”地计算出了“孔明兴茶”的时间,居然打出了“纪念孔明兴茶1780周年”的横幅。开会时间是2006年,那么“孔明兴茶”的时间当为他平定南中的公元226年。在另一次普洱茶国际研讨会上,  相似文献   

7.
我国是茶的故乡,是世界上最早发现和饮用茶的国家,已有几千年种茶的历史。世界上第一部茶叶专著《茶经》就是唐代茶圣陆羽写成的,茶文化是我们中华民族对人类文明的一大贡献。茶对人身体的好处很多,在现代人的生活中,茶是不可缺少的健康饮料。为了证实茶的健身作用,特别是在预防心血管疾病和延年益寿方面的效用,科学家们进行了一系列的动物实验和临床研究之后,确认茶叶中含有500多种对人体有益的营养和药效成份,茶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具有防止感冒、防止血管老化的作用,茶中的维他命【,能保护血管,促进血液循环,保持青春活…  相似文献   

8.
经外谈茶     
由于爱茶,便有了读《茶经》的想法,但苦于原文之古涩,一直未能如愿。后来在参加茶界举办的纪念吴觉农先生诞辰一百周年学术研讨会上,意外地得到了一本新再版的吴觉农先生主编的《茶经述评》,很是欣喜。该著不但对《茶经》原文有相当精到的注释与评述,还对当今的茶业、茶事做有权威性的介绍和分析,拜读之后,极受启发,便随手记下一些偶念片感,写成文,不敢称做心得,只能算是经外杂谈吧。  相似文献   

9.
曾樾 《海内与海外》2011,(11):76-77
北京人好面子,这是好多人都知道的事。好面子自然不是一件什么坏事,俗话说:“人有脸,树有皮;”“人争一口气,佛争一炉香,”在北京人看来,人不怕没钱,就怕没面子。北京人对人作评价,面子如何占有很重的比例。  相似文献   

10.
全国政协常委、全国侨联副主席、党组书记陈彬藩先生是位在海内外享有盛誉的茶文化专家,当我采访他时,见到他家挂有两幅墨宝。一幅是方毅同志任中央政治局委员和国务院副总理时书写赠送给陈先生的。“美酒干杯难成知己,清茶一盏也能醉人”。另一幅是国民党元老陈立夫93岁时在台湾看到陈先生所著《茶经新篇》、《古今茶话》、《茶叶王子》三本书后,欣然挥毫题诗“赏心悦目诗书画,煮泉品茗色味香”赠送给陈先生的。我也是个茶文化爱好者,触景生惰。围绕茶字这个主题与陈彬藩先生展开了热烈的交谈——  相似文献   

11.
惊闻老友乘风去,顿觉天旋泪双挥,不信人生苦短暂,怎奈朋辈早西归。赤胆童心无怨悔,酷爱环宇几成痴,等身佳作香硕果,留与后代谱红旗。我们一帮老哥儿们,几十年来,每见到凌子风,都会亲切地喊他“风子”。一是叫起来顺口;二是他天真活泼,正如他夫人韩兰芳文中写的...  相似文献   

12.
香:牡丹的香是难以言传的,由于香味儿散发飘忽不定,又因品种不同而香味儿各异,很难捉摸,给人的只是一种香味的感受与美感。“竞夸天下无双绝,独立人间第一香”,这是唐代诗人皮日休对牡丹花香的评价。唐代诗人李正封说:“压枝金蕊香如扑,  相似文献   

13.
提倡多文茶,少武酒 酒和茶在中国都有着悠久的历史,因此,有人将它们形象地比喻为“千岁老友”。但两者却具有着截然相反的性情,一个火暴、喧嚣、猛烈,酷似武将,一个沉稳、清静、恬淡、犹如书生。也有将酒和茶比喻为男性女性的。如老舍先生。  相似文献   

14.
推·阅读     
《新青年》2014,(12)
1.《茶经译注》
  作者:[唐]陆羽等著,宋一明译注出版社:上海古籍出版社名篇推荐:四之器
  《茶经》为唐代陆羽所著,既反映了唐代茶业的兴盛,又是中国茶学的拓荒之作,也是后世茶书的楷模。约成书于唐上元初年,陆羽隐居湖州苕溪之时。  相似文献   

15.
姜米粒 《新青年》2004,(12):46-47
茶祖母的一些习惯在穷到三餐无以为计的时候也没有去掉。在最艰难的日子里,她的手帕要香的,香皂的包装纸留起来,夹在洗干净的手帕中间,隔天再用;不乱的头发,她有一头天然的卷发,所以她格外想把弯曲的头发弄服帖了。春天,折很多柳枝,剥下嫩皮浸在水里,用那水抹头发,效果和现在的  相似文献   

16.
茶字一零八,个个喜欢她。皆因日日相伴,体壮受人夸。盏盏生津消渴,袅袅幽香除困,解闷顶呱呱。常饮能长寿,迷了万千家。生活好,无别爱,只贪茶。浅斟细呷,神意俱到胜观花。相约陆翁弟子,领略卢仙神韵,共度好年华。愿作高龄汉,妙法靠叶嘉。茶寿 调寄《水调歌头》@邬梦兆  相似文献   

17.
忆秦娥□文/[印尼]林侃祥皇朝弱,昏庸统治明清错,明清错,边防重地,惨遭强掠。收回宝地修和约,葡夷无奈终承诺,终承诺,东亚狮醒,国强民乐。澳门继香港回归感怀□文/[马来西亚]吴海龙蓬门早识绮罗香,欲弃艺鞋换盛装。苦恨贫愚随鬼魅,那堪盗贼肆疯狂。胸前翡翠忍褫去,项下珍珠任窃晠。华夏而今昌国运,还珠港澳喜重光。夜望澳门灯光□文/蒋哲信曾泛扁舟湾仔西,阑珊灯火浪声疲;鲛人夜泣珍珠泪,痛忆当年肠断时;灿烂华灯灿烂天,红莲出水倍娇妍;欢歌莫道回归晚,皓月新升别样圆。庆澳门回归联诗  相似文献   

18.
黄瓜香学名匍伏堇(VioladiffusaGing),为堇菜科堇菜属的蔓茎堇菜,具有清热解毒、消肿排脓、清肺化痰、生肌接骨等功能。特别是对外伤感染,通过临床应用和实验室研究均证明其有特殊功效。近年有人将其应用于白血病的治疗,取得了良好效果。为了解黄瓜香的毒性和安全用量,有必要对其进行安全试验。(一)材料与方法1.试验药物:100%黄瓜香煎煮液,即每毫升药液相当于黄瓜香lg。2.急性毒性试验:按Karber法测LD_(50)。经过预试,先找出小白鼠死亡率在0~100%的剂量范围约在10000~20000mg/kg之间,按公比r=1.2,从而得出5个等比级…  相似文献   

19.
美不过金孔雀的尾巴,好不过西双版纳的南糯山。一个金秋时节的下午,我和白族诗人晓雪来到了南糯。早就听说,南糯山是西双版纳著名的茶山之一,那里山高土肥,湿润多雨,常年云雾缭绕,漫山遍野都是百年以上的茶树,盛产中外闻名的普洱茶。倘在泡饮当年新采摘的“滇绿”时,再放上少许“糯米香”的嫩叶,那便是西双版纳独有的饮品——“糯米香茶”了。  相似文献   

20.
我总觉得:在好茶的原产地品茶,是一种享受。不是有“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的说法吗?那一方好山好水,也培育了一方的好茶。用这养了好茶树的水来沏茶,再看着这里的青山绿水,体会这里的风土人情,自是别有一番情调。最近,在湖北省黄梅县,我又一次加深了这种体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