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确定专利犯罪时,不仅要考虑刑法必要性原则,还要兼顾专利权本身的特殊性.刑法必要性原则要求专利犯罪应以严重危害公共利益的行为为基本规制对象,专利权在取得和行使上的特殊性不但进一步佐证了规定假冒专利罪、从事专利管理工作的国家工作人员渎职犯罪、违规申请专利泄露国家秘密犯罪的必要性,而且要求对欺诈取得专利权行为也应规定为犯罪行为.专利权效力与保护范围上的不确定性以及专利制度内在构造的特殊性均表明不应将专利侵权行为犯罪化.虽然我国专利犯罪已基本确定,但《专利法》与《刑法》在专利犯罪的规定方面存在惯性脱节.鉴于《专利法》的修订较之《刑法》会更为频繁,因而应以《刑法》为基础对专利犯罪加以整合,以维护立法统一,便利法律适用.  相似文献   

2.
美国专利法中的专利标示规则散见于其《专利法》及有代表性的判例之中。美国专利法规定了专利权利人和被许可人的专利标示义务,标示义务及于产品专利和方法专利。“实质性总体”标准、替代性标准(alternative marking provisions)、“足够清晰的纽带”(the sufficiently clear nexus)标准是专利标示是否合法的判断标准。美国专利法还规定了专利权人实施不当标示的构成要件及其法律责任的承担原则。  相似文献   

3.
美国专利蟑螂泛滥,阻碍了创新与经济发展。当事人自担诉讼费用的"美国规则"是诱发专利蟑螂的因素之一。为了遏制专利蟑螂,2014年美国联邦最高法院从宽解释《美国专利法》费用移转规则。美国国会还进一步着手修改《美国专利法》,一些州颁布实施了新的规则。我国《专利法》赋予专利权人合理开支求偿权,对滥诉人则无赔偿规定,司法实践呈现不同标准。美国实践驳斥了实体法不规制恶意诉讼的理论,专利蟑螂爆发风险则反映现实紧迫性。我国宜在修改《专利法》之际,借鉴美国经验,合理设定费用移转条件和保证金规则,统一规范专利维权行为,切实防止专利蟑螂。  相似文献   

4.
关于侵犯著作权犯罪若干问题的探讨冯殿美为了适应国内国际加强对知识产权保护的需要,在我国刑法、商标法、专利法已有规定惩治假冒商标、假冒专利犯罪的情况下,为弥补《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以下简称《著作权法》)立法不足,第八届全国人大常委会于1994年7...  相似文献   

5.
侵权的民事责任可能单独发生,也可能与违反治安管理的行政责任或刑事责任同时发生。我国刑法第31条规定:”由于犯罪行为而使被害人遭受经济损失的,对犯罪分子除依法给予刑事处分外,并应根据情况判处赔偿经济损失。”新的《治安管理处罚条例》第八条规定:“违反治安管理造成的损失或者伤害,由违反治安管理的人赔偿损失或者负担医疗费用。“《民法通则》第110条对同时追究民事、行政责任或刑事责任,作出了相应的规定:“对承担民事责任的公民、法人需要追究行政责任的,应当追究行政责任;构成犯罪的,对公民、法人的法定代表人  相似文献   

6.
《刑法》分则中对“假冒他人专利罪”的规定十分笼统,使该罪在理论上和实践中均存有诸多争议。假冒他人专利在实践中的表现形式尽管多种多样,但其实质则在于将一项不享有专利权的产品或方法冒充专利权人的专利产品或者专利方法。因此,假冒他人专利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行为人以谋利为目的,在自己制造和销售的产品上使用专利权人专用的专利标记或专利号,或将自己使用的方法冒充他人的专利方法的行为,据此,该罪区别于未经专利权人许可而在专利权保护期间擅自实施其专利的专利侵权行为;区别于将非专利产品冒充为专利产品、将非专利方法冒充为专利方法的冒充专利的行为;以及区别于引发专利权归属之争的骗取专利权的行为。现行《刑法》对“假冒他人专利罪”的规定在文字和功能两方面存在缺陷,因此,应对侵犯专利权的行为、冒充专利的行为、亲告罪的设置等方面作修改,以期专利权刑法保护的完善。  相似文献   

7.
假冒他人专利行为与侵犯专利权行为、冒充专利行为相互间的关系一直是困扰理论界以及司法实践的难题。在利益平衡的理念下,以社会公众利益为视角对假冒他人专利行为进行重新解读:假冒他人专利与侵犯专利权之间是互相排斥的,假冒他人专利与冒充专利二者应做一体化的法律规定。  相似文献   

8.
如何界定专利纠纷、解决专利纠纷是确保专利权人的权利关键所在。对此问题,我国现行专利法规定不完善,并明显与国家颁布《行政复议法》、《行政诉令法》等法律不相适应。本文认为,专利纠纷是指专利行政机关与当事人,当事人与当事人之间在专利的申请、取得、转让、保护过程中发生的纠纷。它分为专利行政纠纷和专利民事纠纷。专利行政纠纷通过专利行政复议和专利行政诉讼两种途径解决;专利民事纠纷则通过协商、调解、民事诉讼三种方式来解决。在此基础上本文提出了四点修改专利法的建议。  相似文献   

9.
交通肇事罪若干问题的探讨——基于对一个案例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交通肇事罪是行政犯罪,必须以行为违反行政法律、承担行政责任为前提。行为人构成交通肇事罪除了承担行政责任外,还需要具备其他条件。在适用《刑法》第133条“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的规定时,必须注意交通事故责任认定的“逃逸”与《刑法》意义的“逃逸”是两种本质不同的行为,同时不能违反“同一行为禁止重复评价”的原则。  相似文献   

10.
2000年8月 25日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七次会议通过了《专利法》修正案,新修订的《专利法》对解决专利授权与无效程序中与“在先权”冲突的问题,专利侵权的构成要件和损失赔偿额的计算等问题做了规定。 1990年9月 7日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五次会议通过了《著作权法》,迄今已经十年了。本文根据我国《专利法》和《著作权法》的规定,结合有关国际条约及外国知识产权法的规定,深入探讨和论述了我国侵权法理论的误区与进步。  相似文献   

11.
建筑安全生产违法行为中承担的法律责任以行政责任最多、最具体,因此行政责任应当是《城市轨道交通工程安全质量管理条例》规定的主要法律责任形式。文章对城市轨道交通工程行政管理部门及其工作人员在执法中的违法行政应当承担的行政责任进行了分析,以期对《条例》的制定提供立法建议。  相似文献   

12.
2008年12月27日通过的专利法修正案,涉及外观设计专利保护的条款较多.它进一步明确了外观设计的保护对象和保护范围,提高和丰富了外观设计专利的授权条件,增加了权利内容,完善了申请机制及维权措施等,纠正了以往实践中对外观设计保护立足点上存在的偏差.专利法第三次修改及有效实施将极大地推动我国外观设计专利的保护水平.  相似文献   

13.
目前 ,我国刑法学界在界定假冒专利行为时存在较大分歧 ,刑法对“假冒专利罪”的规定也存在不合理之处。为了有效保护专利权人的合法权益 ,必须在立法上予以修改和完善。  相似文献   

14.
专利开放许可制度已在第四次修改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中正式确定下来,成为我国专利法规定的许可方式之一。专利开放许可旨在打破供需双方专利信息不对称、交易效率低的局面,但制度的引入必定要结合专利许可实施的现状予以落实。专利开放许可在系统对接、实施细则等具体操作层面上尚未确立,如开放许可的交易机制、专利许可费的收取标准等,新修改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未予以明确规定。文章以大数据技术为切入点,从数据治理、数据分析、数据监管等角度观察专利开放许可过程中可能涉及数据应用的环节,为专利许可方和被许可方搭建信息畅通、技术对接的开放许可平台,充分发挥专利市场竞争机制。  相似文献   

15.
是否允许平行进口关系到专利权人和社会公众之间利益的平衡,2008年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采取了允许平行进口的立场。本文以《专利法》第六十九条第(一)项为视角,着重介绍了平行进口的概念、产生平行进口的原因及我国允许平行进口的理由,并对该条的理解与适用作了说明。  相似文献   

16.
《专利法》第四次修改草案中专利行政执法权进一步扩大之势彰显。本文从法理基础和现实需求等方面分析了专利行政执法的合理性与必要性,对专利行政执法权扩张问题进行具体分析研判,对增加专利管理机关的侵权赔偿额的判定职能提出质疑,并对其他行政权扩张问题予以评述。  相似文献   

17.
我国专利法对发明专利采用"早期公开,延迟审查"的制度,即经初审合格,自申请日起满18个月便公开其申请文件,进而再根据申请人的请求进入实质审查程序。通过《专利法》的相关规定并结合最高人民法院所发布第五批指导案例中第20号案例的裁判结果及理由,引出我国目前关于专利临时保护的立法和司法现状,并由此从实施行为、保护范围、适当费用、恰当主体、时效问题、法院管辖等几个方面分别对实施专利和申请专利的企业实务启示作出分析。  相似文献   

18.
专利权滥用是指专利权人在行使权利的过程中超越了法律所允许的范围或正常的界限,导致专利权的不正当行使,损害他人正当利益或者社会公共利益的行为。我国反垄断法对专利滥用的规定主要体现在《反垄断法》第55条中,该条款对专利滥用的规定过于原则性,缺乏可操作性,且反垄断执法机构在行使专利滥用这一领域管辖权时有冲突。为此制定一套具有操作性的反垄断执法指南,从中明确规定专利滥用行为的概念界定,构成要件以及归责原则,同时针对管辖权冲突上,要增强反垄断执法委员会的协调能力,有效的改善管辖权冲突局面,从而更好的发挥反垄断法在专利滥用领域的规制作用。  相似文献   

19.
交通肇事罪是行政犯罪,必须以行为违反行政法律、承担行政责任为前提。行为人构成交通肇事罪除了承担行政责任外,还需要具备其他条件。执法部门在适用刑法第133条“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选”规定时,必须注意交通事故责任认定的“逃逸”与刑法意义的“逃逸”是两种本质不同的行为,同时不能违反“同一行为禁止重复评价”的原则。  相似文献   

20.
我国台湾地区于2001年底加入WTO,为履行入世谈判的承诺,这几年陆续着手修改有关知识产权的相关法律,以符合WTO之中TRIPS的规定.这些变化都显示我国台湾地区专利制度的发展逐步和国际专利制度接轨.专利侵权是《专利法》的核心内容,判断侵权时法院所采用的判断标准和原则是专利侵权纠纷案件经常涉及的重要问题,赔偿数额的计算及确定也是该类案件的难点所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