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他有一个与儿子年龄相仿的情人他金屋藏娇的时间居然长达20年他安置"自家人"掌管小金库他在"清水衙门"中分享"肥水"57岁的吴书太,曾任河南省安阳市体育局局长、党组书记,兼任安阳市体育产业协会主席,因贪污公款130余万元,2015年3月26日被法院一审判处有期徒刑12年,剥夺政治权利2年。5月29日,安阳市中级法院做出二审裁定,维持一审原判。与近年来动辄涉案千万元的违法官员相比,吴书太贪污的数额并不惊人。惊人的是在他东窗事发后,一桩令人瞠目结舌的爆炸性新闻——他有一个小他23岁、伴随他20年的"二奶"张娇娜。  相似文献   

2.
正拉萨市尼木县卡如乡距离尼木县城还有27公里,最近一段时间赵金祥天天往这赶,最让他放不下的,是他千里迢迢从北京平谷引进的一万株桃树。"这些桃树今年还不适宜结果,得先把树长起来。"中午12点,在卡如乡政府旁边的桃林里,赵金祥一边检查桃树的长势,一边撸起袖子干活。2016年7月,北京市平谷区农村工作委员会副主任赵金祥来到了受援地——拉萨市尼木县,在高寒缺氧的第二故乡开始三年援藏历程,担任  相似文献   

3.
正在保定市涞源这个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里,自身解决了温饱问题的张胜利,没有学那些所谓的富豪一掷千金,而是把那些生活在社会最底层、最需要关爱和帮助的人当成自己的亲人。16年来,他像对待家人一样,义务赡养和救助了和他没有任何关系的130多位孤寡老人、残疾和智障病人。张胜利一家三代十几口人,与他们共同生活在一个大院子里,吃一样的饭菜,住一样的房屋,有病时给他们医治,有困难时帮他们解决,夏有单衣,冬有棉衣,俨然一个幸福的大家庭。由于张胜利的大爱情结,2011年,他被评为"感动河北"十大人物。16年来,在这个幸福院里,张胜利先后收养了130多位残障人士,为70多位老人养老送终。目前,在幸福院  相似文献   

4.
正在中国,形容一个人嫉恶如仇,会说"他的眼睛里容不下一粒沙子"。习近平就是这样的人。正如他在国内发起大规模惩治腐败行动一样,他对那些侵犯中国国家尊严和主权的行为,持相当强硬的态度。2014年11月10日,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习近平和日本首相安倍晋三举行了会谈。这也是安倍2012年再次出任日本首相两年多来与中国领导人的首次见面。此前围绕着历史问题、钓鱼岛问题,中日一度剑拔弩张。  相似文献   

5.
一天,时间管理专家为一群商学院的学生讲课。他站在学生前面,说:“我们来做个小测验。”他拿出一个1加仑的广口瓶放在面前的桌上。随后,他取出一堆拳头大小的石块,仔细地一块块放进玻璃瓶。直到石块高出瓶口,再也放不下了,他问道:“瓶子满了?”所有学生  相似文献   

6.
在遂宁警界,申裕华、这位市中区城北派出所的普通民警可是赫赫有名.掷地有声;在警界外.被群众亲热地称为“申大汉”的他,更是有口皆碑。群众若是有急难事,找到他,会使你愁云顿散;若是有人闹事作恶,只要一吆喝“申大汉来了”,那些人就会没命似地逃。这个当年在西藏抱了12年电钻机的工程兵,从警15年来,在“办案能手”、“全国优秀民警”、”全区优秀公仆”等等名誉面前,对自己的功劳只字不谈,但只要在他的同事和同围群众中走一走,便可信手拈来一个个关于他惩恶爱民的动人事迹。  相似文献   

7.
正茅台首席酿造师严刚正式退休了,但他依然放不下挚爱一生的茅台酒:"在茅台需要的时候,定将尽我所能,做好工艺指导和传帮带,永远珍惜公司给我的一切荣誉,永远挚爱茅台。"为了一个信仰,他走上战场,经历枪林弹雨的洗礼,舍生忘死为家国;秉承一颗匠心,他扎根茅台,用心酿好每一杯酒,终成一代酿酒大师。从战友口中的"小茅台"到茅台公认的酿造大师,严刚的人生充满传奇。而无论怎么书写,"茅台"两字,都是他生命里最深刻的烙印。  相似文献   

8.
5年来,他一个人跑遍世界,与世界顶级华人对话,完成了一部百集电视纪录片。在追拍那些精英人物生命传奇的过程中,也成就了他自己的传奇。  相似文献   

9.
燕华君 《当代贵州》2010,(14):47-47
<正>周总理的生命即将走到尽头时,他的心里仍然放不下茅台酒,他对身边的工作人员说:"要使茅台酒永远成为国酒!""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记忆之河奔腾向前,流经一些地方、一些人物和一些故事,关于贵州、关于贵州茅台酒、关于贵州茅台酒和共和国第一任总理周恩来。  相似文献   

10.
<正>家住河北的小戴过完春节回北京打工,刚下车便发现汽车站增添了一个"法律向导站"。让他更为惊喜的是,向导站的律师为他"一揽子"讲解劳动就业、工伤赔偿及办理暂住证等法律政策知识。  相似文献   

11.
《前线》2018,(12)
正2017年夏天,拉萨市人民医院创建"三级甲等"综合医院的工作开始了。此时,北京援藏医生张莉莉既激动又矛盾。激动的是创建"三甲"医院对当地的医疗卫生事业发展影响深远;矛盾的是援藏工作已满一年,可以交接工作回北京了,回还是不回呢?这里还有许多事儿放不下……放不下未完成的工作,本地的护理部主任刚刚调上来9个月,对护理管理工作还不是很熟悉,对创"三甲"期间许多工作的连续性不够了解;放  相似文献   

12.
经济法律思想是孙中山"三民主义"的关键环节."吃饭"是其经济法律思想第一个要解决的问题,因此,他特别强调农业;振兴经济的根本出路在于现代化,因此,他非常强调发展工业和交通运输业.  相似文献   

13.
《实践》2017,(10)
<正>他每年有三分之二的时间工作在农牧区,走遍了全旗77个嘎查和行政村,巡访过980多个牧场点与3400多户农牧民,化解矛盾纠纷近百起;他撰写了近10万字的《民情日记》,成为检察工作和群众工作的"晴雨表";他是汉族,却能说一口流利的蒙古语,蒙古族群众都说他讲的是"听得懂的法律"。他,就是被牧民称为"游牧"检察官的潘志荣。30年来,潘志荣始终坚持巡回走访,了解和发现群众所急、所需、所想。他还总结出"会、  相似文献   

14.
正一个人治的国家,没有一部好的法律,可能这一代治理好了,换一个领导人就不好了。所以,一部好的法律才是国家长治久安的基础。这一部好的法律就在唐朝出现了,叫作《贞观律》。一群怎样的人制定了这部法律在历史上,战国时期秦朝搞了"商鞅变法",商鞅、韩非子这些人都力主法治,但是那些法律太严苛,不近人情。唐朝的柳宗元写了一篇文章叫作《封建论》,总结了秦朝灭亡的历史教训,他认为秦朝的过  相似文献   

15.
宁子 《党课》2011,(12):82-83
他大学毕业后,犹豫了好几天,还是告诉父亲,想去广州或上海这样的大城市闯一闯。比起发展相对缓慢的北方一个中等城市来说,毕竟,那样的大都市机会多一些。而他,也对外面的世界有太多向往,觉得生活了这些年的城市太小,已经放不下他的梦想。  相似文献   

16.
《江淮》2010,(9)
<正>清晨,王坤友习惯性地早起,5点多吃完早饭便开始去村里转悠。"友书记,这么早就出来‘检查工作’啦。"村民们见到他,亲切而又友善地和他开着玩笑。虽然已是癌症晚期,可他依然放不下村里的大事小情,村里的路况怎么样了,村民的沼气用得如何,村头的水渠有没有出现缺口……那熟悉的身影一刻也不曾停歇过。  相似文献   

17.
心里有别人     
正对应该宽容的宽容、对必须较真的较真作家余秋雨曾住在一位德国老人的房子里。有一天,余秋雨不小心打碎了一个玻璃杯,他打电话告诉老人。老人答:"没关系,你又不是故意的,我明天再送一个过来。"老人送杯子来了。他进门就问:"那些玻璃杯的碎片  相似文献   

18.
曾晖 《廉政瞭望》2013,(9):17-19
"我的事情还是要通过法律来解决。"戴新华并不想通过舆论来施压,他希望得到的是社会认可,尽管部分"朋友"视之为软弱。一个小时内,戴新华遇到了两拨以前的同事。第一拨他主动招呼后,双方寒暄了4句话,握在一起的手还没有感受到彼此温度,旋即分开;第二拨更简单,双方点头示意,口中都咕隆了几句话,声音低不可闻。戴新华介绍称,其中一人是宁夏平罗某县直部门副局长,"和他们见面,我有很大的压力。"此前,他曾先后担任平罗县纪委副书记、监察局长,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局局长。体制内外,落差巨大。  相似文献   

19.
《新长征》2007,(4)
"姜德志检察官以自己的恪尽职守,向一个又一个貌似强大的对手提出质疑;以自己的智与勇,去揭示一个又一个堂皇假面背后的真相。他是社会肌体健康运转的医者,既铁面无私又饱含激情。他对正义和良心的坚守,源自于一个优秀检察官对法律坚定的信仰。"——"2006年度中国十大法冶人物"评选委员会在北京领奖晚会上给姜德志的颁奖辞  相似文献   

20.
公心与私情     
正杨溥是明朝的大臣,曾经做过宰相。身居高位,大权在握,自然就会有人来讨好、奉承,而那些奉承杨溥的人,无非是想得到杨溥的提拔、赏识,以便能够升迁。但杨溥为人特别正直,很瞧不起那些阿谀奉承之人,所以,凡是奉承杨溥的,他一个也不提拔。有一回,杨溥的儿子从老家来到京城,杨溥就问他:"你来时经过的郡县中,哪些郡守县令比较贤明呢?"他的儿子就说:"江陵县的县令范理很不好。"杨溥问道:"你为什么说他不好呢?"他的儿子回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