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本案的发生经过原告人张某和被告人赵某同属一工厂职工.一天,当被告人赵早班下班与同事沈某在厂浴室洗澡时,发觉地上有一只金戒指,便拾起来看。沈看过后即告诉被告人赵,这是一枚18K嵌宝戒,并叮嘱她放好。洗完澡,赵用毛巾包着戒指与沈一起到更衣室穿衣。到更衣室后,被告人赵即将毛巾擦身,擦完身又到自来水龙头边搓毛巾。此时,沈问被告人赵:“你戒指放在什么地方?”赵即“啊呀”一声说:“戒指丢了”,并且立即与沈一起到擦身处寻找,但最终未能找到。第二天,丢失金戒指的原告张某找到赵,问她是否拾过金戒指,赵当即  相似文献   

2.
1986年4月30日,被告人王某(男,33岁,×建筑公司职工)在被告人唐某(男,34岁,×乡村民)家吃晚饭。两被告人边谈边饮酒至深夜,唐对王说:“我们两口子关系不好,至今两个月没有同房了。”王说:扯乱谈,天天在一起哪有不同房的?我不相信。”唐说:“我找她(指妻子),她就打人。你不信,你就去试一下看。”王说:“真的吗?”唐说:“真的,不信你去试一下,下次你老婆来了,也让我与她睡一次就是。”  相似文献   

3.
被告人李亚琴,其夫家与杨某系邻居,曾因建房与杨家发生口角纠纷.1991年间,其夫因病住院,回家后,怀疑被告人有不正当男女关系.一天,发现被告人与杨某来往,遂追问其与杨某关系,并将其关在房中打骂,被告人使胡乱捏造了杨某多次引诱她和杨某的堂弟媳庄某等3人到杨家中卖淫,并捏造了庄某某等“嫖客”多次与其嫖淫的事实.其夫于同年11月1日、15日先后向惠安县公安局、山霞镇公安派出所控告.同月  相似文献   

4.
一、基本案情 被告人花某,男,45岁,个体户,从事粮食收购业务;被害人郑某,女(已死亡),52岁,个体户,从事“粮票提现”业务(俗称兑粮票子),二人有多年合作经营关系. 2014年1月,花某怀疑在郑某给付的兑粮款中,有两张面值百元人民币是假币,与郑某电话理论未果,遂产生“引她出来,把她弄死,抢她钱”的想法.  相似文献   

5.
近日,贵州省贵阳市小河区人民法院公开开庭对黎庆洪涉黑一案依法进行一审宣判.被告人黎庆洪被判有期徒刑十五年,其他49人分别获刑,另有6人被宣告无罪或免予刑事处罚. 1999年,被告人黎庆洪纠集被告人杨松、何菊建、蒙祖玖等20余人,在贵州省开阳县城关镇金都宾馆举行“滴血结拜”仪式,共饮血酒,成立“同心会”,推举黎庆洪为“大哥”.  相似文献   

6.
“dyson”系在我国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商标局注册的商标,且在有效期内. 2018年4月,被告人方某某、谢某某成立某商行,先后在深圳、惠州等地开设工厂,从他人处采购原料配件并组织30余名工人以流水线形式生产假冒“dyson”注册商标的吹风机,后由被告人杨某某通过网络渠道销售给被告人黎某某等经销商,再加价对外销售.经审...  相似文献   

7.
杜智娜 《江淮法治》2011,(14):14-15
她是一名被当事人视为“离群众最近”的基层刑事法官。这不仅是因为她审理的案件是经得起检验的铁案。更是因为她能用关怀化解被害人与被告人之间的仇。限。让原本生硬、冰冷的刑事审判变得鲜活和温暖  相似文献   

8.
办案说明武汉市第二律师事务所律师察报明、陈艳平手1994年9月接受被告人杨泽芮的委托,为她被指控与陈某相互勾结进行贪污犯罪一第二审担任辩护人。此案一审中,被告人杨泽苗为自己的行为作了挪用公款的辩护,其辩护人亦同样作了挪用公款的辩护,但法院未予采纳,仍以被告人杨泽塞犯贪污罪,判处有期徒刑六年。容、陈律师在二市公开开庭审理中,紧紧抓住被告人杨泽苗的行为到底是属于“担自挪用公款归个人使用”、还是“侵吞公款”的问题,按照本案的事实,组织证据。加以分析判断,特别是从犯罪手段和犯罪目的不同运用刑法理论加以充分的…  相似文献   

9.
幽默大王     
妙计法官:“我无论如何也无法相信,您这样一位体面的、持重的男子竟能动手打像您妻子那样的一个娇小瘦弱的女人。”被告人:“可是她骂我,折磨我,使我完全失去了耐性。”法官:“她说了些什么?”被告人:“她喊道:‘来吧,打我吧,我不怕。来呀,来呀,只要碰我一下,我就把你拉到那个秃头的老傻瓜——法官那里去。’”音乐爱好者有人向警察局报案:“警官,我丢了一把大提琴。我是个音乐爱好者,我每晚都要拉,请你们一定要帮我找到。”“好的。”汤姆警官回答。然后,他把案件交给一个警察,说到:“依我的经验,你最好先去查一查他的邻居。”偷车法官:你…  相似文献   

10.
2016年12月20日,雾霾笼罩着北京城,车辆在路上匆忙地行驶,人们的脚步也不自觉地加快.在北京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第三法庭内,灯光在窗外黑蒙蒙的映衬下显得格外明亮. 9点40分左右,法庭的大门被打开,法警押着一名戴着黑色眼镜,身穿运动装的男子走向被告人席.突然,旁听席上一名老年妇女站了起来,脱口喊道:“儿子!”之后,她便哽咽地说不出话来.法警示意她别激动、坐下来.被押解的男子边走边重重地向她点了两下头.  相似文献   

11.
如果法院受理此案,这将是首例刑事被告人状告办案检察官民事侵权的“案中案”. 张宏伟受贿案在重庆市涪陵区人民法院公开审理期间,被告人张宏伟由于“非法证据排除”的请求没有得到法院的支持,便以“形成这些证据的77天中,自己被非法羁押、人格权受到严重侵犯”为由,对三名当事检察官提起民事诉讼.这种出人意料的针对控方工作人员的“反诉”,在刑事诉讼实践中可谓闻所未闻.  相似文献   

12.
“被告人有权获得辩护”.这是我国刑事诉讼的宪法原则,也是社会主义民主精神在司法工作中的体现,其意义在于保证客观全面地查清案情,打击犯罪,保护人民,正确地适用法律,达到不枉不纵.根据法律规定,被告人行使辩护权,应当体现在整个诉讼过程中,在司法实践中,应当怎样依法保证被告人的辩护权呢? 一、侦查阶段,不能忽视被告人的辩护权.有人认为依法保证被告人的辩护权是审判机关的事,到了审判阶段才允许被告人行使辩护权.因此,在侦查案情时,容易忽视.有的询问被告人方法失当,不够冷静,致使被告人不敢行使辩护权;有的思想方法片面,先入为主,听不进被告人辩解性的陈  相似文献   

13.
律师的辩护,依据事实和法律维护被告人的合法权益,有利于审判机关进一步明辨是非,弄清案情,有利于提高案件的审判质量。我院在审理刑事上诉案件和复核死刑,死缓案件中.充分考虑并积极采纳律师的正确辩护意见,做到了“三看”、“两分析”、“一规定”。 第一,收案后,首先审查原审法院是否充分保障了被告人的辩护权,做到了“三看”:一看被告人除自己辩护以外,是否还委托了律师辩护;二看检察机关出庭支持公诉的案件,被告人没有委托辩护人的,  相似文献   

14.
我国《刑事诉讼法》第137条规定:“第二审人民法院审判被告人或者他的法定代理人、辩护人、近亲属上诉的案件,不得加重被告人的刑罚.”“人民检察院提出抗诉或者自诉人提出上诉的不受前款规定的限制.”这就是我国法律关于“上诉不加刑”原则的全部内容.由于法律条文的过于原则抽象,且“两法”颁布以来未见对这一问题作过立法或司法解释,故无论是在司法实际部门的执法中还是在法学理论界,对“上诉不加刑”都有不同的理解和做法,影响到对这一原则的贯彻执行.不少同志认为,“上诉不加刑”作为刑事诉讼中的一条原则,当然应该贯彻执行.但是,在司法实践中经常遇到被告人方上诉后,二审法院发现一审判决重罪  相似文献   

15.
方柏兴 《当代法学》2016,(6):138-147
强调律师独立进行辩护,不受被告人意志左右的“独立辩护人”理论存在逻辑上的缺陷,并引发了实践上的消极后果.基于有效辩护和尊重被告人自我决定权的理念,在协调被告人与辩护律师的关系上,有必要提倡一种新的思路.此种思路可以在理论上概括为权利保留原则.其中,被告人作为辩护权的权利主体,对直接影响自身关键性权益和道德自由的保留性权利享有最终的决定权.一旦被告人在权利行使上与辩护律师发生冲突,根据权利性质的不同,可以分别适用被告人主导型和协商型的解决模式.辩护律师与被告人的约定、被告人行为能力受限、被告人与辩护律师沟通不能以及权利行使违反律师法定义务则构成权利保留原则适用的例外情形.  相似文献   

16.
2017年年初,湖南省芷江县人民法院审理了一起诈骗案.被告人向好彤耷拉着脑袋坐在被告人席上.她曾是银行职员,因坠人赌博深渊,凭借多张信用卡骗了养卡人杜正钢的钱而犯罪.  相似文献   

17.
迟到的梦醒     
湘妹子芬冲出不幸婚姻的枷锁和男朋友来到了向往中的都市谋生,她在咖啡馆当了女招待。一天,两个不怀好意的“客人”将她骗到手后逼迫她卖淫,芬不堪忍受非人凌辱,为了脱身她竟将自己的小姐妹骗到上海,使两名无辜的女孩落入魔窟。警方闻警出动很快摧毁了这个胁迫妇女卖淫的犯罪团伙,救出了被害人,芬成了被告人…  相似文献   

18.
晏扬 《政府法制》2012,(22):13-13
“她病成这样,我总不能掐死她,哪怕有一点钱耠她治病,我何必去刻假章?”在法庭上,被告人廖丹掩面而泣。廖丹是一个41岁的北京男人,一个下岗工人,一个开黑摩的拉活的人。同时,他是一个父亲。一个丈夫,他的妻子几年前患尿毒症,每周要做3次透析,  相似文献   

19.
刑诉法第46条规定:“只有被告人供述,没有其他证据的,不能认定被告人有罪和处以刑罚;没有被告人供述,证据充分确实的,可以认定被告人有罪和处以刑罚。”这一法条中对“被告人”没有作进一步具体化的阐述,它既可理解为单一被告,亦可理解为共同被告。如果“被告人”是单一被告,证据上只有单一被告人供述而缺乏其他证据,是孤证,按照刑诉法第46条是不能据以定案的,  相似文献   

20.
一定“位”举证。“位”即被告人犯罪时的身份。定“位”就是将被告人犯罪时的身份,通过证据材料框定为符合贪贿犯罪的犯罪主体资格。从司法实践看,涉及到贪污贿赂罪案主体问题十分复杂,因而出庭公诉人员举证时必须围绕被告人身份的演变,依照刑法或司法解释对犯罪主体身份的规定,逐一举证,以突出被告人实施犯罪行为时具有国家工作人员身份。 二定“权”举证。“权”是被告人实施犯罪利用的职权。在查明被告人身份的前提下,他的职权一般也就明了。但实践中,人浮于事、职责不分的现象亦大有存在,因而出现隐形利用职权实施贪污贿赂犯罪的不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