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现代国际关系历经威斯特伐利秩序、维也纳秩序、凡尔赛—华盛顿秩序和雅尔塔秩序的变迁。现代国际秩序以西方文明基础,由西方大国主导建立;大国在现代国际秩序扮演着复杂而多重的角色,是国际秩序的缔造者和维护者,也可能是国际秩序的挑战者或破坏者。现代国际秩序把西方的先进文明带到了全世界,但是其中也包含丛林法则理念,不仅给殖民地国家和人民带来深重苦难,也导致两次世界大战的爆发,给全人类造成巨大灾难。近代以来,中国被动卷入西方缔造的现代国际秩序,长期遭受西方国家的侵略与压迫,但是二战后中国成为雅尔塔国际秩序的缔造者之一;新中国成立以来,坚持独立自主和平外交,为现代国际秩序贡献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求同存异、和平发展、和谐世界、人类命运共同体等中国智慧,摒弃了现代国际秩序的"丛林法则",标志着人类文明的进步。  相似文献   

2.
当代中国的乡村治理变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代中国的乡村治理变迁是一个国家建构现代乡村社会的过程,始终由政府主导;同时也是一个群众参与和创造的过程。当代中国乡村治理变迁的关键在于:尊重农民的意愿,获得农民群众的认同和支持;尊重农民的自主性,充分发挥民间创造力。  相似文献   

3.
当代中国的乡村治理变迁是一个国家建构现代乡村社会的过程,始终由政府主导;同时也是一个群众参与和创造的过程。当代中国乡村治理变迁的关键在于:尊重农民的意愿,获得农民群众的认同和支持;尊重农民的自主性,充分发挥民间创造力。  相似文献   

4.
作为一种特殊的侦查方式——秘密侦查,它的历史在我国源远流长,经历了奴隶社会、封建社会和近代社会的变迁,从萌芽一步步向前发展。文章回顾了各个阶段秘密侦查的发展历程,揭示了秘密侦查文明成长的历史规律,并对秘密侦查发展史所蕴涵的现代启示作了解读。  相似文献   

5.
中国自古就有助人为乐、扶贫济困、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早在2000多年前,先秦的哲人们就积极倡导和追求"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积极追求"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的理想"大同"社会。  相似文献   

6.
我国法制建设深受政治逻辑影响,一方面,法治的运行和发展是以现代国家的建构为宏观背景的,不可避免地带有政治色彩;另一方面,在现代民权政治之下,法律是否有助于公民身份的塑造以及社会平等的实现是其好坏的判断标准。进入新时期,政治环境发生了新的变化,司法模式也应根据新的政治特点进行重构。  相似文献   

7.
流行语与当代中国青年社会心态变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青年群体的流行语折射出了这一群体的社会心态现状及其未来的变化趋势.当代的青年群体作为中国世纪之交社会转型的过渡人这一角色的同时,又承担着中西文化交融碰撞的边缘人这一特殊角色.面对中国在新世纪的发展,青年群体的民族心态、政治心态、职业心态、婚姻爱情心态、生活心态和价值观念等发生了一系列的变迁.顺向的社会心态变迁呈现主导地位,而逆向的变迁也日益凸显.  相似文献   

8.
回族社会发展与否直接关系到整个社会的稳定与发展,这是被历史已经证明了的事实.在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前,历代政权对回族都进行过不同程度的控管,尤其是明清时期统治阶级实行对回族敌对性的反动政策,致使国家与回族社会处于一种恶性互动的紧张对立关系中.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贯彻宗教信仰自由等平等的民族政策,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使回族人民实现了包括对本民族自我管理的各项当家作主的民主权利,回族社会获得了极大的发展,今天的回族社会与社会主义国家呈现出一种相互协调、良性互动的关系,这对当前建立和谐社会是有重大意义的.  相似文献   

9.
诺斯的制度变迁理论在新制度主义的发展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它不仅解释了"西方世界的兴起",而且对我国改革开放也有广泛的适用性。改革开放是我国历史上一场深刻的制度变迁,其变迁的原因与诺斯的制度变迁理论有着相同或相似之处。改革开放面临的内在动力与外在压力是制度变迁的重要原因。全面深化改革是改革进入攻坚期与深水区的必然选择,改革开放中的制度变迁对于进一步推动改革有重要的启示意义,全面深化改革就要摆脱改革开放过程中形成的路径依赖,不断推动制度的创新。  相似文献   

10.
国家建构与国家治理能力紧密相关。国家治理能力包括国家能力及国家能力的行使中国家与社会合作治理能力,国家能力的高低可从资源汲取能力、发展经济能力、社会管理能力、公共服务能力等四个维度进行检测,而国家与社会合作治理能力是指国家与社会之间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协商与沟通的能力。本文从国家治理能力的视角出发,通过梳理乡村治理结构的历史变迁逻辑,揭示了不同时期国家能力强弱尽管有所区别,但是一直没有形成国家权力与乡村社会自治权利良性互动关系。其症结在于中国作为后发外生型现代化国家,在现代化进程中重视强化"有形"的国家能力建设,而忽视本应与国家能力同步增长的"无形"的国家与社会合作能力建设。因此,乡村治理结构未来走向是推进国家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具体路径是大力推动农村基层治理能力现代化、改进乡镇政府治理机制、积极发挥农村社区各类组织在农村基层治理中的协同作用,从而建构乡镇政府与农村社会制度化的良性互动关系。  相似文献   

11.
当代中国社会人口结构与家庭结构变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家庭结构与人口的自然、经济和地理结构有密切联系,两者合理分布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和目标。促进家庭结构向合理方向发展应充分利用人口红利,提前转变劳动者类型;社会养老与家庭养老并举,以社会养老为主;宽容各种婚恋形式,多元化家庭结构;深化性别平等观念,弥合文化堕距。  相似文献   

12.
<正>人类社会治理模式一般概括地分为人治和法治两种。从社会治理模式来说,可以把整个人类社会发展分为:德治、人治、权治和法治四个阶段。这四种治理模式整体上是依次递进出现的。德治主要是通过道德规范、宗教规范、传统习惯等来调整人与人之间社会关系。原始社会就是这样,整个社会依靠氏族群居生活逐渐形成的各种道德、宗教、习俗等习惯来规范涉及氏族管理、婚姻继承、渔猎耕种、物质分配等各个方面。德治在封建社会的乡村也普遍存在,甚至在改革开  相似文献   

13.
吴显华  欧阳凤莲 《前沿》2012,(7):107-109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慈善事业政策经历了"整顿—禁锢—正名—倡导"的曲折变迁过程,慈善事业政策变迁具有随着国家形势和政策环境的变化而变迁的特点,国家意识形态和经济社会形势变化是推动慈善事业政策变迁的重要原因。为了更好地促进我国慈善事业发展,就必须进一步优化我国慈善事业政策:政府必须逐步放松对慈善组织的管制;重新定位政府在发展慈善事业中的角色,政府与慈善组织之间应该是合作伙伴关系;慈善事业政策的制定与调整必须结合实情和遵循政策变迁的规律。  相似文献   

14.
研究中国社会主义,十分有必要对其历史起点问题给以高度地关注。历史的发展证明,正是中国社会主义特殊的历史起点,对于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进程产生了决定性的影响。探讨这一特殊的历史起点,对于把握现实的社会主义发展趋势,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王谦  李凯冬 《人民论坛》2012,(5):120-121
甲寅村和洛恩村是云南省红河县的两个哈尼族村寨,正处于由传统向现代过渡时期,但其发展水平有所不同,这种差异也体现在妇女的社会地位上。通过对两个村寨妇女在生产劳动、婚姻家庭、宗教祭祀和政治参与中的角色分工进行比较,可以发现现代化进程中哈尼族妇女社会地位发生了变迁。  相似文献   

16.
中国是一个家族传统浓厚的国家。历代王朝借助家庭伦理、家族制度及三纲五常的道德教化实行社会控制。  相似文献   

17.
徐曼 《理论月刊》2005,(6):74-76
中国近代留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丰富多彩、形式多样,成为他们了解社会、锻炼能力、成才报国的重要途径和方法,对我们充分认识当今高校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必要性、积极探索有效可行的实践教学模式、认真思考存在和需要研究解决的问题都具有十分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8.
本刊记者 《群众》2014,(8):87-88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正确处理政府和社会关系,加快实施政社分开,推进社会组织明确权责、依法自治、发挥作用",并强调"激发社会组织活力","适合由社会组织提供的公共服务和解决的事项,交由社会组织承担"。这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不可或缺的重要方面,具有十分现实的意义。如何理顺政府、企业、社会三者关系,发挥各自在社会治理中应有的作用,是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近年来,上海市社会组织积极探索参与社会治理的有效途径,积累了许多有益经验,对于促进我国社会组织发展、提高社会治理能力具有很强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9.
在以往关于老子的治理思想研究中,研究者对于老子“无为而治”的思想做出了一些有意义的论述,但系统地阐述其治理价值取向的研究并不多见。通过从治理的价值取向方面深入探讨老子的治理思想,发现这一古典的治理理论中主要包含了四个方面的价值取向,即伦理上的“上善”价值取向,心理上的“无欲”价值取向,利益上的“不争”价值取向和行为上的“无为”价值取向。老子治理思想的价值取向理论不可避免地存在着时代的局限性,但其中的合理成分对于当代中国治理实践及其理论研究具有一定的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20.
向丽 《思想战线》2019,45(4):148
在漫长的历史演进过程中,审美和艺术在治理实践中发挥着一种特殊的功能。审美治理将审美和艺术作为一种智性活动,织入“治理”隐秘而精妙的机制之中,它并非完全被自上而下的正式制度规制,而只是“编织”。审美治理作为一种斡旋于国家、社会、个人三个基本层面的活动,其内在的机理在于主体自身的革命。随着感知结构的溶解与习性的变迁,治理在改变人的机械性和本能性中真正地运转起来,它旨在给予一种新的审美配方,重构人的感知结构,从而搅拌出一个新的感觉共同体。在此意义上,审美不再局囿于艺术作品及其活动,而是一种不断生成的感知经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