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域外传真     
加拿大总理被三大反对党拿下11月28日,加拿大三大反对党联手倒阁,由保守党提出的对现任政府不信任案在国会获得通过,马丁总理领导的自由党少数政府在执政17个月后被迫下台。加政局震荡源自一段时间来不断发酵的“联邦赞助丑闻”。2004年2月,政府在魁北克省赞助宣传联邦主义计划项目的2.5亿加元(约合2亿美元)专款约有一半被以各种名目划给了支持自由党的公司和个人。丑闻曝出后,自由党的信誉受到严重影响,支持率一度跌到10年来最低点。相关的调查报告初稿于11月初公布,反对党保守党、魁北克集团等以自由党涉嫌腐败为由,加紧“倒阁”步伐。原…  相似文献   

2.
自2004年起担任斯里兰卡总理职务的马欣达·拉贾帕克萨在2005年1月17日举行的该国第五届总统选举中,以50.29%的得票率击败反对党统一国民党候选人、前任总理维克勒马辛哈当选总统。去年11月19日,拉贾帕克萨在首都科伦坡正式宣誓就职。  相似文献   

3.
美国民主党总统候选人,副总统戈尔12月13日晚在华盛顿发表电视讲话,承认自己在总位选举中失败,并祝贺共和党总统候选人,得克萨斯州州长布什当选下届美国总统。  戈尔说,“为了人民的团结和民主的强盛”,他承认自己竞选失败,并接受总统选举结果。他表示将与“新总统”布什进行合作,并希望尽快与布什会面,以“弥合双方的分歧”。他还呼吁美国人民为了国家的利益,把“党派争吵放在一边”。  在戈尔承认自己竞选失败后,布什作为当选总统当晚也在得克萨斯州众议院发表讲话,表示“竭尽全力”履行总统职责。他呼吁美国人民“把政治…  相似文献   

4.
大选之年话美国预算之争杨元华今年是美国的大选年,美国内外政策措施的调整变化无不打上共和党和民主党竞选者争夺下届总统宝座的印记。当前围绕平衡预算的争论,实际上是共和党控制的国会和民主党执政的白宫为了在今年总统选举中捞取选票而进行的一次政治较量。由此可见...  相似文献   

5.
<正>巴拉圭是当前台湾地区在南美洲唯一的“邦交国”,也是台湾地区仅剩的13个“邦交国”之中面积最大的国家。2023年总统选举中,反对党(蓝党)候选人、阿莱格雷(Efrain Alegr)提出如果他赢得选举将考虑与中国建交;与之相反,执政的保守派政党(红党)候选人培尼亚(Santiago Pena)则声称,若他赢得选举,与台湾地区的“邦交”将不受影响。4月30日培尼亚当选,这显示短期内巴拉圭与台湾地区的关系不会改变;但从长期看,巴台关系有待进一步观察。因为培尼亚在红党党内初选前亦有过与中国建交的考量,这显示其涉台政策并非一成不变。  相似文献   

6.
2004年当选印度总理,2009年获得连任.执政长达10年的曼莫汉·辛格终于卸下重担.5月17日向印度总统慕克吉提交辞呈。辛格领导的印度国大党此前在印度下院选举中遭遇惨败。回顾辛格的政治生涯。印度媒体充分肯定这位“经济改革之父”对印度经济的贡献,但同时也对他在职业生涯后期的执政不力表示惋惜。  相似文献   

7.
美国民主党总统候选人奥巴马在美国总统选举中击败共和党对手约翰&#183;麦凯恩,当选为第56届美国总统。他将成为美国历史上首位非洲裔总统。  相似文献   

8.
俗话说,人无千日好,花无百日红。看来,好运不会总钟情一个人,福祸共生将是大多数人生中常见的风景。小巧玲珑、美丽优雅的阿罗约,一度被菲律宾国民尊称为“美女总统”。其领导才能和执政成绩也深得国际社会和舆论的好评如潮,一些媒体甚至将她列为“亚洲最有影响的妇女之一”、“亚洲最有权力女性之一”。如今,这位秀外慧中、外柔内刚的女总统却声名狼藉、风光不再,心情烦躁到了极点。这场轩然大波的起因是关于去年5月选举期间,阿罗约曾和选举委员会官员加西里亚诺讨论她所获选票的问题。反对党因此指责阿罗约在选举中有舞弊行为,并要求她辞…  相似文献   

9.
美国的民主党和共和党,是美国垄断资产阶级的两大政党。这两个党都没有固定的党员,在选举时投哪一党的票就算该党党员。两党也没有固定的政治纲领,只有四年一次的竞选纲领。民主党的党徽是驴,共和党的党徽是象。所以人们通常把美国大选称为“象”“驴”之争。美国民主党是由部分种植园主、农民和资本家于一七九一年组成的。一八六一年民主党内部发生分裂,该党的南方奴隶主策划叛乱,此后民主党就一蹶不振,大部分时间在台下。罗斯福执政时期是民主党最兴旺发达的时期。一九三三年,罗斯福乘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引起人民不满之机,击败共和党总统胡佛而上台并四次当选总统。为挽救当时美国的经济和政治危  相似文献   

10.
政要新面孔     
今年是大选年,除了现在正热火朝天的美国大选,截至10月23日,全世界共选出二十多位总统或总理,地跨欧、亚、非、美四大洲。得民心的总统10月4日,民主党人苏西洛当选印尼第六任总统。苏西洛行伍出身,做事强硬,曾分别被前总统瓦西德和梅加瓦蒂赶出政府。但有不少人认为他是“一个正直的、讲原则的人,是一个在危急时刻能够勇敢表现强硬立场的人”。苏西洛留过美,能讲一口流利的英语,很容易与西方人友好相处。因此国内有人指责他是西方国家的“马屁精”。与“为政不在多言”的前总统梅加瓦蒂相比,苏西洛善于表达,有人缘。在过去的三…  相似文献   

11.
美国大选——奥巴马当选美国首位非洲裔总统 2008年的美国大选注定要“创造历史”。美国民主党总统候选人贝拉克&#183;奥巴马在11月4日举行的总统选举中击败共和党对手约翰&#183;麦凯恩,当选美国第44任总统,从而成为美国历史上首位非洲裔总统。  相似文献   

12.
2000年7月2日,墨西哥举行6年一度的大选,有11个政党和竞选联盟参选。选举结果,由国家行动党和绿色生态党组成的竞选联盟“争取变革联盟”候选人获得1500多万张选票,得票率为42.77%;执政的革命制度党候选人获1250万张选票,得票率为35.73%;民主革命党候选人也获580万张选票,得票率为16.25%。这样,反对党联盟“争取变革联盟”候选人福克斯当选新一届总统,从而结束了革命制度党连续执政71年的历史。世界舆论惊呼:墨西哥“变天”了!  相似文献   

13.
陈兵 《人大研究》2013,(10):40-42
2013年5月5日,马来西亚举行第13届下议院大选,执政的国民阵线(NationMFront简称“国阵”)赢得全部222个席位中的133席,获得本次选举的胜利,但得票率仅为48.6%;而由主要反对党组成的人民联盟(PeopleAlliance简称“民联”)赢得89席,但得票率却高达51.4%。民联比国阵的得票率高了2.8%,结果却是国阵继续执政。获得更多选票的政党却无法赢得更多的国会席位,如此不公正和离奇的选举结果,引起了马来西亚反对阵营的强烈不满。反对党的支持群众在选后就立刻展开大规模的街头抗争,指责执政党操纵选举并有选举舞弊行为。民联还据此展开选举诉讼,  相似文献   

14.
谢韬 《人民论坛》2020,(12):142-145
四位70多岁的老人同台竞争民主党总统提名人,而寻求连任的共和党在任总统也70岁有余,这是美国总统选举政治200多年来难得一见的现象。本文以1896—2016年两党总统提名人为样本,对美国总统选举政治中的年龄因素进行分析。研究表明,50—59岁的候选人获得总统提名的概率最大,这在民主党表现尤为明显;共和党提名人的平均年龄比民主党提名人的平均年龄大4岁左右;年轻的民主党提名人和年老的共和党提名人在大选中获胜的几率明显更高。最后探讨了桑德斯和特朗普的激进主义为何结局不同,并指出总统候选人老年化对美国政治的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15.
刘冰 《中国人大》2015,(1):54-55
根据美国宪法,美国总统选举每四年举行一次,国会选举每两年举行一次。其中一次国会选举与四年一度的总统选举同时举行,而另一次则在两届总统选举之间举行。在两次总统选举之间举行的国会选举,就是"中期选举"。2014年11月4日,在四年一度的中期选举中,共和党率先获得国会参议院超过半数议席,在时隔多年后再度成为参院多数党。一、本...  相似文献   

16.
四位70多岁的老人同台竞争民主党总统提名人,而寻求连任的共和党在任总统也70岁有余,这是美国总统选举政治200多年来难得一见的现象。本文以1896—2016年两党总统提名人为样本,对美国总统选举政治中的年龄因素进行分析。研究表明,50—59岁的候选人获得总统提名的概率最大,这在民主党表现尤为明显;共和党提名人的平均年龄比民主党提名人的平均年龄大4岁左右;年轻的民主党提名人和年老的共和党提名人在大选中获胜的几率明显更高。最后探讨了桑德斯和特朗普的激进主义为何结局不同,并指出总统候选人老年化对美国政治的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17.
今年是美国的大选年,选举成了公众和媒体最关注的事情。选举制度是美国政治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选举是美国最重要的政治景观之一。美国是最大的西方国家,自称是西方民主的楷模,并极力向世界推广它的民主制度。所以,美国的大选也为世界各国所关注。 一、选举制度概述  美国总统选举每 4年举行一次。整个选举大体分两个阶段:初选和大选。初选是两大党 (民主党和共和党 )内部进行竞争,对党内若干参加总统职位角逐的候选人进行筛选,产生本党唯一的总统候选人。今年初选,民主党是戈尔与布拉德利两人竞争,戈尔胜;共和党主要是小布什…  相似文献   

18.
米兰丑闻──一场权与法的较量复旦大学国际政治系陈玉刚1992年春──意大利进入轰轰烈烈的全国议会选举、总统选举、内阁重组的政治“闹猛季节”。在这热闹而紧张的气氛中,“米兰丑闻”事件恰如一个突如其来的闷雷,震惊了整个亚平宁半岛,掀起了当今意大利反腐败斗...  相似文献   

19.
2006年11月5日至7日,民政部赴美代表团一行8人,在美国伊利诺斯州的春田市(又译:斯普林菲尔德市)实地观摩了美国的中期选举。伊利诺斯州最大的城市是芝加哥,但春田市却是伊利诺斯州的首府,也是著名的美国总统亚拉伯罕.林肯的故乡,全市人口约12万,是共和党控制的议会,民主党执掌的政府。此次出访选举现场观摩中留下了一些印象深刻的片断:  相似文献   

20.
成立时间:1854年首届总统:亚伯拉罕·林肯标记:象政策倾向:在经济与社会事务方面,共和党的政策较民主党更为保守一些。他们常常在诸如反对堕胎、反对控制枪支,支持极刑、支持家庭价值观等社会问题上持保守立场。该党实行“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反对政府干预经济事务,也常常不遵守政府的规章制度。党员管理:党员管理极为松散。要成为共和党的党员,无须申请和履行入党手续,也不用交纳党费,公民在进行选民登记时声明一下并履行登记手续,就能成为共和党党员,而且在选举时党员可以改投民主党候选人的票,共和党不能对党员进行纪律制裁。组织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