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龙艳萍 《人民论坛》2010,(9):248-249
马六甲王朝兴起原因在学界有不同认识,有学者认为该王朝因获得明王朝保护,才得以抵制暹罗进攻,也有学者认为郑和下西洋也多次给马六甲王朝带去贸易机会,促使该王朝得到发展。通过钩沉史实,可以认定马六甲王朝的兴起更重要的是得益于马六甲港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以及当时东南亚的大环境。  相似文献   

2.
李想 《今日广西》2010,(7):59-59
地处印度洋和太平洋要冲的马六甲一向以交通战略重地闻名,2008年,马六甲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笔者日前在马六甲看到,申遗成功的标语也许足这座古老小城最富时代性的标志了。  相似文献   

3.
难忘马六甲     
马六甲州位于马来半岛西海岸,介于森美兰与柔佛两州之间。马六甲港是马来西亚早期一个重要的贸易港口,曾经吸引着来自中东、中国和印度的贸易商进行商业贸易。今年5月,我应邀赴马来西亚进行为期4周的讲学活动,热情的主人特意安排了我的马六甲之行。马六甲是由一名流亡的苏门答腊王子拜里米苏拉于1396年发现的。传说他在外出狩猎时发现一只鼠鹿,一群猎狗蜂拥而上,不但没有捉住鼠鹿,反而有一只猎狗被鼠鹿用后腿踢到河中。王子见了,认为这是大吉之兆。这时,他转身一看,身后有一棵马六甲树,就随口说到:“马六甲!”王子就在这里建造了一座宫殿,从…  相似文献   

4.
赵姝岚 《今日民族》2012,(11):19-23
在马六甲海峡北岸,有一座独特的小城。这个小城被穿城而过的马六甲河分为东西两个部分。河西有灰瓦白墙的中国城,河东则耸立着葡萄牙式、哥特式、巴洛克式、拜占庭式等各色建筑。这个小城因历史悠久,至今拥有多种居民,并保留着多元文化而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它就是马来西亚马六甲州的首府马六甲。马六甲不仅是马来西亚最古老的城市,也是现代马来西亚的起源,还是马来西亚与中国  相似文献   

5.
再访马六甲郑和遗迹梅日新1994年12月我再次参观了马六甲郑和遗迹。从吉隆坡到马六甲约150公里。我们乘坐小汽车,沿着宽敞、整洁的高速公路,以高出100公里的时速疾驰。公路两旁风景秀丽,一排排茂密的油棕树和橡胶树,随风摇动,象碧绿色的海洋,波涛汹涌,...  相似文献   

6.
笔者在马来西亚古晋任职期间,常去吉隆坡出差。一次意想不到的机会,使我随中国云南省一个代表团访问了马六甲。马六甲之旅记忆犹新。 那是一个阳光和煦的早晨,代表团车队沿着140多公里长的高速公路南下,一路车窗外崭新的高楼大厦,连绵不断的橡胶园、油棕园、椰子林,漫山遍野绚丽多彩的热带花卉,令人目不暇接。抵达马六甲州首府--马六甲之后,代表团拜会了马六甲州首席部长,旋即游览了市容。  相似文献   

7.
聂波 《今日广西》2007,(10):66-67
马六甲市位于马来西亚马六甲州境内,面对马六甲海峡。  相似文献   

8.
妙子 《八桂侨刊》2010,(3):18-18
青云亭座落于马六甲区的庙堂街(Temple Street),取平步青云之意。是马六甲市唐人街上的标志性建筑,始建于清康熙十二年,根据庙内碑文资料记载为第一任华人甲必丹郑芳扬筹资修建。青云亭是马六甲的重要名胜古迹,占地49520平方尺,它的外观雄伟庄严,建筑结构极富中国传统的艺术性,不但古色古香,而且多姿多彩。整座庙宇,不论建筑风格、雕工、图案,充满浓郁的闽南地区色彩,是十分难得的中华建筑艺术瑰宝。  相似文献   

9.
壮丽的航程 我横渡过渤海,游过北戴河的海,看过澳门的海、广东的海、朝鲜的海、海参崴的海、马六甲的海,唯独西沙的海非常特别。  相似文献   

10.
<正>马来西亚面积32万多平方公里,分为13个州,另有三个联邦直辖区,是亚洲引人注目的多元化新兴工业国家和世界新兴市场经济体。拥有吉隆坡、马六甲、槟城、热浪岛等美景。马来西亚是亚洲基础建设最发达的国家之一,电信网络在东南亚仅次于新加坡,有七座国际港。全国95%以上的人民可享用干净水源。马来西亚公路网涵盖98721公里,包括长达1 821公里的大道。最长  相似文献   

11.
马六甲快到马六甲的时候,突降大雨,天色阴沉沉的。虽说靠近赤道,但也有几分凉意。公路两侧全是不高的山地,马来西亚的人口大多集中在城市,所以沿途很少有村落和人家,也没有看到耕地。马来西亚虽属农业国,但粮食不能自给,需要进口。满眼看到的,多属荒山,但植被很好,叠绿拥翠,满目葱郁。有高大的椰子树、成片的芭蕉树、槟榔树、木瓜树、榴连树、菠萝蜜树和满山遍岭的橡胶树。但最多的还数棕榈树,一片连着一片,一山接着一山,一眼望不到头。马来西亚的橡胶和棕榈油生产量占世界第一位。马来西亚分东马、西马两部分共14个州加一个直辖区,其中西马7个州,东马6个州。总面积33.43万平方千米,人口2200万。马来西亚人口中由马来人、华人和印度人三大民族组成,其中马来人占59%,华人占27%。语言用英语、马来语和华语。马六甲是马来西亚最古老的一座城市,是马六甲州的首府,世界闻名的重要港口。它位于马来半岛的西南海滨,人口60万,距  相似文献   

12.
今年以来,我国发生了一系列与海洋有关的事情,比如马六甲困局、中日油气之争、中越的北部湾划界问题,引起了广泛关注。那么,我们应当树立什么样的海洋意识?我们为什么如此迫切地需要关注海洋战略?仔细阅读这篇文章,就能够从中找出问题的答案。  相似文献   

13.
1511年,为香料、黄金远航东来的葡萄牙人攻占明朝藩属国满剌加(马六甲),欧洲人首次进入中国的势力范围,此乃近代中国外交失败之肇端。1557年,葡人更进一步占据中国一隅一澳门,从此开始了中国领土为外国人占据的屈辱历史。1622年,荷兰人再攻葡人占据的澳门未成,北上占领澎湖。两年  相似文献   

14.
正4月18日上午,厦门海沧青礁慈济宫祖庙锣鼓喧天,热闹非凡。第十一届海峡两岸保生慈济文化旅游节开幕式在厦门举行,海峡两岸以及东南亚上千名信众齐聚一堂,共同祭拜保生大帝,弘扬慈济精神。厦门市青礁慈济祖宫理事会常务副理事长颜国南、台湾台中元保宫主委赖信雄、马来西亚马六甲侨生公会会长颜泳和共同为慈济文化旅游节鸣锣开幕。  相似文献   

15.
地处东南亚的马来西亚,是一个举世闻名的旅游胜地,绮丽迷人的热带风光,星罗棋布的历史古迹,各具特色的民族习俗,奇异罕见的动植物景观,以及多姿多彩的山、川、海、岛、洞穴、礁滩……交织成一幅不可多得的斑斓画卷,吸引着世界各地的观光客。而作为全国第四大城市,华人聚集的马六甲更为中国游人向往已久。  相似文献   

16.
李红杰  战秀双 《友声》2006,(3):17-18,32
应马来西亚创价学会、菲律宾中国了解协会和越南友好组织联合会的邀请,王运泽副会长率对外友协代表团于2月22日至3月7日访问了马来西亚、菲律宾和越南。在马来西亚,代表团与马来西亚创价学会进行了工作交流,并看望了马中友协和马来西亚语文局的老朋友。代表团参观了马来西亚创价学会在吉隆坡的会馆和在槟城、霹雳州和马六甲的分会馆。该会的各个会馆都具备举办演出和展览的条件。因此,两会同意今后进一步加强在文艺演出和展览等方面的交流与合作。在拜会马中友协时,曾任马来西亚驻华大使的达图·马吉德菲律宾外交部副部长厄兰达·巴索莱奥女…  相似文献   

17.
《台声》2008,(5):52-54
北京奥运火炬传递重点在亚洲,境外传递城市中,14个是亚洲的城市。而古中国的海上“丝绸之路”,占城(越南)、爪哇国(印尼)、暹罗国(泰国)、马六甲(马来西亚)、印度科钦和卡利卡特等港口,几乎都是郑和出海中的必经之地。当船队返航,途经现在的胡志明市入海口,进福建泉州和长乐,抵达起航地江苏南京。  相似文献   

18.
中国与马来西亚的交往源远流长。原始马来人就是从中国云南或西南地区迁出,是南岛语民族的一个来源。从公元1世纪到公元15世纪初这段时期,马来半岛南部地区虽尚无统一国家出现,但中国与这一地区的交往已然密切。而1403年马六甲王朝的建立使中马交往更加的频繁。16世纪初以后至19世纪初葡萄牙、荷兰、英国的殖民入侵亦没有阻断中马的交往。中国与这一地区交往的光辉历史,是中马关系史上的重要一环,本文将对十九世纪初以前的中马关系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9.
<正> 葡萄牙殖民者是在西方出现资本主义萌芽以后前来中国的第一批欧洲人。他们早在侵占中国领土澳门的前几十年,就已经怀着征服的野心和贪婪的欲望踏上了中国领土。与此同时,他们的侵略行径也遭到了中国军民的顽强抵抗。通过对早期中西关系史上首次殖民与反殖民活动作粗略探讨,我们可以发现:澳门沦丧既非一日之事,中国人民的爱国斗争也是由来已久。一自1498年5月达·伽马航抵印度后,他们就开始了建立东方殖民帝国的行程。他们认定中国是一个“金光闪闪的世界”,是一块神奇富饶的土地,因此,将中国作为其在远东进行掠夺和侵略的重要对象。1508年葡国在侵占印度沿海地区以后,派塞克拉从里斯本率舰队到马六甲,作掠夺性的远航。  相似文献   

20.
公元1508年我国明朝时期,宦官刘瑾专权。为了侦察朝野官员,甚至侦察东厂、西厂和锦衣卫的行踪,刘连成立了内行厂,自己亲任提督。内行厂成了侦察特务机构的机构,权力很大。刘道于公元1510年被处死。公元1509年英国国王亨利八世将情报工作交由国务大臣托马斯·克伦威尔管理。克伦威尔除进行海外情报活动外,还开展国内的反间谍活动。公元1511年葡萄牙殖民主义者入侵马六甲并切断中国同南洋各国的交往和贸易。随后,他们买通广东镇守太监,派翻译霍者亚三朝见明朝皇帝朱厚照并取得宠信。霍者亚三是葡萄牙间谍,在中国大肆搜集情报。朱厚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