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13 毫秒
1.
王忠  何锐 《工会博览》2013,(16):16-17
案情回放 2008年4月14日,牛某人职某商贸公司,双方签订有效期为2008年4月14日至2009年7月13日的劳动合同.牛某在某商贸公司工作至2009年7月13日.牛某系农业户口,某商贸公司未为牛某缴纳养老保险.牛某月平均工资2049元.牛某一周工作6天,存在休息日及法定节假日加班的事实.同时,牛某在2008年4月14日至2009年7月13日期间未休5天年假.  相似文献   

2.
智勇 《工会博览》2012,(35):18-19
案情回放 余某自2008年1月8日至2010年10月31日在某医院担任内保工作,属于编外工勤人员.双方曾签订有书面聘用合同,合同经续订终止日期为2010年12月31日.2010年11月1日,余某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提出仲裁申请,要求裁决确认其与某医院自2008年1月8日至2010年10月31日存在劳动关系,医院支付其2009年度、2010年度未休年假工资,2008年1月至7月未缴纳社会保险补偿金,工作期间法定节假日加班费,双休日加班费,延时加班工资和夏季高温补贴等.  相似文献   

3.
一、讨要双倍工资要留心诉讼时效 案情回放 王某于2009年8月24日到被告甲公司工作,一直未签合同.2011年9月底王某跳槽,并在2011年10月12日向某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要求甲公司支付其2009年9月24日至2010年8月23日的双倍工资.仲裁委以超过仲裁时效为由,向其出具不予受理通知书.王某遂将甲公司诉至人民法院.在审理中,王某未提交过时效中止、中断的相关证据.  相似文献   

4.
案情回放 袁某自称其2011年2月15日到A公司工作至2011年5月31日,作为销售部主管负责公司销售管理培训工作,底薪4000元.公司老板拖欠5月工资4000元一直不给,工作期间袁某曾多次索要,但均被以各种理由推拖.另外,自进公司以来一直没签劳动合同,承诺的保险也一直没有缴纳.因此,袁某申请仲裁,要求A公司支付2011年5月1日至2011年5月31日工资4000元、2011年3月15日至2011年5月31日未签订劳动合同二倍工资,共计10000元.  相似文献   

5.
案情回放 2008年1月7日,张某人职北京某科技公司,任业务员,人职当天双方签订了劳动合同,约定合同期限为2008年1月7日至2010年4月1日。2009年1月7日,该科技公司与张某协商提前解除劳动合同,张某不同意,并从次日起未再到公司上班。1月15日,张某连续旷工已达6天,该科技公司以其擅自离岗、无故旷工为由,依据本单位2008年2月1日经董事会表决通过的《奖惩制度》将张某辞退。  相似文献   

6.
案情回放 张某为某科技公司职工,于2011年12月31日自动辞职.之后,张某要求按照公司劳动合同及相关文件约定以基本工资的4倍支付2011年的绩效工资(年终奖).该科技公司不同意支付,张某将该科技公司申诉至北京市顺义区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仲裁委支持了张某的申请请求.该科技公司不服仲裁裁决,起诉至法院.  相似文献   

7.
案情回放 某劳务派遣公司于2010年4月8日至2011年1月4日陆续与袁某等15人签订劳动合同,将其派遣至北京某科技有限公司工作.某劳务派遣公司与袁某等15人签订的劳动合同约定,双方解除劳动合同应当依照《劳动合同法》和国家及北京市有关规定执行,如劳动者违反有关规定,应在违约行为发生5日内向劳务派遣公司支付赔偿金2000元.2011年2月初北京某科技有限公司因业务经营不善,将该业务转让给另一同行业公司,在转让洽谈过程中,北京某科技公司全体人员停止工作接受培训.  相似文献   

8.
案情回放 李某于2009年3月入职北京某科技公司,双方签订了劳动合同,李某岗位为销售代表.2009年5月,李某在天津出差时不慎撞到客户公司玻璃门上,将左门牙三分之二撞掉.李某到大兴区劳动局申请工伤认定,大兴劳动局认定李某构成工伤.后李某向大兴区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提出劳动能力鉴定,经鉴定李某达到职工工伤与职业病致残等级标准十级.2009年10月,李某到大兴仲裁委申诉,要求该科技公司支付一次性伤残补助金13416元;支付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和就业补助金18630元;报销劳动能力鉴定费200元;报销医药费4608元.  相似文献   

9.
案情回放 张女士入职某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后,意外怀孕,公司却无故降薪,并且扣发产假期间工资,不发放未休年休假工资,为此,张女士提出辞职,并诉至法院要求科技公司支付工资差额、产检工资、未休年休假工资、解除劳动关系经济补偿金等.  相似文献   

10.
案情回放 北京某机械公司为了提高自己公司的自主研发能力,急需招聘一批机械制造方面的专业研究生.此时,张某凭借伪造的文凭,以及虚构的从业经验,在众多的应聘者胜出.之后,机械公司与张某签订了为期五年的劳动合同.合同期限自2009年12月2日至2014年12月2日,约定工资为每月8000元.  相似文献   

11.
案情回放 季某于2006年12月在B物资公司内退,由B物资公司为其缴纳社会保险.2007年6月20日,季某到A通信公司工作,并告知该单位其为内退人员,保险由原单位缴纳.2011年2月15日,A通信公司与季某协商一致,于当日解除劳务关系.季某在A通信公司工作期间,双方未签订劳动合同;A通信公司向季某支付的工资未达到北京市最低工资标准、且未向其支付延时和法定休假日加班工资.2011年12月,季某到仲裁委提起仲裁申请,要求确认与A通信公司之间建立有劳动关系,要求该单位支付低于北京市最低工资标准的工资差额、加班工资、2008年2月1日至12月31日期间未签订劳动合同的二倍工资差额和解除劳动关系经济补偿金.  相似文献   

12.
刘森  史策 《工会博览》2013,(12):17-18
案情回放 2008年1月,某大型饮料公司对本单位市场销售监督员岗位向劳动行政部门提出执行不定时工作制的申请,并获行政许可,执行期限为3年.2008年10月,石某经饮料公司招聘担任该企业北京地区的市场销售监督员.双方签订为期5年的劳动合同书,其中明确约定石某执行不定时工作制,工资标准为每月4500元.工作期间,石某的工作任务是不定期前往各销售点对销售业绩及销售人员的服务情况进行监督检查.饮料公司不对石某进行考勤管理,并按月以银行划拨形式向其支付工资.2010年11月,经双方协商一致,饮料公司提出与石某解除劳动合同.当月,石某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提出仲裁申请,要求饮料公司支付其2009年10月至2010年11月期间的带薪年休假工资.审理过程中,石某主张本人已符合享受带薪年休假的条件,但饮料公司在劳动合同履行期间没有依法安排其休年休假,故要求该单位额外支付200%的未休年休假工资报酬.饮料公司辩称,根据劳动行政部门的审批及劳动合同的约定,石某的工作岗位执行不定时工作制,故不应当属于享受带薪年休假的人员范围,请求驳回石某的仲裁申请.  相似文献   

13.
案情回放 小孙于2006年入职某地产开发公司,在市场运营部任销售员,主要负责销售房产,2008年2月1日双方签订了劳动合同,销售提成另行约定.地产开发公司未与劳动者签订集体合同.小孙工作时与其他销售员按轮值规则顺序接待客户,为客户介绍楼盘进行销售工作,如果顺利经过前期谈判与客户进行签约,待帮助客户办理入住手续后,小孙就可以按照公司规定的《销售提成发放办法》得到提成报酬.2010年初,小孙工作的公司准备销售一个新楼盘,新楼盘共4座楼,公司为此制订了该楼盘的《销售提成发放办法》,其中第一条规定:A座、B座、C座为商品房住宅楼共482套住房,每销售一套,按房屋成交价的1%计发销售提成,D座为商用楼,要求独栋整体销售,提成比例由公司视具体情况另行研究决定.  相似文献   

14.
案情回放贾先生于2008年2月到北京某科技公司工作,任技术支持,双方签订了劳动合同。任职后,公司提出贾先生应当着正装,于是公司为其购置了一套西服,并从当月的工资里扣除了400元费用。2008年6月,贾先生离职,但公司一直未将贾先生6月份的工资支付给他。  相似文献   

15.
案情回放 刘某自2005年10月入职某公司后,双方多次续订劳动合同.2008年1月起,刘某月工资为6700元.2008年11月至2009年3月刘某产假期间,公司按每月3400元标准向刘某发放工资.产假结束后,刘某照常回到公司工作.2009年7月,公司决定暂时将刘某调休,何时上班另行通知,并于当月起按每月2500元标准支付工资.由于刘某为外埠户口,公司未为刘某缴纳生育保险.2009年7月,刘某向公司提交辞职报告.  相似文献   

16.
陈明山 《工会博览》2012,(35):17-18
案情回放 2011年9月25日,李甲与乙公司签订《制作合同书》,约定,乙公司委托李甲制作LED显示屏,李甲负责提供制作材料并负责显示屏的设计和制作.制作总款6600元,制作工期为2011年9月25日至2011年9月29日.2011年9月28日,李甲带领3名工人到乙公司门口安装LED显示屏,该安装地点处于高压线的架空电力线路保护区内.在没有取得电力主管部门批准的情形下,李甲租用案外人的吊车进行吊装LED显示屏作业.  相似文献   

17.
案情回放小李系某劳务公司的员工,从1992年起被派到某化工厂当雇工,在厂里连续工作多年,工资由某化工厂按月发放,某劳务公司为他交纳了劳动保险。2006年1月17日早晨,小李在去单位的路上发生了交通事故,  相似文献   

18.
案情回放常某于2009年5月通过朋友介绍入职某公司任推销员,未填写入职登记表及签订劳动合同,某公司向其发放了工作证,工作内容为按照公司安排通过上门或产品推荐会等形式推销保健品。双方未约定常某的工资标准,常某在职期间某公司也未向其支付过工资。  相似文献   

19.
案情回放2008年1月7日,张某入职北京某科技公司,任业务员,入职当天双方签订了劳动合同,约定合同期限为2008年1月7日至2010年4月1日。2009年1月7日,该科技公司与张某协商提前解除劳动合同,张某不同  相似文献   

20.
正职工提问:陈某于2017年10月9日入职某游戏公司,从事市场推广工作,双方签订了为期两年的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劳动合同到期后,陈某选择不续签劳动合同。结算工资时,陈某要求公司支付未休年休假工资报酬。陈某向公司提供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