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党的二十大报告多次提到伟大建党精神,要求要“弘扬以伟大建党精神为源头的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用好红色资源”,要“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伟大建党精神蕴含和流淌着我们党强大的红色基因和红色血脉,是我们党的宝贵精神财富,是激励我们奋勇前进的强大精神动力。新时代新征程,我们要弘扬伟大建党精神,传承红色基因,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相似文献   

2.
<正>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初心体现了共产党人的本质属性和价值追求。红色基因是中国共产党在不同时期所形成的独有的文化基因,是共产党人的精神内核,是共产党肩负使命的力量之源。永葆初心本色,就是要让红色基因融入血脉,让红色精神激发力量。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要把红色资源利用好、把红色传统发扬好、把红色基因传承好,让革命  相似文献   

3.
正红色文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在实现中国社会变革中创造的先进文化,承载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崇高理想和不懈追求,闪耀着伟大的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体现着中国共产党的光辉历史和优良传统。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要把红色资源利用好、把红色传统发扬好、把红色基因传承好",就是要我们始终坚定文化自信,守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根基,传国  相似文献   

4.
<正>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指出,"把红色资源利用好、把红色传统发扬好、把红色基因传承好""我们要沿着革命前辈的足迹继续前行,把红色江山世世代代传下去"。习近平总书记的这些重要论述,为我们传承红色基因指明了方向。红色基因就是中国共产党的基因,其核心内容是中国共产党人的理想信念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也就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必须坚定不移地一代一代传承下去,坚持一代一代守住本色、弘扬精神、实现梦想。一、红色基因的时代内涵红色基因  相似文献   

5.
<正>2016年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井冈山的开国元勋、牺牲烈士照片墙和烈士英名录前,语重心长地说:"多来这里看看很有必要,要让广大党员知道现在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多接受‘红色基因’教育"。红色基因是中国共产党在革命战争年代形成的,并在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年代不断传承发展的革命精神、先进思想等的总和,是我们党宝贵的精神财富和政治优势。"红色基因"教育,就是要让每一位党员自觉传承中国共产党的"红色基因",不忘  相似文献   

6.
"红船精神"是鼓舞我们坚定共产主义理想信念和"四个自信"的强大精神动力,是不忘初心跟党走,始终走在时代前列的实践态度。进入新时代,"红船精神"仍不断引领着党的前进方向。要大力弘扬"红船精神",践行忠诚为民的使命,激活"红色基因",汲取红色力量,永立时代潮头。  相似文献   

7.
杨永清 《群众》2020,(17):34-35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革命传统资源是我们党的宝贵精神财富。要把红色资源利用好、把红色传统发扬好、把红色基因传承好。南京的红色资源丰富鲜活、红色精神历久弥新、红色基因底蕴深厚,雨花台烈士陵园是其中最具代表性的红色地标。  相似文献   

8.
王斌 《前进》2017,(9):52-54
正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革命传统资源是我们党的宝贵精神财富,要把红色资源利用好、把红色传统发扬好、把红色基因传承好。太行精神是在国家民族生死存亡关键时刻,中国共产党领导太行儿女用鲜血和生命铸就的以"不怕牺牲、不畏艰险,百折不挠、艰苦奋斗,万众一心、敢于胜利,英勇奋斗、无私奉献"为内涵的伟大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的升华,是中国共产党人高尚的红色基因。长治是太行精神的发祥地,在实  相似文献   

9.
中国共产党的精神丰碑,是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人矢志不渝践行初心使命,在筚路蓝缕、艰苦奋斗的历程中锤炼形成的。这些精神内容丰富、立体鲜活,但贯穿其中的核心理念和本质属性是相同的,它们都包含着坚定的理想信念;坚持人民至上的价值理念;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实事求是、求真务实;克己奉公、无私奉献,等等。我们要深刻总结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中的核心理念,让红色基因不断迸发出强大力量。  相似文献   

10.
《公安教育》2020,(2):F0002-F0002
福建龙岩是全国著名的革命老区、人民公安的成长发展地之一,是我党我军确立思想建党、政治建军原则的地方,孕育着"两次古田会议"精神等丰富的中央苏区精神和优良革命传统,留下了众多宝贵的革命旧址等红色资源。龙岩市公安局大力弘扬中央苏区优良传统,全面实施传承红色基因、构建红土警务、打造红心警队工程建设,推动新时代思想政治工作向纵深发展。一是传承红色基因,突出政治建警。强化红色基因传承。  相似文献   

11.
红船精神是推动红色基因的内在动力,是激活红色基因的价值文化,是激活"红色基因"的奋斗之力,是打造山清水秀政治生态的重要途径。激活共产党人的红色基因,应把红船精神注入人的血液灵魂,使红船精神与红色基因相辅相成、代代相传。  相似文献   

12.
蓝蔚锽 《传承》2014,(11):32-33
2014年是壮族优秀抗战将领韦拔群诞辰120周年。我们要缅怀他的历史功绩,对革命先烈深怀敬仰、敬爱、敬畏之心;要把韦拔群精神和时代使命紧密结合起来,始终在本职岗位上不辱使命、敢于担当;要大力开发以韦拔群等革命先烈精神为主题的红色文化资源,始终让理想信念火种和红色传统基因薪火传承、永放光芒。  相似文献   

13.
正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红色基因传承,对革命精神和红色基因进行了深刻论述,并在迎接党的百年华诞重要时刻,作出在全党深入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的重大决策。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教育引导全党大力发扬红色传统、传承红色基因,赓续共产党人精神血脉,始终保持革命者的大无畏奋斗精神,鼓起迈进新征程、奋进新时代的精气神。"迈上新征程,  相似文献   

14.
《群众》2021,(11)
正红色资源是我们党的宝贵精神财富,承载着党的光荣传统和精神血脉。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红色资源的保护利用,到革命老区、红色场馆调研考察时,强调要用好红色资源、传承红色基因。2014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江苏调研期间指出,在雨花台留下姓名的烈士就有1519名,他们的事迹展示了共产党人的崇高理想信念、高尚道德情操、为民牺牲的大无畏精神。要注意用好用活丰富的党史资源,使之成为激励人民不断开拓前进的强大精神力量。  相似文献   

15.
徐斌  陈阳波 《人民论坛》2020,(14):133-135
红色资源是我们感受、传承、发扬红色文化的重要载体。发挥红色文化鼓舞人、激励人、启迪人的作用,要充分挖掘、深入阐释、活化利用好红色资源,让人们真正"有心学""有法学"。传承红色基因、发扬红色传统、传播红色文化,不仅要永葆党员干部的政治本色、为民本色、精神底色,也要重视民间力量和社会力量,引导其参与红色资源保护,让红色传统在历史中生成,在时代中延续;在守正中创新,在变革中发展。  相似文献   

16.
《群众》2021,(15)
正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不论时代发生多大变化,不论生活格局发生多大变化,我们都要重视家庭建设,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他多次强调,要把红色资源利用好、把红色传统发扬好、把红色基因传承好。红色家训承载着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关于家庭教育的理念、思路和方法,彰显着中国共产党人修身齐家的伟大精神和高尚品格,是红色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党史学习教育中要弘扬好红色家训的时代价值,让时代新人始终高举马克思主义思想火炬,坚定不移跟着中国共产党走,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勇做走在时代前列的奋进者、开拓者和奉献者。  相似文献   

17.
<正>习近平总书记今年4月在海南考察时强调,“要巩固拓展党史学习教育成果,弘扬伟大建党精神,用好海南琼崖纵队纪念场所、红色娘子军纪念园等红色资源,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坚定理想信念,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省第八次党代会对贯彻落实好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推动党史学习教育常态化长效化作出了部署。我们要认真学习领会,坚决贯彻落实,坚持把历史、现实、未来贯通起来,着力在用好用活红色资源上下功夫,让流淌在琼岛血脉中的红色基因赓续相传,为中国特色自贸港建设提供不竭精神力量。  相似文献   

18.
新时期,我们应当充分认识红色基因对于党建工作的重要作用。要通过全面传承红色基因、大力弘扬红色精神、持续升华红色文化,不断丰富和增强党建工作的时代内涵,发挥其社会效力,形成创新进取、风清气正的党建新生态。  相似文献   

19.
正党性教育是共产党人修身养性的必修课,是共产党人的"心学"。修好共产党人的"心学",关键在于发扬红色传统,传承红色基因,延续共产党人的精神命脉。"红色基因就是要传承。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经历了多少坎坷,创造了多少奇迹,要让后代牢记,我们要不忘初心,永远不可迷失了方向和道路。"今年全国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对传承红色基因提出明确要求。红色是共产党人的底色。对共产党人来说,中国革命历  相似文献   

20.
正"要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法治建设。"——习近平弘德立法是地方立法的基本要求。省人大常委会积极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入法入规,使法治和德治在地方性法规中有机统一。赓续红色血脉依法保护利用红色文化资源——制定《白山市杨靖宇将军殉国地保护条例》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把红色资源利用好、把红色传统发扬好、把红色基因传承好。"杨靖宇将军殉国地是国家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是珍贵的革命历史文化资源,承载着厚重、鲜活、生动、壮烈的抗联精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