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新闻敏感是新闻记者政治水平和业务能力的集中表现.军队新闻工作者要培养和提高新闻敏感,应从五个方面入手:严守政治纪律,培养高度的政治敏感;深入生活广泛联系群众,在实践中提高新闻嗅觉;善于抓问题求突破,在分析判断中增强新闻敏感;善于抓细节挖根底,努力在观察思考中培养新闻敏感;把握全局勤于实践,在增强责任感和事业心上不断提升新闻敏感.  相似文献   

2.
新闻的价值在于发现,没有发现就没有新闻。新闻发现是新闻竞争的核心和实质,主要体现于记者的新闻敏感。新闻敏感是新闻发现的基础和关键前提。因此,记者应从扩大知识面、扎根于社会生活和优化思维方式三个方面努力培养和增强新闻敏感,从而增强新闻发现的能力。  相似文献   

3.
刘融 《青年论坛》2001,(4):73-74
有人说,新闻无学,这当然是一种偏见.如果说"新闻无学",首先便是新闻敏感是不可教的.对此,任何新闻教科书都束手无策.面对同样的现实图景,为什么有的记者立刻便敏感到某个新闻题材,而相当多的记者却视而不见,这里是有学问的,这就是新闻记者的基本功.  相似文献   

4.
<正>新闻,就这样死在细节误差里。"新闻是历史的底稿",但新闻本身却连"底稿"都不打,弄得细节常常不靠谱,这样下去行吗?新闻似乎越来越喜欢拿受众寻开心了,它就是不肯在细节上求真求实。8月7日《中国青年报》发了篇《一个央视人的抱怨:网络为何总妖魔化我们》,作者是央视编辑郑根岭;为央视叫屈,关注度很高,读者反响强烈。先说该文本身的一个细节——作者说到央视清  相似文献   

5.
从《新闻记者》2011-2016年66条假新闻案例看,假新闻在移动网络上的传播特点有:出现了新型炮制者——利益机构;传统媒体仍然是假新闻的主要生产者;"新闻价值"仍然是假新闻传播效果的决定因素;社会新闻仍然是假新闻的主角;假新闻呈现出高度的媒体融合特征;生产与传播更加便捷;传播由喷淋式进化为裂变式二级传播效应凸显;辟谣有了新阵地,网民成为揭谣生力军;部分媒体人专业素养不足仍然是假新闻产生的主要内因;市场过度竞争仍然是假新闻产生的主要外因。阻断假新闻在移动网络上的策略有:加大处罚力度,输血传统媒体;及时公布真相,发动网民自发辟谣;强化把关人的责任意识,坚守新闻专业主义;提升网民网络素养,阻断假新闻二次传播;根据危害程度,依法依规惩处。  相似文献   

6.
文章从正确把握"宣传"与"新闻"关系的角度,引入"话语"的概念,分析了党报由"宣传话语"进一步向"新闻话语"优化的路径,即:一是"灌输话语"优化为"传播话语",二是"概念话语"优化为"事实话语",三是"官样话语"优化为"公共话语",四是"唯上话语"优化为"亲民话语"。  相似文献   

7.
张昆 《理论月刊》2007,(8):60-63
和谐社会的构建离不开和谐媒体的建设,新闻传媒作为社会的有机组成部分,其和谐健康的发展是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但是当前省内新闻传媒与"和谐湖北"的目标存在着相当的落差。和谐传媒作为一个完整的系统,依赖于五个重要的支点。要建设和谐媒体,服务"和谐湖北"的建设,作者建议:完善传媒宏观管理体制;建立合理的传媒资产管理体系;推进传媒集团化,整合传媒资源;延伸传媒产业价值链;促进传媒与资本的联姻,加速传媒产业发展;协调城乡传媒发展,缩小信息鸿沟;重建新闻道德,推进行业自律,完善职业形象;加快报道业务的改革,提高传播效果。  相似文献   

8.
媒介·公众·民主——美国公共新闻事业演变的内在逻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果中 《湖湘论坛》2010,23(6):115-118
美国公共新闻事业是20世纪80年代末发生的旨在寻求公众和民主合意的新闻改革运动。"媒介·公众·民主"的社会化互动是公共新闻事业演变的内在逻辑;由于新闻报道的权威性来自新闻工作者,它仍是"托管"模式的变体;作为实践的新闻理念,它在公共、公众、媒体的民主责任等方面没有做出清晰的解答,从而产生了诸多局限。  相似文献   

9.
我国的综合性报纸的经济报道正处在一个历史发展的"拐点"上。拐点是数学上的一个定义。在总的变化方向没有改变的前提下,从递增转为递减,或者从递减转为递增的这个点叫拐点。笔者  相似文献   

10.
邰宗 《台声》2014,(5):19-19
<正>4月16日,国务院台湾事务办公室上午10时在国台办新闻发布厅举行例行新闻发布会。国台办新闻局副局长、新闻发言人范丽青主持了本次新闻发布会。绝不许"台独"势力借两岸协议监督之名开倒车新闻发布会上,有媒体问:现在台湾正推动两岸协议监督机制的法制化,这会不会对两岸未来商签协议产生影响?范丽青指出,2008年以来,两岸  相似文献   

11.
聚合新闻是否侵权,需判断在聚合新闻服务提供商的系统缓存上存储其他新闻网站文章的导语或"缩略图"是否构成侵权,以及其使用的深度链接是否构成侵权。鉴于聚合新闻服务提供商的上述行为是其发挥搜索引擎功能必不可少的要件,且聚合新闻服务提供商还采取了网络上通用的"robots.txt"文件等技术手段,其行为也符合"默示许可"和"转化性"使用等标准,应认为上述行为属于版权法合理使用的范围。  相似文献   

12.
在网络技术快速发展的今天,网络媒体在信息发布的领域不再一者独大,自媒体对网络舆论的发展起着极大的催化推动作用。涉警突发敏感事件的网络舆论,具有网络舆论主体多元化、匿名性,形成高速性,传播互动性、互文性的特点。由于警察的特殊身份,涉警突发敏感事件网络舆论的内容往往较为敏感,部分网民的观点容易夹杂着宣泄的心理,负面影响较大。针对涉警敏感事件网络舆论的独特之处,在涉警突发敏感事件发生之后,公安机关在舆论引导的过程中应着重把握"快"、"准"、"狠"三大原则和策略;找准时机进行议题的设置与置换;发挥网络舆论领袖的重要作用;建立一支专业的网络技术队伍,对涉警突发敏感事件网络舆论进行技术引导。  相似文献   

13.
三言两语     
《当代广西》2013,(14):61-61
<正>在新闻发布领域,对"口径"一词的理解和使用存在巨大误区,实际上,口径应当是一个组织对外表达的原则和框架,而非需要背诵的条文。——在"中国新闻发布制度30年"的圆桌论坛上,国务院新闻办原主任赵启正称,新闻发言人是90%的"岗位人"和10%的"自然人",应既有官方立场,也有个人风格要从根本上摆脱对"土地财政"的路径依赖,不经历一番剧痛是不可能的,这对各地的经济承受力、忍耐力,都是严峻的考验。——国家信息中心预测部世界经济研究室副主任张茉楠指出,曾经为我国各地方政府创造出巨大资本盛宴的"土地财政模式",随着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的不断攀升已越来越难以为继  相似文献   

14.
邱鹏 《观察与思考》2011,(12):35-35
<正>从时令上说,现在秋燥已经开始了,可夏天的暑湿仍未完全消散,这就是"夏湿秋发",也就是通常人们说的长夏多湿,湿气延到了秋天。这种天气首先殃及的是脾胃,因为脾胃对湿最敏感,这时就容易出现拉肚子、大便不好等肠胃不适的毛病。  相似文献   

15.
<正>雷人"笑规"的根源在于学校管理者和教育者的"惟权"和"惟上"意识,以及急功近利的政绩思维。"若有人询问食品安全等敏感问题,不要偏激,务必给出正面回答,相信学校可以很好解决……","遇到酷似领导的人来问路,一定要注意礼貌……"这类"临时校规"近日在福建某高校流传,  相似文献   

16.
《台声》2015,(23)
<正>民进党台湾地区领导人参选人蔡英文近日上电视谈话性节目,在大力推销她与陈建仁的搭档参选之同时,也谈到两岸关系是否会遵循"九二共识"、是否会特赦前台湾地区领导人陈水扁等敏感议题,言谈中呈现的思维逻辑,令人关注。对于这两个敏感的问题,蔡英文的答复虽跟过去表达过的意见并无不同,但仔细推敲,不难察觉到她已经把所谓的"新民意"作为民进党明年如能再次执政后,因应台  相似文献   

17.
《公民导刊》2010,(1):1-1
<正>岁末年初,新华社评出2009年国内十大新闻,修正选举法实现城乡"同票同权"成为十大新闻之一。尽管全国人大常委会首次审议选举法修正案草案的新闻事件发生在两个月前,但社会对其的关注仍不减当初,关于选举法修订的讨论依然热烈,"同票同权"、"同命同价"、"同工同酬"等,仍然是新闻媒体上闪耀的关键词。  相似文献   

18.
傅冠军 《人民论坛》2010,(8):188-189
中国电视民生新闻历经多年的发展,逐渐产生了"表面化、浅薄化、低俗化"等诸多价值偏移,冲破了原有的新闻理性。而电视公众新闻所倡导的"大受众意识"、"未来意识"、"思想意识"、"责任意识"、"精品意识"、"服务意识"及"互动意识",将成为后民生时代电视新闻发展的新走向。  相似文献   

19.
张继林  谌路 《人民公安》2014,(13):23-23
<正>为将反恐工作配上"千里眼"、"顺风耳",目前,河北警方着力构建起全方位、全时空、数字化体系,制定了"阵地建设+精确打击"、"信息化+铁脚底"、"专门力量+群众路线"等防恐、反恐、治恐战略,做到了敏感人员"来能报警、动知轨迹、走明去向、全程掌控"。家住石家庄市长安区的胡大爷今年65岁,已经退休多年了。他现在又"上岗"了,加入一支由老党员、退伍军人、低保户、群众积极分子组成的反恐义务巡防队。他们分成四班,24小时在小区进行巡逻,节假日不休息,风雨无阻,从未间断。"我们这些人,都是维护社会治安的‘哨兵’。"胡大爷说。据了解,在开展涉恐敏感人员"盯  相似文献   

20.
<正>新闻摄影是新闻内容和摄影手段有机结合的产物,它兼备摄影和新闻的属性,对新近发生的、正在发生的事实进行图像报道(辅以简要的文字)。而纪实摄影因其在社会功效上与新闻摄影有相似的特性,从特定角度看,实则即不强调所报道事件当下"时间性"的新闻摄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