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07年7月20—21日,由复旦大学中国政府与政治研究中心、选举与人大制度研究中心和“中国共产党执政体系”国家重大攻关课题组联合举办的“中国民主政治的发展路径:选举与协商”学术研讨会在复旦大学举行。与会专家学者结合选举制度、代议制度、政党制度和政治发展的一般原理,主要就选举民主与协商民主的制度建构、实现选举民主与协商民主的技术路线以及两者之间的内在逻辑关系进行了比较充分的探讨。  相似文献   

2.
国家治理是有效协商与现代民主共同合法性推进的产物,"协商"和"民主"的价值融合是理解国家治理的两个重要侧面,协商治理是一个亟待成长的新公共治理范式。协商议题是衔接国家治理与协商民主的重要载体,协商治理实现了程序民主向参与式民主的过渡。公共精神贯穿于公共议题治理的全过程,对公共精神进行培养有助于强化协商治理价值理念中的公平和责任意识。因此,建构中国特色协商治理的话语体系,必须挖掘传统文化资源,确保"协商"在国家治理体系这一政治结构中的稳定性,以制度的科学制定与有效执行作为协商民主发展的保障。  相似文献   

3.
从人民政协协商民主的实践及其制度建构的价值诉求看,人民政协协商民主已成为中国民主政治生活的基本形态之一、政府决策过程的必经程序、加强执政党执政能力建设的重要途径。健全人民政协协商民主的制度和机制,亦应该从这三个维度上把握。如此,可使人民政协的协商民主获得程序化制度化理性化的发展。  相似文献   

4.
协商民主的特点表明,协商民主是反映民意、集中民智,促进社会和谐的重要途径。我国按照协商民主的要求,建构和谐社会的利益表达机制,宜夯实民主运行基础、突出利益主体地位和健全政治制度体系。  相似文献   

5.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成立65周年大会上明确指出,“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应该是实实在在的、而不是做样子的”,“协商就是要真协商”.这一重要讲话精神为我国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发展指明了方向,规划了路径.不断完善和健全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需要在实践中走向深入和具体,制度的建构不能仅仅停留在文本中,制度必须运转起来才能够实现其价值.  相似文献   

6.
<正>改革开放以来,多党合作制度正式定位为我国社会主义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极大地丰富了人民民主的理论与实践。协商民主概念的提出,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的确立,表明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理论趋于成熟,中国多党合作制度藉此获得新的理论支撑和价值建构。民主协商:多党合作制度的优良传统协商或者商量,是人类社会政治生活中的一种普遍而永恒的现象。不同阶级、阶层、政党或集团基于共同的利益诉求和政治理念,为了寻求共识和合作,必然  相似文献   

7.
当前,世界秩序正发生着深刻的变化,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自由主义话语体系日渐衰落。与此同时,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体系不断完善,中国话语体系的创造力和影响力显著增强。中国话语从本质上来说是一种政治文明领域的表达与传播体系,其在一定程度上彰显出我国的文化自信和制度自信。身处"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国际国内双循环格局"的时代大背景下,全过程民主和新型政党制度就在中西对比过程中建构出一套具有中国特色的话语体系,展示出我们民主政治的旺盛生命力。可以说,全过程民主是一种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它在实践中不断进行着文化性建构、规范性建构和体系性建构。如果将全过程民主与新型制度的关系置于国家治理场域中进行考察,能够发现两者相互匹配,共同推进协商与法治的良性互动,程序与实效的规则创设和调适与合作的双向构建。而新型政党制度作用于全过程民主,则是通过手段与目标的增量赋权,发展与治理的双轮驱动以及价值与工具的弹性整合。当然,新时代如何结合我国全过程民主和新型政党制度发展实践,努力实现中国人民民主和国家治理的概念化与理论化,值得我们深入思考。  相似文献   

8.
协商民主的缺陷和面临的践行困境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协商民主是建构于特定的理论前提和假设基础之上的.它的实际推行也需要一系列现实条件的保障.主体的理性不足和政治能力贫困,协商意识和协商伦理的缺失或沦丧,协商的共同价值原则匮乏和共同利益基础薄弱,公正的协商制度和程序的匮乏与协商场所的不足,强势力量对协商的掌控和派系力量对社会共识的漠视等理论缺陷和践行困境限定了协商民主的功能作用和适用范围.  相似文献   

9.
<正>在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体系中,充分激活协商民主的运作机制,大力发挥协商民主的"商量"功能,是当前大力加强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建设的需要,也是充分发挥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作用的需要。当前,协商民主成为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主要内容。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协商民主是  相似文献   

10.
在当代中国政治制度体系中,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无疑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发挥着独特的功能。从我国政治制度的发展历程看,政党制度在其中至少体现出先导性、协商性和主体选择性等三个重要特点,对我国政治制度的建构起到了特殊的作用。而在集中反映多党合作制度价值的重要方面即其与国体政体的关系上,这一基于本国国情、适合时代潮流、充满生机活力的政党制度,非常契合地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相适应、相配套,共同支撑人民民主专政的国体。  相似文献   

11.
协商民主的伦理价值基础包括协商民主的良善性、合理性和正当性,协商民主的良善性表现为目的善和手段善,两者是相对的。协商民主的合理性分为实质合理性和形式合理性,两者多数情形下是统一的,但也可能形成对立和冲突。协商民主的正当性表现在协商理念的孕育变迁,原则的遵循,制度的建构以及实践行为的运作上。三者虽然意涵不一,侧重不同,但相互依托,相互促进,具有耦合性和协调性,共同夯实了协商民主的伦理道德支撑。  相似文献   

12.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首次把社会组织列入国家协商民主体系之中,这一举措不仅是对社会组织作用的认可,同时也为其在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建设中更好地发挥主体作用创设了制度空间。当前,我国社会组织协商民主建设虽然际遇了良好的历史契机,但尚处于起步探索阶段,还存在主体地位尚未完全确立、参与协商民主的制度不健全、协商渠道不畅通、协商能力与水平不高等问题。因此,在"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新形势下,积极探索开展社会组织协商不仅具有深刻的战略意义,而且也具有重要的现实价值。  相似文献   

13.
正人民政协是我国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重要渠道和专门协商机构。加强人民政协专门协商机构制度体系建设,是巩固、完善和发展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重要内容和途径。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协工作会议暨庆祝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成立70周年大会上,特别指出"发挥人民政协专门协商机构作用,需要完善制度机制"。  相似文献   

14.
人民政协和协商民主是具有中国特色和独特功能的民主政治制度体系及其实践,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应认真思考如何充分发挥人民政协作为专门协商机构的特殊功用。作为中国智慧、中国贡献的协商民主,乃是中国式民主可行管用的重要抓手,构建协商民主体系需要观念更新和制度创新,完善协商法治才能发挥好专门协商机构作用,这也是实现中国之治的重大课题。  相似文献   

15.
西方协商治理理论对于当代中国协商治理研究具有先在性,协商治理研究不能无视对西方协商治理理论及其适用性的研究。一定意义上,实践层面,中国对协商治理理论的适用更多是体现在倒逼现代国家建构层面上。现有当代中国协商治理研究除了取得一定成绩外,存在着泛化与不足、西方与本土处理不当等问题。协商治理研究需要注重学术性与意识形态性的平衡、普适性与特色性的协调、全局性与差异性的搭配。构建中国协商治理话语体系是应对当代中国协商治理研究中存在问题的可能之策。  相似文献   

16.
西方协商治理理论对于当代中国协商治理研究具有先在性,协商治理研究不能无视对西方协商治理理论及其适用性的研究。一定意义上,实践层面,中国对协商治理理论的适用更多是体现在倒逼现代国家建构层面上。现有当代中国协商治理研究除了取得一定成绩外,存在着泛化与不足、西方与本土处理不当等问题。协商治理研究需要注重学术性与意识形态性的平衡、普适性与特色性的协调、全局性与差异性的搭配。构建中国协商治理话语体系是应对当代中国协商治理研究中存在问题的可能之策。  相似文献   

17.
瞿磊 《桂海论丛》2014,(6):30-34
健全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战略举措。人民政协是承载各种协商民主形式的有效载体,人民政协的政治协商是协商民主最稳定最成熟的制度形式。作为民主决策机制,人民政协政治协商中遭遇的现实困境是:在体制内,人民政协在政治体系中的权威缺乏足够法治保障;在体制外,政协委员缺乏与社会发生密切广泛联系的制度形式。人民政协权威性和利益代表多样性的缺失,影响到协商决策的有效性。推进人民政协政治协商制度化,需要在法律上确认人民政协的民主协商机关性质,在制度上建立政协委员与多元社会的密切联系,完善协商程序,推动人民政协自身建设的创新。  相似文献   

18.
正社会主义协商民主是适应我国国情和现实需要的民主形式,是党的群众路线在政治领域的重要体现,建构了科学化、规范化、系统化、完备化的民主制度体系和程序机制,为世界民主发展贡献了中国智慧和方案。一、协商民主贯穿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的历程中共十九大报告指出,协商民主是实现党的领导的重要方式。从发展历程来看,协商民主的  相似文献   

19.
协商民主制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依法治国的背景下,推进协商民主法治化,既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重要内容,也是国家治理现代化的现实需要,更是协商民主制度本身的内在诉求。协商民主法治化的前提在于法制化,因而,相关法律法规的建构必然成为法治化的首要枢机。协商民主法治化并不是感性化的设计和随意性的推进,而是要在遵循进化理性和建构理性的共恰、显性建构和隐性认同的共进以及历史逻辑和对比逻辑的共显的原则指导下,逐步推进政党协商、政府协商、政协协商、人大协商、基层协商和人民团体协商法治化进程。  相似文献   

20.
他山之石     
《乡音》2013,(5):26-26
广州:用制度保障协商实效为使协商落到实处,广州市政协不断探索丰富制度体系、改进工作机制。如今广州已经建立了市委书记、市长和党政职能部门"一把手"督办重点提案制度,率先搭建了政协委员微博议政平台,建立健全了界别工作平台和政协委员履职档案制度。尤为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