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今年3月26日,47岁的普京在俄罗斯全国大选中当选为俄罗斯第二任总统,这标志俄罗斯进入一个新的发展时期。普京在竞选时提出要以“俄罗斯的思想”,即“俄罗斯人民自古以来就有的价值观”作为团结全社会的思想基础。他把“俄罗斯的思想”归纳为“爱国主义”、“强国意识”、“国家权威”和“社会互助精神”。这显然是对90年代主导俄社会的西方自由主义以及民族和历史虚无主义的挑战和反正。与此同时,普京还对从苏联70年和90年代的俄改革进行了总结,并提出三点教训:第一,苏联70年“偏离了人类的康庄大道”,俄不能走回头路…  相似文献   

2.
谢荣 《瞭望》2003,(26)
6月24日~27日,俄罗斯 总统普京对英国进行了为 期4天的国事访问。普京的此次英国之行是159年前沙皇尼古拉一世访问英伦三岛以来,俄国家元首首次对大不列颠王国进行国事访问。而且,今年又适逢英俄两国建交450年,因此普京对英国的此次访问受到英国王室和政府方面的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3.
美国总统布什5月23日抵 达莫斯科开始对俄罗斯 进行为期4天的访问。这是他入主白宫以来首次访问俄罗斯,也是他与俄总统普京第5次握手。到本刊截稿的24日,虽然双方的会晤仍在进行中,但从中可以看到布什与普京显然要由此为众说纷纭的美俄两国关系的现状定一个基调,并为其未来发展勾勒一幅蓝图。  相似文献   

4.
虽然普京与小泉在东京推杯换盏,但两国改善关系的道路并不平坦俄罗斯总统普京11月20日对日本的访问,恰逢今年是《俄日友好条约》签署150周年,日俄战争结束后《朴茨茅斯和约》签署100周年,以及二战胜利60周年。两国能否利用这次首脑外交的机会,解决“北方领土”问题上的历史恩怨,俄日关系如何发展,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冷战后,俄罗斯继承了苏联作为国际法主体的地位、权利及义务,也继承了苏日关系中领土问题的遗产。但最近,俄日两国在领土问题上的立场开始松动。首先,俄罗斯的立场发生变化。一是  相似文献   

5.
李东 《瞭望》2001,(47)
11月13~15日、俄罗斯总统 普京对美国进行首次国事 访问,这也是“9·11”事件后两国首脑的第二次会晤,是今年以来的第四次会晤。此次会晤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未来俄美关系的走向,并对今后的世界格局产生一定影响,因而人们对俄美高峰会给予了极大的关注。普京访美真意何在 普京与布什在华盛顿举行俄美最高级首脑会晤,国际反恐合作虽是双方的主要议题,但普京则另有他图。 建立“新型”俄美关系。近年来,  相似文献   

6.
俄罗斯总统普京5月10日至12日对中亚展开了一次引人注目的“能源之旅”。短短三天内,先后访问了哈萨克斯坦和土库曼斯坦,出席了在土库曼巴什市举行的俄哈土三国元首峰会,签署了俄罗斯与中亚国家有关能源合作的一系列重要协议。普京“能源之旅”取得四大突破。  相似文献   

7.
周智西 《党政论坛》2013,(16):17-17
俄罗斯总统普京6日亲自驾驶滑翔机,扮“领头鹤”为濒危动物西伯利亚白鹤迁徙引航。俄反对派借此影射大选,称有63%的白鹤跟随着普京飞行,“有追随普京的,也有反对的”。  相似文献   

8.
普京上台后便开始调整外交政策,积极推行务实外交。今年以来俄相继出台了“俄联邦国家安全构想”、“新军事学说”和“俄外交政策构想”。在新外交战略中,普京把“确保国家安全”和“为发展经济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作为外交工作的主要任务,将复兴俄罗斯、争取与俄利益相符合的大国地位作为俄外交的长远目标。目前看,普京外交工作的重点一直围绕着三个问题:维护反导条约、争取经济合作与经援、解决车臣问题。 普京作为俄罗斯总统第一次参 加了在日本冲绳召开的西方 7国加俄罗斯的8国首脑会议,但却引人注目。舆论认为,冲绳首脑会议…  相似文献   

9.
《瞭望》2003,(27)
·事件· 应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的邀请,俄罗斯总统普京6月24日至27日对英国进行了为期4天的国事访问,这是自1874年以来俄罗斯首脑首次对英国进行国事访问,普京因此受到了最高规格的接待。访问期间,俄英领导人就伊拉克战后重建等重大国际热点问  相似文献   

10.
6月初,美国总统布什将赴俄罗斯圣彼得堡与俄罗斯总统普京会晤。这是俄美在伊拉克危机问题上出现分歧,进而导致两国关系出现紧张以来的两国首脑首次会晤。其实,早在美对伊开战不久,布什就对普京伸出了修复俄美关系的“橄榄枝”,曾派其国家安全事务助理莱斯出访莫斯科,就美俄在伊问题上存在的分歧及合作事宜与俄进行紧急磋商。5月中旬,美国务卿鲍威尔出访莫斯科,同俄总统普京、外长、议长等政界人士进行了广泛接触。鲍威尔之行的首要目的就是修复因伊拉克战争而冷淡的美俄关系。  相似文献   

11.
一月·环球     
《侨园》2012,(4):5
普京再次当选俄罗斯总统 俄罗斯中央选举委员会3月7日公布总统选举正式结果,普京以63.6%的得票率当选俄新一届总统.现年60岁的普京2000年首次当选总统,2004年成功连任,2008年任统一俄罗斯党主席,同年5月8日出任政府总理至今.俄罗斯宪法规定,每届总统最多连任一次.2008年,俄国家杜马通过宪法修正案,将总统任期由原来的4年延长至6年,从2012年新当选总统开始适用.  相似文献   

12.
普京宣誓就任俄罗斯总统至今已过百日,在这短短的时间里,普京在政治领域、经济领 域和外交领域采取了一系列引人注目的行动。我们从中可以看出普京的治国方略和俄罗斯的走向。 普京当政以来,重新审视了俄 “罗斯曲折的改革之路,开始 校正改革的方向;大力弘扬“俄罗斯思想”,以爱国主义作为动员、团结人民、加强民族凝聚力的旗帜。与此同时,他采取一系列积极措施,重点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核心是加强国家政权建设、恢复并强化政治秩序。 加强国家政权建设,核心是实行“法律专制”、加强中央集权。普京强调必须建立强有力的国家政权…  相似文献   

13.
蒋莉 《求知》2012,(1):45-45
近来.随着俄罗斯议会选举结果的出炉.俄反对派在美国等西方国家支持下连续举行反对普京的示威,试图推翻梅普政权。美国国务卿希拉里公开宣称俄议会选举“既不公平.也不公正”,并要求俄彻查选举“舞弊”。西方媒体更是大肆推波助澜,连篇累牍报道俄反对派活动.并尖刻嘲讽这是“普京末日的开始”.似乎终于抓住了煽动“俄罗斯之春”的难得机遇。然而,俄罗斯不是利比亚,普京更不是卡扎菲.西方所期待并试图在俄推动“革命”的企图不可能得逞。  相似文献   

14.
俄罗斯总统普京2月26日至 3月2日先后访问了韩国和 越南。这是俄国家元首8年多来首次访韩和俄国家元首自苏联解体以来首次访越,同时也是普京去年5月正式执政以来在亚太地区采取的又一次重要外交活动。总体讲,评价普京这次韩越之行的意图和效果,可以用一箭双雕来概括。 普京访韩期间,两国就进行广泛的政治经济合作达成了协议,发表了宣布进一步发展两国“建设性的互补伙伴关系”的《韩俄联合声明》。具体成果是:俄将投资数亿美元、作为对所欠韩国18亿美元债务的部分偿还,参与修复韩国汉城至朝鲜元山的铁路,将其同俄西伯利亚…  相似文献   

15.
新年伊始,俄罗斯总统普京赴哈萨克斯坦首都阿斯塔纳进行了为期两天的访问。这是新的一年中俄罗斯也是普京的第一次重大国事活动,会谈成果引人注目。普京的这次访问对俄哈关系的全面发展及欧亚地区国际政治格局的影响将会逐步显现出来。  相似文献   

16.
正受西方制裁和油价暴跌影响,2015年俄罗斯GDP萎缩3.7%,居民实际收入下降4%。2015年12月31日,俄罗斯总统普京签署《2020年前俄罗斯国家安全战略》,成俄罗斯国内外环境发生重大变化的明确信号。俄总理梅德韦杰夫于2016年2月13日在慕尼黑安全会议上明确称,俄罗斯与北约相互关系下滑到新"冷战"时期。俄罗斯几乎每日都被  相似文献   

17.
《瞭望》2000,(4)
(1月11日-17日) 据俄塔斯社1月11日报道,俄罗斯代总统兼政府总理普京日前签署了批准《俄联邦国家安全构想》的命令。新的安全构想明确表示反对单极世界,重申应建立多极世界,并强调俄应在这一过程中发挥作用。 1月11日,英国政府宣布智利前领导人皮诺切特目前身体状况不佳,不宜被引渡到西班牙受审。 美国国防部1月11日说,克林顿总统将在2月初向国会提交的2001财政年度预算中,要求再拨款22亿美元用于发展国家导弹防御系统。 俄罗斯代总统兼政府总理普京1月13日表示,他决定参加定于3月26日举行的第三届总…  相似文献   

18.
俄格“间谍风波”折射出大国对外高加索地区的争夺,从中也看出俄地缘政策的变化在格鲁吉亚逮捕4名俄罗斯军官,并处以间谍罪后,俄格关系空前激化。俄罗斯总统普京对此大为震怒,专门召开安全负责人会议,谴责格“企图勒索和挑衅俄罗斯”,切断与格方所有交通联系,实行政治、经济、军事、外交等全方位制裁,宣布俄驻格军事基地进入临战状态。  相似文献   

19.
正俄罗斯关于简化外国人士和无国籍人士获得俄罗斯国籍程序的联邦法律7月24日起生效,该法取消了申请人放弃现有国籍的要求,缩短了入籍所需的在俄居住期限。俄罗斯总统普京于2020年4月签署了相关联邦法律。根据此前的法律规定,俄罗斯国籍申请人需要向外国管理机构声明放弃其他国籍。  相似文献   

20.
普京年初提出“强国富民”思想 后,以振兴经济为当务之急, 陆续提出一些治国方略,探索强国之路。7月8日,普京首次发表国情咨文,较为全面地阐述了俄罗斯政治经济改革的原则和措施。他正视俄现实国情,强调只有建立强大的国家,才能振兴经济,主张建立有竞争力的自由经济体制;在外交方面,突出国内利益,强调“国内目标高于国外目标”,外交要为国家的经济发展服务。 普京是去年俄罗斯面临内外巨大压力时走向政坛顶峰的。普京认为,车臣问题是俄联邦体制问题没有解决的典型例子,只有解决车臣问题才能消除俄罗斯解体的危险。他说,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