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李大钊宪政思想初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李大钊同志诞辰120年之际,学习和研究李大钊同志的宪政思想对共和国的发展仍有非常现实的意义。学术界对李大钊同志宪政思想的研究成果已经很多,但在他对马克思主义宪政学说的影响,以及他是马克思主义立宪思想的奠基者方面的文章较少。文章以李大钊同志的宪政思想为视角,从1907—1913李大钊在校期间的宪政思想到李大钊对新民主主义法治学说的贡献进行了详尽的分析介绍,以期继承烈士的遗志,为推进和谐社会建设添砖加瓦。  相似文献   

2.
中国社会经济结构、政治局势的巨变,李大钊与进步知识分子的交往和对国际妇女运动的关注催生了其妇女解放思想的形成。李大钊的妇女解放思想的具体内容包括妇女的婚恋与家庭问题、妇女的教育与职业问题、女权运动和妇女解放的关系问题。李大钊的妇女解放思想具有先进性和实践性,这不仅表现在他剖析妇女问题科学的方式方法上,更表现在他切实地推动了妇女解放的进程。李大钊的妇女解放思想亦为初创时期的中国共产党的妇女工作和妇女运动奠定了理论和实践基础,颇具现实价值。  相似文献   

3.
作为中国马克思主义美学奠基人之一,李大钊的美学思想尚未引起研究者足够的重视.(1)这主要是因为李大钊首先是一位革命家,研究者大多关注的是他的革命活动(特别是他对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以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所作的贡献)以及与革命关系较密切的军事思想、政治思想、伦理思想等等.诚然,李大钊并不是一个专门的美学家,他的美学思想也常常是渗透在他论人生、政治、历史、哲学的各类文章之中.然而,这并不能减弱李大钊美学思想的重要性.李大钊的美学思想是在东西文化交汇、新旧思想激战的时代,在马克思主义影响下逐渐形成的,闪耀着唯物主义辩证法的灿烂光辉.  相似文献   

4.
今年10月29日,是我国共产主义运动的先驱李大钊同志诞辰100周年。半个多世纪以来,许多学者对他的生平事迹及其思想进行了深入的探索,现将主要成果概述如下。 一、关于李大钊研究的概况 我国从三十年代开始搜集李大钊遗文。1934年,王森然在《近代二十家评传》中,最早写出李大钊传记。1943年延安《解放日报》载文纪念李大钊殉难16周年。1947年,蔡尚  相似文献   

5.
论李大钊的马克思主义哲学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大钊是中国早期马克思主义者之一,积极传播了唯物史观思想。李大钊把马克思主义哲学归结为唯物史观,他是从人类社会历史角度来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李大钊的马克思主义哲学观主要体现在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侧重点、内容、角度、性质、特征等五个方面,他深受中国传统哲学、近代西方哲学、启蒙主义思潮以及中国社会现实需要的影响,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历程之中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6.
李大钊的思想具有历时态的变迁特质。在立宪政治与自由理论时期,李大钊从学理上集中探究了宪法与自由的关系,并形成了他的宪法自由观。李大钊以"民彝"作为其前提性的学术概念,开始构建其宪法自由观。李大钊通过对柏拉图政制理论、亚里士多德政制理论、《自由大宪章》、《权利请愿书》、《独立宣言》、《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天坛宪法草案》、《云南宣言》等进行理论考察,试图构建其所可欲的宪法自由观,即"善良之宪法"对自由的切实保障。对李大钊宪法自由观的"发现",是对李大钊整体思想"去遮蔽化"的一种理论尝试。  相似文献   

7.
在李大钊思想研究领域,对其法律思想的研究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李大钊的法律思想及其实践活动是十分丰富多彩而渊深宏博的。李大钊是我党早期少有的马克思主义法学家。他对法理学、宪法学、刑法学、行政法学、经济法学、国际法学等,都有过深入系统地研究。他提出的“依宪治国”,建设法治社会的思想,有着鲜明的时代超前性和历史预见性,至今仍有重要的启示和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
李大钊不仅是中国共产主义运动的先驱,也是中国青年的良师益友。他为创立“青春之中华”奋斗终生的精神永远铭刻在中国青年的心中。今年是李大钊同志牺牲六十五周年,草成此文,此为纪念。  相似文献   

9.
李大钊与于树德不但是北洋法政专门学校的同学 ,而且是志同道合、长期合作共事的同志和战友。李大钊既是于树德走上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的引路人 ,又是于树德的直接领导者。在长期的革命斗争中 ,他们不仅建立了深厚的友谊 ,而且为了共同的目标并肩奋斗达十多年之久 ,始终保持着亲密的同志加朋友关系。于树德曾用名王斌 ,号永滋 ,1894年出生于天津静海县。李大钊比于树德年长5岁。在天津北洋法政专门学校学习时 ,于树德虽然入校晚 ,与李大钊并非同级 ,但因他思想活跃 ,积极参加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活动 ,给李大钊留下了深刻的印象。1923…  相似文献   

10.
李大钊(1889.10.29--1927.4.28),中国共产主义运动的先驱,中国最早的马克思主义者,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者,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之一和主要领导者.他为中国革命奋斗终生,做出了巨大贡献.他对待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态度,对于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来分析、研究和解决中国革命的实际问题,对我党理论联系实际优良学风的形成奠定了基础,发挥了重大作用.在纪念李大钊诞辰110周年之际,研究李大钊对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态度,不仅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而且也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1.
李大钊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最早传播者,这是中国学者的一种共识。从时间和影响两方面看,李大钊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最早传播者是历史地确定了的。李大钊的世界眼光、注重众庶的历史观、主张东西文明融合的文化观,使他成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最早传播者。石川祯浩对这一共识的否认,并无事实根据,而只是从错误前提出发的主观推论。  相似文献   

12.
中国近代史上的启蒙思想家李大钊,为了中国人民的民族解放和社会解放事业,已经英勇就义,永远地离开了我们.但是,李大钊的革命精神和思想是不灭的,正如鲁迅先生所说指出"他的遗文却永住,因为这是先驱者的遗产,革命史上的丰碑."李大钊那"妙手"著就的马列主义"文章",将永远值得我们学习研究;李大钊那"铁肩"担承的共产主义思想"道义",将永远激励我们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中奋勇前进!  相似文献   

13.
李大钊是中国最早的马克思主义者,他最先完成了从革命民主主义者向马克思主义者的转交.这一伟大转变的意义决不限于李大钊本人,他是中华民族觉醒的先声,是中国无产阶级由自在阶级向自为阶级转变的先导.本文就他的世界观的改变,从他对帝国主义、十月革命、阶级斗争和无产阶级专政的认识略谈几点认识.  相似文献   

14.
在1989年李大钊诞辰110周年纪念大会上,江泽民代表中共中央的报告全面肯定了大钊同志的社会历史地位,阐明了其思想品格特点,并号召全党和全国人民,学习李大钊的思想和品格,把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事业引向新的更大的胜利.胡乔木、胡绳等百余名专家学者撰文深刻地阐明了李大钊的历史功绩,这是"李大钊逝世60多年后,第一次隆重的纪念大会."胡乔木代表中共中央党史领导小组在发言中明确指出:"像李大钊这样重要的历史人物,他的历史本身,就是党的历史的一部分."这说明中共中央对于李大钊思想、业绩、品德、精神是一贯重视的.作为社会科学工作者,我们应该大力弘扬大钊精神,加强对李大钊的学习、研究和宣传教育工作.  相似文献   

15.
王森然是海内外知名的革命教育家、思想家、社会活动家、史学家、文学家和艺术家,1895年诞生于直隶定州(今河北省定州市),自幼忧国忧民,追求光明.辛亥革命后在定州第一个剪去发辫拥护孙中山,带领同乡耆老与遗老遗少抗争,得到孙中山先生召见、勉励.五四运动中,他被选为代表赴京声援,并去北大探望被押学生,结识了李大钊、邓中夏、陈独秀、何孟雄等人,追随革命先烈传播马克思主义.后因撰文揭露曹锟暴政而遭通缉,在蔡元培、李大钊、周作人、林语堂、胡适等教授掩护下避难.孙中山先生病危时,他随李泰棻到寓所探望;孙中山先生逝世后,他撰写追悼长诗,并任"奉安委员会"委员.之后,与李大钊等人过往甚密,思想相通……  相似文献   

16.
在李大钊身上,学者和战士两种品格和谐地融为一体,体现出共产主义者的伟大献身精神和高尚的道德情操.他的伟大人格,永远是一切信仰马克思主义、立志为中华民族的兴旺发达而献身的共产党人和人民群众学习的楷模.本文试图对李大钊的人格力量的形成及其深远影响进行一下论述.  相似文献   

17.
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品格特征,这一特征是人与人相互区别、认识、了解的重要标志."李大钊的品格操守是非常崇高的.在他的身上,凝结着中华民族的美德,充分体现着中国知识分子的优秀传统.在成为马克思主义者以后,这一切更得到了升华,达到了新的高度,谦和、质朴,为士林所公认."(1)本文就李大钊的品格的基础成因、变化发展、成熟表现来谈一些粗浅看法,献给李大钊诞辰110周年,与大家共勉.  相似文献   

18.
李大钊法律思想十分丰富,其实质性的内容包含在他对几个重要法律关系的论述中。本文抓住这几个重要的关系进行了探讨:一、关于宪法和普通法、宪法与政治权威的关系;二、关于法律与民主、自由的关系;三、关于法律与轻济基础的关系。通过对这几个关系的探讨,能更好地理解与把握李大钊法律思想的实质内容。  相似文献   

19.
人格,其日常用法带有浓厚的伦理色彩,它是人的品质、能力、道德水平和性格等特征的总和.李大钊离开我们已经有许多年了,岁月的流逝,不仅没有淡漠人们对他的记忆,相反,人们还在深深地怀念他.在他身上所体现出来的诚挚爱国情,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坚韧不拔的革命意志一直震撼着人们的心灵.正如江泽民同志在李大钊诞辰100周年纪念大会上所说:"他的伟大人格,永远是一切信仰马克思主义,立志为中华民族兴旺发达而献身的共产党人和人民群众学习的楷模."  相似文献   

20.
在正确审视红色旅游基本内涵的基础上,对河北省发展红色旅游所具备的优势及目前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探讨了河北省开发红色旅游产品的相关对策,为促进河北省红色旅游的可持续发展提出了可行性的意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