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儒家理想人格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精髓。要改善大学生人格修养现状,应当引导大学生秉承儒家博爱理想,践习儒家刚健有为的人生追求,借鉴儒家以义制利的价值观念,坚持儒家诚实守信的道德准则,领悟儒家仁礼并重的人格内涵,全面提高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  相似文献   

2.
中国特色未成年人核心价值观的塑造,关键是要站在以人为本,促进未成年人身心健康和谐发展的高度,认清新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判断标准,以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为灵魂,以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为主题,以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为精髓,以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为基础,塑造未成年人理想人格.  相似文献   

3.
中国特色未成年人核心价值现的塑造,关键是要站在以人为本,促进未成年人身心健康和谐发展的高度,认清新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判断标准,以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为灵魂,以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为主题,以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为精髓,以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为基础,塑造未成年人理想人格.  相似文献   

4.
何军新 《世纪桥》2008,(11):107-108
中国特色未成年人核心价值观的塑造,关键是要站在以人为本,促进未成年人身心健康和谐发展的高度,认清新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判断标准,以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为灵魂,以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为主题,以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为精髓,以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为基础,塑造未成年人理想人格。  相似文献   

5.
孙晓梅  孙太红  贾利芳 《求实》2003,(Z1):86-88
孔子提出的“仁”是他全部思想的核心,仁爱思想作为一种情感粘合剂,凝聚着整个社会成员之间的关系。它是全体社会成员所遵循的最高政治原则、道德准则和行为规范。孔子试图以仁来重塑一种理想人格,希望用理想人格来践行仁,进而构成统一规范的社会秩序和人际关系。 一、孔子之仁的实质 孔子一生多次谈“仁”,在一部《论语》中“仁”字便出现109次之多。仁的含义自古有多种解释,历来众说纷纭,莫衷一是。现代学者则力图予以新的阐释与归纳。其实,如果审慎地加以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分析,便不难发现,孔子论仁虽数以百计,但主要内涵则是为达到上下尊卑长幼有序的社会关系的协调和平衡所遵循的最高政治原则、道德准则和行为规范。张岱年说:“仁的观念,所涵甚广,而本者甚约;境界极高,而平实简易,是一个宏大而切近的生活准则。”(《张岱年文集》)第二卷)它是孔子道德伦理观念的基础,包括除圣之外的一切德目,并且超凡入圣,也必须通过这条路。仁是建筑在亲子血缘基础上的,首先能使家庭成员之间和睦友爱,这种和睦友爱的家庭关系扩展开去,  相似文献   

6.
鲁迅的理想人格的内涵,随着他的思想从早期信奉意力主义到后期向历史唯物主义的转变而更新、丰富和完善。鲁迅后期站在历史唯物论的高度,从人民大众的立场出发,对早期意力主义的人格理想作了扬弃,重新阐释了他的新型人格理想。这对于建构我国现代理想人格是有启发意义的  相似文献   

7.
大学生审美人格的自我构建对大学生而言,是十分重要的。因为它不仅有利于大学生远离病态人格、追求理想人格,也关系到大学生的求职择业乃至人生幸福。审美人格源于大学生返身审美创造,具有契于真善、合乎中道的性质。主体超越论、学习积淀说是大学生审美人格自我构建的基本依据。  相似文献   

8.
东西方思想家为理想人格的建立都付出了不懈的努力,但由于东西方文化所孕育的土壤不同,两者产生了明显的差异。本文试图通过对中西理想人格的基点、价值取向以及实现途径的差异性进行比较分析,为中西理想人格的交融与互补提供依据及启示。  相似文献   

9.
理想人格是时代精神的凝聚,建构在农业——宗法社会基础上的儒家思想体系是中国古代人意识形态系统化、固定化的范本。儒家文化是既富有现实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又有远大的社会理想,循伦理道德原则,以求善为目标,具有“实践理性”的文化样式。它诞生在原始氏族制和宗法奴隶制相继瓦解,封建制日渐壮大的历史大变动时期,孔孟儒家基于原始氏族的人道主义原则,将以血宗为核心的宗法意识加以提升炼,构建了充满道德精神的伦理型文化体系,儒家的理想人格是伦理型文化的集中体现。它注重的是  相似文献   

10.
曾黎 《学习论坛》2005,21(8):45-46
邓小平理论内容丰富,博大精深,其理想人格伦理思想,丰富和发展了毛泽东思想的道德理论。针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新情况、新问题,形成了忠于人民、奉献社会,正直公道、忠诚老实、严于律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勇于开拓、脚踏实地、艰苦奋斗的理想人格伦理思想,给伦理学增添了异彩。  相似文献   

11.
对人的主体精神亦即对理想人格的追求,是中国传统哲学的突出特点,也是庄子哲学的归宿点。庄子不仅以其特有的诗意文笔向我们展示了他对美好理想的无限憧憬,而且第一次对封建社会中的人性异化提出强烈抗议,肯定了个体人格的价值与独立。并通过对人的本体(即“道”本体)的追求,第一次把自由,与人的本质、人格联系在一起。从而以其独特的即与儒家不同的思想内涵,树立了中国古代理想人格学说史上的一块重要里程碑。  相似文献   

12.
胡锦涛同志3月4日在全国政协十届四次会议上所提出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是新形势下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指导方针,也为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指明了方向,有利于塑造当代大学生的高尚人格。“八荣八耻”既传承了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又体现了时代发展的要求,涵盖了爱国主_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反映了社会主义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相似文献   

13.
人格,一般是指人的性格、气质、道德、能力等特征的总和,是客观历史条件下的产物。人格理想是人格的升华,是人生价值取向的准则,也是人生始终追逐和奋斗的目标。处于20世纪初的青年毛泽东,在国家内忧外患、民族积弱不振的情况下,顺应时代的要求,确立了一种以天下为己任,救国救民的人格理想。本文试图从青年毛泽东人格理想的确立和形成的角度,探讨这位20世纪震撼中国、影响世界的伟人的成功之因。  相似文献   

14.
儒家倡导和推崇两种理想人格:一是"君子人格";一是"圣王人格"。它集中体现了封建社会的道德理想和人格追求。在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今天,我们要探寻传统与现实的契合点,促成儒学与现代领导学接轨,合理设计和努力塑造现代领导者的理想人格。  相似文献   

15.
理想人格与社会道德建设王冬青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使传统的经济结构和经济运作方式发生了重大变化,同时社会道德状况在社会转型过程中也发生了急剧的变化。道德问题成了当今社会的热门话题。建构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道德体系已经成为精神文明建设的一...  相似文献   

16.
郭奕晶 《世纪桥》2009,(17):79-80
社会通常利用直接强化和替代强化的行为原理来塑造青年学生理想的道德人格。这种在单一、封闭、强制的社会状态下较有成效的教育模式,在现今民主、开放、价值多元化的现代社会里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渐失成效。我们主张在确立青年学生道德主体的前提下,发展其道德能力及责任感。并提出了相应的教育方式与途径。  相似文献   

17.
当代中国人的理想人格及其建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伴随着当代中国社会的转型,即由以自然经济、半自然经济为基础的传统社会向以现代化大生产为基础的现代社会转变,当代中国人的实际人格和理想人格,也处在深刻的变迁和重新整合的过程中。怎样选择和建构当代中国人的理想人格,就不单纯是一个理论的或学术的问题,而且是一个实践的问题,亦即涉及我们能否按照自己的理想意图或理性预期塑造出我们需要的现代人格的问题。要解决这一问题,首先需要搞清:我们究竟根据什么来建构当代中国人的理想人格?或者说,选择和建构当代中国人的理想人格的基础是什么?我们认为,以现代伦理精神,亦即社…  相似文献   

18.
圣贤人格或圣贤境界,是儒家乃至中国传统文化追求的理想人格和理想境界。在传统文化的诸形式中,无论是以文学、史学、经学、哲学等为主干的理论形态的文化,还是以政治礼仪等为主体的制度形态的文化,抑或是以日常起居为主要内容的习俗形态的文化,都是以圣贤作为最高楷模和标准的,树圣贤、学圣贤、做圣贤,这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旨所在。然而,中国传统文化塑造的圣贤形象,并非完全一致的,有些甚至是大相径庭。先秦诸子特别是德、囚、道、法,都有自己彪炳的圣贤形象。墨家设计的圣贤人格,是以圣贤功德为目标的人格境界,其标准是“事…  相似文献   

19.
“人格”,这个在我们这块土地上曾被淡忘的名字,鲜为人们所关注,它的力量又在社会的压力下被个人所埋藏。但是,它从来就是人所处的世界的支点。无论是这个世界的荒诞、灰暗,还是它的光明、崛起,都是在这个支点上进行的。在加快改革开放步伐的今天,我们从事学校思想教育工作的人,应该以小平同志南巡讲话精神为指导,理直气壮的召唤并重塑那曾被埋藏的精灵,并让它在我们每个人心中的呈境上,展示它的光芒。传统的理想人格,要么片面强调道德力量,造成大量的自我萎缩型人格;要么片面强调人生价值,造  相似文献   

20.
理想人格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命题,和谐人格因其具有理性与非理性、个体性与社会性、创新性与独立性、现实性与理想性相统一的特点,成为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求相适应的理想人格。塑造和谐人格的主要途径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加强文化自觉,合理借鉴中西文化,尊重差异、包容多样,建立、健全科学、公正的制度文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