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虹 《传承》2011,(1):18-19
1921年7月,中共"一大"会议在上海召开。王会悟虽然不是中共"一大"代表,但她做为中国第一批社会主义青年团员,丈夫李达的得力助手,参加了大会的筹备、会务和保卫工作。大会期间,由于密探闯入,会议必须另选地点。王会悟立即建议到嘉兴南湖去继续开会。  相似文献   

2.
正纵观中国共产党百年历史,与"船"有着不解之缘,一脉相承的风雨同舟精神是中国革命红船从风雨飘摇驶向柳暗花明的强大力量!对我们学史励志以及做好当前各项工作都具有重大意义。一、红船精神,激励着一代代中华儿女开拓创新、百折不挠1921年7月23日,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秘密召开,因突遭法国巡捕搜查,会议被迫中止。7月底,中共一大代表毛泽东、董必武、李达等人,由李达的夫人王会悟做向导,从上海乘火车转移到嘉兴,登上王会悟预订的游船继续召开会议。在船上通过了中国共产党的第一个纲领和决议,高呼"共产党万岁!……"庄严宣告了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相似文献   

3.
孔海珠 《乡音》2011,(4):42-44
流离生活1937年,卢沟桥事变爆发,日军占领北平,李达先去湖南家乡暂避。王会悟带子女留守家中,又将李达书稿及有关抗日救国的书籍装箱埋人院中地下,但不久仍遭日本宪兵和伪警的检查殴打,并遭拘留。  相似文献   

4.
《上海支部生活》2012,(7):38-39
1922年7月16日,上海南成都路625号(现为老成都北路7弄30号)“李公馆”——中国共产党党员、时任中央局宣传主任的李达在沪寓所的客堂内,中国共产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正在召开,12名党代表热烈地讨论着中国的时局及对策。隔壁是中国共产党第一家地下出版社“人民出版社”的印刷间,满屋的柴禾堆里藏着一本本宣传马克思主义的书籍。而此刻,李达的妻子王会悟则抱着他们不满一岁的女儿在门口负责警戒,警惕地注意着来往行人。  相似文献   

5.
丁燕 《今日浙江》2001,(14):40-41
1921年8月2日上午10时许,一群外地青年来到狮子汇渡口,焦急地等待着南湖游船的驶近——中国近代史上一件开天辟地的大事就要发生了。他们是毛泽东、董必武、陈潭秋、何叔衡、王烬美、邓恩铭、李达、包惠僧、刘仁静、王会悟(李达夫人、向导)、张国焘(1938年叛  相似文献   

6.
《传承》2006,(Z1)
石库门里的秘密会议上海市老成都北路7弄30号(原上海南成都路625号),有一座已有上百年历史的石库门房子,它掩映在延中绿地的碧草和青竹间,把一段光荣历史深藏门内。1922年7月16日到23日,中国共产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就在这所房子召开,房子的主人是中国共产党党员、时任中央局宣传主任李达。当时,12名党代表热烈地讨论中国的时局及对策。隔壁是中国共产党第一家地下出版社“人民出版社”的印刷间,满屋的柴禾堆里藏着一本本宣传马克思主义的书籍。而此刻,李达的妻子王会悟则抱着孩子在门口放哨,警惕地注意着来往行人。毛泽东:忘记了开会的地…  相似文献   

7.
"您是百姓心中的妇幼保护神,有婴儿啼哭的地方就有你的身影"。"临水陈太后"陈靖姑是福州市仓山下渡人,她舍生脱胎祈雨感天动地,助产佑童泽被苍生,千百年来,陈靖姑受到广大百姓的无限爱戴。陈靖姑文化历经一千多年,从福州地区传播到浙、粤、台港澳以及东南亚各国,临水夫人宫庙多达5000多座,特别是台湾,临水夫人宫庙数以千计。  相似文献   

8.
李庆刚 《政策》2010,(7):58-58
作为我们党的"五老"之一,董必武是中国共产党内的饱学之士。他博览群书,八九十高龄仍然"老去愈知学不足","观书有得觉思清"。这是他酷爱学习的真实反映。彭真同志称赞他"读书是他平生的一大嗜好",江泽民同志赞扬他"深思好学,酷爱读书"。  相似文献   

9.
著名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家李达同志在五四时期以及建党期间,向中国人民介绍马克思主义,灌输社会主义思想,传播唯物史观,为党的建立作出了重要贡献。 李达同志早年在日本留学学习理工,在苏联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直接影响下,于一九一八年回国开展救亡运动,同年再度去日本时,改理从文,致力于社会科学研究,并开始接触马克思主义。五四运动时,他已经成了马克思主义的信奉者,并积极向国内介  相似文献   

10.
"枕边吹廉风"说于永军公安法制言论有奖征文新近从报端看到,在一些地方,有的召开"夫人会",恭请夫人们多在枕边吹风,当"家庭纪委",帮助当公仆的老公拒腐防变;有的在夫人们中开晨"廉内助"活动,念好"廉政家庭经",帮助在领导岗位上的老公过好"权力"、"金...  相似文献   

11.
一板斧砍掉毛泽东的主张毛泽东和李达世交很深,两人同籍湖南,同是中共“一大”代表,又同是马克思主义的哲学家。延安时期,毛泽东拜读过李达的《社会学大纲》,非常赞赏,认为是一本好书,是中国人自己写的第一本马克思主义的哲学教科书。他在书上作了很多批注,大约3...  相似文献   

12.
张光东 《群众》2013,(3):57-58
自1963年毛泽东发出"向雷锋同志学习"的号召以来,全国涌现出一大批雷锋式的先进典型。连云港市新浦汽车总站"雷锋车"组就是其中的杰出代表。"雷锋车"组长期坚持学雷锋做好事,用50年几代人的默默奉献,为旅客送去春天般的温暖,演绎着雷锋精神的代代传承,生动诠释了雷锋精神的真谛。  相似文献   

13.
恩格斯说过,“人们自己创造着自己的历史”。任何英雄人物都生活在平凡的摇蓝里,一步步地由平凡走向了伟大。为此,本刊新设《难忘岁月》专栏。从本期起,将向读者连载我国著名作家、社会活动家朱仲丽同志撰写的散文佳作。她是我国老一代革命家王稼祥同志的夫人,自己又长期在中央领导同志身边工作。如今她虽已进入古稀之年,仍是壮心不已,笔耕不辍,把革命生涯中耳濡目睹的真人真事告诉大家,从中使人们进一步悟到“平凡出真理,伟大来自平凡”的真谛。  相似文献   

14.
遗爱长相憶     
國家名譽主席宋慶齡離開我們已經五年了。她那和藹慈祥的面容、委婉清晰的語音和含而不露的笑意,一直縈迴在我的心中。夫人(我們對宋慶齡的習慣稱呼)平易近人,和藹可親,尤其對多年友好和長期為她工作的同志們,更是關懷備至。多年來,逢到元旦或春節,夫人常常請些好友和工作人員到她家去參加家宴。席間如家人一樣,隨便談笑。她聽人談笑,也有時自己說些有趣的事或意味深長的話。  相似文献   

15.
流动的灵魂     
<正> 达洛威夫人1923年,女作家维吉尼亚·伍尔夫正在伦敦郊区的家中着手《达洛威夫人》的创作,时时被病痛折磨的她突然发现自己有了身孕,愈为沮丧、无助、绝望。在经历灵魂深处的挣扎后,她义无返顾地走向了河中央,于是她始于抑郁的精神病最终止于自我的解脱。1951年,洛杉矶,家庭主妇劳拉·布朗正孕育着她的第二个新生命,正在阅读的《达洛威夫人》使她的生活发生了重大的变化,静默的心灵寄希望于此书来解救。在给丈夫准备生日派对时,她萌发了和维吉尼亚笔下的达洛威夫人一样自杀的念头。  相似文献   

16.
《人民公安》2013,(4):52-52
1994年我结婚当天,多想把手上捧着的香槟色花球拋给她,因为我认为她是最适合的人选,我想把这份喜气交到她手上,可是我不知道她在哪里。婚后不久接到她打来的电话,"你在哪儿?我想把花球拋给你的,你……"我一连串说了一大堆,她只在电话那头轻轻地笑,"我在清迈,  相似文献   

17.
孔聪俐是一位健谈但不炫耀、爱美但不奢侈、甘于吃苦、乐于奉献的女同志,干起工作来,有种男同志勇猛率直的气质。她对工作的执著和热情,让你感到近乎忘我,就像一把火,燃烧着自己,也熏陶着他人。她喜欢工作快节奏、高效率。"拼命三郎"、"工作狂"是群众和同事们送给她的称号。2007年10月,孔聪,  相似文献   

18.
宋庆龄同志治丧委员会五月二十九日晚上分别打电报给宋庆龄同志在美国、台湾和香港的亲属,告知他们宋庆龄不幸逝世的消息,并表示沉痛的哀悼.这些亲属是:宋美龄,孙科的夫人陈淑英,宋子良和夫人,宋子文夫人,  相似文献   

19.
<正>1921年8月初,根据嘉兴人王会悟的提议,毛泽东、董必武等十多位同志秘密从上海来到嘉兴,党的"一大"随后在南湖一条游船上胜利闭幕,庄严宣告中国共产党的诞生。这条游船因而获得一个永载中国革命史册的名字——红船。红船,见证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变,  相似文献   

20.
乡镇企业如何再创明日辉煌邹玉秀十多年来,在改革开放中异军突起的乡镇企业,以她特有的灵活的经营机制,不但经受住了市场的风风雨雨,而且迅速成长壮大,创下了在国民经济中"三分天下有其一"、在工业经济中拥有"半壁江山"的巨大成就。邓小平同志曾经赞誉乡镇企业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